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班級管理存在的問題比較瑣碎,從班級日常管理中經(jīng)常面臨的問題出發(fā),努力提高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使班級管理向民主化方向發(fā)展,可以幫助學生建立起良好的班風和學習氛圍。同時,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離不開學校、家庭、社會三方面的共同影響。作為班主任,不僅要重視教育教學,也不能忽視家庭教育在學生成長中的重要地位。家校合力,最終實現(xiàn)全體學生的共同進步。
一、做學生喜歡的教師
班主任是教育者、組織者和領導者,只有愛護和關心每一位學生,學生才樂于接受其教育和管理。愛是相互的,班主任要充分發(fā)掘各種機會走近學生、融入學生,真誠地和學生交往。如利用課間、飯后與學生一起聊天,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奔訌妿熒g的情感交流是處理好師生關系的必要手段,是班主任走近學生心靈最直接的方法,同時也可以提高教師的向心力。
班主任是“力”的作用者,居于核心地位。班主任作為“施力者”,可以制約著“受力者”,即學生的行為方向,引導學生向好發(fā)展,沿著正確的軌道發(fā)展。班主任要提升班級凝聚力,使人人關心班級,處處為班級著想,使之形成“同心同德,團結一致”的優(yōu)良班風。要想班主任工作真正有向心力,在班集體中形成凝聚力,還必須要落實在具體的措施之中。
二、付出愛心,親近學生
在班級活動中,班主任要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修養(yǎng),成為學生愿意崇拜和效仿的對象,做最值得學生信賴的教師。同時,班主任還要保持自身崇高的威望。此外,還可以抓住學校生活中一切可以利用的時機進行成長教育,如一次偶然意外,找準時機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喚起學生的愛心和善良。
三、培養(yǎng)班干部,加強學生的自主管理
要想做好班級工作,還要依靠一個堅固穩(wěn)定的班委會。班主任要努力做好“伯樂”,找到那匹出色的“千里馬”。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可以把權力下放給班委會主要成員,鍛煉他們處理問題的能力,幫助他們在班級中樹立威信,便于開展管理工作。
四、重視常規(guī)培養(yǎng),好習慣形成事半功倍
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習慣要從點滴做起。在班級日常事務中,筆者和班委會成員會無縫隙配合工作,加強監(jiān)督。如課間操要求文體委員維持好紀律,提醒學生集合前整理校服戴紅領。課堂紀律方面,上課鈴響后,學生及時進入教室,班長提醒學生準備好物品等待上課。紀律委員和小組長監(jiān)督課堂紀律,及時向班主任匯報課堂表現(xiàn),班主任及時處理問題。思想品德方面,每周的班隊會課上,筆者都會強調勞動、紀律、衛(wèi)生等方面的要求,及時表揚表現(xiàn)優(yōu)異的學生。利用身邊的故事給學生進行思想品德的教育,讓學生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團結友愛;讓學生相互監(jiān)督,班委會及時反饋,教師及時糾正,促使他們更快地形成良好的習慣。從學生中來,放手讓學生集體討論,親身參與制定班級管理規(guī)章;到學生中去,讓學生不斷對照自己定的規(guī)章,鞭策自己、檢測自己、修正自己,從而不斷進步。
五、協(xié)調處理好與任課教師、與家長的關系
班主任憑借個人的力量很難管理出成效,還需要各個任課教師和家長對學生有一致的要求和態(tài)度一致,并加強和他們的溝通交流。班主任能否與任課教師協(xié)調好關系,直接影響到雙方在教育教學中的情緒乃至工作效率。關系和諧,才能形成相互關懷、共同進步的激勵機制,充分發(fā)揮各自在教育教學中的積極作用。因此,班主任要努力協(xié)調好與任課教師的關系,營造出一種團結友愛的氛圍,相互關懷,情緒愉悅地致力于班級管理工作和教學工作中。
隨著教育的不斷發(fā)展和知識重要性的凸現(xiàn),家長對學生的教育也越來越被重視。班主任應當最大限度地爭取學生家長的支持,贏得家長的信賴與肯定。家長會是學校與家長聯(lián)系的重要途徑,班主任應高度重視,提前精心準備會議內容,確保會議質量,盡量與家長在思想上達成共識。充分調動家長的積極性,家校聯(lián)動,共同教育好學生。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爭得家長的肯定,不時通過電話或者面對面了解學生在家中的情況,利用家長會讓家長看到教師的真誠付出以及學生的成長變化。使家長放心地把學生送到學校,送到教師手中,給家長一份堅定的信心。只有家長對班主任、任課教師還有學校產(chǎn)生了足夠的信任,他們才會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積極配合,同時也會對學生產(chǎn)生良好的心理作用,讓整個班級向好發(fā)展。
班主任在開展工作時,應當充分考慮到家長個體之間的因素,如性格、受教育程度等方面,針對不同特點的家長,對不同的學生踐行因材施教的理念。許多家長都愿意配合教師做好家庭教育,然而由于他們受教育的水平參差不齊,把握不好學生的特點,掌握不了正確的教育方式,往往適得其反。如何指導家長搞好家庭教育,配合班主任工作,形成教育合力,勢必成為教師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在每次進行家訪或家長來訪前,班主任要充分了解每位學生的學習成績、性格特點和課堂表現(xiàn)等,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后,再與家長交流,這樣一來就能讓家長感受到教師對學生的重視,還能了解班主任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的認真細致,給家長留下好印象,使教師和家長從感情上更容易溝通。
當今,每個家庭中孩子的數(shù)量越來越少,種種原因使學校教育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驗,班主任的工作也越來越艱巨。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就要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特點,把握教育規(guī)律,堅持以情動人,以理服人,用愛感化。班主任工作平凡而瑣碎,雖然有煩惱,但也充滿著驚喜。當學生在集體生活中快樂成長,不斷有所成就時,那種欣慰和滿足同樣也會讓教育者增強幸福感和成就感。
健康的班級管理模式有利于學生的身心成長,有利于學生端正學習態(tài)度。班主任要在班級管理中,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讓學生自主管理、熱愛生活,形成良好的德行和能力,共同參與到班級管理的工作中來,從而形成班級管理的良性循環(huán)。
(作者單位:濟南市鋼城區(qū)丈八丘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