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精神型領導特性備受研究者和組織關注,被認為可以激發(fā)員工的內在動力和創(chuàng)造力。然而,員工的內在屬性決定了他們對精神型領導特性的需求可能存在差異。本文通過Apriori算法對員工調查數據進行分析,旨在探討不同類型員工對精神型領導不同特性的需求。
[關鍵詞]精神型領導;員工需求分析;Apriori算法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24.19.033
[中圖分類號]F272.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24)19-0106-05
0 " " 引 言
領導力是組織成功的關鍵要素之一。在不斷變化的工作環(huán)境下,領導者需要具備特定的領導特性來激發(fā)員工的動機、加強團隊合作和促進創(chuàng)新。過去,研究者主要關注傳統(tǒng)領導特性,如權威、魅力和智慧等。隨著組織文化的轉變和員工價值觀的不斷演變,精神型領導特性備受關注。
精神型領導是一種以精神力量和價值觀為核心的領導,他們通過激發(fā)員工的使命感、倡導共同的價值觀和道德準則,以及營造良好的人際關系等方式,促進企業(yè)、事業(yè)員工內部和諧、提高員工工作積極性、提升整體團隊工作氛圍[1]。由于員工在年齡、學歷、職位、工作經驗等方面存在差異,不同類型員工對精神領導特性的需求也有所不同。
1 " " 理論基礎
1.1 " 精神型領導的特性
1.1.1 " 激發(fā)使命感和目標導向
強調明確的使命和愿景,并能夠將這些目標傳達給員工,能有效地激發(fā)員工的使命感,讓他們認同和追求共同的目標。
1.1.2 " 倡導價值觀和道德準則
注重價值觀和道德準則的傳遞和踐行,通過榜樣的力量,塑造良好的組織文化,提倡誠信、責任和正直的價值觀。
1.1.3 " 培養(yǎng)信任和關系建設
注重建立信任和良好的人際關系,傾聽員工的意見和關注他們的需求,建立互信和共贏的工作關系。
1.1.4 " 鼓勵創(chuàng)新和學習
鼓勵員工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學習能力,提供學習和成長的機會,激勵員工追求個人和職業(yè)的發(fā)展。
1.1.5 " 關注員工的綜合發(fā)展
不僅關注員工的工作表現,還注重員工的良心健康和綜合發(fā)展,關心員工的個人需求和福祉,并提供支持和關懷。
1.1.6 " 激發(fā)積極情緒和團隊凝聚力
能有效激發(fā)積極的情緒氛圍,增強團隊凝聚力和合作精神,通過鼓勵、贊賞和激勵,營造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2]。
1.1.7 " 具備高度的情緒智力
能夠理解和管理自己以及員工的情緒,善于情緒調控,能夠處理壓力和挫折,保持樂觀和積極的心態(tài)。
1.1.8 " 強調個人成長和自我實現
關注員工的個人成長和自我實現,幫助員工發(fā)現自己的潛力和優(yōu)勢,并提供支持和資源,促使員工實現自我的價值[3]。
1.2 " Apriori算法
Apriori算法是一種用于挖掘關聯規(guī)則的常見算法,它是由Agrawal和Srikant于1994年提出的,并且是數據挖掘領域中最著名和最經典的算法之一。該算法基于頻繁項集的概念,是一種最有影響的挖掘布爾關聯規(guī)則頻繁項集的算法。其核心思想是通過候選集生成和情節(jié)的向下封閉檢測兩個階段來挖掘頻繁項集。其核心是基于兩階段頻集思想的遞推算法。該關聯規(guī)則在分類上屬于單維、單層、布爾關聯規(guī)則。
2 " " 研究思路
將員工的各種屬性作為項集,如性別、年齡、職位、文化程度等,通過問卷的方式收集員工對不同類型領導特性的需求數據,將這些數據轉化為適合Apriori算法分析的格式,將員工屬性作為項集,同時將員工對精神型領導特性的需求作為規(guī)則,使用Apriori算法來挖掘頻繁項集和關聯規(guī)則。目的是讓精神型領導了解員工所期待的特性,更好地滿足員工的精神需求,同時也為員工未來的發(fā)展樹立了榜樣和奮斗目標。
3 " " 資料與方法
3.1 " 數據來源
設計問卷調查,選擇某個3 000人規(guī)模的國有企業(yè),包括事業(yè)部門、行政管理部門、加工部門、人事部門、維修部門等,在每個部門發(fā)放問卷,涉及不同類型的員工,符合各部門員工在年齡、職位、工作經驗等方面的多樣性,向其發(fā)放問卷,共發(fā)放230份,成功回收210份,回收率91%。問卷內容包括精神型領導具備的特性,員工選擇1~2個作為期望的特性。
3.2 " 具體問卷設計
設置員工屬性,年齡、性別、職位、文化程度。在年齡屬性中,“1”表示40~50的年齡段,“2”表示30~40的年齡段,“3”表示20~30的年齡段;性別屬性中,“1”表示男性,“2”表示女性;職位屬性中,“1”表示副主管,“2”表示助理,“3”表示普通科員;文化程度屬性中,“1”表示碩士研究生學歷,“2”表示本科學歷,“3”表示??茖W歷。設置關聯項,即精神型領導的八種特性,利用布爾關聯規(guī)則,“1”表示需求,“0”表示無需求。
3.3 " 數據挖掘
利用Apriori算法對員工的選擇結果進行挖掘。Apriori算法是一種挖掘布爾關聯規(guī)則頻繁項集的常用方法。本研究采用遞減的最小支持度閾值,設定最小支持度為10%,最小置信度為60%,作用度>1。數據挖掘步驟:①從原始資料集合中找出所有高頻項目組,這些項集出現的頻率需滿足設置的最小支持度閾值,當支持度≥所設定的最小支持度閾值時,則前后項稱為高頻項目組;②強關聯規(guī)則:滿足最小支持度和最小置信度的關聯規(guī)則[4]。
3.4 " 指標判斷
支持度:幾個關聯的數據在數據集中出現的次數占總數據集的比重,反映關聯規(guī)則的重要性。Support(X,Y)= P(XY)=number(XY)/ number(All Samples)
置信度:一個數據出現后,另一個數據出現的概率,或者說數據的條件概率,反映并聯規(guī)則的可信程度。Confidence(X→Y)=P(Y|X)= P(XY)/P(X)
增益度:表示含有X的條件下,同時含有Y的概率,與Y總體發(fā)生的概率之比,反映了關聯規(guī)則中的 Y 重點內容與X的相關性。增益度>1且越高表明正相關性越高;增益度<1且越低表明負相關性越高;增益度=1表明沒有相關性。
Lift(X→Y)= P(Y|X)/P(Y)=Confidence(X→Y)/P(Y)
3.5 " 方 法
根據關聯規(guī)則,找出不同類型員工與精神型領導特性的內在聯系,分析員工最期望的領導特性。
3.6 " 統(tǒng)計學分析
用Clementine 12.0軟件中的Apriori算法進行關聯規(guī)則分析。
4 " " 結 果
在被調查的210人中,有143名男員工,67名女員工,其中40歲以上員工共有19名,30~40歲之間員工共有47名,其余為30歲以內的年輕員工,其職位和文化程度的比例,具體見表1。
針對精神型領導的八個特性,員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1~2個需要的特性,其結果如表2所示。
員工屬性與精神型領導特性之間的關聯規(guī)則,通過Apriori算法挖掘出強關聯規(guī)則30條(置信度≥60%,支持度>10%,提升度>1),具體見表3。
5 " " 討 論
通過Apriori算法找出的強關聯規(guī)則可以發(fā)現,普通員工中,無論男女,無論年齡和學歷,都渴望領導注重培養(yǎng)信任和關系建設能力,建立與員工的良好人際關系,能抽更多的時間傾聽員工的意見和關注他們的需求,從而建立互信和共贏的工作關系。其次,低學歷的員工,更關心領導是否關注員工的綜合發(fā)展,他們希望領導不僅能關注員工的工作表現,而且能關注員工的良心健康和綜合發(fā)展,關心員工的個人需求和福祉,并提供支持和關懷。而高職位的員工,更偏向于激發(fā)使命感和激發(fā)積極情緒的領導,他們渴望團隊凝聚力和合作精神,渴望一個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同時能和員工一起追求共同的奮斗目標。
分析原因:隨著國民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國有企業(yè)正朝著挖掘高技術、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方向發(fā)展,碩士員工占比增幅明顯,更多的本科、碩士員工在現有的價值觀和事業(yè)觀的影響下,希望在企業(yè)有所建樹,因此他們渴望精神型領導能傾聽他們的意見,關注他們的需求。同時,不少低學歷員工面臨被取代、被淘汰的風險,特別是上了年紀的員工,學習能力減弱,無法勝任更高級的管理崗位,但是他們也有一技之長,憑借多年工作經驗,能維持企業(yè)基本運轉,所以他們更渴望精神型領導能夠關注員工的工作表現,關心員工的個人需求和福祉。最后,高職位員工,無論學歷高低,他們都已獲得普通員工的職位需求,因此他們更希望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能和其他員工一起凝聚成一個團隊,一起追求共同目標。
6 " " 總 結
本文從員工的視角出發(fā),通過Apriori算法找出他們最期望的領導特性,能夠實現他們的自我價值,滿足他們的精神需求。同時,本文的算法也為企業(yè)高管提供建設性意見,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在企業(yè)里沒有多面手,再優(yōu)秀的員工也有缺點,精神型領導可以根據算法得知不同員工的需求,可以往員工需求方向塑造自己的特性和個人形象,從而使企業(yè)內部更加和諧,不同層級員工之間更加融洽。
本研究不足之處在于,本文所采用的問卷調查只是針對某個國有企業(yè)的員工,并未分析所有國有企業(yè)員工的團隊心理[5],從而找出共性和差異。員工的其他屬性也有可能對精神型領導的特性需求產生影響,如個人經歷、薪酬待遇等。
主要參考文獻
[1]萬鵬宇,鄒國慶,汲海鋒. 精神型領導對知識型員工創(chuàng)新績效的影響:知識分享和領導認同的作用[J].技術經濟,
2019,38(5):29-37,66.
[2]張春陽,張春博,丁堃,等. 團隊層次知識共享研究回顧與展望[J].圖書館學研究,2021(5):2-9.
[3]任旭,劉佳. 魅力型領導對項目團隊內知識轉移影響研究
[J]. 科研管理,2021(6):150-158.
[4]趙秀芬,梁世耀,李影,等. 數據挖掘在降低住院患者鼻腸管非計劃拔管率的應用與效果分析[J]. 醫(yī)院管理論壇,2021(4):51-55,94.
[5]鄭敏,門成昊,王靜. 正念型領導與員工知識共享:員工積極情感與團隊心理安全的作用[J]. 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23(5):147-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