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在冬天時節(jié)來到潮州,大片大片清冽的陽光灑落在古香古色的潮州城,牌坊街上的人們懶洋洋地曬著太陽,街邊的小吃滋滋地冒著香氣,整座城市行進著一場人間煙火的盛宴。
印象中的潮州,韓江上有一座古樸壯觀的湘子橋,湘子橋邊有韓山師范學院、韓文公祠,湘子橋的另一頭是牌坊街。這次去潮州,我們依舊是走過這些地方。但是接待我們的潮州文友,再三跟我強調:我們是潮州文化,不是潮汕文化。這句話透出的是充滿底氣的文化自信。
在交流中,潮州作協(xié)副主席張揚說,他創(chuàng)辦了潮州文學社,并且堅持了21年辦民刊《綠報》,發(fā)行量最大時有11萬份。而另一位副主席黃昏先生,創(chuàng)辦的《九月詩刊》成了國內有影響力的詩歌民刊之一。這種堅持使我們敬服,也使我們汗顏。
堅持是一種品格,也是一種力量。如果說杭州是一座委婉時尚的古城,那潮州則是一座返璞歸真的古城。一千多年前,因為韓愈八個月的到任,潮州的山山水水改姓韓,道路改名昌黎。或許正是因了這層歷史與文化氤氳,這座城市堅持保留了自己的文化底色,滄海桑田,韓山蒼翠不變,韓水澄澈不變,潮州的夜空粲然不息,潮州人即使奔向星辰大海,也會豪邁地舉起歷史的酒漿,祖輩暢飲。
一座城市的生活氣息、末梢細節(jié),往往最容易打動人。潮州的文友帶我們去逛牌坊街的時候,已是華燈初上,冬夜氣溫低,卻讓潮州的人間煙火味更濃郁。路過牌坊街,感受一座座牌坊的文化底蘊和歷史沉淀,也遇見暖胃的美食,蠔烙鮮美、春餅餡香、牛肉炒粿條誘人、鴨母捻清甜滑膩……精致的潮州人,堅持每一道美食都有一碟濃郁的醬汁,讓唇齒間都充溢著幸福。任現(xiàn)代工業(yè)騰飛,牌坊街的茶館堅持明爐沸水,主人以小茶碗沏茶,熱騰騰的三杯沖送至客人手,身體便從指尖迅速接收到了暖意,裊裊茶香中,聽曲、閑聊,心情悠哉,仿佛擁抱了整個冬季的暖意。從茶館出來,路過潮州戲苑,聽見婉轉的潮戲調子,優(yōu)雅怡然,像是歲月的回望。
喝了茶,聽了曲,我們步行去了中山路。冬夜店鋪打烊得早,整條街褪去白天的商業(yè)氣息,還原了潮州城的古樸,柔和的路燈下,傳統(tǒng)嶺南建筑的屋檐彌漫著一層淡淡的霧氣,木質的店門笨拙地緊閉,鎖住的是一家人的長情和溫暖。
因有了文友的帶領,我第一次來到了甲第巷。從中山路至甲第巷,一路是昏黃的夜燈,一路是安靜的古巷,漫步其中,恍若穿越。這條小巷中,竟臥虎藏龍般深藏著數(shù)十座大大小小的明清宅院,在深冬的夜色中,撫過一扇扇斑駁的木門,細細辨認那些已經(jīng)褪色的雕花,似乎能觸摸到古人在這里生活過的氣息。這里曾是潮州名仕商賈望族聚居之地,有大夫第、資政第、儒林第,一座座宅院裝載過一代代溫情,任憑春風秋雨打落一身繁華,仍是氣宇軒昂,自如地安放著自己的生活,任憑時代變遷,堅持一層又一層地披上厚重的靈魂。
從廣濟城樓出來,韓江的風撲面而來。冬夜的韓江儒雅地流淌,微漾的波紋打碎廣濟橋精致的倒影,此時的潮州城,充滿旖旎與夢幻。
一千多年的商賈車船流轉過韓江,牌坊街轟轟烈烈的人物如走馬燈,時光沖洗得石碑斑駁褪色,而古老的碑文穿越時空,每一筆一畫帶著堅定的初心,舊影永存。
這是一座不想驚艷時光的城,這是一座堅持溫暖歲月的城。對于我一個外鄉(xiāng)人來說,這就是霸氣的“潮州文化”。
(摘自“汕尾日報網(wǎng)”)
知識卡片
潮汕文化的內容十分豐富,主要有如下方面:
(1)潮汕方言。潮汕方言很有特點,每字都有八音、有生動豐富的俗諺(如十賠九不足、好心方雷扣、好狗唔當路、七月半日頭短條線等)。
(2)潮汕民間文學。其中有很多的潮汕歌謠、潮汕歌冊和潮汕民間故事(如“天頂一只鵝,……”“拍嚇拍剪刀,……”等歌謠)。
(3)潮劇。即潮語臺劇,系吸納其他戲劇藝術及潮汕民間音樂、舞蹈藝術,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而成。劇目有從其他戲劇移植的,也有以潮汕地方題材創(chuàng)作而成的,如《陳三五娘》《蘇六娘》《辭郎洲》等。
(4)潮汕音樂。具有高古典雅的曲調、婉約多姿的旋律,具有獨特藝術風格和濃郁的地方色彩,以及特有的民間喜樂氣息和鮮明的大眾娛樂特征,是有深厚群眾基礎和高度藝術價值的古老樂種。其內容包括鑼鼓樂、弦詩樂、細樂、大鑼鼓樂、潮陽笛套音樂、廟堂音樂等。廣泛流傳于粵東、閩南、港澳和東南亞。
(5)潮汕工藝美術。包括木雕、石雕、美術陶瓷等。其中潮安縣金砂鄉(xiāng)從熙公祠的石雕,堪稱潮汕地區(qū)石雕的瑰寶。
(6)潮汕地區(qū)的民間藝術。包括潮劇、英歌舞、燈謎、剪紙、版畫、龍鳳舞、雙鵝舞、紙影(即潮汕木偶戲)等。
(7)潮汕地區(qū)民居。包括四點金、下山虎、駟馬拖車等民居,還有如澄海陳慈黌故居的中西合璧式建筑。
(8)潮汕地區(qū)民俗。包括潮汕地區(qū)潮汕中秋習俗、年節(jié)習俗、婚嫁習俗、喪葬習俗、諸神崇拜習俗、禮儀習俗等,還有食七樣羹、出花園、行彩橋等民俗。
(9)潮汕名賢。潮汕地區(qū)有“海濱鄒魯”之美譽,歷來重視文化教育事業(yè),人杰地靈,人才輩出。概括起來有“四多”,即先賢多、僑賢多、富商多、文化科技名人多。明代,潮州府考中進士就有152人,清代有145人,人數(shù)均居廣東各州府的第二位,僅次于廣州府。
(10)潮汕農(nóng)藝。潮汕地區(qū)人多地少,農(nóng)村民眾精耕細作,種田如繡花,種植技術遠近聞名,農(nóng)藝水平高。
(11)潮汕商業(yè)文化。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商幫晉商、徽商衰落之后,潮商和浙商等商幫崛起。在當今世界,潮商的實力很強勁。潮商的主要特點是在商言商、商業(yè)資本與產(chǎn)業(yè)資本相結合進行經(jīng)營,經(jīng)營地域遍及全世界。潮商有許多成功的營商策略,形成獨特的商業(yè)文化。
(12)潮汕飲食文化。包括潮菜和工夫茶兩個部分。潮菜有重視海鮮、清淡鮮美、佐食調料、點心配搭等特點。潮汕工夫茶是茶文化的高峰,潮汕工夫茶道可以歸結為和(祥和的氣氛)、愛(愛心的表現(xiàn))、精(精美的茶具和精巧的沖工)、潔(高潔的品性)、思(啟智益思)共五個字。
本期讀2版參考答案
1.B(“也有旅游地基于自身特點對景點的篩選”錯誤。根據(jù)原文“這種建構需要旅游地對景點進行篩選和排除”,可知從旅游地來說需要對景點進行篩選,并不涉及自身特點。)
2.A(“說明團體旅游對地方的文化消費能力更強”錯誤。根據(jù)原文“無論是浪漫主義的還是集體主義的旅行觀光其實是在交通、信息、經(jīng)濟一體化過程中,對‘地方’的文化消費”,可知不同旅行方式都是對“地方”的文化消費,選項說法屬于無中生有。)
3.B(材料二的觀點是“人在自然中,會感受到自身與永恒之間的聯(lián)系,體會到正是‘造化’源源不絕地將一種智慧注入到我們的生命之中”。B項意思是水火有氣息卻沒有生命,草木有生命卻沒有知覺,禽獸有知覺沒有道義。沒有體現(xiàn)“造化”具有智慧。)
4.C(“感受到了在追求世俗成功時的虛妄”錯誤?;掠沃傅氖请x家做官,可以暫時離開自己原有的社會階位,所以不是感受到了在追求世俗成功時的虛妄。)
5.①蘇軾赤壁之游是因為政治挫折而逃回到內心的體現(xiàn)。蘇軾被貶黃州,在政治上遭受坎坷,開始回歸內心,寄情山水。②蘇軾赤壁之游體現(xiàn)了自然與內心的親密互動。蘇軾游覽赤壁時,見“月出于東山之上”,吟詠“明月之詩”,將自己融入自然,“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達到物我渾然一體的境界。③蘇軾在赤壁之游中獲得了超越性的解脫。蘇軾游覽赤壁時,凌水而行,“如遺世獨立”,暫時擺脫了自己在政治上的不稱意,獲得了生命超越性的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