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指出,各門課程原則上要用不少于10%的課時開展跨學科主題學習,強化課程協(xié)同育人功能。為避免小學語文跨學科主題學習陷入“碎片學習”“整合生硬”“資源堆砌”的困境,教師需要加強對跨學科主題學習的進階設計,拓寬同一主題學習的迭代序列,精心規(guī)劃系統(tǒng)連貫的學習路徑,將不同學科的知識點相互聯(lián)系并有機地整合在一起,以促進學生的深入學習,提高他們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能力。
一、進階設計的主要方式
在小學語文的跨學科主題學習中,進階設計的主要方式有主題之間的遞進、主題內部任務和活動的逐步深化。
1.主題之間的遞進
在跨學科學習中,以語文為基石,圍繞核心主題展開學習活動,并通過分級主題整合課程內容,確保了知識點的緊密聯(lián)系和遞進性。每個主題都是根據(jù)各學科的特點精心提煉的核心知識點,它們既保持獨立性,又在邏輯上相互關聯(lián),形成了一個層層遞進的體系。整體上,主題的難度隨著層次的提高而逐步增加,鍛煉學生不斷挑戰(zhàn)的能力。頂層主題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整合性和包容性,旨在加深學生對語文知識全面的理解;下一層次的主題則是對上一層次主題的具體展開,通過實例、活動建議、學習目標和教學指導,為跨學科主題學習指明方向。如以“傳統(tǒng)文化”為主題的跨學科學習的主題進階設計中,“傳統(tǒng)文化”為最高層次的主題,各年級分設次一級主題,各個主題前后銜接、層層遞進,讓學生不僅能夠逐步深入理解與傳承傳統(tǒng)文化,還能夠在跨學科的學習中提高綜合素養(yǎng)和實踐能力。
2.主題內部任務和活動的深化
在主題學習中,任務和活動的深化設計,將復雜和探索性強的主題細化為一系列相互關聯(lián)、逐步深入的活動鏈,旨在鼓勵學生在每個任務的完成過程中,采用循環(huán)式上升的方法來探索問題的解決策略,從而推動他們思維的持續(xù)深化。以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為例,根據(jù)“致敬革命英雄”這個單元主題,教師設計了“祖國,我想對你說”核心任務,設計了“讀愛國故事、悟家國情懷、訴心中志向”三個進階的任務。為完成三個任務目標,教師設計了搜集愛國故事、練習講愛國故事、開展講愛國故事比賽等學習活動。每個子任務的完成不僅為后續(xù)任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且每個任務都配備了精心設計的學習和實施策略,這些策略和活動按照學習任務的順序逐步展開,為學生帶來了豐富的學習體驗。通過這樣的設計,學生掌握了如何“講述愛國故事”“感悟家國情懷”“表達對祖國的志向”,從而使“家國情懷”這一抽象概念變得形象具體、生動有趣。
二、進階設計的實踐路徑
如何設計一個清晰的進階路徑,以主題為核心,有效地整合相關的內容和活動,創(chuàng)建層次分明的跨學科學習方案?筆者從“學習支架設計”的角度提出具體的實踐路徑。
跨學科主題學習的進階設計過程中,教師需要開發(fā)一系列支持工具,以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幫助他們在跨學科學習中明確目標、做出決策、面對挑戰(zhàn),并取得學習成果。教師應提供連貫且相互關聯(lián)的學習支架,這些支架在跨學科主題活動的遞進中起引導、激勵和支持學生學習的作用。
1.問題解決支架,驅動學生深度參與
師生共同設計系列學習問題,學生逐步深入地探究主題,在問題解決過程中形成系統(tǒng)的思維路徑和邏輯結構。問題支架通常由一個主問題和若干子問題組成。它們圍繞解決現(xiàn)實問題展開,通過設計一系列逐步深入的問題和富有挑戰(zhàn)性的任務,為跨學科學習提供連貫性和支持。這種支架的核心作用在于有效激發(fā)學生在貼近生活實際的情境中,分步驟地完成跨學科學習任務,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緊密結合,鼓勵學生主動探索并全身心投入,以此促進跨學科學習的持續(xù)發(fā)展。
2.提供資源支架,滿足學習多元需求
小學語文跨學科主題學習的實踐活動設計,必須聚焦于提高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且其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和開放性,應立足于學生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通過整合多學科資源,為學生提供豐富且個性化的必要的學習資源支架,幫助學生利用各種資源促進學習。資源的范疇廣泛,既包括問題鏈、知識圖譜、資源清單等輔助學習的工具,也涵蓋支持學生進行校外調研和校內實驗所需的工具、材料、設備及場所等實體資源。同時,通過運用媒介技術、圖像、數(shù)據(jù)、視頻等多樣化的媒介,為學生提供廣泛且易于訪問的學習內容。這些豐富的學習資源不僅有助于學生高效地解決問題,還能促進他們優(yōu)化學習路徑,調控自己的學習進程,多角度思考,有效完成跨學科主題學習任務。
3.思維外顯化支架,促進學生思維進階
學習任務具有挑戰(zhàn)性和復雜性,學生往往難以獨立完成,需要教師適時地提供學習支持工具。學習工具可以幫助學生思維可視化,促進學生與學習情境、學習內容、學習小組之間進行深度互動。借助學習工具,學生能有效促進認知的發(fā)展,反思并查看自己的學習過程,協(xié)同他人共同攻克難題。搜索引擎、數(shù)據(jù)庫等信息工具可以查找、獲取信息;線上交流工具可以支持學習共同體交流;作圖工具、思維工具可以提高學習效率;評價量規(guī)、檔案袋可以記錄、評價、監(jiān)控學習過程。例如對于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輕叩詩歌的大門”主題活動,可依據(jù)“任務問題”“資源路徑”“思維優(yōu)化”等學習支架搭建的具體要求,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的學習支架,以滿足他們的不同學習需求。
總之,小學語文跨學科主題學習應深入地融入學校的日常教學,與常規(guī)課程緊密結合,確保在不同年級、學科和教學單元之間建立緊密的聯(lián)系。
責任編輯 羅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