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參芪扶正注射液聯(lián)合FOLFOX4(奧沙利鉑、亞葉酸鈣、5氟尿嘧啶)化療方案對中晚期胃癌患者血清腫瘤標志物和免疫功能的影響。方法 以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2023年2月至2024年1月蒲城縣醫(yī)院收治的80例中晚期胃癌患者,分為對照組(40例,給予FOLFOX4化療方案)和觀察組(40例,給予參芪扶正注射液聯(lián)合FOLFOX4化療方案),21 d為1個療程,兩組患者均持續(xù)治療6個療程。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積分、血清腫瘤標志物及免疫功能指標,以及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者臨床療效、客觀緩解率均高于對照組;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糖鏈抗原125(CA125)、糖鏈抗原199(CA199)水平及中醫(yī)證候積分均降低,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與治療前比,治療后觀察組患者CD3+、CD4+百分比及CD4+/CD8+比值均升高,而CD8+百分比下降;對照組患者CD3+、CD4+百分比及CD4+/CD8+比值均降低,而CD8+百分比升高,且觀察組CD3+、CD4+百分比及CD4+/CD8+比值均高于對照組,CD8+百分比低于對照組;觀察組胃腸道反應、肝腎功能異常、乏力、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等總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均Plt;0.05)。結論 中晚期胃癌治療中選擇中西醫(yī)結合方案可在降低機體腫瘤標志物水平的同時,改善其中醫(yī)證候積分,減輕對免疫功能的損傷,確保治療有效性,且安全性較高。
【關鍵詞】中晚期胃癌 ; 中醫(yī)證候積分 ; 腫瘤標志物 ; 免疫功能
【中圖分類號】R2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718.2024.16.0079.04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4.16.026
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組織的一種常見、高發(fā)惡性腫瘤,其在病變早期無明顯癥狀,但隨著腫瘤體積的增大可出現(xiàn)腹痛、消化不良等情況,而進展至中晚期則可出現(xiàn)消瘦、貧血、體質量下降等情況,若未及時控制在病灶擴散或轉移后可縮短患者生存周期,并增加死亡風險。目前臨床多以手術治療胃癌,雖可阻斷腫瘤進展,繼而提高遠期生存率,但中晚期胃癌患者多無法耐受手術或已經出現(xiàn)病灶轉移的情況,因此手術治療適用性不高,為延緩病情進展常采用化療方案。FOLFOX4(奧沙利鉑、亞葉酸鈣、5-氟尿嘧啶)化療方案通過殺死癌細胞,控制胃癌的發(fā)展,改善患者的病情,亦可延長胃癌患者的生存期,為患者爭取更多的治療時間和機會,但FOLFOX4化療方案可能產生一些不良反應,如惡心、嘔吐、腹瀉、貧血等,影響患者的身體狀況和生活質量,亦可導致癌細胞對藥物產生耐藥性,影響治療效果,因此臨床應用受限[1]。近年隨著中醫(yī)技術的發(fā)展,發(fā)現(xiàn)中醫(yī)藥在控制腫瘤化療后不良反應中優(yōu)勢明顯。中醫(yī)認為,胃癌的發(fā)生與正氣不足、脾胃虛弱、痰瘀互結等因素有關,且該病患者常伴有正氣不足、脾胃虛弱等癥狀,導致機體免疫能力下降,痰瘀更易形成;此外,痰濕與瘀血互為因果,相互影響,加重病情,因此中醫(yī)治療胃癌的關鍵在于化痰祛瘀、調理脾胃、扶正祛邪[2]。參芪扶正注射液可益氣扶正,用于改善由肺脾氣虛引起的神疲乏力、少氣懶言、眩暈等癥狀,也可作為胃癌上述證候者的輔助治療,且中醫(yī)藥對機體損傷較小,不僅可提高患者耐受性,亦可發(fā)揮增效減毒作用[3]?;诖?,為明確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價值,本研究選擇80例中晚期胃癌患者進行研究,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2023年2月至2024年1月蒲城縣醫(yī)院收治的80例中晚期胃癌患者分兩組,各40例。對照組中男、女性患者分別為24、16例;年齡42~70歲,平均(55.84±4.68)歲;TNM分期[4]:Ⅱ、Ⅲ、Ⅳ期分別為22、10、8例;BMI 19~24 kg/m2,平均(21.24±0.42) kg/m2。觀察組中男、女性患者分別為25、15例;年齡41~70歲,平均(55.94±4.34)歲;TNM分期:Ⅱ、Ⅲ、Ⅳ期分別為21、10、9例;BMI 18~25 kg/m2,平均(21.36±0.22) kg/m2。上述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可比。納入標準:⑴符合西醫(yī)《我國晚期胃癌臨床特點及診治策略》 [5]中的相關診斷標準,以及中醫(yī)《胃癌中醫(yī)證治(腫瘤病中醫(yī)證治叢書)》 [6]中“胃脘痛”的診斷標準,辨證分型為氣血虧虛證,以脘腹隱痛或脹痛、面色蒼白無華、身困乏力、心悸氣短等為主癥,以頭暈目眩、虛煩不寐、飲食不下、嘔吐頻作、形體消瘦、上腹包塊明顯等為次癥,舌質淡胖,舌苔薄白,脈沉細或細數(shù);⑵預計生存周期在6個月以上;⑶對本次研究所選藥物耐受性較高。排除標準:⑴存在血壓、血糖升高等問題;⑵既往有抗腫瘤藥物治療史;⑶消化道出血;⑷合并其他系統(tǒng)惡性腫瘤。研究經蒲城縣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患者及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FOLFOX4化療方案,第1天靜脈滴注85 mg/m2奧沙利鉑注射液(深圳海王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1048,規(guī)格:20 mL∶40 mg)、200 mg/m2亞葉酸鈣注射液(江蘇恒瑞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00584,規(guī)格:10 mL∶0.1 g)、400 mg/m2氟尿嘧啶注射液(悅康藥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1020237,規(guī)格:10 mL∶0.25 g),第1、2天以600 mg/m2劑量靜脈滴注氟尿嘧啶46 h。基于對照組的化療方案,觀察組聯(lián)合采用靜脈滴注參芪扶正注射液(麗珠集團利民制藥廠,國藥準字Z19990065,規(guī)格:250 mL)治療,250 mL/次,1次/d。3周為1個療程,均治療6個療程。治療期間均采取預防性止吐、保肝、增強免疫等干預。
1.3 觀察指標 ⑴臨床療效。分別于治療6個療程后參照《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RECIST1.1)》 [7]中的相關標準評估療效,腫瘤病灶完全消失即為完全緩解(維持時間≥4周);病灶長徑總和縮小≥30%即為部分緩解(維持時間lt;4周);病灶長徑總和lt;30%或增大lt;20%即為穩(wěn)定;病灶長徑總和增大≥20%或出現(xiàn)新病灶即為進展??陀^緩解率=完全緩解率+部分緩解率。⑵腫瘤標志物。分別于治療前后采集患者5 mL空腹狀態(tài)下靜脈血,離心(10 min,3 500 r/min)分離上層血清,測定血清癌胚抗原(CEA)、糖鏈抗原125(CA125)、糖鏈抗原199(CA199),檢測方法為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⑶免疫功能指標。采血方式同⑵,測定CD3+、CD4+、CD8+百分比,并計算CD4+/CD8+比值。檢測儀器為流式細胞儀(深圳唯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型號: CytoFLEX)。⑷中醫(yī)證候積分。參考4級評分法就治療前后患者主癥(脘腹隱痛或脹痛)、次癥(飲食不下)、舌脈(舌質淡胖)變化情況,每項分值0~3分,合計0~9分,反向計分[8]。⑸不良反應。統(tǒng)計患者胃腸道反應、肝腎功能異常、乏力、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等發(fā)生情況。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為各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之和。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6.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計數(shù)資料以[例(%)]表示,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計量資料經S-W法檢驗證實符合正態(tài)分布,用( x ±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治療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Plt;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臨床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客觀緩解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腫瘤標志物水平比較 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腫瘤標志物水平均降低,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免疫功能指標比較 與治療前比,治療后觀察組CD3+、CD4+百分比及CD4+/CD8+比值均升高,而CD8+百分比下降;對照組CD3+、CD4+百分比及CD4+/CD8+比值均降低,而CD8+百分比升高,且觀察組CD3+、CD4+百分比及CD4+/CD8+比值均高于對照組,CD8+百分比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 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治療前中醫(yī)證候積分分別為(6.41±0.21)分、(6.44±0.16)分,治療后分別為(3.64±0.61)分、(2.88±0.21)分,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均降低(t=27.156、85.283),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t=7.451,均Plt;0.05)。
2.5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胃腸道反應、肝腎功能異常、乏力、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等總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見表4。
3 討論
中晚期胃癌患者已經錯失手術治療時機,因此,多選擇化療方案對患者病情進行控制,F(xiàn)OLFOX4化療方案是一種以氟尿嘧啶類藥物為基礎的聯(lián)合化療方案,用于治療中晚期胃癌,該方案在生理pH值下將5-氟尿嘧啶通過持續(xù)靜脈輸注進入血液循環(huán),隨后通過葉酸受體途徑進入腫瘤組織,在腫瘤細胞內,5-氟尿嘧啶被胸苷磷酸化酶(TP)轉化為5-氟脫氧嘧啶(5-FdUMP),干擾DNA合成,抑制細胞增殖;此外,F(xiàn)OLFOX4方案還加入了亞葉酸鈣(CF),作為一種抗代謝增強的藥物,增強5-FU對腫瘤細胞的殺傷力,但長期化療極易引起各種不良反應,促使機體耐藥性下降,且此階段患者體質虛弱,無法耐受常規(guī)劑量化療,導致病情控制不理想。近年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方案被應用于臨床,發(fā)現(xiàn)在化療同時應用中藥既可增強療效,亦可提高免疫功能,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9]。
中醫(yī)認為,胃癌與肺、肝、脾之關系最為密切,外感六淫,風毒燥熱之邪,濕毒久留,皆可變生惡瘡,發(fā)為胃癌。根據胃癌的病因病機,中醫(yī)以健脾和胃、清熱利濕、行氣活血、軟堅消癥及益氣養(yǎng)血等為治療原則,治療不同表現(xiàn)、不同病癥的胃癌患者[10]。參芪扶正注射液是一種常用的中藥注射液,其主要成分包括黃芪和黨參,具有益氣扶正的功效,其中黃芪是一種常用的補氣中藥,具有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等功效;黨參主要用于治療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等癥狀,黨參能夠補充人體的中氣,促進脾胃的運化功能,改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癥狀,亦可調節(jié)脾胃的功能,促進食物的消化吸收,同時可改善機體內環(huán)境,促進組織進行自我修復,提高免疫功能,從而提高治療效果[11]。通過對比觀察兩組療效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者臨床療效、客觀緩解率均高于對照組,治療后中醫(yī)證候積分低于對照組,這表明中晚期胃癌治療中選擇中西醫(yī)結合方案可其中醫(yī)證候積分,確保治療有效性。
CEA是一種消化系統(tǒng)特異性抗原,有助于評估惡性腫瘤生長;CA125、CA199是黏蛋白型的糖類蛋白腫瘤標志物,其水平在中晚期胃癌患者血清中異常升高[12]。通過對兩組腫瘤標志物水平的變化情況對比發(fā)現(xiàn),治療后觀察組腫瘤標志物水平均低于對照組,這表明中西醫(yī)結合方案治療胃癌可降低機體腫瘤標志物水平,降低癌細胞活性?,F(xiàn)代藥理學研究表明,F(xiàn)OLFOX4是一種常用的胃癌化療方案,主要由草酸鉑、亞葉酸鈣及5-氟尿嘧啶等藥物組成,通過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和分裂,達到治療腫瘤的目的。參芪扶正注射液中的中藥成分可以增強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機體對腫瘤細胞的識別和殺傷能力,從而降低腫瘤標志物的水平[13]。
通過對比觀察兩組免疫功能指標結果發(fā)現(xiàn),觀察組CD3+、CD4+百分比及CD4+/CD8+比值均高于對照組,CD8+百分比低于對照組,這提示中晚期胃癌治療中選擇中西醫(yī)結合方案可減輕對免疫功能的損傷。分析其原因,在胃癌的治療中,參芪扶正注射液的應用主要基于其具有增強免疫功能、抑制腫瘤細胞生長和轉移的作用;首先,參芪扶正注射液通過調節(jié)機體的免疫功能,增強免疫細胞活性,促進免疫因子的分泌,從而發(fā)揮抗腫瘤的作用;其次,黃芪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抑制腫瘤細胞生長及促進腫瘤細胞凋亡的作用,而黨參則能夠增強免疫細胞的活性,促進免疫因子的分泌,進一步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14]。
另外,通過對兩組安全性結果分析發(fā)現(xiàn),觀察組胃腸道反應、肝腎功能異常、乏力、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等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這表明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胃癌整體安全性較高。分析其原因,在腫瘤治療中,在腫瘤治療中,參芪扶正注射液與FOLFOX4化療方案的聯(lián)合應用,可以發(fā)揮中西醫(yī)的協(xié)同作用,提高治療效果,參芪扶正注射液可以增強患者的體質,提高對化療的耐受能力,而FOLFOX4化療方案則通過直接殺滅腫瘤細胞來控制病情,兩者聯(lián)合應用,可以在保證治療效果的同時,保證其安全性[15];此外,參芪扶正注射液中的有效成分可以減輕化療藥物對肝腎功能的影響,且該藥物能夠促進骨髓造血功能的恢復,從而減輕化療藥物導致的血小板減少和白細胞減少等血液系統(tǒng)的不良反應;另外參芪扶正注射液具有健脾和胃、調和氣血的功效,能夠減輕化療藥物引起的惡心、嘔吐、乏力等消化道癥狀,將其與FOLFOX4化療方案結合能夠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增強患者對化療藥物的耐受性,從而降低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16]。
綜上,中晚期胃癌治療中選擇中西醫(yī)結合方案可在降低機體腫瘤標志物水平的同時,改善其中醫(yī)證候積分,減輕對免疫功能的損傷,確保治療有效性,且安全性較高。但本研究選取樣本量偏少,且較為單一,后期需擴大樣本量進行多中心研究,以證實本研究結論。
參考文獻
吉躍進. 中藥注射液聯(lián)合替吉奧與奧沙利鉑(SOX)化療方案治療胃癌的網狀Meta分析[D]. 南京: 南京中醫(yī)藥大學, 2019.
李俠, 閆春霞, 郭萌, 等. 參芪扶正注射液輔助化療對晚期胃癌患者化療敏感性及T淋巴細胞亞群的影響[J]. 解放軍醫(yī)藥雜志, 2022, 34(7): 44-48.
張治業(yè). 參芪扶正注射液對晚期胃癌化療患者免疫功能和生存質量的影響[J]. 青島醫(yī)藥衛(wèi)生, 2019, 51(1): 39-42.
顧愛燕, 李慧, 張愛娟. 多層螺旋CT在胃癌術前新輔助化療臨床分期中應用價值[J]. 現(xiàn)代儀器與醫(yī)療, 2017, 23(4): 3-5.
解亦斌, 田艷濤. 我國晚期胃癌臨床特點及診治策略[J]. 中華醫(yī)學雜志, 2018, 98(24): 1897-1898.
賈立群, 姚暄. 胃癌中醫(yī)證治(腫瘤病中醫(yī)證治叢書)[M]. 北京: 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 2014: 14-16.
EISENHAUER E A, THERASSE P, BOGAERTS J, et al. New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urs: revised RECIST guideline (version 1.1)[J]. Eur J Cancer, 2009, 45(2): 228-247.
王曉東, 殷東風. 晚期胃癌中醫(yī)證候研究[J]. 遼寧中醫(yī)雜志, 2018, 45(1): 47-50.
趙麗迎, 鄭美媛, 葛林. 參芪扶正注射液聯(lián)合化療對中晚期胃癌患者近期療效、免疫功能的影響[J]. 現(xiàn)代消化及介入診療, 2023, 28(3): 351-354.
唐惠華, 黃黎. FOLFIRI化療方案聯(lián)合參芪扶正注射液治療晚期胃癌的療效[J]. 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 2019, 57(24): 83-85.
楊俊紅. 參芪扶正注射液聯(lián)合FOLFIRI化療方案對晚期胃癌患者療效觀察[J]. 臨床研究, 2019, 27(5): 55-56.
房磊. 參芪扶正注射液與化療聯(lián)合治療晚期胃癌的效果研究[J]. 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 2021, 15(7): 94-96.
孔令偉. 參芪扶正注射液與化療聯(lián)合應用于晚期胃癌患者中的療效分析[J]. 中國實用醫(yī)藥, 2020, 15(11): 115-116.
劉凱, 段海東, 李宏建, 等. 參芪扶正注射液輔助化療在晚期胃癌患者中的應用價值[J].內蒙古醫(yī)學雜志, 2019, 51(3): 293-294.
王丹, 劉金響, 姜苗. 參芪扶正注射液聯(lián)合化療對晚期胃癌有效性及免疫功能影響的Meta分析[J]. 藥物評價研究, 2021, 44(10): 2225-2233.
張紹虎, 祝永福, 張東偉, 等. 參芪扶正注射液聯(lián)合化學療法治療晚期胃癌25例[J]. 安徽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22, 41(2): 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