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流產作為一種非手術終止早期妊娠的方法,因其操作簡便、痛苦相對較小,被不少意外懷孕女性作為首選的流產方式。本文將詳細介紹藥物流產后的注意事項及調理方法。
藥物流產后的注意事項
觀察出血情況
在藥物流產后,要嚴密觀察出血情況。通常情況下,藥物流產后出血時間較長,但出血量及出血特點可以反映機體恢復情況。
如果連續(xù)大量出血,表示子宮內存在殘余胚胎組織,或子宮收縮不佳,這時要馬上聯系醫(yī)生或直接就診。除出血量外,出血時有無伴隨較大血塊亦應引起重視。偶有小血塊屬正常,但若經常出現大血塊,可能說明有異常情況。此外,出血時間也是重要的觀察指標。通常情況下,藥物流產后的出血周期大約是1~2周。如出血時間超出此范圍,連續(xù)不斷,即便出血量不多,亦不可掉以輕心。這種情況可能是由于子宮未能完全恢復、感染或其他潛在問題所引起的。
觀察出血情況時,應做好記錄,內容包括出血量約多少、血液顏色及出血時間長短等,以便在同醫(yī)生交流時提供詳盡、精確的信息,幫助醫(yī)生作出準確判斷。
此外,這段時間不要進行劇烈運動及重體力勞動,以免影響子宮收縮,造成出血量增多;保持情緒穩(wěn)定也非常重要,過于緊張、焦慮會影響到人體內分泌系統(tǒng),不利于子宮康復;注意補充營養(yǎng),多攝入含有豐富蛋白質、鐵及其他營養(yǎng)物質的食品,如瘦肉、蛋類、豆類等,既有利于機體康復,又有利于造血功能的改善,降低因失血過多可能引起的貧血及其他疾病的風險。
重視休息
在藥物流產后,要保持充足的休息,因為流產會給女性身體造成比較大的傷害,全身各臟器特別是生殖系統(tǒng)亟待恢復。當機體逐步康復后,可適當增加活動量,但仍應避免過度疲勞。一周左右時間內,可進行幾次室內簡單散步,每次控制在15~20 min,有助促進血液循環(huán),幫助子宮排出瘀血。但要避免相對劇烈的運動如跑步、跳躍,以及提重物或重體力勞動。休息時,應保持室內環(huán)境舒適、安靜,溫度要適宜,可聽聽輕音樂、讀讀書,有助于減輕心理壓力。
藥物流產后的一段時期內要避免熬夜。熬夜可以擾亂人體生物鐘,影響人體內分泌系統(tǒng)、免疫系統(tǒng)等,不利于康復。通常情況下,藥物流產1個月內禁止性生活,以免引起子宮感染和出血。
講究個人衛(wèi)生
重視個人衛(wèi)生,因為流產后生殖系統(tǒng)易受細菌和其他病原體侵害。
保持外陰的清潔。每天用溫水按照從前向后的順序清洗外陰,即從尿道口向肛門的方向清洗。避免使用過熱或者過冷的水,以免對皮膚造成刺激。在清洗的過程中,不要使用刺激性的清潔劑或者肥皂,盡量選擇溫和、無刺激的清潔用品。清洗的頻率一般為每天1~2 次。如果分泌物較多,可以適當增加清洗的次數。清洗后,用干凈的毛巾輕輕擦干。選用透氣性強、棉質內褲,降低細菌繁殖的概率。洗內褲應及時換洗,替換下來的內褲需使用專用的洗衣盆進行清潔,不要與其他衣物混合清洗,避免交叉感染的風險;洗好的內褲放在太陽底下暴曬,有殺菌消毒效果。
維護居住環(huán)境衛(wèi)生,勤打掃,常通風;床單、被罩及其他床上用品應經常換洗,以免滋生細菌及螨蟲;飲食上忌吃生冷食物、不喝生水,以預防腸道感染疾病。
合理飲食
藥物流產術后合理飲食對機體康復非常重要。只有補充充足的營養(yǎng),才能使損傷的組織得到修復,體力和免疫力得到增強。
蛋白質有助于組織的修復。瘦肉、禽肉是蛋白質的優(yōu)質來源,易于被人體吸收和利用??砂咽萑庵谱鞒汕宄慈饨z和燉肉兩種不同菜肴,增加膳食多樣性。蛋類也是蛋白質的重要來源,只要簡單蒸煮就可食用。豆類及豆制品也是蛋白質含量很高的一類食物,能為人體提供大量的植物蛋白。
除了蛋白質,補充鐵元素也很重要。流產時失血量較多,補鐵可防止缺鐵性貧血。動物肝臟富含鐵元素,如將豬肝、雞肝制成豬肝湯和鹵雞肝。紅色肉類如牛肉、羊肉也含有比較多的鐵元素,在燉煮的過程中能夠讓營養(yǎng)成分得到有效釋放。同時,配上維生素C含量豐富的食物,如橙子、檸檬,能促進鐵的吸收。
碳水化合物是一種重要的能量供給物質。主食可選全麥面粉、糙米、燕麥及其他粗糧,其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能促進腸道蠕動,防止便秘。除粗糧外,還需適量食用大米、白面等細糧,才能確保人體得到充足的熱量。
蔬菜中含有豐富的多種維生素、礦物質、纖維素等,有助促進機體康復。比如菠菜含鐵及葉酸較多、西藍花含維生素C及抗氧化物質較多、胡蘿卜含胡蘿卜素較多。這些蔬菜可用來清炒、涼拌和煮湯,能保證流產后女性營養(yǎng)攝入均衡。
注意少食多餐,單次攝入過量會增加腸胃負擔。忌辛辣、油膩、刺激性食品。其中,辛辣食物會刺激胃腸道;油膩食物不容易消化,從而增加腸胃負擔;刺激性食物如咖啡、濃茶,可能影響睡眠,不利于機體康復。此外,還應忌食生冷食品,以免寒氣入體,從而影響子宮康復。
按時復診
藥物流產之后,及時復查能夠讓醫(yī)生評估康復進展,并發(fā)現可能存在的問題。
一般來說,藥物流產后的第一次復查通常安排在流產后的 1~ 2 周。此次復查,醫(yī)生主要通過婦科檢查和超聲檢查等手段評估子宮的恢復情況。婦科檢查可以直接觀察外陰、陰道、宮頸等部位的情況,查看是否有炎癥、損傷等異常表現。
藥物流產后約1個月,應進行第2次復查。本次復查以檢查身體整體恢復情況為主,包括子宮恢復至正常尺寸、月經恢復正常。同時,醫(yī)生還會進行血常規(guī)和白帶常規(guī)檢查,了解有無貧血和感染。如復查時發(fā)現感染征象,醫(yī)師會及時抗感染治療。
按期復查對及時發(fā)現并治療并發(fā)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如果不能按時復查,一旦發(fā)生子宮復舊不全,有可能引起長時間出血、腹痛,甚至影響日后生育。如果發(fā)生感染,如子宮內膜炎、盆腔炎,可引起發(fā)燒、腹痛加重和白帶異常,重度感染甚至可誘發(fā)敗血癥等嚴重后果。復查時,應將身體狀況如實報告給醫(yī)生,包括有無出血、腹痛,及有無異常分泌物,同時要隨身攜帶前期檢查報告及其他有關材料供醫(yī)生比較分析。復查期間,如發(fā)現問題,應主動配合醫(yī)生制定治療方案,及時用藥,注意休息,切勿疏于復查。
藥物流產術后的調理辦法
藥物流產之后的調理非常關鍵,關系著女性的身體是否能夠得到迅速恢復。
飲食上做到營養(yǎng)均衡。適當增加含豐富蛋白質食物,如魚、蝦的攝入量。魚肉可制成美味的魚湯,不僅能為人體提供營養(yǎng),還可增進食欲。果蔬的選擇應多樣化,如蘋果含有大量維生素及礦物質,對提高人體抵抗力有很大幫助;含有豐富鉀元素的香蕉對人流后體內電解質平衡具有良好的調節(jié)作用;白菜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腸道蠕動,防止便秘。
每天盡可能保證8~9 h的睡眠時間,使人體在睡眠狀態(tài)下自我修復。適當午休30 min至1 h,可減輕疲勞感。同時,保證室內安靜整潔、空氣流通、溫濕度合適。
在藥物流產之后,女性可能會出現較大的情感波動,如焦慮、抑郁等。家人和朋友需要給予她們充分的理解和關心,多進行溝通和交流,以減輕其心理負擔。
適當鍛煉對身體恢復同樣有益,注意鍛煉的力度與時機。流產后早期可做一些室內簡單活動,如室內慢慢走動等。當身體逐漸康復后,可適當加大運動強度,如練習瑜伽,瑜伽的某些體式可以改善盆腔血液循環(huán),有利于子宮修復。避免劇烈活動,如跑步、跳繩等,至少流產1個月以后才可以進行。
此外,還可以采用中醫(yī)調理,如艾灸關元、氣海等穴位,對調理女性生殖系統(tǒng)能起到一定效果。也可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結合個人體質選用中藥調理。有些中藥方劑有調理氣血的功效,有利于子宮修復。
結束語
綜上所述,藥物流產后的女性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遵醫(yī)囑做好調理,促使機體盡快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