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信息化和全球化加速發(fā)展的當代社會,社會熱點事件的頻繁發(fā)生對大學生的價值觀念與思想政治觀念產(chǎn)生了復雜而深遠的影響,引發(fā)了對傳統(tǒng)思想政治觀念的挑戰(zhàn)與變化,而且深刻影響了大學生的心理健康與情緒穩(wěn)定,同時激發(fā)了他們對社會責任感與公民意識的認識和提升。面對這樣的背景,深入探討社會熱點事件對大學生產(chǎn)生的影響,以及采取有效的對策措施,對于指導大學生正確形成和調整自己的價值觀念與思想政治觀念,促進其心理健康,激發(fā)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關鍵詞】大學生|社會熱點事件|思想政治觀念|價值觀念|影響與反思
社會熱點事件作為信息時代的產(chǎn)物,具有廣泛影響力和深遠意義,通常涉及政治、經(jīng)濟、文化、環(huán)境等多個方面,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大學生的價值觀念與思想政治觀念。對于大學生而言,社會熱點事件不僅是他們獲取信息、了解世界的重要渠道,也是其價值觀形成和思想政治觀念發(fā)展的重要影響因素。在這一過程中,大學生面臨著價值觀念的形成與調整、思想政治觀念的挑戰(zhàn)與成長的雙重任務。因此,如何在社會熱點事件的背景下引導大學生正確形成和調整價值觀念與思想政治觀念,成為教師面臨的重要任務。
一、社會熱點事件對大學生價值觀念與思想政治觀念的影響
信息的爆炸性增長和全球化的深入發(fā)展使得社會熱點事件能夠迅速獲得公眾的廣泛關注,直接影響著大學生群體的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通過深入探討影響,可以更好地理解社會熱點事件如何塑造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面貌。
(一)價值觀念形成與偏移
大學生的價值觀形成機制通常涉及個人成長背景、教育體系以及社會環(huán)境的綜合影響。社會熱點事件,如引起廣泛討論和關注的事件,對大學生的價值觀念產(chǎn)生顯著影響,有時甚至導致其偏移,影響表現(xiàn)為對正義、道德標準和社會責任感的重新評估。不同類型的熱點事件,如環(huán)境、政治、經(jīng)濟或文化事件,對價值觀的影響程度和方向各不相同,揭示了價值觀念中存在的沖突與選擇問題。大學生在面對這些熱點時,可能會重新考量和調整他們的價值取向,以適應社會變革的需求。
(二)思想政治觀念的挑戰(zhàn)與變化
當前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挑戰(zhàn)主要來自社會熱點事件引發(fā)的思想波動和公眾輿論的多元化,相關事件容易觸發(fā)學生對現(xiàn)有社會問題的深入思考,引發(fā)對官方話語和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質疑。公眾輿論,通過社交媒體平臺的廣泛傳播,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觀念產(chǎn)生了前所未有的影響。在熱點事件的討論中,理論與實踐之間的差距成為學生批判性思維的觸發(fā)點,促使他們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時,更加關注社會實踐和個人行動的價值,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關注理論的傳授,還要重視理論與實際之間的橋梁,以及在現(xiàn)實社會問題面前,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和反思性思維。
(三)心理健康與情緒反應
社會熱點事件攜帶信息爆炸和觀點碰撞的特性,給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和情緒穩(wěn)定帶來不小的挑戰(zhàn),可能引發(fā)心理壓力和情緒波動,影響個人的學習和生活質量,導致長期的心理健康問題。面對社會熱點,大學生會展現(xiàn)出激烈的情緒反應,如焦慮、憤怒或者悲觀等。為了應對負面影響,應強化大學生心理調適能力,學習合理消化信息、保持情緒穩(wěn)定、并采取積極的應對策略。社會熱點事件提醒我們,關注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幫助他們建立起有效的心理調適機制,是避免長期心理健康風險的關鍵。
(四)社會責任感與公民意識
社會熱點事件是信息傳遞的媒介,更是激發(fā)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的契機,與社會公正、環(huán)境保護或者人權等議題密切相關,觸發(fā)學生對自身角色和責任的反思。在此過程中,將提升大學生的公民參與意識[1]。此外,社會熱點事件也為教師提供了教育契機,加強對公民責任和社會責任教育的重視,進一步提升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通過積極參與,大學生能夠理解和實踐社會責任,還能夠成為促進社會正義和發(fā)展的重要力量。
二、社會熱點事件對大學生價值觀念與思想政治觀念的反思
面對社會熱點事件的沖擊和挑戰(zhàn),大學生不僅是被動的接受者,更是主動的思考者和反思者,事件激發(fā)了大學生對現(xiàn)有社會結構、價值觀念及其自身在社會中角色的深層次思考。通過對社會熱點事件的反思,大學生可以更清晰地認識到自己的社會責任和使命。
(一)價值觀念的自我審視與重建
在當代社會,大學生面臨多元價值觀念的沖擊與挑戰(zhàn)。面對這一現(xiàn)象,價值觀念的自我審視與重建尤為重要。首先,大學生應積極進行價值觀念沖突的自我反思,認識不同價值觀念之間的矛盾與沖突時,通過理性分析與批判性思考,辨識其中的合理性與局限性。其次,建立健康穩(wěn)定的價值體系是價值觀念自我審視與重建的核心,要求大學生在反思的基礎上,積極吸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積極因素,形成穩(wěn)定的價值追求和行為導向。再次,從熱點事件中吸取教訓,對于拓寬視野、深化理解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實例學習,大學生能更好地理解價值觀念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與演化,增強其價值觀的時代感與實踐性。最后,價值觀念與時代精神的融合要求大學生能夠將個人價值觀念與社會主流價值觀念相結合,形成與時代同步的價值觀念體系,為社會的和諧與進步貢獻力量。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創(chuàng)新與改進
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導大學生形成正確價值觀念、思想政治觀念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面對新時代背景下的新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適應性變革尤為迫切。第一,思想政治教育需注重其內容與方法的創(chuàng)新,使之更加貼合大學生的實際需求和心理特點,如利用網(wǎng)絡、多媒體等現(xiàn)代教育手段,提高教育的吸引力與互動性[2]。第二,熱點事件在思政教育中的應用可為教育內容提供鮮活的素材,使大學生能夠直觀地理解和分析時代問題,增強學習的實踐性和針對性。第三,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是其創(chuàng)新與改進的關鍵,要求教師深入了解大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以引導為主,討論為輔的方式,增強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第四,構建與時代同步的思政內容是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要求教育內容要與國家發(fā)展、社會進步同步更新,反映新時代的要求和特點,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三)心理素質的提升與培養(yǎng)
心理素質的提升與培養(yǎng),是大學生適應社會、實現(xiàn)個人發(fā)展的重要保障,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與輔導,通過定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和提供專業(yè)的心理輔導服務,可以幫助大學生認識和理解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增強心理自我調節(jié)能力。而提升應對社會熱點的心理韌性,是培養(yǎng)大學生心理素質的重要方向,要求大學生在面對社會熱點事件時,能夠保持冷靜和理性,通過合理的方式表達觀點和情緒,抵御負面信息的影響。此外,探索心理素質培養(yǎng)的途徑與方法,通過增加實踐活動、加強團隊協(xié)作、培養(yǎng)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等多方面的措施,以多元化的方式提升大學生的心理素質。
(四)公民責任與社會參與
在快速變化的社會中,增強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促進其積極的社會參與,對于培養(yǎng)具有時代責任感的青年具有重要意義。一是,增強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是公民責任與社會參與的前提。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志愿服務等形式,讓大學生親身體驗社會生活,加深其對社會責任的認識和承擔[3]。二是,促進大學生積極的社會參與,能夠豐富其社會經(jīng)驗,還能夠提升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參與社區(qū)服務、公益項目等活動,大學生能夠直接參與到社會發(fā)展中,實現(xiàn)自我價值。三是,社會熱點事件中的責任教育是提升大學生社會責任意識的有效途徑。通過討論和分析社會熱點事件,引導大學生思考個人與社會的關系,理解個人行為對社會的影響,增強其社會責任感。
三、社會熱點事件促進大學生塑造正確價值觀念與思想政治觀念的對策
社會熱點事件提供了現(xiàn)實的教學平臺,使大學生能夠在具體事例中學習和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及加深對思想政治理論的理解和應用。通過加強價值觀教育與引導、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以及提升心理健康支持與輔導等對策,可以幫助大學生在面對社會熱點事件時,形成正確的價值判斷和政治立場。
(一)加強價值觀教育與引導
在當代社會,社會熱點事件為大學生塑造正確價值觀念與思想政治觀念提供了獨特的實踐平臺。首要的對策是加強價值觀教育與引導,要求我們重視價值觀的培育與教育,確保大學生能在健康的價值觀指導下成長和發(fā)展。具體,利用社會熱點事件進行價值觀引導,可以使大學生在關注社會現(xiàn)象的同時,深入思考事件背后的價值意義,通過實際案例學習,培養(yǎng)其批判性思維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此外,構建多元共融的價值觀教育體系是提升價值觀教育效果的關鍵,體系中包含多種教育形式和內容,旨在從不同角度、以不同方法對大學生進行價值觀引導和教育,如課堂教學、線上講座、社會實踐等多種形式,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最后,增強大學生價值觀的時代感,以塑造正確價值觀念,要求教師和學校不斷更新教育內容和方法,保證價值觀教育與時俱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和適應社會發(fā)展的新趨勢,培養(yǎng)其成為既有個人追求又能為社會作出貢獻的現(xiàn)代公民。
(二)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利用社會熱點事件促進大學生塑造正確價值觀念與思想政治觀念的過程中,應重視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首先,應用新媒體于思政教育,完善思政教育專題網(wǎng)站,適應當前信息時代。通過社交平臺、在線視頻、博客等新媒體渠道,將思政教育內容以更加生動、直觀的形式呈現(xiàn)給大學生,大幅提升教育的覆蓋率和參與度。同時,借助平臺的互動性質,為學生提供表達觀點、參與討論的空間,從而增強思政教育的吸引力與互動性。其次,開展貼近實際的思政活動,如社會調查、志愿服務、模擬法庭等,可以使學生在參與中學習,通過親身經(jīng)歷深化對社會問題的理解與分析,從而加深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和理解[4]。再次,創(chuàng)新思政教育內容與方法,以提升教育效果,應結合當前國內外政治經(jīng)濟形勢、社會熱點事件等內容,更新和豐富教學材料,使思政課程內容更加豐富、貼近時代。通過定期的培訓和研討會,專門針對如何將當前政治、經(jīng)濟形勢及社會熱點事件有效整合到教學內容中,可以增強教師的時事敏感性和分析深度。其次,鼓勵與歷史、經(jīng)濟、社會學等學科教師的跨學科合作,以共同研究如何簡化復雜的時事內容并融入課程,從而從多維度理解和分析熱點事件,豐富教學材料。最后,積極利用數(shù)字媒體和在線資源,如新聞網(wǎng)站、專業(yè)論壇及社交媒體,可以獲取第一手資料,也能及時更新教學內容,確保其緊貼時代脈搏。同時,采用案例教學、討論式教學等多樣化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思考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三)提升心理健康支持與輔導
對于大學生而言,在社會熱點事件背景下,提升心理健康支持與輔導至關重要。具體,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進行理解:其一,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服務體系,保證每位學生都能夠訪問到專業(yè)且全面的心理健康資源,通過建設校內心理咨詢中心、設置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以及開發(fā)在線心理支持平臺,形成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全方位服務網(wǎng)絡。其二,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通過定期組織心理健康講座、工作坊以及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可以增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意識,還能提供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識,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心理健康觀念。其三,增強心理應對能力與自我調節(jié),有助于提升心理健康輔導成效鍵。通過心理素質提升訓練、應對策略教學等方式,幫助學生建立積極的應對機制,提高面對壓力和挑戰(zhàn)時的心理韌性,促進其在面對社會熱點事件時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
(四)培養(yǎng)積極的社會參與與責任感
在培養(yǎng)大學生積極的社會參與與責任感方面,系統(tǒng)的策略和細致的方法是促進其全面發(fā)展的關鍵。首先,激發(fā)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與參與熱情是基礎,可以通過組織系列講座、案例研討會等形式,展示社會責任的重要性和個人參與的價值,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內在動力和參與意愿。接著,提供多樣化的社會實踐平臺是增強學生社會參與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如利用志愿服務、社區(qū)支持、國內外實習等多種形式,使學生能在實踐中學習、在參與中成長,同時,也能增強其對社會問題的認識和解決社會問題的能力[5]。加強對社會責任教育的投入也是提升學生社會參與和責任感的重要措施。通過課程設置、項目開發(fā)等方式,系統(tǒng)性地向學生傳授社會責任的理念和知識,幫助他們理解責任的多維度內容和價值,從而培養(yǎng)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的個體。最后,培育具備全球視野的責任青年是培養(yǎng)積極社會參與與責任感的終極目標,要求教師注重本土社會責任的培養(yǎng),還應引導學生關注全球性問題,通過國際交流、全球議題研究等方式,拓展其視野,促使其成為能夠在全球背景下發(fā)揮作用、承擔責任的國際化青年。
四、結語
社會熱點事件對大學生的價值觀念與思想政治觀念的影響是多方面的,既包括挑戰(zhàn)也蘊含機遇。通過加強價值觀教育與引導、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提升心理健康支持與輔導,以及培養(yǎng)積極的社會參與與責任感等對策的實施,可以有效地幫助大學生在面對社會熱點事件時,正確塑造價值觀念與思想政治觀念,提高心理韌性,積極參與社會活動,成為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的優(yōu)秀公民。這不僅對個人的成長和發(fā)展具有積極作用,也對促進社會的和諧與進步具有重要意義。中國軍轉民
參考文獻
[1]王燕.系統(tǒng)觀念視域下思想政治教育高質量發(fā)展的動力優(yōu)化[J].上海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4(3).
[2]夏娜,杜華爭,萬家山,等.社會熱點需求驅動的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模式探索[J].高教學刊,2023,9(36):75-78.
[3]呂伶俐.社會熱點新聞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融合應用路徑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23,14(23):80-82.
[4]朱新雯.社會熱點問題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價值[J].山西財經(jīng)大學學報,2023,45(S2):192-194.
[5]許瑛喬.發(fā)達國家思想政治教育的特點分析與對我國的借鑒啟示[J].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22(02):106-112.
【基金項目:本文系吉林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guī)劃2023年度思政專項課題“5G+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背景下社會熱點事件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與影響研究”(項目編號:SZ2341)課題負責人:宋金照?!?/p>
(作者簡介:宋金照,長春汽車職業(yè)技術大學講師,碩士,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作者單位:長春汽車職業(yè)技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