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秦宮后的唐雎不禁打了個冷戰(zhàn)……臨風(fēng)而立,他發(fā)現(xiàn)自己的衣服已經(jīng)被汗水浸透。剛剛的拔劍之舉實在是一步險招,如果秦王沒有被震懾住,而是據(jù)“勢”力爭,那結(jié)果會是怎樣的一番情景呢?畢竟,他唐雎可是孤身一人深入險境啊……
擴寫文以故事的結(jié)局作為開頭,增添了唐雎不辱使命后的心理描寫,既設(shè)置了懸念,又引發(fā)了讀者的閱讀興趣。
山雨欲來風(fēng)滿樓
安陵君已經(jīng)摔了第七只杯子了,宮殿里鴉雀無聲。大臣們弓著背,垂手而立,額頭上汗水涔涔,連呼吸都是小心翼翼的。
“真是欺人太甚!他秦王憑什么……”安陵君因憤怒而面目有些猙獰,但難以掩飾內(nèi)心的恐懼,他幾乎用哀求的眼神頻頻望向群臣,然而沒有一個大臣敢于和他對視。
“列祖列宗,看看我都養(yǎng)了一群什么樣的廢物……”安陵君絕望地嘶吼著。他明顯的老了,步履蹣跚,白髯飄飄,剛剛會見秦使的畫面不斷地浮現(xiàn)在他的眼前?!罢媸瞧鎼u大辱啊,一個小小的秦使竟敢對我出言不遜、大放厥詞!說什么‘以大易小’,其實就是想吞并!難道祖宗留下的家業(yè)就要敗在我的手里嗎?嗚嗚嗚……”
“大王,唐雎愿意出使秦國,保我安陵無虞!”鏗鏘的聲音震驚了大殿上所有的人,包括安陵君。于是,眾人齊刷刷地將目光投向聲音的發(fā)出者。
“大王,唐雎愿意出使秦國,保我安陵無虞!”看到一臉驚愕的安陵君,唐雎提高了聲音的分貝。
這一部分是對原文“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的擴寫。擴寫文從安陵君的角度切入,想象并描寫了安陵國君臣在得知秦王意欲吞并安陵國后的反應(yīng)——安陵君的絕望咆哮、群臣的束手無策無不生動鮮活,為唐雎的臨危受命、勇于擔(dān)當(dāng)做足了鋪墊。
針鋒相對士本色
“報——,大王,外面有個自稱是安陵國的使者求見?!笔倘朔A報。
“哦?來得挺及時的。瞅瞅他們有沒有把地圖帶來……”秦王半躺在椅子上,剔著牙,一副志得意滿的樣子。
“稟大王:來使孤身一人,什么都沒帶……”
“什么?安陵君派人來送死嗎?那就不必進來了,直接砍了,把頭顱給他安陵君送去——”秦王不悅道。
“大王,不可!兩國交戰(zhàn)尚且不斬來使,何況此人是安陵君派來談判的。”一個大臣連忙勸諫道。
“也好,那就給寡人帶進來,看看他有何說辭。”
不大一會,唐雎不卑不亢地走進秦庭。秦王開門見山地說:“寡人愿意用方圓五百里的土地換取安陵國方圓才五十里的土地,可安陵君卻不答應(yīng),這是為什么呢?你能說說嗎?”
“啟稟大王:我安陵國君臣坦蕩,無齷齪之念,不像有些人心懷叵測,卻還要強詞奪理……”唐雎上來就給了秦王一個下馬威,絲毫不慣著秦王。
“你——,想我秦國剛剛滅了韓國、魏國,此舉是給安陵國一條活路,不承想你們君臣如此不知好歹,難道是看不起我秦王嗎?”
“大王您誤會了,安陵君絕沒有這樣想?!碧砌抡局鄙碜樱狭艘还?,“安陵君的領(lǐng)土是受命于先王而守之,縱然是千里也不敢交換,更何況是五百里呢?若真的交換了,安陵君豈不成了數(shù)典忘祖、貪圖便宜的人了?”
大殿上安靜極了。只見秦王臉色陰沉,稀疏的胡須在微微抖動……
這一部分是根據(jù)原文中秦王與唐雎的對話而擴寫的,既忠于原文,又生動詳細地刻畫了秦王的囂張、蠻橫、憤怒和唐雎的臨危不懼、巧于辭令的人物形象,同時還營造出劍拔弩張、一觸即發(fā)的緊張氣氛。
劍拔弩張試英雄
風(fēng)吹動窗欞,發(fā)出嗚嗚的響聲。秦王強壓心中的怒火,挑釁道:“先生恐怕沒聽說過天子發(fā)怒是什么樣的吧?”
唐雎似乎沒有聽見,不予理會。
“我現(xiàn)在告訴你:要是天子發(fā)怒的話,將會尸橫遍野,血流成河?!闭f著,秦王的眉毛凝成了一把劍,直直地刺向唐雎。
“那又怎樣?大王您沒有聽說過平民發(fā)怒嗎?”唐雎毫不退讓,針鋒相對。
“平民發(fā)怒,不過是摘下帽子,光著腳,拿腦袋撞地罷了。”說完,秦王哈哈地笑了,笑聲里有輕蔑、有不屑。
“這是庸夫之怒,而非士之怒。大王您還不知道吧?專諸在刺殺吳王僚的時候,彗星的尾巴掃過了月亮;聶政在刺殺韓傀的時候,一道白光直沖太陽;要離在刺殺慶忌的時候,一只蒼鷹撲到了宮殿之上……今天,我也想試一試!”說著,唐雎便站起身來,拔出配劍。
看到唐雎視死如歸、大義凜然的樣子,心虛的秦王瞬間轉(zhuǎn)變了態(tài)度,假意說道:“先生坐,何必這樣呢?今天我可算知道了:韓國、魏國之所以滅亡,而安陵國憑借五十里的土地還能存在是因為有先生您?。 闭f完,大殿里奏響了迎賓樂……
后記:驛道,長風(fēng),單車。唐雎仰天長嘆:國不強終是被人欺!
這一部分高度還原了原文中“天子之怒”與“士之怒”的對決,并巧妙補充了“大殿里奏響了迎賓樂”這一細節(jié),說明秦王不僅屈服了,而且對唐雎以禮相待,側(cè)面寫出唐雎取得了這場外交斗爭的絕對勝利。后記的內(nèi)容不僅以自然之景烘托了唐雎復(fù)雜的心情,還借唐雎之口道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要想不被人欺負,就要想方設(shè)法強大自己。
總評
擴寫文在準確把握故事內(nèi)容和人物形象的基礎(chǔ)上恰當(dāng)增補了一些情節(jié)和細節(jié),以及對人物、環(huán)境的描寫等,并且還采用了鏡頭組合法來連綴情節(jié)。三組鏡頭各有側(cè)重,給人一種步步驚心后陡然回落的刺激感。
雖然是擴寫,但也足見作者的文字功底,每一句話都有鏡頭感,儼然就是一個分鏡頭的課本劇。閱讀這樣的文字,讀者既可以沉浸在故事和人物中,同時又有自己揣摩、再創(chuàng)造的成就感,比如最后一個鏡頭的處理,就給讀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間。另外,文章語言風(fēng)格獨特,有魅力,仿佛人物形象和故事情節(jié)就需要這樣的語言,實在是妙極!
《學(xué)習(xí)方法報》單元新寫作九年級2024年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