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圍繞美國電影《芭比》中肯在現實中接觸到父權制,思想覺醒后返回芭比樂園并將芭比樂園改為肯樂園的情節(jié)展開,最終芭比們又將肯樂園改為芭比樂園,以批判和諷刺美國現有的父權制思想。女性觀眾在觀影時常將自己代入芭比的視角,對肯“篡權”芭比樂園的行為感到憤怒,認為肯樂園不具有正當性。但芭比樂園作為現實世界的鏡子,肯樂園才更貼合現實女性的處境。從統(tǒng)治管理模式和具體方式兩方面比較、分析芭比樂園和肯樂園,認為它們作為單一性別權利社會的社會結構和實踐體系在本質上是相同的,是父權制或性轉版父權制,最終都會造成社會的不平等。
[關 鍵 詞] 《芭比》;芭比樂園;父權制;單一性別權利社會;肯樂園
過去的一年是女性題材電影爆發(fā)的一年,故事都試圖聚焦于女性覺醒。其中《芭比》無疑完成度最高,是全球票房的贏家,既溫和輸出又嚴厲批判,掀起了巨量的女性主義討論,真實地反映了美國社會部分女性的生存體驗和真實現狀。雖然芭比和肯沒有男性和女性的第一性征,但他們有男女的性別設定。在觀影過程中,女性觀影者更容易代入芭比的視角,對肯的“篡權”行為和肯樂園的父權制本質表示憤慨,認為肯樂園不具有正當性。但實際上,芭比樂園和肯樂園的統(tǒng)治管理模式和具體方式的本質完全相同,兩個時期樂園的“正當性”是相當的。
一、芭比和肯“覺醒”中對父權制的認知
(一)芭比和肯是被設定了固有程序的玩偶
最初,是露絲·漢德勒(Ruth Handler)創(chuàng)設了芭比,然后肯作為芭比的男朋友被設計了出來,肯是為了豐富、映襯芭比而存在,是芭比樂園的附屬品。但不論是作為主導者的芭比,還是作為附屬品的肯,他們都僅僅只是樂園中的玩偶,他們在芭比樂園里都不具有獨立思考和表達自己獨立思想的能力,每天過著溫馨、浪漫而美好的固定生活,肯每天遇到的麻煩都是相同的,一切看起來都那么和平、幸福和快樂。因為芭比們和肯們在被創(chuàng)造時已經被設計者在外形體態(tài)、生活狀態(tài)、工作模式、娛樂方式等方面設定了固有程序或既定的思維模式,所以在樂園這個固有環(huán)境中,他們只能或者只會按已設定的行為程序和思維模式去思考,設定程序中芭比是樂園的主導者或領導者,肯是樂園的附屬者或被領導者,是芭比的崇拜者和追隨者。
(二)真實世界的經歷讓芭比和肯思維覺醒
樂園的變化是從某一人突破既定思維開始的,有一天芭比突然開始思考死亡,之后又發(fā)現自己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麻煩:起床沒有洗浴的水,下樓不能飛而是直接墜落,連自己走路也不再是只用前腳走,而是平腳走路,還有了橘皮組織。芭比經歷了前所未有的連續(xù)事件,第一次有了煩惱,并產生了害怕、恐慌的情緒。
芭比認為自己出現了故障,所以為了讓一切修復如初,她前往真實世界尋找自己的主人。而現實世界中,男性對芭比的凝視,以及女性被排擠在社會要職之外的處境,使芭比產生了既定的幸福、快樂之外的不同情緒,這些情緒是芭比的玩偶程序中所沒有的。但處于現實世界中的芭比,不得不面臨這些未曾遭遇的問題和情緒,開始思考解決方案。為此,芭比開啟了她獨立于玩偶既定領導、主導程序的思考,思想開始覺醒。
而跟隨芭比到現實世界的肯,看到了與芭比樂園完全不一樣的世界。這里的男人也可以做領導者甚至總統(tǒng),可以不是女人的附屬品,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工作,甚至男性可以做和芭比樂園里芭比做的一切事,這讓肯大開眼界,同時對現實世界中接觸到的父權制感到好奇,并不斷去嘗試。當肯從父權制的各種嘗試中感受到在芭比樂園從未感受到的成就感和滿足感時,他開始超越玩偶的固有程序獨立思考,開啟了他獨立于玩偶既定服從、附屬程序的思考,思想開始覺醒。
現實世界中經歷的事情越來越多,芭比和肯也逐漸脫離了玩偶的禁錮,成為一個獨立存在的人,開始按自己的想法行事。社會的發(fā)展變化不是某個人能完全控制的,但社會中的每一個人又都是影響社會發(fā)展變化的因素,擁有獨立思考是人類覺醒的標志,這些思考也是推動社會朝著絕大多數人期望的更好的方向發(fā)展的關鍵。電影《芭比》是否在借此寓意“人”和“思想覺醒的人”,是否將現實生活中的父權制社會在芭比樂園中給予性別反轉,賦予女權主義思想并借此給所有人啟發(fā),以追求真正的男女平等,不得而知。
(三)芭比和肯對父權制的認知沖突
一般情況下,人們容易對和自己有相似處境、經歷和情緒的人產生共情,比如打工人對打工人會產生共情,商人對商人會產生共情。人們還容易對和自己有共同點的人產生強弱不定的比較心理,比如同齡人對同齡人會產生比較心理,這種比較心理及比較結果會激發(fā)如不甘、同情等情緒。
在芭比和肯剛接觸現實世界時,如果他們了解現實世界中人們的真實處境,那么芭比會更容易與現實世界中的男性產生共鳴,因為他們都是自己所處世界的主導者和領導者,同理,肯更容易對與他有相似處境的現實世界中的女性感同身受,因為他們在自己所處的世界都是異性的附屬品、崇拜者和追隨者。
但人們對陌生人的性別一般通過外形判斷,所以在芭比和肯進入現實世界置身于父權制環(huán)境中后,芭比就被周圍人放在“被壓迫者”的位置上,而肯則被“授予”了男性的特權,這讓他們有了與樂園男性和女性不一樣的奇妙體驗。這種情況加上玩偶的原有設定讓芭比和肯本身就有“女性”和“男性”的自我認知,他們各自在心里對現實世界的女性和男性產生了共情和比較心理。
由于父權制對男性的中心化和對女性的壓迫,肯和芭比分別對父權制產生了贊同和反對態(tài)度。肯發(fā)現他能夠在父權制下受到尊重,甚至繼續(xù)做肯,不需要做出任何改變就行,只因為他是一個“男人”。而芭比感受到了父權制對女性的壓迫和不友善,不得不落荒而逃。但他們對父權制的理解非常淺顯,肯只看到了現實世界中上位者的一面,芭比只看到了現實世界中下位者的一面,都只看到現實世界中父權制對自己既往地位的改變。因為他們都體會過“上位者”和“下位者”的處境,基于上位者的滿足感、成就感、獲得感或者虛榮心理,他們都想讓自己處于制度上位者的位置,卻沒有看到自己在曾經的某個地方受到的壓迫、感受到的無力、不被認可就是這種制度帶來的。
二、芭比樂園和肯樂園統(tǒng)治管理模式本質上都是父權制
從根本上來說,芭比和肯各自認同芭比樂園和肯樂園的統(tǒng)治管理模式,這可以從“肯要把芭比樂園變?yōu)榭蠘穲@”和“芭比要把肯樂園變回芭比樂園”的行為看出。但他們對各自樂園的統(tǒng)治管理模式的理解卻不同??现雷约旱慕y(tǒng)治管理模式就是學習的父權制,而芭比卻不知道,芭比的統(tǒng)治管理模式是曾經的固有設定,而且在這種統(tǒng)治管理模式中,她是既得利益者,很少有既得利益者會去反思長期讓她受益的事物。芭比在體會到現實世界父權制下位者的壓迫處境后,沒有對曾經的下位者肯產生共情,也沒有反思芭比樂園的統(tǒng)治管理模式與現實世界父權制的本質是否相同。她只是因為父權制的統(tǒng)治管理模式給她帶來的糟糕感受所以想要回到芭比樂園,回到那個她是上位者、既得利益者的世界。在芭比樂園中,經典芭比是最符合芭比形象的,是上位者中的上位者,她甚至不理解上位者群體內部的壓迫。
(一)父權制的內涵和特征
美國明尼蘇達州馬卡萊斯特學院哲學教授卡倫·J·沃倫(Karerr·J·Warren1947年出生)通過概念框架分析父權制,包含基本的信仰、價值、態(tài)度和假設。父權制社會采取的是單一性別統(tǒng)治管理模式,因此父權制具有以下重要特征。
1.存在等級制
即社會公眾存在高位者與低位者的價值思維方式,賦予高位者更高的價值、地位或威望。[1]其中,男性是高位者,女性是低位者。馬克思主義女權主義認為,“父權制”的核心是性統(tǒng)治中存在“物質基礎”(material basis),即男性對女性勞動力的統(tǒng)治。這種統(tǒng)治包含權利的等級劃分。[2]
2.價值二元論[1]
即將分立的雙方看作是對抗性的、排他性的,而不是互補性、包容性的,這就把更高的價值、地位和威望集中于其中一方。二元論產生于主導者對依賴性的否定。例如,父權制社會中,作為主導者的男性群體拒絕承認自己對被壓迫者的女性群體的依賴,為盡可能地拔高自己,使自己處在穩(wěn)定的支配地位,將更高的價值、地位和威望賦予自己這一單一群體。對依賴性群體的否定、統(tǒng)治與臣服關系共同塑造了關系雙方的身份。[3]
3.統(tǒng)治的邏輯
通過立論結構證明屈從地位是合理的。[1]父權制造成了權力等級和統(tǒng)治者男性多數地位[1],但父權制并不維護所有男性,他只維護符合父權制標準的男性,男性和男性之間也有等級劃分,男性同樣會被父權制迫害。
(二)芭比樂園和肯樂園統(tǒng)治的父權制特征
1.芭比樂園和肯樂園的統(tǒng)治者都是單一性別
在玩偶樂園,芭比和肯除了外形特征外沒有其他生理區(qū)別,但由于性別是玩偶的基礎設定,所以他們之間靠外貌來劃分“女性”和“男性”兩個群體。
不論是芭比樂園還是肯樂園,都被“單一性別”授予特權,都是系統(tǒng)的、結構化的、不公正的某一個性別統(tǒng)治另一個性別的社會制度[4],其自身都有局限性。因為兩個樂園的要職或者說政治領導核心都是由單一的一個性別的人擔任,要么是芭比,要么是肯,即樂園都是“單一性別”統(tǒng)治管理模式。
2.芭比樂園和肯樂園不同性別之間的壓迫
肯毫無疑問認同自己的統(tǒng)治管理模式是在照搬父權制,但芭比不知道芭比樂園的設定就是現實的鏡面,也就是說,芭比樂園的統(tǒng)治管理模式是性別轉化的“父權制”,也就是芭比權制。進一步說,芭比樂園中芭比是權力的中心,而肯作為依附者無法擔任社會要職,被忽視,被邊緣化。
雖然芭比在現實世界中認識到了父權制的不公正,但由于學習不夠深入、理解過于淺顯,所以沒有認識到父權制和芭比樂園統(tǒng)治管理模式本質上是相同的,沒有認識到二者都是單一性別中心,是一個性別在壓迫另一個性別。
芭比們即使在肯樂園時期處在現實女性的社會地位,她們的心理狀態(tài)和現實女性也應該是不同的。從社會主導者變成被支配者和從來都沒有成為過主導者的女性狀態(tài)顯然是不一樣的,芭比們沒有經歷過長期的、從始至終的父權制壓迫,沒有被他人的不屑眼光長期凝視傷害過……那她們能否理解現實世界女性被客體化、固化的各種不公,而肯作為曾經芭比樂園“性轉版父權制”的下位者,又是否能反思父權制的陷阱?
3.芭比樂園和肯樂園同一性別內部的壓迫
在芭比群體中有一個特殊的芭比,芭比們稱呼她為怪異芭比,她被排斥在芭比群體之外。她曾經是有史以來最漂亮的芭比,直到她在“真實世界”里的主人對她實施了“暴行”,才讓她變成現在的模樣。一個芭比對她的評價是:“現在她永恒的命運就是讓其他芭比娃娃更漂亮,而她自己卻越來越崩潰。”
父權制為社會描繪了一個經典男性形象,具有男性氣質,肌肉發(fā)達,有領袖能力、事業(yè)有成等特質。越貼近這個形象的男性在父權社會中就越被推崇。父權制社會對男性氣質的描繪與整個社會的核心價值十分接近,女性氣質與之相較則是次等的、依附的[5],這能夠增加男性認同,從而輔助男性統(tǒng)治更加理所應當。
父權制下的社會教育告訴男性:你們是第一性,是上位者。而在現實生活中,如果無法比別的男性更靠近父權制的標準,就會成為男性即上位者中的下位者。當思想觀念和現實處境發(fā)生嚴重沖突時,就會出現自我認知失調。為了在此之中找到平衡,男性只能壓迫女性或者比自己更低一階層的男性,這也導致不只兩性之間存在壓迫,男性群體內部也存在壓迫。但“男性氣質”“強壯有力”“肌肉發(fā)達”等男性特征的形成常有先天因素影響,而性別也是天生的,所以男性群體內部的壓迫和兩性之間的壓迫一樣不合理。
芭比樂園里也有這樣的形象標準,甚至這個形象標準更加膚淺,那就是“經典芭比”的外形特征,越貼合這個形象標準的芭比就越受歡迎,并處于社會中心。而“怪異芭比”因為與標準芭比形象相差甚遠,所以被芭比們排擠,成為邊緣群體,被安置在芭比樂園的中心之外。在肯樂園中,艾倫也處在和“怪異芭比”相同的地位,因為他不符合肯學習的父權制中的男性形象??想m然在現實世界遇到了學歷對人處境的劃分,但他并沒有意識到父權制下的上位者群體中也不是人人平等的,他認為是人家的父權制學得不夠好,但恰恰是人家學得很好,理解很深入,才能構建出這樣的一套制度。
芭比和肯在各自群體內有高低位者之分,這一特征完全符合父權制的等級制特征。這也表明芭比樂園和肯樂園都不是一個包容、平等的社會,不只是某一個性別壓迫另一個性別,甚至連單一性別內部也存在鄙視鏈。
(三)芭比樂園和肯樂園存在的“正當性”相當
在與父權制類似的“單一性別”統(tǒng)治管理模式的基礎上,如果兩個樂園存在的正當性根據樂園領導者的性別不同而變化,那么這種判斷本身就是錯誤的,因為無論是芭比的單一領導還是肯的單一領導,都不能成為樂園期待的未來或圓滿的結局,即兩性平等,和諧共處。
而芭比和肯是否可能共同領導樂園,或者未來是否有其他附屬品玩偶加入樂園的政治領導團隊,這本是筆者對電影結局的期待,但電影沒有交代,未來即便真的出現這類情節(jié),對于樂園而言,這也是社會向更平等、更美好的平權主義方向發(fā)展的結果。
三、芭比樂園和肯樂園父權制統(tǒng)治下具體方式不同的原因
芭比樂園和肯樂園雖然都采取存在性別歧視的父權制或翻版父權制統(tǒng)治管理模式,但具體統(tǒng)治行為方式的不同所呈現出的觀感卻大相徑庭,這也是很多觀眾討厭肯樂園而熱烈地期望恢復芭比樂園的原因。它們的區(qū)別在于,樂園處于芭比主導期時,芭比沒有像肯主導期時的肯那樣去貶低芭比,沒有大肆宣揚單一性別權力社會。就普通大眾的價值觀而言,貶低他人者或者為達私利目的宣揚個人理念者,總是被人嫌棄,且不被人待見,所以大家始終喜歡擁有世襲統(tǒng)治者血統(tǒng)(和帝王家純凈血統(tǒng)一樣)的沒有任何瑕疵的擁有完美品質的芭比,嫌棄骨子里透著自私、投機的篡權者——肯。但是,芭比和肯都是芭比世界的一員,二者不同表現行為的原因值得進一步探討。
(一)世襲的領導者并無被他人替代統(tǒng)治者的擔心
芭比不需要貶低肯或其他人,也不用宣揚什么理念就可以一直做樂園的領導者,因為這個樂園從創(chuàng)設開始就已經設定由芭比主導,程序設置已然如此,就像我們世世代代的很多傳統(tǒng)、帝位世襲一樣,從上到下有著傳統(tǒng)思想的社會大眾覺得領導者就該是世襲者,所以芭比沒必要通過貶低他人或宣揚什么主義以確立或鞏固自己在樂園的主導地位。當然,因為芭比內在也沒有設置貶低他人、防范他人或宣揚某些有利于自己領導地位的程序或思想,所以芭比對這樣做實際也沒有內在驅動力。
(二)篡權者需要樹立人設以鞏固其統(tǒng)治權
雖然肯被創(chuàng)設時,也沒有被設置主導樂園的程序或思想,但在肯跟隨芭比到現實世界半日游后,學習了父權制的統(tǒng)治管理模式之后,肯要把芭比樂園變?yōu)榭蠘穲@時,需要讓以樂園主導者自居的芭比臣服于自己,必須讓芭比們自己把自己放到樂園附屬品的位置上。那么,通過貶低芭比,宣揚有利于肯的單一性別主權主義,從思想上對芭比進行控制和禁錮,并利用擁有領導權的芭比的既有影響力和主動放棄領導權而臣服于肯的行為,去影響其他芭比啟動服從肯的程序或潛在思想,這是肯改變樂園主導者最快捷、最有效的方法,這和現實世界的征服者或者篡權者的操作方式本質上并無區(qū)別,核心思想完全一致。
(三)不同的統(tǒng)治方式不能改變其相同的父權制統(tǒng)治模式
雖然芭比樂園和肯樂園存在統(tǒng)治具體方式和社會氛圍的差別,但不會改變二者單一性別領導的本質特征??v觀芭比和肯在各自主導樂園時期的統(tǒng)治領導方式的具體差異,實際上是兩個樂園的主導者產生方式不同而引起的,并不影響樂園統(tǒng)治的父權制本質。因此,我們不應局限于表面上的性別差異,而忽視了兩個樂園在社會制度上的一致性。我們也應該充分考慮,芭比作為電影主人公,她的視角體驗會影響觀眾的感受。而在芭比樂園中芭比是上位者,在肯樂園中芭比是下位者,這樣的差別感受也會加深觀眾對肯樂園的厭棄。如果肯是電影主人公,那么肯將芭比樂園改為肯樂園的劇情就變成了“復仇爽文”的“美滿結局”。
四、結束語
在電影《芭比》中,芭比樂園與肯樂園雖表面上看似截然不同,即芭比樂園由“女性”主導,更加和諧,社會氛圍更加積極,而肯樂園由“男性”主導,充斥著更濃厚的壓迫氛圍,但深入探究后會發(fā)現,它們在統(tǒng)治管理模式上存在諸多一致性,兩者均采用了“單一性別”統(tǒng)治管理模式,雖然確保了社會規(guī)則與秩序的有效實施及玩偶樂園的穩(wěn)定性,但卻造成了社會等級劃分,至少有一半的群體受到壓迫,人與人地位不平等,被壓迫者心靈深處充滿怨氣,且這樣的等級劃分限制了下位者的上升通道,阻礙了下位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利于人類社會的長遠發(fā)展。通過對芭比樂園與肯樂園的比較,我們應認識到它們所代表的美國社會某個階層為了塑造人類等級觀念所進行的思想奴役,以及這一思想所形成的性別歧視、上位者對下位者的壓迫等不平等現象,已經背離了人類對性別平等、種族平等和民族共同體意識等孜孜不倦的追求,以形成人類社會不同性別、不同種族和不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和諧發(fā)展格局。
參考文獻:
[1]王素娟.解析生態(tài)女性主義對“父權制”世界觀及二元式思維方式的批判[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38(1):48-50.
[2]上野千鶴子.父權制與資本主義[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20:55.
[3]杜二敏.生態(tài)人建構再探:以生態(tài)女性主義為理論關照[J].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6(2):4-8.
[4]李巖.社會性別視閾下的“父權制”批判[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29(3):480-484.
[5]梁童心.西方性別氣質研究綜述[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12(4):56-58.
作者單位:東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