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1日上午12時,黑龍江冰上訓練中心速滑館,寧忠?guī)r再次站到了光潔的冰面上。他身體前傾,蓄勢待發(fā)。
在2月8日和10日舉行的哈爾濱亞冬會男子1500米比賽和男子短距離團體追逐賽中,寧忠?guī)r已連續(xù)奪得兩枚金牌。11日的男子1000米速度滑冰將是他在本屆亞冬會上的收官之戰(zhàn),他的目標直指“刷新亞洲紀錄”。
寧忠?guī)r位于最后一組的內(nèi)道,同組出發(fā)的是日本選手小島良太。寧忠?guī)r曾這樣概括該項運動的基本技術(shù)要領(lǐng):在冰面滑行需要保持好角度,最初重心在左腿,右腳用內(nèi)刃蹬冰,將體重推送到向前滑行的左腿上,隨后右腳蹬冰后迅速與左腳攏成兩腳平刃滑進,借助慣性使身體向前滑行。寧忠?guī)r起跑氣勢十足,動作流暢,一氣呵成。
1000米對運動員最大的考驗是最后200米。賽程最后一個彎道,寧忠?guī)r輕松完成超越。隨著一道紅色的身影飛馳過終點,寧忠?guī)r的成績定格在1分08秒81,他以巨大的優(yōu)勢成為唯一滑進1分09秒的選手,同時打破亞洲紀錄和賽會紀錄,是名副其實的“三金王”。沖過終點后,寧忠?guī)r雙手合十,做了一個側(cè)頭安睡的姿勢,宣告對該項目的統(tǒng)治力。中國選手廉子文獲得該項目第三。本屆亞冬會開幕式中國代表團的雙旗手之一、25歲的寧忠?guī)r在老家黑龍江交出了一份滿意的成績單。
1999年11月3日,寧忠?guī)r出生于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石巖鎮(zhèn)和平村。2008年,為豐富孩子們的課余生活,和平村和平小學老師、前短道速滑運動員耿玉花決定在校內(nèi)澆一片冰場。冰感極佳的寧忠?guī)r很快就體會到在冰面上馳騁的快樂,自此開啟了冰上競速之旅。
3年后,他被選入市體校。在牡丹江市冬季運動項目訓練中心速度滑冰教練祝玉良眼中,當時年齡尚小的寧忠?guī)r訓練已十分刻苦,有著一股不服輸?shù)木髣?,遇到不理解的動作會主動請教,再反?fù)練習打磨,力求在蹬冰時機、冰刀與冰面的契合度等方面精益求精。
2013年,寧忠?guī)r進入牡丹江市速度滑冰專業(yè)隊。5年后,他成功入選國家隊,主項是長距離。備戰(zhàn)2018年平昌冬奧會期間,寧忠?guī)r是奧運冠軍張虹的陪練。后者在2014年索契冬奧會1000米項目上實現(xiàn)了中國速度滑冰冬奧金牌“零”的突破。這段經(jīng)歷是激勵也是鞭策,堅定了寧忠?guī)r“一定要滑下去、一定要滑出來”的決心。
2018年,寧忠?guī)r遇到了他職業(yè)生涯的關(guān)鍵“伯樂”。前一年5月,王秀麗受邀歸國執(zhí)教。她是中國首個女子速滑世界冠軍,曾擔任加拿大國家速滑隊教練。王秀麗看到了寧忠?guī)r的強大潛能,并將其選入自己的訓練小組。在王秀麗看來,寧忠?guī)r的速度保持能力不錯,最重要的是訓練比賽肯動腦,提高很快。在她的幫助下,寧忠?guī)r完成了從長距離向中距離的轉(zhuǎn)項。
在中距離項目上,因為身高和力量優(yōu)勢,荷蘭、俄羅斯、捷克、美國、加拿大等歐美選手實力強勁,中國選手與之差距明顯。想要突出重圍,寧忠?guī)r需要不斷打磨自己在耐力、速度和彎道技術(shù)上的綜合實力。除了接受國內(nèi)優(yōu)秀教練的技術(shù)指導(dǎo),寧忠?guī)r還積極與外籍教練團隊合作,以挖掘自身的獨特優(yōu)勢。
2019年12月,在哈薩克斯坦努爾蘇丹速滑世界杯第三站男子1500米的比賽中,20歲的寧忠?guī)r在最后一圈的最后一個彎道完成超越,以破場地紀錄的成績,力克一眾世界頂級選手,奪得桂冠,成為首位摘得速度滑冰世界杯該項目金牌的中國選手。這也是中國男子速滑時隔56年再度斬獲該項目的國際賽金牌。
寧忠?guī)r正成長為中國速度滑冰新一代領(lǐng)軍人物。競技運動不僅是體力、技術(shù)和智慧的比拼,也是心態(tài)的歷練。2022年北京冬奧會,出戰(zhàn)三項的寧忠?guī)r被寄予厚望,但賽前的緊張束縛了狀態(tài),影響了發(fā)揮。雖然1000米第五名的成績刷新了我國男子速滑在冬奧會該項目的歷史,但他最終無緣獎臺。
進入米蘭冬奧會周期,寧忠?guī)r加入了日本速度滑冰名將高木美帆的職業(yè)俱樂部,在國際前沿的訓練理念、規(guī)劃和技術(shù)的加持下,他的競技狀態(tài)和心態(tài)等方面均獲得提升。當前,寧忠?guī)r在速滑中距離賽場上最大的對手是被譽為“美國天才”的滑冰新星喬丹·斯托爾茲,后者是首位在單項世錦賽上包攬500米、1000米和1500米金牌的男子運動員。
不過,高山并非不可逾越,未來仍有無限可能。從接近對手到超越對手,需要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邁進?!耙郧氨荣悤r可能更關(guān)注成績,現(xiàn)在更注重每一次滑行的細節(jié)和自我的提升?!睂幹?guī)r將亞冬會作為米蘭冬奧會的測試賽,通過亞冬會的發(fā)揮檢驗自己的訓練成果。
走下亞冬會的領(lǐng)獎臺,更重要的比賽永遠是下一場,“小寧繼續(xù)去沉淀了,我們下次見?!?/p>
(參考資料:《光明日報》、牡丹江融媒、《牡丹江日報》、新華社、北京電視臺、北青網(wǎng)、國家體育總局官網(wǎng)、《中國體育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