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樣樣都好,模樣好,說話辦事利索,還能吃苦。她和父親于1993年走出農村,帶著借來的1200元到鄉(xiāng)鎮(zhèn)創(chuàng)業(yè),從租小門面到租大門面,再到買下屬于自家的大門面……30年時間,母親和父親硬是把養(yǎng)家糊口的農資店做成了方圓幾十里出了名的老字號。
我們姐弟三人受益于父母創(chuàng)造的條件,接受了更好的教育,后來都考進了高等學府,如今三人在大城市安家,各個事業(yè)小有所成。
按說,母親該知足了。生意做到了全縣數一數二,十里八鄉(xiāng)的種田人找著來買東西,三個兒女也夠爭氣,又孝順。然而,母親心中卻始終有個遺憾,雖至耳順之年仍不能釋然——她是個文盲!
家里的生意攤子越鋪越大,記賬、算賬、打條子總是免不了的,母親為此經歷了相當多的難堪與困難。我們年少時,母親經常感嘆,“一到寫字就害怕,怕人家笑話”“筆桿子千斤重”……但為生活所迫,只能抓緊一切機會學習。
母親相當聰慧,她很快記住了種子、農藥、除草劑上的字,記的賬也越來越清楚明白。長年累月的學習和鍛煉后,母親如今的識字量相當可以,字寫起來,雖談不上多美觀,但也是工工整整、有模有樣,甚至還會模仿父親的字體簽名……
但母親始終對她的“文盲”身份耿耿于懷,生意上的成就和兒女們的出息也不能抹平她這份專屬于自己的遺憾。
看到我們姐弟在手機上敲字,指尖如蜂蝶亂飛,母親又是一臉羨慕,再一次感嘆:念過書真好!
“你們手機上的字怎么出來得那么快?不用一筆一畫寫么?”
“不用!我們都是用拼音的,比寫字要快!”
“拼音難不難學?”
“簡單得很!一年級小學生都會!”
母親愛學、能學,但真聽到她想學拼音打字時,我們還是面面相覷。拼音這個東西,說難,一年級小學生都會;說簡單,教一個零基礎的成年人,從何教起?
因為職業(yè)的緣故,這個任務理所當然地落到了我的頭上。雖然身為人師,但我面對的都是初中孩子,他們的拼音成果都是小學老師打下的“江山”,我“坐享其成”。讓我教拼音,還真是毫無經驗。
看到母親心心念念想學,我只能現學現用。我借了小學一年級的語文書,完完整整地將拼音的內容系統地學習了一遍,第二天便開始給母親“上課”。
從“a、o、e”開始教起,母親一開始十分“輕敵”:“這個我會!電視上看過!”
加上聲調時,也還略有把握,但是四個聲調也夠母親反應好一會兒的。
待教到“i、u、ü、y、w”,她便有些弄混了:“這些字母長得真像!你講慢一點,我腦子哪能跟你們年輕人比!”
學到“b、p、m、f”時,母親則非常遲疑。到了“b、p、m、f”跟單韻母的拼讀時,不僅母親深感挫敗,我也十分焦躁。我覺得自己講得再清楚不過了,母親跟讀時,也挺順的,怎么放手拼讀就那么“拙巴”?!
母親顯然學得灰心且不耐,時不時有人來買東西,母親并不熱絡,我知道她心里并不好受。她不是畏難,而是有個根深蒂固的信念被動搖了。
母親沒能讀書,才進小學幾天便被外公叫回去放牛,從此便再沒進過學校。她總是賭著一股氣——
“你外公外婆給你大舅、老舅、老姨念書,他們不想念,逼著他們去念!我和你二姨想去念書,他們死活不給去,要打要罵的……”
這句話,母親念叨了很多年,她總認為如果當年給她念書,一定能念出來。兒女們讀書成器,她更是篤信自己也有讀書的天分,可現在小學一年級的拼音便難住了
她……
一想到母親心中的那點執(zhí)念就要被撲滅,母親那本就脆弱的信心可能就此破碎,我不忍心,也不甘心!
請教小學老師,學方法,聽網課,下視頻……我再學習、再教。我想成全母親關于讀書的那點念想,也想證明父母這代人是有能力學習新事物、新知識的。
父母只是老了。如果假以他們同樣的條件,再讓他們與我們同齡、同場競技,我們是不是一定比他們強?憑著良心說,我不敢保證。
也許母親真是被窮困埋沒了優(yōu)秀,也許讓我走母親的道路,我未必如她。我還想到,當年父母稍微站穩(wěn)腳跟之后,是母親一力主張將我和妹妹也接出農村,帶到鎮(zhèn)上去讀書,是母親成就了現在的我……
想到此,我收起心中暗暗的急躁與輕慢,放慢了節(jié)奏,買了鉛筆、橡皮、拼音本。我握著母親的手寫下了第一個字母,一如小時候,她牽著我走出了第一步……
母親的手寬大粗糙,溫暖有力。手握著手,我能明顯感覺到母親的緊張,自己也有些不習慣,我倆一時不知該如何用力。為了緩解微妙的尷尬,我沒話找話:
“媽,這鉛筆跟水筆不一樣,水筆是金屬頭,不會斷,鉛筆芯容易斷,寫字時力氣要小點。”
“嗯!”
“你先別用力,我?guī)е銓憥讉€,你先感覺下?!?/p>
“好!你寫!”
我一瞬間有些惘然——我有多久沒與母親牽手了?明明小時候牽起手來那么自然而然。
手把手教母親寫了兩行字母,我便讓母親自己試試。母親大約是太想寫好,總忍不住用力,鉛筆尖每次撇斷時,母親也有些不好意思,總刻意地避免看我……
“媽,你慢點寫,不著急,寫輕點不要緊,慢慢就能用對力氣。”
“看來念書也不容易啊,一年級就這么難了!”
“拼音入門難,越到后面越簡單。你還記得小時候,我剛上一年級,我爸輔導我學習,學拼音這塊打了我好幾次?!?/p>
“是啊,那時候剛上學,能懂什么?你爸也是!”
“七八歲小孩,正是頭腦反應快的時候,都覺得難學,你覺得難也正常。你能下定決心去學,都很了不得了!慢慢來,以你的聰明,肯定能學會……”
就這樣邊教,邊讀,邊寫,邊聊……小時候趴在柜臺上寫作業(yè)的畫面逐漸鮮明,只是現在換我來成就母親。
我方法學得很快,內容教得很慢,課本上總共33頁的拼音內容,我教了整個暑假。
是的,我教了整個暑假,母親也學了整個暑假!我沒想過母親真的能堅持下來。
小妹、小弟說了幾次:“真應該給咱媽頒發(fā)‘三好學生’獎狀,除了賣東西、做家務,天天在那里寫寫念念的,比我們當年念書還用功……”
而母親的學習成果也頗為喜人,用拼音在聊天框查字,斟酌著回復別人信息,已問題不大。后來一年四季的文字叮嚀下,母親時不時會加上一句:“上面的字是我用拼音打的……”
傳道、授業(yè)、解惑,這也許是我職業(yè)生涯中最有意義的一次教學——往小了說,我最終教會了母親拼音;往大了說,時代并沒有拋棄這代父母。因為我相信,天下一定還有很多子女,他們主動、認真、慎重,他們以愛為名或陪著或牽著父母跟上時代的步伐。這個過程也許有性急,也許有質疑,也許有挫敗,但其中的意義與快樂,質樸、厚重又嚴肅,不是嗎?
(作者單位:廣東深圳市光明區(qū)光明中學)
責任編輯 晁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