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真正的衰老,就是從“認命”開始。我最喜歡的人生態(tài)度,是“前半生不要怕,后半生不要悔”。
——李夢霽《允許一切發(fā)生》
接受自己的有限性,我們才能寬容他人的不足,進而與他人和解。
——羅翔
最好的日子不是驚艷,不是繁華,而是遠離喧囂,一半清醒做好自己,一半努力包容別人。
——楊絳
別說人和人了,就連熬夜的自己和早上不想起床的自己都沒法互相理解。
——網(wǎng)友趣談“理解之難”
輸在起跑線,總比輸在終點好,省了一頓跑。
——李娟文字里的松弛感
我希望我的朋友們都過得很好,但不要來找我。
——“I人”的內(nèi)心獨白
理智者合理利用碎片時間,成癮者把時間玩成了碎片。
——別被朋友圈圈住了你前進的腳步
我從不教孩子孝順,我只教他如何去愛。
——李安的育子之道
不要輕易去追求能力范圍之外的事物,否則佳偶變怨侶、好事變壞事、珍珠變魚目。
——所有美好的人、事和物,都需要高成本的維護
一個人要像一支隊伍,對著自己的頭腦和心靈招兵買馬,不氣餒,有召喚,愛自由。
——畢淑敏
人天生是沒有特別固定的傾向和立場的。吵著吵著,傾向和立場就有了,而且越來越強烈,越來越固化。
——復(fù)旦大學(xué)教授嚴鋒認為,爭執(zhí)有時會強化觀點、固化立場
冷親密時代。
——法國社會學(xué)家伊娃·易洛斯認為,我們逐漸進入了“冷親密時代”。情感被理性潑了一頭冷水,迅速降溫,而網(wǎng)絡(luò)上構(gòu)筑起來的溫暖幻覺,往往不過是巨大的泡沫,愛一個人,變得越來越困難
有些人只是你歷史的一部分,而不是你命運的一部分。
——分手時需要明白的道理
茶杯里的風(fēng)暴在魚缸中不值一提。
——當你無法忘記一個人或者一段經(jīng)歷時,你只能用更宏大的世界稀釋它
我們不是生而為人的,我們要花費一生的時間來成為人。
——彼得·圣吉
得罪幾個人,做錯幾件事,其實沒那么可怕;一輩子活得委曲求全、戰(zhàn)戰(zhàn)兢兢才最可怕。
——伯特蘭·羅素
人,真是奇怪,沒有外人來證明你,就往往看不出自己的價值。
——三毛
我感到自己像一棵回到森林的樹,一滴回到河流的水,一?;氐侥嗤恋膲m埃。
——余華寫“歸屬感”
人活一生,值得愛的東西很多,不要因為一個不滿意,就灰心。
——路遙
你不愿意種花,你說,我不愿看見它一點點凋落。是的,為了避免結(jié)束,你避免了一切開始。
——顧城
10歲的快樂是清蒸,吃的是新鮮;20歲的快樂是小炒,吃的是生猛;30歲的快樂就已經(jīng)是紅燒,吃的是回味。至于以后,便是一道五味雜陳的佛跳墻。
——許憶《舊時光的味道》
他們在模仿父母看世界的方式、心態(tài),父母坦然他們就坦然,父母活在當下他們就活在當下,若父母對問題反應(yīng)過大,他們也會大驚小怪。
——我們怎樣看世界,孩子就怎樣看世界
過度的清醒,會讓人覺得薄涼冷漠,過度的沉醉,又會讓人感到浮淺迷離,所以,完美的人生,當是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意。
——白落梅
世間也需要沒用的東西,如果一切事物都必須有其意義,會讓人喘不過氣來。
——是枝裕和
當你遇見一些不如意事時,最好的方法就是面對它,然后你必須接受那既成的事實,好好地處理它,處理完后,不要讓它占據(jù)你的心,必須放下。
——林青霞《窗里窗外》
沒什么可抱怨的,就像很多你突然明白的道理,都有伏筆。
——盧思浩
追趕不上的不追,不屬于自己的不要,挽留不住的不留,生活哪有那么復(fù)雜?
——豐子愷
所謂人生,歸根結(jié)底,就是一瞬間一瞬間的積累。
——稻盛和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