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是小學教育中的重要角色,除了要保證教學目標的順利完成,還要承擔管理班級、照顧學生和協(xié)調(diào)家校關系等多項任務,一人扮演著多個角色。隨著當前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和教育事業(yè)的多元化需求,傳統(tǒng)的方法已經(jīng)不能完全適應班級管理的需要,特別是針對小學生,班主任更要拓寬思路,從責任標準、示范引導、溝通交流三方面入手,做好新時期的班級教育管理工作。
一、“責任+標準”精細化管理,培養(yǎng)良好行為習慣
小學生活潑好動,自我約束能力差。班級精細化管理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生活和行為習慣,提升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目前的小學班級中學生數(shù)量普遍較多,管理難度較大,而班主任的工作頭緒多、事務雜,要想管好班級,就要瞄準“責任”“標準”兩個關鍵詞,在精細化上做文章。
明確責任,讓學生知道自己該干什么。落實班級管理責任,最重要的是把崗位盡可能地設置合理、設置充分,盡可能地讓學生參與,充分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喚醒“小主人”意識,凝聚班級合力。比如,在班級設置兩位班長(一位正班長、一位副班長),六至七名委員(學習委員、宣傳委員、體育委員、衛(wèi)生委員、生活委員等),語文、數(shù)學、英語、科學等每門課程設置兩名課代表,再分別明確負責開關燈、擺放桌椅、照顧綠植等不同崗位的管理人,爭取讓每個學生都有自己負責的事情。此外,還可以和學生一起為班級崗位起名字,比如護花小衛(wèi)士、節(jié)能小衛(wèi)士等,還可以尊重學生意愿,定期競爭上崗、自選崗位。通過合理設置崗位,能強化學生“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思想,增強責任服務意識,讓學生充分認識到“班級就是我們的家、管理服務靠大家”。
明確標準,讓學生知道自己應該干到什么程度。小學生在參與班級管理時,往往會出現(xiàn)干了但是沒干好的情況,這就需要明確具體的崗位職責標準,并實施有效的量化監(jiān)督。比如,課代表收作業(yè)要做到一本不缺,對未交的要詳細記錄;負責桌椅的學生要在放學時監(jiān)督同學將桌椅擺放整齊、位置一致;負責窗臺、地面衛(wèi)生的學生要保證地面無紙片、果皮等垃圾雜物。同時,還可以針對學生年齡特點,建立班級攀登榜和小組量化表,記錄每個學生每天在校的學習、生活等表現(xiàn)情況,設置不同的攀登色塊,鼓勵學生積極向上。此外,還可以針對學生上課說話、抄襲作業(yè)等問題,制訂“五不準”“三不能”等簡單明了、易記易背的規(guī)章制度以及配套明確的獎罰措施,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讓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更加輕松。
二、“示范+引導”雙管齊下,營造濃厚爭先氛圍
樹立榜樣、關注個體是班級管理的常用方法,當前的小學生生活經(jīng)驗少、明辨是非能力不足,容易受到不良因素影響。班主任既要善于發(fā)掘典型、榜樣帶動,也要學會捕捉細節(jié)、解決問題,更好地推動班級管理科學、有序發(fā)展。
選樹典型榜樣,發(fā)揮示范引領作用。在小學生眼中,班主任是學習的榜樣和標桿。因此,班主任在實際教學中要遵循以德育人的理念,以身作則、嚴于律己,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yǎng)良好的道德認知和思想觀念,從而形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此外,還要結合日常教學生活,在學生身邊樹立榜樣,特別是選樹班級中能服眾、有代表性的學生。比如,每月利用班會組織學生進行投票,評選“文明之星”“文藝之星”“衛(wèi)生小能手”“進步小明星”等,讓學生自己選出身邊講文明、懂禮貌、愛學習的同學,還可以通過張榜公示、喜報推送等方式進行宣傳,讓學生們爭相學習效仿,營造你追我趕、爭當先進的濃厚氛圍。
關注個體細節(jié),實施精準引導。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特殊的個體,特別是對于小學生而言,自我管理能力較差,極易出現(xiàn)跟不上節(jié)奏“掉鏈子”的問題。因此,班主任需要及時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采取差異化的管理和指導措施,特別是對于屢次違反校規(guī)、班規(guī)等情況的學生,應當及時了解學生違規(guī)犯錯的原因,與學生深入談心交流,傾聽學生的心聲,關注他們的成長需求,幫助其找到癥結、解開心結、改進提升。必要時,邀請學生一起參與班級管理、體驗班主任工作的難處,讓學生感同身受,增強成就感和認同感,逐步改善不良學習生活習慣。此外,還可以在班級中組建“一對一”“多對一”互助小組,讓學生在互幫互助中增進友誼,促進全體學生不斷進步。
三、“線上+線下”同頻共振,實現(xiàn)有效家校溝通
班級管理是一個動態(tài)發(fā)展的過程,隨著社會和教育的進步,單靠教師和學校越來越難以解決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教師和家長是“教育合伙人”,小學班主任作為連接學校和家庭的紐帶,要高度重視與家長的溝通交流,共同關注學生的成長,巧妙運用溝通藝術,線上、線下一起發(fā)力,形成學校和家庭共同育人的良好合力。
用好平臺,奏好線上溝通交響曲。目前,大多數(shù)的學校班級都建有家長QQ群、微信群或釘釘群等網(wǎng)絡平臺,用于及時發(fā)布通知、邀請家長參與學校工作、回應家長關心的問題等。班主任應當充分利用好這些信息化平臺加強與家長的溝通交流。比如利用家長群及時分享學生在校的活動照片、視頻、日常教學安排,讓家長可以及時了解、掌握學生在校的情況;利用視頻通話等功能適時便捷交流,讓家長零距離感受現(xiàn)場情況并與教師進行密切溝通;借助平臺在線舉辦家長會、開辟講座,分享與教育相關的微視頻,與家長交流探討各類教育方法等等。當然,班主任在使用網(wǎng)絡平臺時,一定要審慎把握,避免與家長在網(wǎng)絡上產(chǎn)生爭執(zhí),這也是對班主任能力素質(zhì)的考驗。
用好載體,打好線下交流組合拳。雖然當前的線上交流快速便捷,但面對面的溝通仍不可替代。學校每年都會定期舉辦校園開放日、運動會、科技節(jié)、家長會、座談會等等,一般都會邀請家長參加,這些都是家校交流的好時機。期間,家長可以直接參與學?;顒?,近距離感受教師的工作,直觀了解學生在學校的表現(xiàn),與教師面對面交流,提出意見和建議,有助于形成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良性互補。此外,家訪仍然是實現(xiàn)家校共育的一條重要渠道,有助于教師了解學生的成長環(huán)境和家庭情況,迅速拉近教師和家長、學生間的距離,增進相互理解,也便于教師及時向學校報告,努力解決學生出現(xiàn)的生活和心理問題。
總之,小學階段是學生成長發(fā)展的重要一環(huán),班主任的作用至關重要。班主任只有不斷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zhì),積極轉變觀念,創(chuàng)新班級管理方法策略,才能更好地適應不斷發(fā)展變化的教育工作需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
(作者單位:山東省威海市統(tǒng)一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