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中國鐵路客戶服務中心發(fā)布了“鐵路旅客高鐵寵物運輸調查問卷”,引發(fā)廣泛關注。問卷中包括了旅客是否有通過高鐵運輸寵物的需求、攜帶寵物出行的時間和次數、非養(yǎng)寵人士的意見建議等內容在內的15個問題。
對攜帶寵物上高鐵這件事,有些人表示支持。不少寵物飼養(yǎng)者希望能夠攜帶自己的寵物一同出行,尤其是在長途旅行的情境下,帶上寵物既可以免去寄養(yǎng)的煩惱,又能消除把寵物單獨留在家的憂慮。然而,也有人對此表示反對,擔心寵物可能會影響其他乘客的乘車體驗,以及帶來衛(wèi)生、安全等方面的隱患。
目前,按照鐵路部門相關規(guī)定,除了持工作證明的導盲犬和作為食品且封閉包裝的水產動物外,任何活體動物都不可被旅客在進站乘車的過程中隨身攜帶。持有檢疫證明、裝于專門容器內的小型活體動物可以托運。盡管與愛寵一同乘坐高鐵出行符合多數養(yǎng)寵人的期待,但如何在搭載寵物的同時避免擠占高鐵上有限的空間資源,以及如何防止寵物影響其他乘客的出行體驗,平衡養(yǎng)寵人和非養(yǎng)寵人之間的利益,仍是鐵路等相關部門需要考慮的問題。針對這一問卷引發(fā)的爭議,中國鐵路客戶服務中心發(fā)文回應稱,下一步將根據調查意見,進一步深化攜帶寵物上高鐵的可行性研究,廣泛聽取多方建議。
適用話題 尊重生命、社會進步、人文關懷、平衡需求、“它經濟”
1.對生命的尊重與關愛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養(yǎng)寵物的人越來越多,寵物已日益成為許多家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寵物友好”的概念也逐漸被更多人所接受。這也是“寵物上高鐵”這一話題能引發(fā)廣泛討論的原因之一。對寵物權益的關注,體現出人們對生命的尊重與關愛。
2.平衡需求與助力“它經濟”
在對“寵物上高鐵”話題的討論中,無論是支持者還是反對者,都希望能夠在養(yǎng)寵人和其他乘客的權益之間找到平衡。追求沒有約束的自由的人終將作繭自縛,只有在尊重他人自由的前提下保障自身自由的選擇權,才能達成共贏。因此,如何高質量實現供給需求動態(tài)平衡,對鐵路部門來說是個考驗。目前,國內攜帶寵物進行長途旅行可選的交通方式有限,而且通常是人寵分離的模式?!皩櫸锷细哞F”話題引起熱議的背后,是消費者對“攜寵出游”的旺盛需求。由此可見,若“寵物上高鐵”在未來真正得以實現,勢必會助力“它經濟”的增長,為“攜寵出游”的市場帶來更大的發(fā)展。
《旅貓日記》:以告別為名的旅行
電影《旅貓日記》講述了青年悟與愛貓小七在日本各地旅行的故事。心地善良的悟,因為身患絕癥而無法繼續(xù)養(yǎng)貓,于是決定在生命的最后一年,幫助小七尋找新的主人。這趟送養(yǎng)的旅程漫長得出乎預料,悟開著他那輛小小的車,帶著小七,跨過富士山、穿越北海道,一起看過旅途中形形色色的風景。通過一個個拜訪昔日熟人的情節(jié),悟不為人知的過去也一一展現在觀眾面前。溫暖的親情、純真的友情、無疾而終的初戀,悟這一路與每一個人的相見,都是此生與他們的最后一面。這是由一場場告別組成的旅行,在旅程的終點,悟回到了撫養(yǎng)自己長大的小姨身邊,他告訴小姨:“我覺得很幸福?!痹诓〈采?,他在小姨和小七的陪伴下度過了生命的最后時光。小七在旅途中見證了悟一生中所有的親密關系與遺憾,悟也在小七的陪伴下解開了一個又一個心結。寵物與人彼此陪伴,讓漫長的告別成為一段走向圓融的生命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