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選擇隱匿的“那不勒斯四部曲”作者埃萊娜·費蘭特不同,這部作品的中文譯者陳英常出現(xiàn)在公眾視野。在學術(shù)講座、文化沙龍、播客和報紙專欄中,她討論意大利文學和文化,討論翻譯和譯者的工作,討論文化的交流和傳播,討論女性的處境。
陳英是一位意大利語譯者、學者,現(xiàn)任四川外國語大學教授,在從事教學和學術(shù)工作的同時,翻譯了三十多部意大利現(xiàn)當代文學作品,包括費蘭特、巴里科、薄伽丘、金茲伯格的作品。她在閑暇時喜歡躺在公園曬太陽,或來一場十公里以上的城市騎行。
許多讀者是從費蘭特的“那不勒斯四部曲”開始認識陳英的,正是由于作者費蘭特匿名的特殊身份,書的推廣工作更多被分給譯者和出版方。陳英為此投入許多精力做作品背景及歷史的準備,讓讀者更好地理解這部作品,她也成為讀者與作品之間的一道特殊的橋梁。
在圍繞費蘭特、女性寫作的許多交流活動中,陳英經(jīng)常會收到讀者的提問,這些提問從作家和作品出發(fā),往往聚焦于女性當下的現(xiàn)實處境和困惑。而這些交流和提問,也讓陳英從作家和作品出發(fā),切入現(xiàn)實,切入當下,與社會問題對接和碰撞。
“那不勒斯四部曲”的翻譯,也成了她的從語言轉(zhuǎn)向?qū)嵺`的契機。她曾說,“通過翻譯、持續(xù)的討論,也引導我自己開始系統(tǒng)地思考一些女性問題,如女性與歷史、女性未來的處境等。”
在一位相識多年的朋友眼中,初識陳英時,她還是一個游離在這個世界邊緣的閑散人士,“不管不顧的搖滾女青年,喝酒吃肉騎車,跟人講話的時候有些社恐,走路的時候低著頭,不好意思與人對視,送給我她的譯著,會仔細地把她的譯者名字用修正液涂掉。”
如今的陳英卻好像“忽然走入了這個世界”,參加播客、沙龍對談,也不拒絕登上時尚雜志,“更加堅定和自信,依然熱情而真摯。”
“為什么她遇見了隱去的費蘭特,自己卻選擇走了出來?”朋友對此好奇,看到陳英的一條豆瓣才明白,“只有變得閃耀,想要說的話才會被聽到,秉承的價值才能被看到?!?/p>
幾年前,在第六屆單向街書店文學獎的年度文學翻譯獎頒獎現(xiàn)場,陳英說:“我通過翻譯女性作品,得以改變一部分女性對自己處境的看法,很榮幸能夠以翻譯的身份參與到這個時代中。”
如今,陳英依然居住在重慶歌樂山下,在完成費蘭特的系列作品翻譯、告別了這位天才女友之后,她正在翻譯意大利女作家金茲伯格的作品。她依然專注于教育、學術(shù)研究和翻譯,也依然喜愛騎行,永遠在路上。
自翻譯匿名作家費蘭特的作品以來,陳英越來越多地出現(xiàn)在公眾領(lǐng)域。陳英從事教育和學術(shù)研究工作,至今已翻譯三十多部意大利現(xiàn)當代文學作品,其中引進國內(nèi)后備受關(guān)注的“那不勒斯四部曲”對她來說是“從語言轉(zhuǎn)向?qū)嵺`”的啟發(fā)和變化,為這位一度社恐的學者打開了另一種生活的可能,也為讀者的精神世界提供了更多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