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定要炸掉
1943年1月,英美決定聯(lián)合對德國展開轟炸。美國轟炸被德國侵占的歐洲國家,英國則轟炸德國本土。
英軍統(tǒng)帥部迅速鎖定了德國的魯爾、杜伊斯堡等工廠密集的城市,計劃在3月至7月出動皇家空軍。其中首要目標是魯爾附近的3座水庫水壩。魯爾區(qū)是德國的工業(yè)心臟,只要炸毀了這3座水庫水壩,德國的軍火生產(chǎn)廠、煤礦、煉油廠等都將陷入癱瘓,這便是“魯爾空中戰(zhàn)役”計劃。
水壩的基底寬34米,頂部寬8米,全部由混凝土澆筑而成,非常堅固。要想炸開它,需要把一枚超級炸彈,從1.2萬米的高空投下,當時還沒有哪一種轟炸機可以執(zhí)行這個任務(wù)。即使有合適的轟炸機也不行,因為高空投彈的命中率太低。
那么,飛到水壩上游空投航空魚雷呢?也不行。因為德國人早就預(yù)防這一招了,不僅在水壩上游方向部署了大量防空炮,還在水中設(shè)有多道防雷網(wǎng),而且以魚雷的裝藥量也很難撼動堅固的水壩。
“不管有多大的困難,反正我們一定要想辦法炸掉它!”英國空軍參謀長查爾斯·波特爾大吼道。
小檔案
名稱 :懲戒行動
別名 :轟炸魯爾水壩
創(chuàng)意 :用一種能在水面上跳躍的彈跳彈,摧毀德國工業(yè)重地魯爾區(qū)的水壩
時間 :1943年
誰搞的 :英國皇家空軍
結(jié)果 :成功
二 能在水面跳躍的炸彈
這一艱巨的任務(wù),落到了英國的資深航空技術(shù)專家巴恩斯·沃利斯身上。
什么樣的炸彈才能炸掉水壩呢?
巴恩斯·沃利斯為此絞盡了腦汁。
一天,他在河邊走,看到一個小男孩打水漂,石塊在水面連續(xù)不斷地彈跳,最后才慢慢地沉到水底。
他茅塞頓開:如果用打水漂的原理制造一種巨型的航空炸彈,讓它在水面上跳躍前進,越過防雷網(wǎng),豈不就能炸毀水壩了?他立刻回到實驗室,再次開始了研究。
經(jīng)過不懈的努力,他的彈跳彈終于出爐——兩個巨大的輪子,中間連著炸藥桶,完全不符合炸彈的審美標準嘛。
“它……真的能在水面跳舞?”查爾斯·波特爾懷疑。
彈跳彈裝藥量3噸,全重8噸,這么一個比大象還重的家伙,不是應(yīng)該入水即沉嗎?
“當然能?!卑投魉埂の掷棺孕诺卣f,“如果讓炸彈以與前進方向相反的角度旋轉(zhuǎn)的話,它會在水面上彈跳。在投彈前,我讓它以每分鐘500轉(zhuǎn)的速度旋轉(zhuǎn),只要在18米左右的高空投下,它就會在水面上彈跳前進,然后越過防雷網(wǎng),碰上水壩頂端,沉入水中。沉到9米深度后,水壓會觸發(fā)炸彈上的一個水壓引信,從而引爆炸彈,炸掉水壩?!?/p>
“太好了!”查爾斯·波特爾高興極了。
三 第617中隊
查爾斯·波特爾迅速抽調(diào)英國皇家空軍第5聯(lián)隊的精英,于1943年3月組建了第617中隊,執(zhí)行轟炸魯爾水壩的任務(wù)。
事實證明,波特爾實在是太樂觀了,彈跳彈制造成功只是第一步,還有許多困難在等著他。
第一,彈跳彈是一個超級大家伙,沒有任何一種型號的轟炸機能運載它。于是,軍事專家想辦法改裝蘭開斯特重型轟炸機的彈艙,在彈艙內(nèi)安裝了一個電機驅(qū)動的掛彈機構(gòu),在投彈前能把炸彈加速到每分鐘500轉(zhuǎn)左右。由于炸彈體積太大,彈體只能露在彈艙外,而且每架飛機只能掛一枚。
第二,彈跳彈對空投高度有著精確的要求——18米。如果超過18米,炸彈就會因為入水的角度不對而沉底。這就需要轟炸機進行超低空飛行。于是,科學(xué)家經(jīng)過反復(fù)分析,還真找到了德國人的防守漏洞——水壩附近的河道上沒有防空氣球阻攔,因此轟炸機有了超低空進入的“窗口”。
第三,轟炸機帶著這么個龐然大物上戰(zhàn)場,恐怕還沒等接近水壩,轟炸機便會被密集的防空炮火和德軍戰(zhàn)機給打下來吧?
解決的辦法很簡單——到晚上搞突襲。
可在晚上,第四個困難又擺在飛行員的面前——如何確定飛行高度?
當時的高度儀很差,晚上又看不到參照物,一旦搞錯了高度,就前功盡棄了。
飛行員想到了辦法,在機身裝兩盞燈,分別以不同角度照射右下方,當照在水面上的兩個光圈重合時,飛機高度正好為18米。
四 永別了,魯爾水壩
激動人心的時刻終于到來了。
5月16日晚上10點,斯坎普頓基地燈火通明。在巨大的轟鳴聲中,第617中隊的19架蘭開斯特轟炸機分為3個編隊,迅速起飛,越過英吉利海峽,低空飛行,在夜半時分進入魯爾上空。
德國人發(fā)現(xiàn)了入侵者,高射炮密集開火?;始铱哲姷娘w行員按照預(yù)定方案,飛到18米的低空,重點攻擊最大的默內(nèi)水壩。可投彈并不順利,第一枚投歪,第二枚自爆,第三枚啞炮……
中隊指揮官吉布森急得兩眼冒火。
頂著巨大的壓力,第七枚炸彈終于不負眾望,命中目標,默內(nèi)水壩首先崩潰,接著是另兩座水壩。3.3億立方米的洪水順著魯爾河和埃德爾河河道咆哮而下,瞬間便沖毀了水壩下的水電站,洪水一路上卷走了無數(shù)的橋梁、房屋、工廠、礦坑、鐵路車廂,沉重打擊了德國的后勤力量。
第617中隊也損失慘重,出動了19架蘭開斯特轟炸機,只有11架返回。
彈跳彈只是巴恩斯·沃利斯的其中一項發(fā)明而已,這個來自英國德比郡的天才發(fā)明家更著名的發(fā)明是“高腳杯”和“大滿貫”。這兩個都是巨型炸彈,分別重6 噸和 10 噸,曾經(jīng)用來摧毀德國的提爾皮茨號戰(zhàn)列艦、比勒菲爾德鐵路大橋和德軍的V2導(dǎo)彈發(fā)射基地,屢戰(zhàn)屢勝。
戰(zhàn)后,作為航空專家的他廣泛涉獵民用飛機、橋梁和天文望遠鏡等的設(shè)計。他為軍方的“野鵝計劃”效力,之后他參與“燕子計劃”,計劃目標是10小時內(nèi)往返歐洲和大洋洲。雖然巴恩斯的“麻雀”試驗機成功達到了2.5馬赫的速度,但英國政府最后還是因軍費緊張而放棄了該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