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級學生總是充滿好奇心和想象力,我每次上繪本課都能感受到他們對知識的熱情和渴望。
今天,我為學生上的繪本課是《小豬變形記》。小豬總是對自己不滿意,它羨慕其他動物的生活,渴望變得與眾不同。小豬開始了一系列變形嘗試:踩高蹺變長頸鹿、刷油漆變斑馬、套樹葉變大象,每次嘗試都充滿了歡笑和淚水……課堂上,我用學習繪本的三部曲“看圖畫、讀文字、悟感受”實施教學,學生們被小豬的奇特想象和勇敢嘗試所吸引,時而歡快大笑,時而陷入沉思。
我引導學生觀察繪本中的插圖,讓他們描述小豬的表情和動作,感受小豬的心情變化。學生們紛紛舉手發(fā)言,他們的描述生動有趣,讓我感受到他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我特意留下一些懸念,讓學生猜測小豬的變形是否成功,以及最終會明白什么道理。他們的好奇心被充分激發(fā),積極思考,踴躍發(fā)言,每個人的觀察力和想象力都出乎我的意料。
最后,講到小豬認識到“做自己最快樂”的道理時,我引導學生們思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和優(yōu)點,為什么非要羨慕別人呢?我們應該珍惜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學生們聽后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下課了,學生們圍著我,像小鳥一樣嘰嘰喳喳分享自己對小豬的看法和感受。聽到他們的心聲,我非常欣慰。
繪本閱讀教學不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情感的交流和心靈的觸動。這次繪本閱讀課,不僅讓學生在歡笑中感受到故事的魅力,更讓他們在思考中找到了自我認同的價值。我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他們會更加珍惜自己的特點,勇敢地做自己,活出真實的自我。
當然,作為教師,我也從這次繪本閱讀課中收獲頗豐。我意識到,教育不僅是傳授知識,更是引導學生認識自我、理解世界的過程。在未來的教學中,我將繼續(xù)運用繪本這種獨特的教學資源,為學生帶來更多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