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針對某特大橋中25 m鋼筋混凝土T梁在采用后張法張拉后腹板處出現(xiàn)開裂的現(xiàn)象,對T梁端部進行錨下局部應力分析,并研究錨固區(qū)混凝土的應力分布狀況?!痉椒ā客ㄟ^有限元軟件對梁端部進行計算模擬,并對比分析腹板厚度對主應力的影響?!窘Y(jié)果】試驗結(jié)果表明,T梁內(nèi)腹板處的主應力隨腹板厚度的增加而逐漸降低,得出該T梁截面設計不合理,等厚腹板T梁設計能有效防止裂縫的產(chǎn)生。【結(jié)論】研究成果可為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梁橋的相關設計提供參考。
關鍵詞:T梁;腹板厚度;錨固端;有限元分析
中圖分類號:U446.1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003-5168(2024)12-0056-05
DOI:10.19968/j.cnki.hnkj.1003-5168.2024.12.011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T-Beam Anchor End Cracks
NIU Xuesong1 CHEN Shunchao1 WU Wenxiang1 NIE Liangpeng2 YOU Pengsheng2
(1.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Kunming 650224,China;
2.Yunnan Thorounghfare Engineering Testing Co., Ltd., Kunming 650200,China)
Abstract: [Purposes] Aiming at the phenomenon of cracking at the web of a 25 m reinforced concrete T-beam in a large bridge after being tensioned by post-tensioning method, the local stress analysis of the end of the T-beam under anchor was carried out and the stress distribution of concrete in the anchoring area was studied. [Methods] The end of the beam was simulated by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and the influence of web thickness on the principal stress was compared and analyzed. [Findings]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incipal stress at the inner web of T-beam decreases gradually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thickness of the web, and the section design of the T-beam is unreasonable, and the design of the T-beam with equal thickness web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cracks. [Conclusions] The above conclusions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of prestressed concrete continuous beam bridges.
Keywords: T-beam; web thickness; anchor en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0 引言
隨著國家交通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大橋工程作為中國公路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取得了較大的發(fā)展,在公路建設工程中橋梁形式更加多樣,使用效益也日益顯著,且橫跨大江(河)、海峽(灣)的超大橋工程也紛紛建成,為中國公路交通建設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保障[1]。在眾多的橋梁建設中,預應力梁式橋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較小的變形和較小的伸縮縫,抗震性能好,是一種極具競爭優(yōu)勢的橋梁。
目前,國內(nèi)已經(jīng)建成或正在建設的橋梁中,有相當比例的預應力連續(xù)梁橋。根據(jù)現(xiàn)有的資料調(diào)查研究發(fā)現(xiàn),有些預應力連續(xù)梁橋在修建或運營過程中梁體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裂縫,特別是腹板斜裂縫尤其明顯[1-2]。裂縫的產(chǎn)生,不但會影響橋梁的外觀,還會對橋梁的安全與耐久性產(chǎn)生不利影響。在荷載的長期作用下,裂紋尖端會繼續(xù)向更深的方向發(fā)展,從而對結(jié)構(gòu)的安全和正常使用產(chǎn)生直接影響。T梁腹板的縱向開裂是影響其承載力的重要原因[3]。為此,必須對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梁橋在施工和使用階段的裂縫狀態(tài)加以控制。
針對腹板開裂的現(xiàn)象已有相關的研究。肖星星、洪華等[4-5]通過有限元數(shù)值模擬,得出了預應力束徑向力和錨固區(qū)壓應力是腹板開裂的主要原因;孫朝輝[6]研究了錨固點位置對開裂的影響;李黎等[7]指出豎向預應力對腹板主拉應力的影響較大;王國民[8]總結(jié)了裂縫的控制及處理措施。本研究通過對云南省某大橋進行錨下局部應力研究,分析了大噸位預應力對梁端應力的分布規(guī)律,以及腹板厚度對錨下局部應力的影響,可為以后的相關設計提供參考。
1 項目概況
該項目為云南省某高速公路的聯(lián)絡線工程,橋梁跨徑布置為22 m×25 m簡支T梁+(80+136+80) m連續(xù)梁+17×40 m簡支T梁。橋梁全長為1 534.0 m。該項目上部結(jié)構(gòu)采用整幅設計,簡支梁橋采用25 m與40 m兩種標準跨徑。下部結(jié)構(gòu)采用三柱式圓墩、樁基礎。本研究主要分析該工程中采用的25 m預應力混凝土T梁。
2 T梁裂縫概況
2.1 T梁情況介紹
T梁采用的混凝土等級為C50,在設計中,單幅橋在橫斷方向上。T梁布置的數(shù)量為10片,T梁梁底寬度為50 cm,腹板厚度為32 cm,上部頂板寬160 cm。預應力鋼束每束分別為7、8、8、8根的Φ15.2 mm鋼絞線,鋼絞線標準強度為1 860 MPa;張拉控制力為1 395 MPa,鋼束梁端采用兩端張拉的方式,T梁結(jié)構(gòu)尺寸如圖1所示。
2.2 裂縫情況
由于該橋預制的一批25 mT梁存放時間較長,該批已張拉的T梁在梁端馬蹄或腹板處普遍存在斜裂縫現(xiàn)象,裂縫主要分布在梁端部位,在現(xiàn)場觀測到裂縫在豎向相互平行,長度為0.3~0.5 m, 縫寬介于0.10~0.20 mm之間,同時伴有部分梁端梁底存在較大面積的混凝土崩裂縫,典型裂縫如圖2所示?,F(xiàn)場32片已張拉的25 mT梁梁端裂縫情況如圖3所示。
由圖3可知,已張拉的32片T梁在梁端處均有裂縫存在,數(shù)量為1~7處不等,說明在25 mT梁梁端普遍存在裂縫現(xiàn)象。
3 有限元模型分析
3.1 模型建立
針對出現(xiàn)腹板裂縫現(xiàn)象的25 m預應力混凝土簡支T梁采用有限元軟件ABAQUS進行模擬。為了保證有限元計算的精度,同時又不至于產(chǎn)生巨量單元影響計算機無法完成分析工作[9],本次建模過程中對模型進行了適當簡化。為了簡化計算,本次實體建模時選取梁端部位長2.5 m的節(jié)段進行模擬,預留預應力孔道,建立1∶1三維實體模型,混凝土和錨墊板均采用八節(jié)點線性六面體減縮積分實體單元(C3D8R)。
本研究建造錨墊板時采用錨墊板的實際尺寸,錨下混凝土等級為C50,其強度標準值為2.65 MPa 。在對試驗構(gòu)件進行網(wǎng)格細致劃分過程中,網(wǎng)格劃分尺寸越小,模擬值與試驗值之間的誤差越小,但是網(wǎng)格尺寸過小會增加計算成本。預應力混凝土構(gòu)件處于彈性工作狀態(tài),對該模型進行彈性靜力分析,滿足疊加原理[10]。建立的T梁計算模型總單元數(shù)為53 313,節(jié)點總數(shù)為63 757。在此基礎上建立的25 mT梁簡化邊梁端部結(jié)構(gòu)模型如圖4所示。
該模型通過節(jié)點耦合的方式使錨具與混凝土協(xié)同工作,縱向預應力筋的作用力采用施加在錨墊板上的均布面荷載來模擬,模型所用的材料屬性以假設材料連續(xù)均勻為前提,各種材料屬性見表1。為了提高計算的收斂性,荷載加載方式采用位移加載[11],進行ABAQUS仿真模擬。
3.2 應力分析
混凝土抗壓能力強、抗拉能力弱。在錨下局部受力過程中,結(jié)構(gòu)破壞主要是由拉應力超限造成的[12]。因此,在本研究中,主要分析結(jié)構(gòu)中的拉應力的分布范圍和大小。梁端局部模型的分析結(jié)果以應力云圖的形式給出。距離張拉錨固端 0~2.5 m 不同位置處橫截面的混凝土主應力分布如圖5所示。
由圖5可知,沿孔道中心線方向的混凝土主應力分布具有相似的特征。在荷載作用下,張拉端錨墊板孔道處的應力隨孔道距離的增加逐漸下降并呈現(xiàn)擴散趨勢,A梁端部處最大拉應力為5.23 MPa,根據(jù)《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guī)范》[13]中C50混凝土軸心抗拉極限強度為2.65 MPa,因此錨固區(qū)混凝土最大拉應力超出了材料的極限強度。
由圖5還可知,模型A沿孔道中心線方向的混凝土主應力分布具有相似的特征。在荷載作用下,張拉端孔道處的拉應力隨孔道距離的增加而逐漸下降并呈現(xiàn)擴散趨勢,張拉錨固端出現(xiàn)較大拉應力的區(qū)域主要在孔道處附近,最大值為5.32 MPa,這將導致在腹板附近處出現(xiàn)縱向開裂。在距張拉錨固端0.5 m處,孔道處最大拉應力值下降至4.226 MPa,腹板處拉應力在1.40~2.28 MPa的范圍內(nèi),在頂板與腹板交界處也出現(xiàn)了較大的拉應力;在距張拉錨固端張拉端1.5 m處,拉應力最大處出現(xiàn)在腹板處和孔道下部,最大值為3.951 MPa;在距張拉錨固端張拉端2.5 m時,最大拉應力下降至1.328 MPa。
由圖5還可以看出,模型A的壓應力也隨著孔道距離的增加而逐漸降低。在張拉錨固端時,最大壓應力值為57.32 MPa;在距離張拉錨固端0.5 m時,頂板和底板處均出現(xiàn)最大壓應力值51.16 MPa,應力梯度下降較快;在距離張拉錨固端2.5 m時,最大壓應力分布在頂板與底板處以及頂板與腹板交界處、腹板與底板交界處,壓應力值為35.14 MPa;在距離張拉錨固端1.5 m處,各區(qū)域的最大主壓應力分布基本均勻。因此腹板處混凝土最大拉應力超出材料的極限強度。
在距離張拉錨固端0~1.5 m處,孔道處與腹板處均有較高的拉應力分布,這與實際情況T梁端部腹板豎向裂縫在一定程度上相符。
3.3 對比分析
通過模型A結(jié)果分析可以得出,該截面設計不合理。該設計會使腹板處拉應力值過大,從而使T梁腹板處出現(xiàn)開裂現(xiàn)象。云南省T梁多采用等厚腹板設計,下面建造等厚T梁模型B,除腹板厚度外其余條件均未改變。在此基礎上建立的T梁模型B如圖6所示。
梁端局部模型的分析結(jié)果以應力云圖的形式給出。距離張拉錨固端 0~2.5 m 不同位置處橫截面的混凝土主應力分布如圖 7所示。模型A、B主應力對比見表2。
由圖7可知,在荷載的作用下,張拉端錨墊板孔道處的應力隨孔道距離的增加逐漸下降,并呈現(xiàn)擴散趨勢,B梁端部處最大拉應力為2.63 MPa,根據(jù)《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guī)范》[13]中C50混凝土軸心抗拉極限強度為2.65 MPa,因此錨固區(qū)混凝土最大拉應力未超出材料的極限強度。
從圖7還可以看出,模型B在荷載的作用下,張拉端孔道處的拉應力隨孔道距離的增加逐漸下降并呈現(xiàn)擴散趨勢,張拉錨固端出現(xiàn)較大拉應力的區(qū)域主要在孔道處附近,最大值達到2.63 MPa,這將導致在腹板附近處出現(xiàn)豎向開裂。在距離張拉錨固端0.5 m處,孔道處最大拉應力值下降至2.63 MPa,,在頂板與腹板交界處也出現(xiàn)了較大的拉應力;在距離張拉錨固端1.5 m處,拉應力最大處出現(xiàn)在腹板處和孔道下部,最大值為1.77 MPa;在距離張拉錨固端2.5 m處,最大拉應力下降至0.831 MPa。
從圖7還可以看出,模型B壓應力也隨著孔道距離的增加而逐漸降低。在張拉錨固端時,最大壓應力值為49.83 MPa;在距離張拉錨固端0.5 m處,頂板和底板處均出現(xiàn)最大壓應力值42.72 MPa,應力梯度下降得較快;在距離張拉錨固端2.5 m處,最大壓應力分布在頂板與底板處以及頂板與腹板交界處、腹板與底板交界處,壓應力值為32.97 MPa;在距離張拉錨固端1.5 m處,各區(qū)域的最大主壓應力分布基本均勻。
由表2可知,腹板厚度的改變對壓應力影響較小,最大相對誤差發(fā)生在距張拉錨固端0.5 m處,為19.76%,可知腹板厚度的改變對壓應力數(shù)值的影響較小,腹板厚度的改變主要影響拉應力的大小,最大相對誤差發(fā)生在距張拉錨固端1.5 m處,為123.22%,可見腹板厚度的增加對降低拉應力有顯著影響,主應力的應力分布狀態(tài)與模型中大致相同,可見腹板厚度的改變對壓應力分布狀態(tài)影響較小。
4 結(jié)論
通過對某特大橋25 mT梁模型的模擬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jié)論。
①本研究得出的理論計算結(jié)果與T梁的實際情況基本吻合 ,這說明采用ABAQUS建立的實體模型分析計算比較準確。
②通過對比模型A、B張拉錨固端各截面應力可知,模型B中拉應力均小于規(guī)范限值,可見T梁腹板加厚對改善腹板的拉應力有利,通過計算可知,腹板處拉應力會隨著腹板厚度的增加而減小。由此可見,腹板厚度的增加是減小腹板拉應力的有效措施。
③通過對比模型A、B張拉錨固端各截面壓應力可以得出,距離張拉錨固端0~0.5 m處;這說明錨固區(qū)在張拉預加力作用下高應力發(fā)生在錨下深度0.5 m處;在距端部1.5 m后應力水平已趨于均勻,說明預應力的作用已擴散至混凝土中,壓應力呈現(xiàn)明顯下降趨勢。其中模型B各截面處最大壓應力值均小于模型A,最大相對誤差為19.76%,由此可見,腹板厚度的增加是減小腹板壓應力的有效措施。
④通過模型A、B模擬分析可知,該工程中采用的T梁截面設計不合理,會增大腹板處的拉應力,在裂縫處表現(xiàn)明顯;而T梁等厚腹板截面能較好地預防腹板處斜裂縫的產(chǎn)生。因此,在設計時,要選擇合理的腹板厚度。
參考文獻:
[1]劉一吾.大跨徑PC連續(xù)剛構(gòu)橋的合理構(gòu)造與腹板裂縫機理研究[D].西安:長安大學,2012.
[2]蘇文成.重載運輸條件下鐵路常用跨度橋梁結(jié)構(gòu)檢定和T梁斜裂縫受力狀態(tài)評估技術研究[D].北京: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2023.
[3]游經(jīng)團,房貞政.周邊錨塊壓力對大噸位混凝土錨固區(qū)錨下應力分布的影響[J].延邊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39(2):138-143.
[4]肖星星,李程華,萬重文,等.預應力混凝土箱梁橋懸臂施工中腹板斜裂縫成因分析[J].中外公路,2008(1):124-128.
[5]洪華,金肅靜,楊勇勇.懸臂施工箱梁腹板開裂成因研究[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38(2):13-18.
[6]孫朝輝.青島市墨水河大橋索梁錨固區(qū)受力分析[J].交通科技,2021(4):48-52.
[7]李黎,葉志雄,陳元坤.預應力剛構(gòu)橋施工階段腹板斜裂縫分析及其加固[J].工程抗震與加固改造,2010,32(5):96-100,106.
[8]王國民.預應力混凝土箱梁橋裂縫成因與對策研究[J].公路,2017,62(6):158-162.
[9]丁新榜,胡利平.預制T梁早期裂縫的成因分析與預防措施[J].廣東公路交通,2017(2):42-45.
[10]衛(wèi)星,趙駿銘,肖林,等.連續(xù)剛構(gòu)橋施工過程中腹板裂縫檢測與研究[J].鐵道工程學報,2019,36(7):38-43,86.
[11]周逸群.基于ABAQUS軟件的CFRP筋混凝土梁受力模擬分析[J].南方農(nóng)機,2022,53(1):158-161.
[12]馮玉祥.通河松花江大橋連續(xù)箱梁錨下局部應力分析[J].公路工程,2016,41(4):140-144,206.
[13]中交公路規(guī)劃設計院.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 凝土橋涵設計規(guī)范: JTG D62—2004[S].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