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不同老芒麥種質資源農藝性狀及營養(yǎng)品質分析

        2024-12-31 00:00:00徐婉寧王露巍熊潔張樹振楊金鈺李維思胡曉靜張博
        草地學報 2024年12期

        摘要:為篩選出適宜新疆干旱半干旱地區(qū)種植的高產(chǎn)優(yōu)質老芒麥(Elymus sibiricus L.)種質,本研究以‘同德’老芒麥(E-1)作為對照材料,以5個新疆野生老芒麥種質資源(E-2,E-3,E-4,E-5,E-6)作為參試材料,對各材料的農藝性狀、飼草營養(yǎng)品質以及飼草產(chǎn)量進行分析比較,并運用相關性分析和灰色關聯(lián)分析進行了綜合評價。結果表明:供試的6個老芒麥種質資源的農藝性狀、飼草營養(yǎng)品質以及飼草產(chǎn)量間均存在顯著性差異(Plt;0.05),其中E-3在農藝性狀和飼草產(chǎn)量方面表現(xiàn)較為突出,E-6在營養(yǎng)品質方面表現(xiàn)較為突出。經(jīng)綜合分析表明,E-3更適宜作為高產(chǎn)型老芒麥在新疆干旱半干旱地區(qū)推廣種植。

        關鍵詞:老芒麥;生產(chǎn)性能;營養(yǎng)品質;品種篩選

        中圖分類號:S54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435(2024)12-3868-09

        Analysis of Agronomic Characters and Nutritional Quality of Different

        Germplasm Resources of Elymus sibiricus

        XU Wan-ning1, WANG Lu-wei1, XIONG Jie1, ZHANG Shu-zhen1*,

        YANG Jin-yu2," LI Wei-si1, HU Xiao-jing1, ZHANG Bo1

        (1.College of Grassland Science, 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Key Laboratory of Grassland Resources and Ecology in Western

        Arid Desert Region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Key Laboratory of Grassland Resources and Ecology of Xinjiang, Urumqi, Xinjiang

        830052, China; 2.Research Institute of Soil Fertilizer and Agricultural Water Saving, Xin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Urumqi, Xinjiang 830091, 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select high-yielding and high-quality Elymus sibiricus germplasm that suitable to be cultivated in the arid and semi-arid areas of Xinjiang,‘Tongde’ (E-1) was used as the control material,and five wild Xinjiang Elymus sibiricus germplasm resources (E-2,E-3,E-4,E-5,E-6) were used as the experimental materials. The agronomic traits of each material,nutrition quality forage grass and forage yield were analyzed compara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e six tested materials in agronomic traits,forage nutritional quality and forage yield (Plt;0.05),among them E-3 was more prominent in agronomic traits and forage yield,and E-6 was more prominent in nutritional quality.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E-3 was more suitable to be used as high-yield Elymus sibiricus in arid and semi-arid areas of Xinjiang.

        Key words:Elymus sibiricus L;Production property;Nutritional quality;Variety screening

        收稿日期:2024-03-07;修回日期:2024-04-22

        基金項目:自治區(qū)重點研發(fā)計劃項目(2023B02031);國家牧草產(chǎn)業(yè)技術體系(CARS-34);青藏高原種質資源研究與利用實驗室2023開放課題(2023-SYS-05)資助

        作者簡介:

        徐婉寧(1998-),女,漢族,吉林白山人,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牧草生產(chǎn)和老芒麥抗旱研究,E-mail:xwn0609@163.com;*通信作者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E-mail:xjauzsz@163.com

        隨著我國近年來對畜牧業(yè)發(fā)展及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的重視,高產(chǎn)優(yōu)質牧草品種的需求量在持續(xù)增加[1],僅靠國內的供給無法滿足需求,只能向其他國家進口[2],所以我國草畜業(yè)想要發(fā)展必然需要牧草的有效供給。老芒麥(Elymus sibiricus L.),又名西伯利亞披堿草,是禾本科披堿草屬的多年生牧草[3],主要集中在我國青藏高原地區(qū)、東北地區(qū)和西北地區(qū)等,廣泛分布于河谷草甸、山地草甸和林間[4],在干旱或寒冷等惡劣環(huán)境下也能生存,具有較強的抗逆性[5]。老芒麥蛋白含量高、口感好,是牲畜最喜歡食用的牧草之一。1984年全國牧草栽培規(guī)劃建議在全國各適宜區(qū)廣泛種植老芒麥,隨后其種質資源評價和選育工作也相繼開展[6]。近年來,學者們對老芒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種質資源評價篩選、新品種選育、人工草地豆禾混播、抗性評價等方面[7-10]。老芒麥的種內變異較為豐富,且在我國各地的種質資源分布廣泛,這豐富的資源條件為選育適宜不同地區(qū)的優(yōu)質老芒麥品種奠定了基礎[11-12],然而,目前我國通過國家審定的老芒麥品種僅有12個[8],優(yōu)良草品種缺乏已成為制約天然草地生態(tài)修復和飼草生產(chǎn)的瓶頸之一。

        開展不同種質農藝性狀評價是篩選優(yōu)良品種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是選育牧草新品種的基礎[13]。熊潮慧等[14]通過觀測野生老芒麥種質的表型性狀,發(fā)現(xiàn)來自新疆的3份材料的農藝性狀尤為突出,并且飼草和種子生產(chǎn)性能也要遠高于其他材料。閆志勇等[15]對青海地區(qū)的老芒麥材料進行研究后發(fā)現(xiàn)正二葉長、旗葉長等農藝性狀可以作為老芒麥生長的主要指標。除農藝性狀外,飼草營養(yǎng)品質也是評價其優(yōu)劣的重要指標[16]?;诖?,本研究在前期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對初步篩選出的老芒麥種質資源進行進一步評價,并從農藝性狀、飼草產(chǎn)量以及營養(yǎng)品質來綜合篩選出優(yōu)質高產(chǎn)的老芒麥種質資源,以期為我國老芒麥新品種選育提供數(shù)據(jù)支撐。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設在新疆農業(yè)大學三坪綜合實驗站(43°01′ N,88°37′ E,海拔580 m),該試驗基地平均海拔為739 m,地處我國著名四大盆地之一的準噶爾盆地的南側,溫帶大陸性半干旱氣候,平均每日太陽光照射時數(shù)為7.75 h,每年的降水量約為183~200 mm,年蒸發(fā)量1800~2660 mm,年均氣溫7.2℃。

        1.2" 試驗材料

        目前為止新疆還未選育出國家審定老芒麥品種,故本研究以‘同德’老芒麥(E-1)作為對照材料,以5個新疆野生老芒麥種質資源(E-2,E-3,E-4,E-5,E-6)作為參試材料,6份材料均來自于新疆農業(yè)大學草業(yè)學院種質資源庫(表1)。

        1.3" 試驗設計

        試驗于2021年秋季播種,采用單因素隨機區(qū)組設計,處理為‘同德’老芒麥(E-1)和5個新疆野生老芒麥種質資源(E-2,E-3,E-4,E-5,E-6),試驗地總面積為245 m2(7 m×35 m),小區(qū)面積為6 m2(3 m×2 m),小區(qū)橫向間隔0.5 m,縱向間隔1 m,行距0.3 m。采用條播方式播種,播種深度3~5 cm,播量為15 kg·hm-2。每個處理設4次重復,共計24個小區(qū)。灌溉方式選用地面滴灌,于次年返青前鋪設滴灌帶。試驗于2022—2023年進行農藝性狀、飼草產(chǎn)量的測定工作,于2023年進行飼草營養(yǎng)品質的測定工作。試驗期間按照常規(guī)栽培管理辦法管理。

        1.4" 測定指標

        播種后觀察物候期,包括(返青期、分蘗期、抽穗期、開花期、乳熟期、完熟期和生育天數(shù))。開花期測株高、莖粗、莖桿節(jié)數(shù)、旗葉長、旗葉寬、倒2片葉長、倒2片葉寬、鮮草產(chǎn)量和干草產(chǎn)量。于開花期刈割后烘干磨碎測定其粗蛋白(Crude protein,CP)、粗灰分(Crude ash,Ash)、粗脂肪(Ether extract,EE)、中性洗滌纖維(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和酸性洗滌纖維(Acid detergent fiber,ADF)含量。

        株高:開花期,每個小區(qū)隨機選取10株生殖枝,重復3次,用卷尺測定植株自然高度(cm)。

        莖粗:開花期,每個小區(qū)隨機選取10株生殖枝,重復3次,用游標卡尺測量莖稈中部的直徑(cm)。

        旗葉長:開花期,每個小區(qū)隨機選取10株生殖枝,重復3次,用卷尺測量葉頸至葉尖的絕對長度(cm)。

        旗葉寬:開花期,每個小區(qū)隨機選取10株生殖枝,重復3次,用卷尺測量葉片最寬處的絕對長度(cm)。

        倒二葉片長:開花期,每個小區(qū)隨機選取10株生殖枝,重復3次,按植株從下向上的葉序,用卷尺測量第2個葉片的絕對長度(cm)。

        倒二葉片寬:開花期,每個小區(qū)隨機選取10株生殖枝,重復3次,按植株從下向上的葉序,用卷尺測量第2個葉片的絕對寬度(cm)。

        鮮草產(chǎn)量:開花期刈割各小區(qū)地上中心區(qū)域植株進行測產(chǎn),重復3次,測產(chǎn)面積為1 m2(1 m×1 m),留茬3~4 cm,刈割后立即稱取鮮重,計算單位面積的鮮草產(chǎn)量(kg·hm-2)。

        干草產(chǎn)量:將刈割的鮮草樣置于105℃烘箱殺青30 min后置于65℃烘至恒重,計算單位面積的干草產(chǎn)量(kg·hm-2)。牧草營養(yǎng)品質測定:將各小區(qū)測定牧草產(chǎn)量的烘干樣品全部粉碎混合均勻用于測定牧草營養(yǎng)品質。

        粗蛋白(Crude protein,CP):采用凱氏定氮法測定[17]。

        粗灰分(Crude ash,Ash):采用馬福爐550℃灰化法測定[18]。

        粗脂肪(Ether extract,EE):采用索氏提取法測定[19]。

        中性洗滌纖維(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采用范式洗滌纖維法測定[20]。

        酸性洗滌纖維(Acid detergent fiber,ADF):采用范式洗滌纖維法測定[20]。

        根據(jù)NDF和ADF,計算相對飼喂價值(Relative feed value,RFV)[21]。

        計算公式為:

        RFV=(88.9-0.779×ADF)×(120/NDF)/1.29。

        1.5" 數(shù)據(jù)處理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9進行數(shù)據(jù)整理和灰色關聯(lián)度分析,利用IBM SPSS Statistics 26軟件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Duncan多重比較,通過Origin 2022制作柱狀圖。采用灰色關聯(lián)度理論[22-23]對參試草種進行綜合評價。按照鄧聚龍的灰色系統(tǒng)理論[24],將所有的參試種質或性狀視為一個灰色系統(tǒng),每個參試種質及其性狀都被看作該系統(tǒng)中的因素。當分析出的各個因素之間關聯(lián)度較高時,說明這些因素之間的相似程度較高[25]。

        首先設置一個各指標均達到最優(yōu)的優(yōu)質種質,以各性狀指標所構成的數(shù)列為參考數(shù)列,以不同參試種質所構成的數(shù)列為比較數(shù)列,計算各參試種質的各項性狀指標與優(yōu)質種質各項性狀指標之間的關聯(lián)度,從而對比參試種質的各項指標的優(yōu)劣。關聯(lián)度越大表明該指標與優(yōu)質種質的指標相似程度越高,反之則低。根據(jù)關聯(lián)度的大小,可對其各項指標優(yōu)劣進行評價排序。

        第一步:取各種質已測得的株高、莖粗、莖稈節(jié)數(shù)、旗葉長、旗葉寬、倒二葉長、倒二葉寬、干草產(chǎn)量、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相對飼喂價值最優(yōu)值作為參考數(shù)列,記作X0(k);以參試種質的以上各指標平均值指標作為比較數(shù)列,記作Xi(k),i1,2,3,…,n;k指標。

        關聯(lián)度系數(shù):

        ξik=minminX0k-Xik+λmaxmax|X0k-Xi(k)||X0k-Xik|+λmaxmax|X0k-Xik|;

        等權關聯(lián)度:Ri=1N∑nk=1ξik;

        權重系數(shù):Wi=Ri∑Ri;

        加權關聯(lián)度:Ri=1N∑nk=1ξik×Wi。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老芒麥種質資源物候期比較分析

        2022—2023年物候期的觀測結果列于表2、表3。從中看出,不同種質均在每年的4月返青,6月中下旬抽穗,7月上旬進入開花期,7月底至8月中達到成熟期。其中E-1在生育期中表現(xiàn)較早熟,E-6較晚熟。不同種質的老芒麥生育期長平均為120 d,2年試驗期內平均生育期的排序為:E-6(124 d)>E-5(123 d)>E-4(121 d)>E-3(119 d)>E-2(118 d)>E-1(117 d)。

        2.2" 不同老芒麥種質資源農藝性狀比較分析

        2.2.1" 不同老芒麥種質資源株高和莖粗比較" 由圖1所示,E-3在株高、莖粗方面均顯著高于對照品種E-1以及其他種質資源(Plt;0.05)。E-3的株高在2022年、2023年分別達到94.14 cm、101.45 cm,均顯著高于E-1,E-2,E-4,E-5,E-6(Plt;0.05)(圖1A)。E-3的莖粗在2022年、2023年分別達到1.98 cm,2.03 cm,均顯著高于E-1,E-2,E-4,E-5,E-6(Plt;0.05)(圖1B)。

        2.2.2" 不同老芒麥種質資源葉片性狀比較" 研究結果表明,2022年E-1的旗葉長顯著高于E-4,E-5(Plt;0.05)(圖2A),為12.07 cm,2023年E-2,E-5的旗葉長顯著高于E-1,E-3,E-4(Plt;0.05),分別為12.29 cm,12.33 cm。2022年E-1的旗葉寬在2022年、2023年均為最高值(圖2B),分別為0.75 cm,0.51 cm。2022年E-3的倒二葉長顯著高于E-1,E-2,E-4,E-5,E-6(Plt;0.05)(圖2C),為19.04 cm,2023年E-5的倒二葉長顯著高于E-1,E-2,E-3,E-4,E-6(Plt;0.05),為17.36 cm。E-3的倒二葉寬在2022年,2023年均為最高值(圖2D),分別為0.71 cm,0.61 cm。

        2.3" 不同老芒麥種質資源飼草產(chǎn)量比較

        研究結果表明,E-3的鮮草產(chǎn)量和干草產(chǎn)量在2022年、2023年均顯著高于其他材料(Plt;0.05)(圖3),兩年平均鮮草產(chǎn)量為5987.69 kg·hm-2,與對照材料E-1相比高出77.34%,平均干草產(chǎn)量為3313.50 kg·hm-2,與對照材料E-1相比高出62.03%。2023年不同老芒麥種質資源的鮮干比對比2022年不同老芒麥種質資源的鮮干比有所下降,但鮮草產(chǎn)量和干草產(chǎn)量變化趨勢相同。

        2.4" 不同老芒麥種質資源營養(yǎng)品質比較

        通過對不同老芒麥種質資源的飼草營養(yǎng)品質比較,E-6的粗蛋白含量顯著高于E-1,E-2,E-3,E-4,E-5(Plt;0.05),為8.76%(圖4A);E-3的粗灰分含量顯著低于E-1,E-2,E-4,E-5,E-6(Plt;0.05),為6.49%(圖4B);E-6的粗脂肪含量顯著高于E-1,E-3,E-5(Plt;0.05),為4.43%(圖4C);E-2的中性洗滌纖維和酸性洗滌纖維均顯著高于E-1,E-3,E-4,E-5,E-6(Plt;0.05),分別為58.90%和32.49%(圖4D—4E);E-2的相對飼喂價值顯著低于E-1,E-3,E-4,E-5,E-6(Plt;0.05),為101.07%,6份老芒麥的相對飼喂價值由高到低的順序為:E-4>E-6>E-5>E-1>E-3>E-2(圖4F)。

        2.5" 相關性分析

        2.5.1" 不同老芒麥種質飼草產(chǎn)量相關性分析" 在對不同老芒麥種質資源8個產(chǎn)量指標的相關性分析中(圖5),有10對指標間呈極顯著正相關關系(Plt;0.01)。株高、莖粗、干草產(chǎn)量均與鮮草產(chǎn)量呈極顯著正相關關系(Plt;0.01),相關系數(shù)分別為0.76,0.64,0.95。

        2.5.2" 不同老芒麥種質營養(yǎng)品質相關性分析" 在對不同老芒麥種質資源6個營養(yǎng)品質指標的相關性分析中(圖6),有2對指標間呈極顯著正相關關系(Plt;0.01),有1對指標間呈極顯著負相關關系(Plt;0.01)。其中,中性洗滌纖維和酸性洗滌纖維呈極顯著正相關關系(Plt;0.01),相關系數(shù)為0.62;粗蛋白和粗灰分呈極顯著正相關關系(Plt;0.01),相關系數(shù)為0.72。酸性洗滌纖維和相對飼喂價值呈極顯著負相關關系(Plt;0.01),相關系數(shù)為-0.78。

        2.6" 綜合評價

        2.6.1" 不同老芒麥種質飼草產(chǎn)量評價" 通過對不同老芒麥種質的農藝性狀及草產(chǎn)量指標的分析,選取各項指標的最優(yōu)值構建出參考數(shù)列,進行無量綱化處理,以消除量綱帶來的影響。通過關聯(lián)度系數(shù)公式算出各種質資源與優(yōu)質種質的關聯(lián)系數(shù)后計算等權關聯(lián)度和權重系數(shù)(表4),等權關聯(lián)度與權重系數(shù)從高到低的順序為:倒二葉長>倒二葉寬>莖粗>株高>干草產(chǎn)量>旗葉長>旗葉寬。

        根據(jù)公式計算各材料的加權關聯(lián)度(表5),對其進行排序。通過加權關聯(lián)度可以客觀地衡量參試材料與優(yōu)質種質之間的差異程度。排名越靠前的材料說明其與優(yōu)質種質更為接近,反之,差異程度越大[26]。根據(jù)加權關聯(lián)度排名,不同種質產(chǎn)量相關指標由高到低依次為E-3>E-6>E-1>E-2>E-5>E-4。

        2.6.2" 不同老芒麥種質營養(yǎng)品質評價" 通過對不同老芒麥種質的營養(yǎng)品質指標的分析,選取各項指標的最優(yōu)值構建出參考數(shù)列,進行無量綱化處理,以消除量綱帶來的影響。通過關聯(lián)度系數(shù)公式算出各種質資源與優(yōu)質種質的關聯(lián)系數(shù)后計算等權關聯(lián)度和權重系數(shù)(表6),等權關聯(lián)度與權重系數(shù)從高到低的順序為:相對飼喂價值>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

        根據(jù)公式計算各種質的加權關聯(lián)度(表7)進行排序。通過加權關聯(lián)度可以客觀地衡量參試材料與優(yōu)質種質之間的差異程度。排名越靠前的材料說明其與優(yōu)質種質更為接近,反之,差異程度越大[26]。根據(jù)加權關聯(lián)度排名,由高到低依次為E-6>E-3>E-2>E-4>E-1>E-5。

        3" 討論

        3.1" 不同老芒麥種質資源農藝性狀與飼草產(chǎn)量的比較

        近年來,老芒麥在草甸草原和草甸群落中已經(jīng)形成主導種群并構建群落結構,已成為發(fā)展草地畜牧業(yè)的優(yōu)良草種,對人工草地建植以及生態(tài)環(huán)境治理有很大意義[27]。本研究結果表明,來自新疆不同地區(qū)的野生老芒麥種質資源均表現(xiàn)出不同的生產(chǎn)性能。評價植物的株高、莖粗、葉片形態(tài)等農藝性狀是描述植物外部形態(tài)和探究生產(chǎn)潛在性能的重要方式[28],飼草產(chǎn)量是衡量草品種優(yōu)劣的重要指標。本研究發(fā)現(xiàn),E-3的株高、莖粗、鮮草產(chǎn)量、干草產(chǎn)量均高于對照材料E-1以及其他參試材料。不同老芒麥材料的株高介于42.96~122.13 cm之間,E-3的株高平均達到97.79 cm;不同老芒麥材料的鮮草產(chǎn)量介于2403.76~6922.06 kg·hm-2之間,E-3的鮮草產(chǎn)量平均達到5987.69 kg·hm-2,這可能是因為E-3原生境海拔較其他材料低,更加適應本研究試驗地的生長條件。

        3.2" 不同老芒麥種質資源飼草營養(yǎng)品質的比較

        營養(yǎng)品質作為評價牧草利用價值的重要標準之一[29]。牧草的粗蛋白含量越高,營養(yǎng)價值就越高。牧草中的中性洗滌纖維越高,適口性越差,影響家畜的采食;而酸性洗滌纖維會影響家畜的消化率[30]。牧草相對飼喂價值作為最主要的牧草質量測定方法,它代表牧草可消化物質的采食量,直接影響飼喂家畜是否消化吸收[31]。不同老芒麥材料的粗蛋白含量變化幅度介于6.21%~8.76%之間,其中E-6的粗蛋白含量最高,平均值為8.76%。石岳等[32]通過對中國草地不同區(qū)域和不同植被類型的研究結果表明,粗蛋白含量越高、中性洗滌纖維和酸性纖維越低的牧草的營養(yǎng)價值更高。本研究中E-6的粗蛋白含量最高,且中性洗滌纖維和酸性洗滌纖維較低,故其有較高的營養(yǎng)價值。

        3.3 "不同老芒麥種質資源綜合評價

        有效篩選和綜合評價老芒麥種質資源的多項指標一直是老芒麥引種的先決條件。在對不同老芒麥材料的農藝性狀、營養(yǎng)價值及飼草產(chǎn)量的比較分析中,有多項指標需要進行比較,所以采用科學的統(tǒng)計方法尤為重要。相關性分析可以表現(xiàn)不同性狀之間的關系,株高、莖粗、莖稈節(jié)數(shù)均與鮮草產(chǎn)量和干草產(chǎn)量均呈極顯著正相關關系(Plt;0.01)。灰色系統(tǒng)理論在農業(yè)中應用甚多,它通過客觀地分析牧草的多個性狀指標[33],在分析牧草的整體性能時,不會因為某個種質的某項特性較好而認可它,也不會因為它的某一項特性較差而否定它,從而克服了根據(jù)單一特性評估種質的缺點[34]。老芒麥作為多年生牧草,不能通過單個指標對其進行評價,本研究利用灰色關聯(lián)度分析法對其農藝性狀和營養(yǎng)品質進行綜合評價,避免只用一個指標進行評價的單一性,使分析結果更為全面。本試驗選用不同種質老芒麥的株高、莖粗等農藝性狀指標和粗蛋白、粗脂肪等飼草營養(yǎng)品質指標,利用灰色關聯(lián)度分析法對其進行綜合評價,以篩選出對牧草品質評價更有用的指標,同時,利用加權關聯(lián)度評價出綜合性能更高的種質,篩選出優(yōu)質且高產(chǎn)的老芒麥種質。結果表明,排名靠前的指標有相對飼喂價值、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倒二葉長、倒二葉寬,由此看出,以上幾個指標更能反映牧草品質,同時,通過加權關聯(lián)度排名比較,E-3,E-6品質更優(yōu),綜合性狀甚至超過了對照材料‘同德’老芒麥,更適合在新疆本土地區(qū)種植,同時可為老芒麥新種質選育提供更多的依據(jù)和資源。

        4" 結論

        本研究結果表明,E-3在株高、莖粗等農藝性狀表現(xiàn)較優(yōu),草產(chǎn)量最高,綜合性能最強在后續(xù)的種質資源評價中更有潛力;E-6在營養(yǎng)品質方面表現(xiàn)較好,可以對其外部形態(tài)進行下一步研究,使其在飼草產(chǎn)量上有所優(yōu)化。

        參考文獻

        [1]" 曾翰國,岳佳銘,張曙恒,等. 76份老芒麥種質資源的農藝性狀綜合評價[J]. 草地學報,2022,30(11):3046-3055

        [2]" 張婷,周睿,陳雨生. 我國飼料糧供需缺口估算研究[J]. 山東農業(yè)科學,2022,54(8):158-165

        [3]" 余靜菠,陳仕勇,桑杰多吉,等. 川西北高原短芒型老芒麥種質形態(tài)變異及遺傳親緣關系分析[J]. 草地學報,2023,31(9):2787-2795

        [4]" 鄢家俊,白史且,常丹,等. 青藏高原老芒麥種質遺傳多樣性的SSR分析[J]. 中國農學通報,2010,26(9):26-33

        [5]" 鄢家俊,白史且,張新全,等. 青藏高原東南緣老芒麥自然居群遺傳多樣性的SRAP和SSR分析[J]. 草業(yè)學報,2010,19(4):122-134

        [6]" 鄢家俊,白史且,馬嘯,等. 老芒麥遺傳多樣性及育種研究進展[J]. 植物學通報,2007(2):226-231

        [7]" 胡卉芳,崔樂樂,王娟,等. 老芒麥不同品系種子萌發(fā)期耐鹽性[J]. 干旱區(qū)資源與環(huán)境,2022,36(11):119-126

        [8]" 賈振宇. 老芒麥新種質創(chuàng)制及主要農藝性狀關聯(lián)分析[D]. 呼和浩特:內蒙古農業(yè)大學,2021:3-4

        [9]" 柳文蔚,劉鑫,雷映霞,等. 老芒麥種質資源抗寒性綜合評價及冷脅迫下的生理反應[J]. 草業(yè)學報,2023,32(8):152-163

        [10]吳瑞,劉文輝,張永超,等. 青藏高原地區(qū)不同老芒麥種質資源生產(chǎn)性能評價[J]. 植物遺傳資源學報,2020,21(4):855-865

        [11]劉新亮. 兩種披堿草屬牧草種質資源遺傳多樣性研究[D]. 北京: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11:27

        [12]李欣瑞,陳淑嫻,鄢家俊,等. 老芒麥種質資源研究進展[J]. 草學,2021(1):6-17

        [13]任春燕,劉文輝,梁國玲,等. 青藏高原六種披堿草屬牧草落粒性差異及農藝性狀分析[J]. 草地學報,2023,31(4):1008-1015

        [14]熊潮慧,馬嘯,白史且,等. 老芒麥野生種質的形態(tài)和農藝性狀多樣性研究[J]. 草業(yè)與畜牧,2010(9):10-13

        [15]閆志勇,周青平,劉文輝,等. 青藏高原6份披堿草屬牧草農藝性狀及生產(chǎn)性能評價[J]. 草業(yè)科學,2014,31(1):108-115

        [16]何旭陽,楊振安,張橋英. 青藏高寒草甸3種牧草營養(yǎng)成分和飼用價值比較[J]. 草學,2019(4):34-37

        [17]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農業(yè)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 GB/T 6432-2018 飼料中粗蛋白的測定-凱氏定氮法[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8:1-4

        [18]國家飼料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武漢). GB/T 6438-2007 飼料中粗灰分的測定[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7:1-2

        [19]國家飼料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武漢). GB/T 6433-2006 飼料中粗脂肪的測定[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6:1-3

        [20]張崇玉,張桂國,楊泉,等. 飼料中性洗滌纖維(NDF)和酸性洗滌纖維(ADF)快速測定方法在生產(chǎn)中的應用[J]. 山東畜牧獸醫(yī),2021,42(7):20-24

        [21]李滿有,楊彥軍,王斌,等. 干旱地區(qū)滴灌條件下燕麥與箭筈豌豆混播模式研究[J].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1,49(12):51-57

        [22]陳樂樂,施建軍,王彥龍,等. 高寒地區(qū)禾本科牧草生產(chǎn)力適應性評價[J]. 草地學報,2015,23(5):1073-1079

        [23]張光雨,沈振西,邵小明,等. 西藏當雄10個引進燕麥品種的生產(chǎn)性能和營養(yǎng)品質比較[J]. 草地學報,2019,27(4):1083-1089

        [24]鄧聚龍. 灰色系統(tǒng)與農業(yè)[J]. 山西農業(yè)科學,1985(5):34-37

        [25]丁瓊,解關琦,張歡,等. 成都平原地區(qū)4個高丹草品種的生產(chǎn)性能比較[J]. 草業(yè)科學,2021,38(12):2421-2428

        [26]王運濤,楊志敏,劉建成,等. 冀西北地區(qū)21個燕麥品種生產(chǎn)性能與營養(yǎng)品質綜合評價[J]. 草地學報,2020,28(5):1311-1318

        [27]黃帆,李志勇,李鴻雁,等. 老芒麥種質資源形態(tài)多樣性分析[J]. 中國草地學報,2015,37(3):111-115

        [28]汪建軍,汪治剛,麻安衛(wèi),等.溫度和水分對中華羊茅幼苗生長的影響[J].草業(yè)學報,2016,25(8):65-73

        [29]楊富,鄭敏娜,康佳惠,等. 9個燕麥品種在晉北地區(qū)的生產(chǎn)性能及飼用價值綜合評價[J]. 作物雜志,2019(2):94-98

        [30]王茜,李志堅,李晶,等. 不同類型燕麥農藝和飼草品質性狀分析[J]. 草業(yè)學報,2019,28(12):149-158

        [31]陳谷,邰建輝. 美國商業(yè)應用中的牧草質量及質量標準[J]. 中國牧業(yè)通訊,2010(11):48-49

        [32]石岳,馬殷雷,馬文紅,等. 中國草地的產(chǎn)草量和牧草品質:格局及其與環(huán)境因子之間的關系[J]. 科學通報,2013,58(3):226-239

        [33]楊曌,張新全,李向林,等. 應用灰色關聯(lián)度綜合評價17個不同秋眠級苜蓿的生產(chǎn)性能[J]. 草業(yè)學報,2009,18(5):67-72

        [34]鄭敏娜,李蔭藩,梁秀芝,等. 晉北地區(qū)引種苜蓿品種的灰色關聯(lián)度分析與綜合評價[J]. 草地學報,2014,22(3):631-637

        (責任編輯" 劉婷婷)

        日本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喷水白浆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人妻久久av中文字幕| 成人大片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草逼短视频免费看m3u8|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午夜av | 亚洲性感毛片在线视频| 久久久久久人妻无码| 亚洲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 | 精品国产sm最大网站|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青草视频免费播放| 日本岛国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伊人久久综合影院首页 | 国产区高清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精品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 | 亚洲成人av在线播放不卡| 国产无套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日本成年一区久久综合| 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 免费国精产品自偷自偷免费看| 99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蜜臀| 国产一精品一aⅴ一免费| 精品精品国产一区二区性色av| 中文字幕国产精品一二三四五区 | 毛片在线视频成人亚洲| 亚洲性久久久影院|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综合在线影院| 国产传媒剧情久久久av| 蜜桃tv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码国产精品高潮在线| 日韩一欧美内射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性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伊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真多人做人爱视频高清免费| 中文字幕永久免费观看| 粗大挺进孕妇人妻在线| 少妇人妻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好大好深好猛好爽视频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