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通過了一項重要決定:從2025年1月1日起,將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的方案。實際上,世界上許多國家已經通過立法提高了退休年齡,而人類平均預期壽命延長,是延遲退休的原因之一。
近期,有科學研究顯示,人類的青春期發(fā)育正在逐漸提前,與18世紀相比,可能已經提前了三四歲。如果一個人提早進入青春期,更晚進入衰老階段且壽命更長,那么能夠為家庭、社會做出貢獻的時間就會相應延長,也可享受更長的高質量的生活時間。這不僅能夠增加個體對家庭和社會的貢獻,還能減少對資源的需求,實現(xiàn)“施比受更有?!钡睦硐霠顟B(tài)。
研究表明,自19世紀以來,人類的青春期發(fā)育開始時間逐漸提前,這種變化在女性中尤為顯著。19世紀中葉,女性普遍在16歲左右進入青春期,而到了20世紀80年代,這一年齡提前到了13歲。
2009年,中華兒科學會發(fā)布了一項始于2003年的調查研究結果,顯示中國女孩的青春期發(fā)育起始年齡平均為9.2歲,比30年前提前了3.3歲。女孩的青春期發(fā)育特征包括乳房增大和月經初潮。相應地,男孩在10歲或11歲也開始進入青春期,表現(xiàn)為睪丸增大、喉結出現(xiàn)和遺精。不過,需要明確的是,青春期的提前并不意味著性早熟。如果女孩在7.5歲前、男孩在9歲前出現(xiàn)第二性征,則可能被診斷為性早熟。
相關數據顯示,與20世紀相比,當代青少年的青春期發(fā)育普遍提前了2~4歲。這一現(xiàn)象可能與社會、經濟發(fā)展和科技進步有關,具體原因可能包括現(xiàn)代人食物供應充足、營養(yǎng)狀況普遍改善、氣候變暖、環(huán)境激素的影響、攝入含有性激素的食物或藥物等。
一個成熟的個體不僅能夠工作賺錢、養(yǎng)家糊口,還應該在心智、情緒和社會責任上全面成熟,至少在法律意JqwB19618U7Lm8MURfvRt/BV1YAxDZy6c5KAZOiSC88=識上是一個成熟的個體。中國和國際上關于青少年法律的修改情況也證實了這一點,表明人類的青春成熟期確實提前了。
2021年正式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一)》對刑法第十七條進行了修改,增加了以下內容:“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jié)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边@一修改意味著中國主流社會已經認同12~14歲的青少年在心智上已經足夠成熟,能夠對自己的嚴重犯罪行為負責。此外,2007年聯(lián)合國發(fā)布的《〈兒童權利公約〉第10號一般性意見—少年司法中的兒童權利》規(guī)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不得低于12歲。這表明一旦年滿12歲,個體就應承擔刑事法律責任,標志著一個人在社會意義上已經成熟。這些法律的修改和國際規(guī)定的推出都反映了人們對青少年成熟期提前的認識和適應。
然而,也有一些科學家提出了不同的觀點。從演化史的角度看,人類的發(fā)育過程相對穩(wěn)定,包括青春期的早期和老年期的晚期,在數十萬年的演化過程中并沒有顯著變化。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人類學家阿普里爾·諾威及其團隊在《人類演化》雜志上發(fā)表的研究顯示,在舊石器時代,兒童的青春期發(fā)育時間與現(xiàn)代兒童并無太大差異。
諾威爾團隊對2.5萬年前去世的13具兒童骨骼進行了分析,估計當時大多數人的青春期開始于13.5歲,僅略晚于現(xiàn)代兒童。不過,研究也發(fā)現(xiàn)這些個體之間存在差異,有些兒童的青春期比同齡人晚幾年。此外,研究還揭示了舊石器時代的兒童經歷了與現(xiàn)代兒童相似的快速生長期,但這一時期明顯短于中世紀兒童的快速生長期。這表明舊石器時代的兒童可能生活在一個更健康的環(huán)境之中,成熟速度更快。
這項研究挑戰(zhàn)了現(xiàn)代營養(yǎng)狀況改善、食物中的激素或環(huán)境化學物質促使人類青春期提前的觀點,認為現(xiàn)代兒童的發(fā)育模式實際上遵循著數萬年前就已經設定好的藍圖。然而,這僅是一個科研團隊的研究結果,且研究基于遺骸樣本,樣本量有限,因此其結論仍需進一步的驗證和研究來支持。
在中國,關于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的方案一經發(fā)布,與“退休年齡”相關的話題就成為人們熱議的焦點。根據經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OECD)的統(tǒng)計,目前世界上法定退休年齡最高的國家是冰島、以色列和挪威,退休年齡均為67歲;法定退休年齡最低的國家是沙特阿拉伯,退休年齡為47歲,且允許退休者領取全額養(yǎng)老金。如果我們將能夠為社會做出貢獻的人生階段定義為“有質量的人生”,那么根據中國計劃于2025年1月實施的退休年齡延遲政策,人們有質量的生命時間將延長3~5年。盡管這一政策并非所有人都贊同,但即便按照新政之前的退休年齡正常退休,許多人仍然會以更自由靈活的形式繼續(xù)工作,主動延長為社會做出貢獻的時間。在中國,這種主動為社會做貢獻的傳統(tǒng)一直存在。例如,唐代的百丈懷海禪師提倡“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即使在80歲高齡時,他仍然每天與眾人一同勞作。
今天,隨著人類壽命的普遍延長,醫(yī)療技術的進步也為延長有質量的生命創(chuàng)造了更多可能。2023年,中國的人均預期壽命達到了78.6歲。聯(lián)合國的《2024年世界人口展望》報告顯示,全球人均預期壽命在2024年達到了73.3歲,比1950年的46歲提高了約27歲,比1995年提高了8.4歲。預計到2054年,全球人均預期壽命將達到77.4歲。
人類生命的演化預示著,無論是否延遲退休,人們都有可能在生命的晚期維持與中年時期相近的生活質量。如果在生命的早期能夠更早地成熟,同時在生命的晚期保持身心的健康和活力,那么一個人就會擁有更長的有質量的生命時間,為個體、家庭和社會創(chuàng)造出多贏的局面。
【責任編輯】張小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