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整本書閱讀”是拓展型學習任務群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豐富學生精神世界、提高整體認知能力的重要途徑。項目式學習是立足學生主體,通過實際項目活動促進學生深度學習和綜合能力發(fā)展的教學模式。本文將探討項目式學習與《簡·愛》整本書閱讀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的構建,旨在為整本書閱讀教學中學生的實踐提供可行的建議與參考,從而實現(xiàn)整本書閱讀教學價值的最大化。
關鍵詞:整本書閱讀 項目式學習 《簡·愛》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了“整本書閱讀”是拓展型學習任務群,強調在語文實踐活動中,綜合運用多種方法閱讀整本書,積累整本書閱讀的經(jīng)驗,逐漸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1]但是當前整本書閱讀教學仍存在不足,如教師指導不到位、難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和探究欲、評價機制不完善等問題。基于整本書閱讀教學的目標與當前存在的問題,本文將項目式學習與整本書閱讀相結合,希望通過自主思考與合作探究,能夠激發(fā)學生閱讀整本書的欲望,幫助學生在真實的語言情境中理解作品的語言、人物形象、思想內涵,從而提升整本書閱讀教學的質效。
一、項目式學習的內涵及應用于整本書閱讀教學依據(jù)
項目式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簡稱PBL)最早由克伯屈提出,后來引入國內。對于項目式學習的內涵,目前尚未有統(tǒng)一的定義,綜合國內外研究者的觀點,筆者認為項目式學習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以項目產品為導向、以具體任務為載體,整合相關課程資源,讓學生在真實的語言情境中,在驅動性問題的指引下,進行小組合作探究等語文實踐活動,最終完成任務并形成產品的教學模式。
“整本書閱讀”學習任務群旨在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根據(jù)閱讀目的和興趣選擇合適的圖書,制訂閱讀計劃,綜合運用多種方法閱讀整本書。項目式學習旨在引導學生在真實情境中,通過主動探索和解決現(xiàn)實問題來學習和掌握知識和技能,強調知識的整合運用。[2]
通過對整本書閱讀和項目式學習這兩個概念的分析,可以看出二者有很多相通之處:從內容上看,整本書閱讀往往涉及多個學科知識,而項目式學習能夠將這些知識加以整合,促進學生對跨學科的學習和理解。從形式上看,項目式學習通常要求學生完成一個完整的作品或項目,這與整本書閱讀的完整性相呼應,兩者都強調從整體上理解和把握學習內容。此外,項目式學習的形式多樣,教師可以根據(jù)書籍的內容和特點設計不同的項目活動,這為整本書閱讀提供了靈活的學習方式。從過程上看,整本書閱讀和項目式學習都是較為長期的學習過程,需要學生持續(xù)投入時間和精力,這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持久力和耐心。在學習的過程中,項目式學習往往需要團隊合作,這促進了學生的交流與合作,增強了學習的社會性。從評價上看,項目式學習通常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如自我評價、同伴評價和教師評價,這與整本書閱讀的評價需求相匹配,能夠全面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果。通過以上分類可以看出,項目式學習與整本書閱讀無論是從學習內容、學習形式還是學習過程上都是高度契合的,因此項目式學習是一種非常適合整本書閱讀的教學模式。
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教師可根據(jù)文本特質確立項目,例如對書中主題的深入研究、人物分析、歷史背景探究等,圍繞這一項目提出驅動性問題,然后通過設置具體任務一步步完成項目,最終形成某一成果并進行展示。項目成果是多種多樣的,書評、角色扮演、主題辯論、制作與本書相關的多媒體作品……這些都可以是整本書閱讀的有效輸出形式?;陧椖渴綄W習的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始終堅持問題探究的教學模式,堅持產品導向的原則,重視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興趣激發(fā)與互動,將學生的個性化閱讀體驗融入小組合作探究中。
二、《簡·愛》整本書閱讀現(xiàn)狀
(一)學生閱讀興趣不高,主動性欠缺
在缺少教師持續(xù)監(jiān)督的情況下,學生自主閱讀的效果難以保證。大多數(shù)學生受當前流行文化以及數(shù)字媒體的影響,更傾向于趣味性、情節(jié)性強的作品,對于這樣一部與所處時代相去甚遠的譯著,他們往往不感興趣,難以進行整本書閱讀。
(二)學生閱讀動機不純,功利性明顯
在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學生更多地關注閱讀對于提高考試成績的作用,忽視閱讀本身帶來的知識增長、情感熏陶等價值,這不僅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也是教師實施整本書閱讀教學的巨大阻力。學生課業(yè)壓力較大,實際用于閱讀整本書的時間較少,難以保證整本書閱讀的質效。
(三)教師
教學經(jīng)驗不足,教學方法單一部分教師在進行整本書閱讀教學時,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如偏重文本理解、靜態(tài)式學習等,缺乏多樣的語文實踐活動,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許多教師對學生的整本書閱讀缺乏指導性。部分教師僅布置任務,沒有為學生提供明確的閱讀目標、閱讀策略與方法,也沒有給予學生及時的指導與反饋,使學生在閱讀中感到迷茫,無法有效地理解書中的內容,更無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興趣。
(四)教學評價單一化,忽視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
教師在整本書閱讀教學評價中,過分依賴總結性評價來衡量閱讀成效,忽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閱讀能力的提升、思維的發(fā)展、審美的養(yǎng)成等。這種評價不僅難以衡量學生真實的閱讀成效,而且可能會挫傷學生整本書閱讀的積極性,不利于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
三、基于項目式學習的《簡·愛》整本書閱讀教學模式構建
(一)確定項目主題,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確定項目是項目式學習的前提,而項目的確定離不開驅動性問題的提出。驅動性問題的提出是項目式學習的出發(fā)點,因此,設計一個能夠激發(fā)學生好奇心和探究欲的驅動性問題至關重要。《簡·愛》作為人教版初中語文九年級下冊的名著導讀推薦書目,作為一部外國經(jīng)典小說,教師讓學生對其改編的電影首映禮進行策劃,不失為一個具有吸引性和探索性的項目。想要完成這個項目,學生需要從多方面了解作品,包括人物形象、主題要素、語言特點等,而且還要了解與電影首映禮策劃相關的各種內容,這些過程不管是對學生文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還是綜合能力的提升都有一定意義。
以《簡·愛》為例,可以設計“當前影視劇存在大量‘魔改’經(jīng)典的現(xiàn)象,倘若經(jīng)典名著《簡·愛》再次翻拍,作為電影主創(chuàng)團隊的你們將如何宣傳這部電影”這樣一個驅動性問題,從而確定項目名稱:電影《簡·愛》首映禮。圍繞這樣一個項目,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討論并提出多個子項目主題,如“堅韌與自由——簡·愛的成長之路”“力量與尊嚴——《簡·愛》的精神啟示”“經(jīng)典重現(xiàn)——探尋《簡·愛》的現(xiàn)代意義”“從文字到影像——《簡·愛》的視覺重現(xiàn)”等。全班可以分成多個小組,每個小組選擇一個子項目進行研究。
(二)創(chuàng)設任務情境,喚醒學生學習動機
基于項目式學習的整本書閱讀十分強調“情境”的重要性,只有在真實的語言情境中,學生的思維才能得到有效的激發(fā)和鍛煉。情境創(chuàng)設需要遵循真實性、參與性、多樣性原則,真實性即創(chuàng)設的情境應盡可能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具備一定的真實性,這樣能夠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共鳴,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應用;參與性即情境創(chuàng)設應考慮所有學生,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在情境中找到自己的“角色”,使其能夠積極參與項目;多樣性即情境創(chuàng)設的形式應該是多樣的,既可以是自主探究,也可以是團隊合作,既可以是角色扮演,也可以是問題解決等。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情境創(chuàng)設中所起的是引導和協(xié)調的作用,是項目的引導者而非主導者,教師應該適時介入,引導學生進行有效學習,同時也要學會適時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
以《簡·愛》為例,教師創(chuàng)設了開展電影首映禮的情境,學生需要收集關于電影首映禮的各種信息,了解這種活動的流程與要求,然后依據(jù)現(xiàn)實,通過自主閱讀與合作探究等活動,完成電影《簡·愛》首映禮的模擬展示。
(三)設置項目任務,引領學生深度探索
以“堅韌與自由——簡·愛的成長之路”項目主題為例,教師可設計以下項目任務。
1.繪制簡·愛成長軌跡圖與人物關系圖
這一任務要求學生通過自主閱讀與合作探究,深入理解書中內容并且篩選信息,梳理簡·愛成長歷程中的關鍵節(jié)點與事件,例如簡·愛在蓋茨海德府的童年經(jīng)歷、在洛伍德學校的成長、簡·愛與羅切斯特先生的關系等。在這個任務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表達,大膽使用圖表、顏色、符號等視覺元素,繪制簡·愛的成長軌跡圖和人物關系圖。
這樣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分析簡·愛的成長歷程,全面把握簡·愛這一成長型人物形象的魅力,而且通過梳理,小說的深層邏輯也得以顯現(xiàn),整本書教學也從表層理解邁向深度探索。此外,通過創(chuàng)造性的繪圖活動,更能增加學生學習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2.撰寫簡·愛人物評傳
在寫人物評傳時,學生不僅需要結合傳記文學的創(chuàng)作藝術,還需要深入探究小說的豐富內涵,包括人物形象、歷史環(huán)境、社會意義等。撰寫人物評傳不僅能讓學生深入剖析簡·愛這一獨立、堅韌的女性形象,揭示其成長歷程所蘊含的道德選擇和價值觀念,還能反映出19世紀英國社會的階級、性別和文化背景,同時能夠加深《簡·愛》給予學生的關于勇氣、愛情與尊嚴的人生啟示。
3.設計電影宣傳海報
設計海報可以深化學生對《簡·愛》的理解。教師可以帶領學生欣賞并解讀以往電影《簡·愛》的宣傳海報等藝術作品,引導學生合理分配海報設計、海報文案等任務。
通過設計電影宣傳海報,學生不僅可以透過簡·愛的成長,思考愛的真諦,形成自己對簡·愛的個性化理解,而且通過藝術的手段,學生可以將自己的思想、觀念和情感巧妙地融入宣傳海報創(chuàng)作中,以視覺藝術的形式傳達對《簡·愛》主題的理解,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藝術素養(yǎng),實現(xiàn)文學與藝術的完美融合。
(四)構建學習支架,助力學生有效學習
項目式學習倡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探究性的學習,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但是這并不代表教師可以完全放手。教師應當深入了解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并巧妙地為學生構建學習支架。
針對以上項目任務,教師可以為學生搭建各種學習支架,例如在繪制簡·愛成長軌跡圖與人物關系圖的任務中,教師可以提供資源與工具支架:為學生提供視頻材料等豐富的學習資源,引導學生使用思維導圖等高效的信息組織工具,從而幫助學生系統(tǒng)地梳理和呈現(xiàn)人物的成長歷程與人物關系,提高學生的信息處理與分析能力。在撰寫簡·愛人物評傳的任務中,教師可以設定問題驅動支架,提出“簡·愛是如何展現(xiàn)她的堅韌與自由的”“她的成長經(jīng)歷對當代社會的女性有何啟示”等問題,從而發(fā)散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
(五)展示項目成果,見證學生成長進步
學生在完成任務項目之后,可以在班級內部以一場多維呈現(xiàn)的電影首映禮模擬展示項目成果。首先可以通過視頻介紹和主持人的致辭拉開序幕,接著將簡·愛成長軌跡圖和人物關系圖以實物和幻燈片的形式展覽,并由學生現(xiàn)場講解,帶領觀眾親身體驗簡·愛的成長之路。隨后進行現(xiàn)場朗讀人物評傳并開放互動問答環(huán)節(jié),歡迎觀眾與電影主創(chuàng)團隊進行溝通交流,同時設計的電影宣傳海報將構成一條引人入勝的海報走廊,供觀眾欣賞并投票選出最佳作品。最后,通過學生匯報、教師點評和頒獎儀式對項目進行總結,并將成果集錦制作成電子書于網(wǎng)絡展示,全面多角度地呈現(xiàn)學生的學習成果和創(chuàng)作才華。
(六)實施多元評價,全面評估學習成效
多元化的評價體系包括學生的自我評價、同伴互評以及教師點評,這種評價體系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學生作為項目的執(zhí)行者,必然會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深刻的體會,通過自我評價和同伴互評,學生可以了解自己的優(yōu)勢和不足,為以后的學習提供方向。此外,教師還應從閱讀能力、思維發(fā)展、情感熏陶等不同角度提供客觀性、發(fā)展性和總結性的評價,幫助學生對各組及個人在這次項目式學習中的表現(xiàn)進行總結,為下一次項目式學習奠定基礎。
在項目實施的過程中,學生會遇到很多挑戰(zhàn)和問題,這需要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及時的回顧和反思。課后,教師還要針對基于項目式學習的《簡·愛》整本書閱讀教學全過程進行反思與總結,并撰寫教學反思,從而提升項目式學習的成效。
四、基于項目式學習的《簡·愛》整本書閱讀指導的意義
(一)產品導向:以呈現(xiàn)項目成果為導向,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在這種學習模式中,學生不再是知識的被動接收者,而是成為主動探索和創(chuàng)造的個體,學生通過自主閱讀、合作探究等方式,最終呈現(xiàn)出一個有形的項目成果。這種產品導向的學習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促使他們在閱讀時更加深入和專注。
(二)任務驅動:以完成項目任務為驅動,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
在項目式學習中,教師通過設計一系列項目任務,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研究。這些任務涉及人物性格、小說主題、社會意義等多個層面,學生需要在閱讀過程中尋找答案,或者通過小組合作探討完成任務,這樣的探究過程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
(三)跨學科融合:以多元知識整合為手段,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項目式學習不局限于文學領域,它鼓勵學生將文學作品與其他學科知識相結合,比如繪制簡·愛成長軌跡圖以及制作電影宣傳海報的任務就與美術學科相結合。通過跨學科的學習方式,學生能夠從不同的角度理解和分析文學作品,從而獲得更為全面的認識。這種融合可以幫助學生建立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五、結語
項目式學習作為實施整本書閱讀的一種有效方式,在教學實踐中具有重要意義。教師要合理設計項目任務,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欲望,引導學生通過合作探究等形式完成項目,并積極展示項目成果,促成整本書閱讀的深度學習,從而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讓學生愛上閱讀。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31-32.
[2]俞雯,于倩.《簡·愛》整本書閱讀跨學科項目化學習的設計與實施[J].上海課程教學研究,2023(12):28-35.
[3]陳建紅.項目化學習在初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中的應用——以《簡·愛》為例[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24(5):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