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我們大院里陸陸續(xù)續(xù)搬進好多新住戶。玉石一家也住進了我們大院。
玉石搬進來那一年,讀小學六年級,來年就要讀中學了。如果讀中學,玉石就要到縣城去,那就更遠了。玉石學習成績好,他爸爸說,就是砸鍋賣鐵,也要供玉石讀中學,然后上大學。
玉石的爸爸在村里是泥瓦匠,心里對讀書人高看一眼,信奉的是老輩人傳下來的至理名言: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他教育玉石有兩句口頭禪。一句是:“你爸爸我只念過三年的私塾,要是家里有錢供我,我也能讀書讀到中學、大學,不會當這泥瓦匠。”一句是:“吃得苦中苦,享得人上福;小時候吃窩頭尖兒,長大才能當大官兒!”這兩句口頭禪,前一句是現(xiàn)身說法,后一句是要玉石刻苦學習。玉石聽得耳朵都起繭子了。
我們大院里好多街坊,都像房東家一樣關(guān)心玉石家,不僅因為兩口子待人和氣,關(guān)鍵是心疼玉石。玉石學習確實棒,小學畢業(yè)以全校第一的成績考入?yún)R文中學,更是讓人們的心偏向玉石。并且,家家都拿玉石做榜樣,催促自己孩子好好學習。我爸爸就是最有代表性的一個,他幾乎天天對我說:“你瞧瞧人家玉石是怎么學的,你得像玉石一樣,也得考上匯文!”
三年后,我也考上了匯文中學。玉石又以連續(xù)三年優(yōu)良獎章獲得者的身份保送匯文高中。這時候,全院開始以我們兩人為驕傲。這是1960年的秋天,自然災害和人禍一起攪裹,饑餓蔓延,家家吃不飽肚子。冬天到來的時候,玉石的爸爸從工地的腳手架上摔了下來,當場沒了氣。
玉石是個懂事的孩子,爸爸走了,媽媽沒有工作,他不想再上學了,想去工地接他爸爸的班。工地哪敢要他?背著書包,他不是去學校,而是瞞著他媽媽,天天去別的地方找活兒。一直到我們學校里的老師找到家里來了,是他班主任丁老師。玉石沒在家,還在外面跑呢!丁老師對玉石媽媽說:“玉石學習成績一直很好,是個讀書的材料,這么下去,就可惜了,您要勸勸他。學校也會盡力提供幫助的。咱們雙管齊下好嗎?”
玉石媽媽沒聽懂“雙管齊下”是什么意思,等玉石回來,只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對玉石說:“孩子呀,你爸爸為啥拼著命從村里到北京來?又為啥拼著命干活兒?還不是為了讓你好好上學?你這說不上學就不上學了,對得起你爸爸嗎?說句不好聽的,你爸爸就是為了你死的呀!”最后,他媽用拳頭捶著他的后背,指著掛在墻上的他爸的遺像,讓他跪下向他爸發(fā)誓。他沒有說話,只是“撲通”一下跪了下去。
玉石又開始上學了。有一天放學,在學校門口,我碰見了他。他要我跟著他一起去一個地方。我跟著他一直走到東便門外。他帶著我走到了一個廢棄的工地上,這時候,天擦黑了,暮靄四起,工地上黑乎乎的,顯得有些疹人。他悄悄對我說:“你就在這里幫我看著,如果有人來了,你就跑,一邊跑,一邊招呼我!”他這么一說,讓我更害怕,不知道他要做什么。不一會兒,就看見他從工地上拉出好多鋼絲,還有銅絲,見沒人,拽上我就跑,跑到收廢品的攤子前,把東西賣掉換來錢,交給他媽。
終于有一天,我們讓人給抓到了。雖然是廢棄的工地,但還有不少建筑材料,也有人看守。玉石拉上我就跑,那人追上我們,一把揪著我們的衣領(lǐng)子,像拎小雞似的把我們抓到他看守的一間板房里,打電話通知我們學校。來的老師,騎著自行車,高高的身影,大老遠我就看出來了,是玉石的班主任丁老師。那人余怒未消,對丁老師氣勢洶洶地叫嚷道:“你們學校得好好教育這倆學生,明目張膽地偷東西,太不像話了!”丁老師點著頭,把我們領(lǐng)走,推著他那輛破自行車,沿著河沿兒,一路沒有說話,只聽見自行車嘎嘎亂響,我感到我們的腳步都有些沉重。在打磨廠路口,丁老師停了下來,對我們說:“快回家吧?!比缓螅麖囊露道锾统隽藥讐K錢,塞在玉石的手里。玉石不要,他硬塞在玉石的兜里,轉(zhuǎn)身騎上車走了。走進打磨廠,路燈亮了,我看見玉石悄悄地抹眼淚。
玉石和我再也沒有去工地。學校破例給了他助學金,一直到他高中畢業(yè)。1963年,他考入地質(zhì)學院后,和他媽一起從我們大院搬走,他也沒告訴我這個消息。只是有一個周末的晚上,他到我家門口叫我。我出來,他對我說,要我陪他去找一趟丁老師??墒?,那一天,我們沒找到丁老師的家?!翱赡苁浅e了地址?!庇袷瘜ξ艺f。那天晚上,我們一起回家的路上,繁星點點,明朗的夜空顯得格外深邃,可是,玉石的臉上卻是灰蒙蒙的,一副失望的表情。我勸他:“以后到學校去找丁老師。要不周一上學見到丁老師,我先對他說你已經(jīng)去找過他了,轉(zhuǎn)達你對他的謝意?!庇袷犖疫@么說,沒有說話,明亮的眸子有淚花閃爍。
沒過幾天,玉石和他媽從我們大院搬走了。從那以后,我就再沒有見過他。“文革”中,聽我媽說,玉石來大院找過我一次,那時,他大學畢業(yè),在學校里等待著遙遙無期的分配。可惜,我正和同學外出大串聯(lián),沒能見到他。后來我才知道,他來找我,是想讓我陪他一起回學??纯炊±蠋?。那時候,丁老師被剃成了陰陽頭,幾乎天天都要被我們學校那幫老紅衛(wèi)兵拉到操場的領(lǐng)操臺上批斗。
前不久,我接到一個從西寧打來的電話,是玉石的。他說他后來被分到了青海地質(zhì)隊。他說他看過我寫的柴達木的報告文學。他說他學作曲,是想為丁老師作一支曲子。那個晚上,丁老師讓他難忘,讓他感受到世界上難得的理解和溫暖。他說,這么多年,只要一想起丁老師,心里就像有音樂在涌動。
我告訴他,丁老師好多年前就已經(jīng)去世了。他說:“我知道,所以,我想你把我的這番心思寫成一篇文章,好嗎?我想借助你的文章讓人們知道丁老師。過幾天,我會把歌寄給你?!?/p>
我收到了玉石作的歌,名字叫《畢業(yè)歌》。說實在的,曲子一般,但其中一句歌詞讓我難忘:畢業(yè)了那么多年,你還站在我的面前;那個懵懂的少年,那個流淚的夜晚。
(節(jié)選自《我們的老院》,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17年1月版,有校改)
1.下列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正確的一項是( )
A.“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黃金屋”和“顏如玉”都是借代修辭。這句話常常被玉石爸爸用來激勵玉石勤奮讀書。
B.大院的家長熱衷于拿玉石和自家孩子進行比較,原因不外乎過度焦慮、虛榮心作祟、對孩子期望過高,想以此激勵孩子上進。
C.面對不去上學的玉石,丁老師讓玉石媽媽雙管齊下。玉石媽媽先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哭訴,然后運用苦肉計,用拳頭捶打玉石,逼他下跪發(fā)誓。玉石終于答應去上學了。
D.父親意外去世、自然災害和人禍、“文革”都是劫難,使玉石的少年時光充滿了陣痛與迷茫。文中寫的是歲月的沙礫,打磨的卻是生命的珍珠。
2.關(guān)于文中玉石偷廢棄工地上的鋼絲、銅絲被抓,丁老師來接人這一情節(jié),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玉石到廢棄的工地上偷鋼絲、銅絲去賣,他是想用這種方法來分擔母親的壓力。他的行為情有可原,卻理不可恕。
B.文中多處運用對比手法,比如,丁老師“高高的身影”與“弓著腰”,那人“氣勢洶洶地叫嚷”與丁老師“一言不發(fā)”,丁老師的破自行車嘎嘎亂響與我們一路沒有說話,等等。
C.丁老師從衣兜里掏出了幾塊錢,硬塞給玉石。多年以后,丁老師還清楚地記得那個懵懂的少年,那個流淚的夜晚。
D.丁老師似一束光,溫暖了過往,也照亮了前方;玉石借一首《畢業(yè)歌》抒發(fā)了“曲終人不見,江上數(shù)峰青”式的惆悵。
3.文章為何說玉石是個“懂事的孩子”,又說他是個“懵懂的少年”?請簡要分析。
4.文中多次寫到“淚”,請簡要分析其中蘊含的情感。
參考答案及解析
1.D
解析:A項,有兩處錯誤,“黃金屋”和“顏如玉”不是借代修辭,而是比喻;“常常被玉石爸爸用來激勵玉石勤奮讀書”的是玉石爸爸的口頭禪,而不是這句話。B項,“原因不外乎過度焦慮、虛榮心作祟、對孩子期望過高”于文無據(jù)。C項,有兩處錯誤。“丁老師讓玉石媽媽雙管齊下”錯誤,原文中丁老師對玉石媽媽說“咱們雙管齊下”,“咱們”指的是丁老師和玉石媽媽雙方;“運用苦肉計”錯誤,“苦肉計”指故意傷害自己的身體以騙取對方信任。玉石媽媽沒有傷害自己的身體。
2.C
解析:C項,“丁老師還清楚地記得那個懵懂的少年,那個流淚的夜晚”無中生有,原文中沒有。
3.(1)玉石“懂事”。①勤奮好學,成績驕人;②體恤母親,想偷偷輟學去打工,以此減輕母親的負擔;③對老師心存感激,有一顆感恩的心。玉石多次去找丁老師,想當面致謝。(2)玉石“懵懂”。玉石青澀、稚嫩,心智還不成熟。玉石為幫助母親,減輕家庭負擔,去廢棄工地上偷東西賣,表明他頭腦簡單,還不能辨明是非,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是違法的。
解析:緊扣兩個關(guān)鍵詞,弄清楚“懂事”與“懵懂”的內(nèi)涵,分別找出表現(xiàn)玉石“懂事”與“懵懂”的內(nèi)容,進行概括,結(jié)合文本內(nèi)容分析。
4.第一處寫流淚:遭遇丈夫去世,又面臨玉石輟學,玉石媽媽不知道如何規(guī)勸玉石回心轉(zhuǎn)意,于是聲淚俱下,這表現(xiàn)出她悲傷、痛苦、無助、焦急的心情。第二處寫流淚:玉石偷廢棄工地上的東西被抓,丁老師過來領(lǐng)人,分手時丁老師塞給他幾塊錢之后,他流淚了。這表現(xiàn)出他悔恨,、自責、感激、感動的心情。第三處寫流淚:玉石和媽媽要從大院搬走,他去跟丁老師道別,沒找到丁老師家,他流淚,表現(xiàn)出他遺憾、留戀、感傷的心情。
解析:答題需要找出與“淚”有關(guān)的內(nèi)容,厘清誰流淚、為何流淚,結(jié)合語境揣摩人物流淚時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