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飛逝”“歲月不居,時節(jié)如流”,這些形容時間快速流逝的詞語比比皆是。這也時刻提醒著我們要珍惜韶華,不負青春,勤學(xué)苦練,增強本領(lǐng)。在古代,惜時勤學(xué)的人也有不少呢。
陶宗儀積葉成書
陶宗儀是元末明初人。他做教書先生時,親自耕田種地,休息時,常把自己的治學(xué)心得、詩作、所見所聞隨手寫在摘下來的葉子上,并放進一個甕里,滿了就埋在樹下。如此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裝滿了十多甕。后來,他將這些甕挖出來,將葉子上的文字摘錄、整理,這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共有三十卷的《輟耕錄》。這啟示我們,如果把點點滴滴的時間都充分地利用起來,就會發(fā)現(xiàn),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
李叔同守時勤學(xué)
李叔同是我國"20"世紀初著名的音樂家、美術(shù)教育家、書法家、戲劇活動家。有一次,歐陽予倩與他相約早上8點鐘在上野不忍池畔的住所見面。由于歐陽予倩的住所與李叔同的住所相距甚遠,再加上路上的耽誤,歐陽予倩趕到的時候,已比相約的時間晚了5分鐘。當歐陽予倩將名片遞進去后,李叔同打開窗子對他說:“我和你約的是8點鐘,可你已經(jīng)遲到了5"分鐘,我現(xiàn)在沒有工夫了,咱們改日再約吧?!崩钍逋褪沁@樣一個守時的人,他每天的日程安排得滿滿的,不能有絲毫差錯。在我們的等待中,時光悄然溜走。而李叔同之所以能取得斐然成就,與他的守時勤學(xué)有著很大的關(guān)系。
(編輯""""高倩/圖 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