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任期最長的老師,對孩子的成長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做孩子的知心朋友,是我作為一名家長和作為一名從事教育多年的班主任的感悟與積累。做孩子的知心朋友,看似容易,卻又往往被眾多的家長忽視。要做到這一點,必須時常提醒自己從做父母的角色中轉(zhuǎn)換過來,真正做到與孩子手把手、心靠心、同學習、共成長。
家長是孩子的一面鏡子,要真正達到做“知心”朋友的境界,必須注重“ 言傳身教,行勝于言”。因此,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長必須先做到。家長身正影直,以身作則,做好表率,才能教孩子學會做人誠實守信、文明禮貌,學會做事積極認真、耐心細致,學會共處團結(jié)友愛、互相合作。家長在孩子日常的學習中,必須協(xié)助孩子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科學合理、操作性強的學習計劃。家長在日常的生活中還要幫助孩子養(yǎng)成按時作息的習慣,比如:早上起來,帶孩子跑跑步、打打球;放學后,給孩子陪伴,帶他們玩玩游戲;吃過晚飯后,預習一下新課,在適當?shù)臅r候,再讓他看一些適合的有益身心健康的電視節(jié)目等,還可以收看一些《西游記》《八路軍》之類的歷史電視劇,讓孩子了解歷史,從小養(yǎng)成關(guān)心國家、熱愛祖國的美德。
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必須是一位“ 諍友”,而不是一位“ 媚友”。愛雖然是父母的天性但過分的溺愛會使一個好孩子成為家長的包袱,要把握愛與溺愛的尺度,必須做到:“愛之有道,愛嚴相依”。此外父母還要注重對孩子不怕困難、迎難而上等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比如孩子上一年級時,學校舉辦《了不起的中國人》演講比賽,孩子精選了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材上《詹天佑的故事》一文作為演講內(nèi)容,但內(nèi)容太多,一時半會難以背下來,就想放棄演講,我對他說:“男子漢,不要怕,你平常背書那么厲害,記憶力又好,這篇課文你也一定能背的,不要急,我們把它分成一段一段地背,一定會背下來?!痹谖业墓膭詈椭笇拢⒆咏K于流利地把它背下來并在演講比賽中獲得二等獎。正是通過點點滴滴的引導教育,孩子逐漸養(yǎng)成了獨立、自強、自立的人格,并沿著好學多思、不畏艱難的方向健康發(fā)展。
孩子是一本書,從童年到少年、再到青年,家長都在一頁一頁地往后翻,但要真正讀懂、讀深、讀透卻十分不易。因此,作為家長必須“致力溝通,務(wù)求和諧”。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要以開放的心態(tài),給孩子提供自由,要經(jīng)常同孩子一起游戲,一起旅游,一起讀書,一起交流,并盡心盡力回答孩子一個個尋根究底的問題,讓孩子有獨特的方式看待各種事物,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使他們的潛能得到充分挖掘。
做孩子的知心朋友,是一道難題,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