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河南省南陽市農村干部素質提升的需求,調查分析南陽市基層干部綜合素質建設的基本情況。以南陽市委組織部和南陽農業(yè)職業(yè)學院組織的村級干部和退役軍人學歷提升為契機,結合南陽市基層干部的素質現狀和新時代基層干部的素質要求,整合南陽農業(yè)職業(yè)學院現有基層干部素質提升方案的相關資料,查閱相關文獻,通過對500名農村干部進行問卷調查、個案訪談,了解南陽市農村干部綜合素質建設的基本情況,為進一步提高南陽市農村干部的基本素質奠定基礎,為優(yōu)化南陽市基層干部培訓方案提供依據,為鄉(xiāng)村振興提供人才保障。
前言
調研背景
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是黨中央站在歷史的新高度對“三農”工作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大歷史任務。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就是堅持農業(yè)農村優(yōu)先發(fā)展,按照產業(yè)興旺、生態(tài)宜居、鄉(xiāng)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xiāng)融合發(fā)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yè)農村現代化。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基層干部是踐行者,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骨干力量。
近年來,在基層干部隊伍中,“本領恐慌”現象較為突出。在中央黨校建校90周年慶祝大會暨202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習近平總書記又一次提及基層干部“本領恐慌”。提升治理效能,基層人才是關鍵?;谀详柺修r村干部綜合能力素質的學歷短板,結合基層工作的特點,2023年南陽農業(yè)職業(yè)學院開展了2000多人的村“兩委”干部和退役軍人的學歷提升工作,培養(yǎng)了一支高素質的干部隊伍。
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背景下,農民的綜合素質不斷提高,農村基層干部成為黨和國家在鄉(xiāng)村振興中各項方針政策的執(zhí)行者和農民致富的“領頭雁”。當前,農業(yè)技術的發(fā)展日新月異,對農村基層干部的能力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打造一支素質高、能力強的農村基層干部隊伍十分重要。
新時代下,隨著農民思想的進步、農村大環(huán)境的變化以及新媒體的發(fā)展,農民獲取知識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多元化、快捷化,農村基層干部應具備的素質也發(fā)生了變化。因此,以南陽市農村基層干部學歷提升為契機,對南陽市干部綜合素質建設基本情況進行調研,從而為下一步優(yōu)化基層干部基本素質提升路徑奠定基礎。
調研意義
干部綜合素質需要適應不同情景和現實的需要,不斷與時俱進,文章結合南陽市農村干部能力素質提升需求,調查分析南陽市基層干部綜合素質建設的基本情況。以南陽市委組織部和南陽農業(yè)職業(yè)學院組織的村級干部和退役軍人學歷提升工作為契機,結合南陽市基層干部的素質現狀和新時代基層干部的素質要求,對參加村級干部和退役軍人學歷提升的干部進行調研,查閱相關文獻,通過對500名農村干部進行問卷調查、個案訪談,了解南陽市農村干部綜合素質建設的基本情況,為進一步提升南陽市農村干部的基本素質奠定基礎,為優(yōu)化南陽市基層干部培訓方案提供依據,為建立科學合理的基層干部素質提升路徑提供參考。
研究方法
文章采用的研究方法為問卷調查法、個案訪談法、文獻研究法。
問卷調查法。從南陽農業(yè)職業(yè)學院開展培訓的干部中隨機抽調500名農村干部填寫《農村基層干部綜合素質建設的基本情況》調查問卷。
個案訪談法。在這500名干部中抽調有區(qū)域代表性的干部進行個案訪談,進一步了解當地農村干部的基本情況。
文獻研究法。通過查閱農村干部素質能力提升的相關文獻,了解當前農村干部素質提升的研究現狀。
調研內容
南陽市農村基層干部自身基本情況
1.農村基層干部的年齡結構
由圖1可知,本次調研的500名干部中,30歲以下占4%,30~35歲占8%,35~40歲占12%,40~45歲占30%,45~50歲占24%,50~55歲占18%,55歲以上占4%。農村基層干部中,青年干部占比較少,大部分是40歲到50歲的中年干部,有少部分50歲以上的干部,有極少部分55歲以上的干部。
2.農村基層干部的文化程度分布
由圖2可知,本次調研的500名干部中,初中以下學歷占28%,初中及其以上學歷占40%,高中、中專及其以上學歷占30%,大專及其以上學歷占2%。在參加農村基層干部學歷提升培訓的干部中,有不足三分之一的干部是初中以下學歷,大部分農村基層干部是初中學歷,近三分之一的農村基層干部是高中學歷,大專學歷的只占少數。
3.農村基層干部的性別比例
由圖3可知,本次調研的500名干部中,男性占76%,女性占24%。在參加農村基層干部學歷提升培訓的干部中,大多為男性,女性較少。
4.農村基層干部的個人發(fā)展規(guī)劃
由圖4可知,本次調研的500名干部中,對自身發(fā)展有五年以上規(guī)劃的占20%,對自身發(fā)展有三年到五年規(guī)劃的占60%,對自身發(fā)展沒有規(guī)劃干著看的占12%,準備近期換崗的占8%。少部分干部對自身發(fā)展有長遠的規(guī)劃,大部分干部對自身發(fā)展有三年到五年的發(fā)展規(guī)劃,少數干部準備近期換崗。
5.影響農村基層干部工作情緒的因素
由圖5可知,本次調研的500名干部在認為影響自身工作情緒的因素方面,工作環(huán)境累計200人次,與領導關系累計300人次,工作任務強度累計300人次,個人收入高低累計400人次,工作福利待遇累計300人次,與同事關系累計200人次。在農村基層干部看來,影響自身工作情緒的因素從高到低依次為:收入高低、與領導關系、工作任務強度、福利待遇、工作環(huán)境、同事關系。
圖5 影響南陽市農村基層干部工作情緒的因素
(圖片來源:作者自制)
南陽市農村基層干部學習培訓情況
1.農村基層干部自主學習的時間
由圖6可知,本次調研的500名農村基層干部中,每天讀書和業(yè)務學習時間兩小時以上的有60人,每天讀書和業(yè)務學習時間一到兩小時的有80人,每天讀書和業(yè)務學習時間1小時以內的有280人,認為自己沒有時間進行讀書和業(yè)務學習的有80人。
圖6 南陽市農村基層干部讀書和業(yè)務學習時間
(圖片來源:作者自制)
2.農村基層干部獲取知識或信息的途徑
由圖7可知,本次調研的500名農村基層干部中,通過手機上網獲取知識或信息的累計400人次,通過社交活動獲取知識或信息的累計220人次,通過廣播電視獲取知識或信息的累計325人次,通過讀書看報獲取知識或信息的累計220人次,通過集中學習獲取知識或信息的累計180人次。
圖7 南陽市農村基層干部獲取知識或信息的渠道
(圖片來源:作者自制)
3.農村基層干部喜歡的培訓形式
由圖8可知,本次調研的500名農村基層干部中,喜歡村莊管理新理念培訓形式的累計400人次,喜歡農業(yè)新技術培訓形式的累計360人次,喜歡組織參觀培訓形式的累計320人次,喜歡文化活動培訓形式的累計280人次,喜歡聽專家學者報告培訓形式的累計200人次,喜歡聽先進事跡報告培訓形式的累計180人次,喜歡群眾性創(chuàng)建活動培訓形式的累計160人次,喜歡收看錄像培訓形式的累計100人次。
圖8 南陽市農村基層干部喜歡的學習培訓形式
(圖片來源:作者自制)
4.農村基層干部喜歡的培訓內容
由圖9可知,本次調研的500名農村基層干部中,喜歡時事政策培訓內容的累計400人次,喜歡政治經濟基本理論培訓內容的累計320人次,喜歡農林科技知識培訓內容的累計280人次,喜歡普法知識培訓內容的累計200人次,喜歡新科技前沿培訓內容的累計160人次。
圖9 南陽市農村基層干部喜歡的培訓內容
(圖片來源:作者自制)
存在問題及原因
農村基層干部結構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隨著農村基層干部的重新選拔任用及大學生“村官”政策的落地,農村基層干部結構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優(yōu)化。但是,從調查問卷來看,仍存在以45歲以上的中年干部為主,35歲以下的青年干部比例偏少的問題。這是因為很多年輕人傾向于在大城市發(fā)展,造成農村可用的青年人才較少。農村基層干部以男性為主,女性干部占比較少,與農村傳統的用人習慣有關。
在農村基層干部中,少部分干部缺少個人發(fā)展規(guī)劃,大部分干部對自己具有長期或短期的規(guī)劃。在工作中,工作環(huán)境、與領導的關系、收入高低、福利待遇、工作任務的強度、同事關系均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農村基層干部的工作情緒。
農村基層干部學習培訓存在的差異性問題
在參加南陽農業(yè)職業(yè)學院培訓的500名農村基層干部中,有80%以上的干部每天有1小時以上的讀書和業(yè)務學習時間,但是有15%以上的農村基層干部基本沒有讀書和業(yè)務學習時間。農村基層干部喜歡的培訓內容具有差異化的特點,他們最感興趣的內容是時事政策和政治經濟基本理論,部分干部對農林科技知識和普法知識比較感興趣。在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中,農村基層干部獲取知識或信息的途徑以手機上網、廣播電視為主,部分干部通過社交活動或讀報看書獲取信息,通過集中學習獲取信息的干部占比較少。
不同的干部對培訓形式的要求不同,80%的農村基層干部對農村管理新理念培訓形式比較感興趣,大部分干部喜歡組織參觀和農業(yè)新技術培訓形式,喜歡收看錄像培訓形式的干部占比較少。干部對培訓形式的要求不同,主要是因為認知、地域、年齡及性別方面存在差異。隨著國家對農村干部素質能力的重視,大多數干部每年接受各類培訓的時間大于一星期,很大一部分干部一年能接受一個月以上的各類培訓,農村基層干部基本上都能夠接受兩周以上的培訓。不同的干部對培訓的作用認知也不同,有的干部參加培訓只是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務,部分干部參加培訓只是為了增加更多選擇工作的機會,大部分干部希望通過培訓完善自我、提升個人素質。提升農村基層干部對培訓的認知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農村基層干部素質提升需求的差異性
不同的農村基層干部對自身的期望不同,有的干部認為自己目前最缺的是知識和技術,有的干部認為目前自己最缺的是金錢和財富,大部分干部認為自己在工作中最缺的是關心和幫助,只有少數干部認為目前最缺的是理想信念。滿足干部的期望,強化農村基層干部的工作作風和理想信念教育。不同的農村基層干部期望提高的能力也有所不同,大部分基層干部期望提高團隊溝通與協作能力、信息分析與處理能力以及危機處理能力,有一半以上的干部希望提升自己的帶頭致富能力,只有少部分干部期望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和心理平衡能力。不同農村干部的能力提升需求不同,因此應進行差異化培訓,從而提升培訓效果。
建議及改進措施
干部結構調整
根據干部年齡、性別、學歷方面的差異,優(yōu)化干部結構,鼓勵青年人加入農村基層干部隊伍。提高大學生村干部待遇,增強青年人才的歸屬感,加大人才引進力度,讓人才在農村能夠大有作為。改變傳統的干部任免和選拔形式,建立干部激勵考核機制,激發(fā)干部的創(chuàng)造力和能動性。
組織差異化培訓
農村基層干部的培訓不能流于形式,要根據干部的需求,結合農村發(fā)展的需要和時代特點,有目標、有計劃地組織培訓。采取多樣化的培訓形式,使干部能夠愛上培訓、愛上學習。不論是干部自主學習還是組織統一培訓,均采取獎勵機制,激發(fā)干部自我提升的積極性。確定合理的培訓時間和培訓地點,使有需求的農村基層干部都有機會和時間參加培訓。
加強干部綜合素質建設
農村基層干部的綜合素質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長期堅持,持之以恒。借助網絡平臺,將干部的培訓常態(tài)化。在農村基層干部隊伍中形成“比學趕幫超”的學習氛圍,幫助干部解決在學習中遇到的難題。注重培訓質量,優(yōu)化培訓內容,加強干部的作風建設和理想信念培訓,引導干部接受新技術、學習新知識,提高干部的危機處理能力、團結協作能力以及帶頭致富能力,不斷優(yōu)化干部隊伍,提高干部的綜合素質。通過對500名在南陽農業(yè)職業(yè)學院培訓的干部進行調研,以期為優(yōu)化干部培訓和提高干部素質提供參考。
(作者單位:南陽農業(yè)職業(yè)學院城鄉(xiāng)規(guī)劃與建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