《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對低年級段識字教學提出以下要求: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愿望;要求學生認識常用漢字1600至1800個左右。識字是小學低年級段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本文中,我將談談小學低年級段語文識字教學的多種方法,目的在于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培養(yǎng)學生靈活運用多種識字方法自主識字的能力。通過利用形聲字識字、會意字識字、生活識字、游戲識字等多種方式,使識字教學變得更加有趣和有效。
一、利用形聲字識字
形聲字形旁表義,聲旁表音。例如,在學習《樹之歌》這篇識字課文時,課文中有“楊、松、柏、楓、棉”等字,利用形聲字形旁表義特點,學生就可以感知到這些木字旁的字大多與樹木有關。
教師根據(jù)形聲字聲旁表音這個特點,幫助學生根據(jù)“包”的讀音,推斷含苞欲放的“苞”字可能讀bāo。也能推斷“飽、抱、雹、跑、泡、炮”讀音是“包”的讀音或者與“包”的讀音接近,提高學生識字能力和閱讀速度。
二、利用會意字識字
會意字是“合二字三字之義,以成一字之義,使人觀之而自悟”。如,“森”由三個木組成,表示樹很多;“眾”由三個人組成,表示人很多。通過學習會意字,學生能感受到古人造字的智慧,體驗識字樂趣,激發(fā)識字熱情。我出示“不”“正”這兩個字,讓學生猜猜這兩個字可以組成一個什么字,意思是什么。學生運用會意字構(gòu)字特點,知道了“不正”就是“歪”,說桌子擺的歪七扭八的,坐姿不端正就是歪。我在黑板上寫了“孬”這個字,學生立刻猜出就是不好的意思。
三、利用象形字識字
象形字是古人模擬實物形狀而造的文字,目的讓學生感受漢字的文化內(nèi)涵,激發(fā)學生識字興趣,學生通過觀看圖片與漢字,理解了字義,識記住了字形,如日、月、水、火、禾、田等。
四、在生活中識字
在平時學習和生活中,還可以利用食品包裝袋、火車票、公園導游圖、門牌和廣告欄上的字來認字。培養(yǎng)學生留心生活,在生活中識字的能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這些漢字,并鼓勵他們將所學到的生字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從而加深對漢字的理解和記憶。如學校餐廳門牌上的“餐廳”二字,校園宣傳欄里的“優(yōu)秀隊員”四字,電視大屏循環(huán)播放的演講題目上的字。
五、用“加一加”的方法識字
兩個熟悉的字,加一加,就可以變成另外一個新字。學生多做這種練習,就可以認識很多字。例如,加一加:王+見=現(xiàn),火+包=炮,月+生=勝。
六、利用“減一減”方法識字
學生在認識很多合體字的基礎上,利用“減一減”的方法,可以認識很多獨體字。如,減一減:種-禾=中,領-頁=令,胡-古=月。
七、用“換一換”的方法識字
在識字過程中,一個熟悉的字可以采用換一換的方法就可以變成新字。例如:“洪水”的“洪”,三點水換成口字旁就變成“哄騙”的“哄”,換成提手旁就變成“拱橋”的“拱”,換成單人旁就變成“提供”的“供”。會一個字,就能學會好多的字。學生運用這種方法識字,識字量明顯提高很多。如,換一換:精—清,江—紅,怕—拍。
八、利用猜字謎、編順口溜方法識字
猜字謎、編順口溜是有趣的識字方式。如教學“美”字時,我說“羊兒沒尾巴,大字來代替”。教學“廣”字時,我問學生:“一點一橫一大撇是什么字?”學生猜出是“廣”。在教學坐字時,我教學生編順口溜“兩個小人‘坐’土堆”來認識“坐”字。這種順口溜朗朗上口,淺顯易懂,學生很容易記住這些字。
九、偏旁歸類識字法
偏旁歸類識字法是識字教學的有效方法。二年級上冊課后題讓學生通過觀察圖片,發(fā)現(xiàn)帶“鳥”和“隹”的字大多與鳥類有關,如雞、鴨、鵝、雁、鷹、雀等字。反犬旁的字,如狐、貍、狼、狗、豬,大多與動物有關。三點水旁的字,如海、洋、沒、江、河大多與水有關。提手旁的字,如打、提、捉、抓、掛等,大多與手做的動作有關。足字旁的字,如踢、踏、跑、跳、蹦等,大多與腳做的動作有關。這種方法識字有助于學生認識和理解漢字,還能培養(yǎng)他們的分類和歸納能力。
十、運用有趣的游戲識字
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學生經(jīng)常會遇到一些容易混淆的字或?qū)戝e的字。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采用“啄木鳥給樹治病”的方法來糾錯。文章就像一棵大樹,錯別字就像文章樹干里的害蟲,讓學生找出“蟲子”,給文章治病。教師將學生寫話作業(yè)里的“公圓(園)”“帶(戴)紅領巾”“令(今)天”等有錯的詞語,出示在大屏上,讓學生改正。通過糾正錯誤練習,學生可以更牢固地記住正確的字,避免在書寫過程中出現(xiàn)錯誤。
還可以采用摘蘋果游戲方法識字。課件上的蘋果樹上掛滿寫有漢字的蘋果,學生認一個,蘋果就放進筐子里,小組比賽,增加識字興趣。
小學低年級段語文識字教學方法還有許多,如比較法識字、韻語識字、借助圖片識字、隨文識字等。在平時的學習中,要根據(jù)所認的字的字形特點,來確定運用哪種認字方法,或者哪幾種認字方法,根據(jù)字形特點來準確認字。如“請”字,既可以運用形聲字方法識字,也可以運用“加一加”方法識字,還可以用“換一換”的方法識字。
在平時上語文課教學課文時,可以采用隨文識字,聯(lián)系上下文識字,借助拼音或者圖片識字,如學習《難忘的潑水節(jié)》這課時,要學習“鼓”這個字,我們就可以采用隨文識字,也可以借助圖片上的象腳鼓來讓學生識字,還可以把學生名字里的“彭”字的三撇旁換成支來識字。多種方法運用,使學生牢記要認的字。
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我會繼續(xù)鼓勵學生靈活運用多種方法來識字,提高識字效率,為大量課外閱讀掃清障礙,提高閱讀速度,讓學生閱讀更多更好的課外讀物,提升語文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