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務·目標解讀
文學評論是對作家、作品和文學現(xiàn)象進行評價的文章,主要是對其思想內(nèi)容、創(chuàng)作風格、藝術(shù)特點、作家創(chuàng)作的得失等方面進行議論、評價,這也是部編版必修上第三單元的單元寫作任務。文學短評是以具體的文學作品為評論對象,并對對象的某一點進行深入品析和闡發(fā),進而得出某個評論性觀點。不同文學體式的評論著眼點各不相同,在對其做短評時應該“因體而論”,結(jié)合文體特點去做相應分析。近年來的高考題、模擬題都在這一知識點上進行了不同形式的考查。很多文學小評論(短評)及其題型特點由以往的單一文本變成雙文本。文本一是散文或小說,文本二是文學評論。文本二是碎片化的段落,評論內(nèi)容主體是基于對文本一的文學理論的概括,二者間相互印證,其評論要點可以在文本一找到驗證。此類題型將文學類文本與短論述類文本相結(jié)合,構(gòu)成跨文體、多文本式考查模式,落實了新課標理念的群文閱讀要求;或在主觀題中引入關(guān)于作家作品的相關(guān)評論,要求考生在文本中印證這類題型其實意在考查考生能否在理解此觀點的基礎上在文中為之找到相應的“論據(jù)”,對精讀的能力要求很高。在閱讀題中,讀始終是首要的能力,讀得深入、準確,才能寫得出、寫得好。
早在2021年初進行的八省市聯(lián)考文學閱讀中,第9題“以《一則‘新世說’》為題寫一則小評論”就引起了廣泛關(guān)注。該題正呼應了新課標、新教材的要求,鮮明地反映了新高考命題的導向:寫作不單單是后面“寫作”題的任務,在閱讀中同樣可以進行。在2023年的新高考Ⅰ卷的文學類文本《給兒子》的閱讀中,就出現(xiàn)了讓考生寫出文學短評思路的考題,可以說是對這一知識點的正式考查在高考中的首次亮相,題型設計非常具有創(chuàng)新性?!白x書小組要為此文寫一則文學短評。經(jīng)討論,甲組提出一組關(guān)鍵詞:未來·回憶·成長;乙組提出一個關(guān)鍵詞:河流。請任選一個小組加入,圍繞關(guān)鍵詞寫出你的短評思路?!蔽覀兛梢郧逦乜吹?,此題已經(jīng)指向了思想內(nèi)容和重要意象兩個評論的切入點,考生需要做的就是結(jié)合文本找“論據(jù)”,呈現(xiàn)自己的論證思路,即給出自己的“分論點”。要做好這一題,就必須回到課本上寫作文學短評的相關(guān)章節(jié),梳理和明確文學短評的寫法。
除了寫作“短評思路”的題型,還有一類,則是在題目中給出某種既定的文學評論,要求考生結(jié)合文章談談自己的理解。在高考命題建議中,新課程標準提出:“倡導綜合性的測試形式,可圍繞情境選擇相關(guān)材料,設置一組有內(nèi)在聯(lián)系的、指向核心素養(yǎng)的問題或任務?!痹谖膶W類文本閱讀考查中,采用文藝理論與文本互證的形式,就恰好契合了這一標準。如小說文本的考查,引入文學觀點,要求用所列出的小說文本內(nèi)容進行驗證。這些文學觀點,可以是中外某個文學理論、某種文藝思潮,也可以是某位名人的觀點或作者自己的風格特色、寫作特點,將它們作為理論支撐引導學生理解小說文本。比如下面題型:
1.文本二評論帕烏斯托夫斯基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是“大自然之戀”,談談文本一是如何體現(xiàn)的。
2.杜文娟在采訪中曾說,生命禁區(qū)中的所有生靈,都稀缺而珍貴,要通過細致描寫,賦予生命之上的意義。請分析這種理念在本文中是如何體現(xiàn)的。
3.與《邊城》一樣,《長河》也是一部田園牧歌式的散文化小說。請結(jié)合文本賞析這一藝術(shù)特色。
又如下面這道題:“茹志鵑在《追求更高的境界》一文中強調(diào),小說創(chuàng)作要有‘更高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力’以再現(xiàn)優(yōu)美的典型。請談談本篇小說是如何體現(xiàn)這一創(chuàng)作追求的?”本題的文本從“典型人物”“以小見大”兩個小說創(chuàng)作的技法角度,去印證茹志鵑自己提出的創(chuàng)作觀,可以說是為其觀點在文中找出論據(jù),佐證觀點,正是評論的一種思路,既考查了考生寫作評論的能力,又清晰體現(xiàn)了教考銜接??忌煜ふn本上茹志鵑《百合花》一文,經(jīng)驗遷移,也不難理解該題。
技法·錦囊妙計
寫作文學短評,大致有“閱讀、定題、評論、寫作”四個步驟。
首先,寫作文學短評之前,一定要細讀作品,置身于作品之中,讀懂作品。我們一般采取“總體—部分—總體”的步驟。先“總體”,就是從頭至尾通讀作品,得出初步而概括的印象;再“部分”,就是對重要部分仔細地閱讀,找出畫龍點睛的句子,通過分析研究,加深印象,從而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抓住主要的特色,初步形成觀點;最后“總體”,就是再次瀏覽全文,獲得對作品全面完整的認識,對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作出準確判斷。
其次,寫文學短評可從思想內(nèi)容、藝術(shù)形象、表現(xiàn)手法、構(gòu)思技巧、語言特色等方面入手。選擇作品內(nèi)容或者作品形式的某一個特點進行評論。具體角度可參考下表:
就目前的高考題型來看,短評寫作通常是圍繞題目中給出的“關(guān)鍵詞”進行的。答題前,一定要想一想本文可以從哪些角度與該關(guān)鍵詞關(guān)聯(lián),比如內(nèi)容、情感、藝術(shù)手法等角度。如果沒有給出相應的關(guān)鍵詞,而是讓考生自己設計一個文學短評的思路,則相當于寫一個簡要的寫作提綱,只要從清晰的點切入,有層次地體現(xiàn)出自己的評論思路即可。這一題的根源其實還是在于對文章的整體把握,無論是對內(nèi)容、主旨還是藝術(shù)特色,都需要考生有比較清晰、準確的理解。
再次,文學短評一定要“評”,要有論述、講道理。寫文學短評要單刀直入、開門見山地提出論點,然后就原作內(nèi)容進行復述或引用,應采用“述評結(jié)合”的方法,闡釋自己的看法。寫作時,首先要根據(jù)命題者的要求確定評論重點,有明確的評價。確定了評論重點,就確定了評論的中心,也就確定了鑒賞、評價的主攻方向。在答一道閱讀題時,就相當于我們要依序呈現(xiàn)一篇短評的論點與分論點,自然就要遵循一般議論文的要求:觀點鮮明、正確,論證緊扣原文,有依據(jù)、有邏輯地呈現(xiàn)自己的短評思路。
當然,能力有余的話,還可以追求有新的評論角度,要提出獨到的見解,寫出獨到的認識,表達個性化的閱讀體驗。面對一個新題型,能夠冷靜審題,不被嚇住,也非常重要。高考題的考查范圍不會逾越我們所學,閱讀題的本質(zhì)是把自己對文章的理解用自己的話轉(zhuǎn)述出來,只是這種“轉(zhuǎn)述”需要按題目的要求來體現(xiàn)罷了。我們在這類題的審題上一定要細心,注意切入角度不要偏離題目要求。
典例·分析運用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023年新高考Ⅰ卷)
給兒子
陳 村
你總會長大的,兒子,你總會進入大學,把童年撇得遠遠的。你會和時髦青年一樣,熱衷于旅游。等到暑假,你的第一個暑假,兒子,你就去買票。
火車430公里,一直坐到蕪湖。你背著包爬上江堤,看看長江。再沒有比長江更親切的河了。它寬,它長,它黃得恰如其分,不失尊嚴地走向東海。
你走下江堤,花一毛錢去打票,坐上渡船。船上無疑會有許多人。他們挑著擔子,扛著被子,或許還有板車。他們說話的聲音很高,看人從來都是正視。也許會有人和你搭話,你就老老實實說話。他們沒有壞意。
你從跳板走上岸,順著被鞋底和腳板踩硬踩白的大路,走半個小時。你能看到村子了。狗總是最先跳出來的。你可以在任何一家的門口坐下,要口水喝。主人總是熱情的,而狗卻時刻警惕著。也許會引來它的朋友們,紛紛表示出對你的興趣。你要沉住氣。
你謝過主人,再別理狗的訛詐,去河邊尋找灘船。如果你運氣好,船上只有一兩個客,你就能躺在艙里,將頭枕著船幫,河水拍擊船底的聲音頓時變得很重。船在槳聲中不緊不慢地走。雙槳“吱呀吱呀”的,古人說是“欸乃”,也對。怎么說怎么像。
板橋就在太陽落下去的地方。你沿著大埂走,右邊是漕河,它連接著巢湖和長江。河灘如沒被淹,一定有放牛的。你走過窯場就不遠了??梢詥枂柸?,誰都愿意回答你,也許還會領你走一段,把咄咄逼人的狗子趕開。走到你的腿有點酸了,那就差不多到了。
走下大埂,沿著水渠邊的路走。你走過一座小橋,只有一條石板的橋就是進村了。我曾寫過它。這時,你抬起頭,會發(fā)覺許多眼睛在看著你。
你對他們說,你叫楊子,你是我的兒子。
兒子,你得找和你父親差不多年紀的人,他們才記得。
他們會記得那五個“上海佬”,記得那個戴近視眼鏡的下放學生。他們會說他的好話和壞話。不管他們說什么,你都聽著,不許還嘴。他們會告訴你一些細節(jié),比如插不齊秧,比如一口氣吃了個12斤的西瓜。你跟他們一起笑吧,確實值得笑上一場。
你們談到黑了,會有人請你吃飯。不必客氣,誰先請就跟誰去。能喝多少喝多少,能吃多少吃多少,這才像客人。天黑了,他們會留你住宿。他們非常好客。
兒子,你去找找那間草屋。它在村子的東頭,通往曬場的路邊,三面環(huán)水。你比著照片,看它還像不像當年。也許那草屋已經(jīng)不在了,當年它就晃晃的,想必支撐不到你去。也許,那里又成了一片稻田。
晚上,你到田間小路上走走。你邊走邊讀“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感受會深深的。風吹來暖暖的熱氣,稻穗在風中作響。一路上,有螢火蟲為你照著。
假如你有膽量,就到村東頭的大墳塋去。多半會碰上“鬼火”,也就是磷火。你別跑,你坐在墳堆上,體會一下死的莊重和沉默。地下的那些人也曾生活在這塊土地上,勞動,繁殖。他們也曾埋葬過他們的祖先。①你會捉摸到一點歷史感的,這比任何教科書都有效。
住上幾天,你就熟悉村子了。男人愛理干干凈凈的發(fā)式,兩邊的頭發(fā)一刀推凈,這樣頭便顯得長了。頂上則是長長的頭毛,能披到眼睛,時而這么一甩,甩得很有點味道。
我喜歡見他們光著上身光著腳的樣子。皮膚曬成了栗色,黑得發(fā)亮發(fā)光,連麥芒都刺不透它。他們不是生來這樣的。和他們一起下河,你就知道,他們原先比你還白?,F(xiàn)在,他們和你的祖先一樣黑了。和你父親當年一樣黑。你要是下田,就和你一樣黑。
下田去吧,兒子。讓太陽也把你烤透。你彎下腰,從清晨彎到天黑,你恨不得把腰扔了。你的肩膀不是生來只能背背書包的。你挑起擔子,肩上的肌肉會在扁擔下鼓起。也許會掉層皮,那不算什么。你去拔秧,插秧,鋤草,脫粒。你會知道自己并非什么都行。你去握一握大鍬,它啥時候都不會被取代。工具越原始就越扔不了,像錘子,像刀,總要的。你得認識麥子,稻子,玉米,高粱,紅薯。它們也是扔不了的。你干累了,坐在門邊,看著豬在四處漫游,看著雞上房,鴨下河,鵝竄進秧田美餐一頓。你聽著杵聲,感覺著太陽漸漸收起它的熱力。你心平氣和地想想,該說大地是仁慈的。它在無止無息地輸出。我們因為這輸出,才能存活,才得以延續(xù)。
那一層層茅草鋪就的屋頂,那一條條小河分割的田野,那土黃色的土墻,那牛,那狗。那威力無比的太陽。
②你會愛的。
你就這樣住著,看著,干著。你去過了,你就會懂得父親,懂得父親筆下的漕河。當然,這實在不算什么,應當珍視的是你懂了自己。③你得不讓自己飄了,你得有塊東西鎮(zhèn)住自己。也許,借父親的還不行,你得自己去找。
當你離開板橋的時候,人們會送你。你是不配的,兒子。你得在晚上告別,半夜就走。夜間的漕河微微發(fā)亮,你獨自在河灘坐上一會,聽聽它的流動。
要是湊巧,你可以帶條狗崽子回來。找條有主見的。開始,也許它有點想家。日子長了,你們能處好。你會發(fā)覺,為它吃點辛苦是值得的。
也就是這些話了,兒子。你得去,在大學的第一個暑假就去。④我不知道究竟會怎樣。要是你的船走進漕河,看見的只是一排煙囪,一排廠房,兒子,你該替我痛哭一場才是。雖然我為鄉(xiāng)親們高興。
1984.8.5
(有刪改)
任務題
1.讀書小組要為此文寫一則文學短評。經(jīng)討論,甲組提出一組關(guān)鍵詞:未來·回憶·成長;乙組提出一個關(guān)鍵詞:河流。請任選一個小組加入,圍繞關(guān)鍵詞寫出你的短評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教材中“學寫文學短評”的說明,為初學者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指導,如抓住感觸最深的地方展開評論,善于聚焦、抓住小切入口等。題干中給出的甲、乙兩組不同的關(guān)鍵詞,正契合了這樣的指導方向。
從頭初讀,作品寫的應該是父親關(guān)于未來的想象,想象兒子長大了,上了大學,放暑假的時候要出門旅行。可是讀著讀著,新的感覺出現(xiàn)了,兒子那未來旅行的每一步,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的,那旅途的每一個細微之處,都盡在父親的掌握之中,他寫的好像并不是兒子未來的不可知的旅行,而是自己以前的生活,借著替兒子暢想未來,完成的是自己的懷舊之旅。這個“錯位”的感觸抓住了,接下來的問題自然就是:為什么要這樣寫呢?甲組的一組關(guān)鍵詞“未來·回憶·成長”對應的就是這個思路,考生只要能夠?qū)⒆约旱拈喿x感受關(guān)聯(lián)到“未來”和“回憶”,就能夠順勢抓住“成長”這個關(guān)鍵詞的提示,來解答“為何這樣寫”的問題,那就是,通過這樣的寫法指向作品關(guān)于“成長”的主題。應該說,這個評論思路是較為淺顯的,關(guān)鍵詞給出的提示也很顯豁,考生只要不被“寫一則文學短評”這樣的“指令”給“嚇”住,仔細審題,順利答出一點兒不難。
教材指導給出的文學短評寫作路徑,讓我們從閱讀感受出發(fā),從“小”處切入,抓住一個小的切口展開分析。《給兒子》這篇作品有很濃厚的抒情性,這抒情性是由很多意味深長的細節(jié)或意象來營造的,比如路、船、田野、螢火蟲,甚至狗,不一而足,其中尤其是河,更為重要,因為它不斷出現(xiàn)?!昂恿鳌痹谶@篇作品中是很重要的。怎么個重要法?兒子下了火車,背著包爬上江堤,就看見了長江——這最為“親切的河”,從這里開始,河流就須臾不曾離開過兒子的板橋之行。我們可以在文中一一找出。河流反復出現(xiàn),如此重要,其意義何在?首先,河流構(gòu)成了這篇作品的背景、環(huán)境和風景,這是最表層的功能意義。其次,我們可以思考河流的象征意義。隨著河水的流動,一個不同于城市的空間展開了,如果說,板橋的水渠、溪流都流入了漕河,再匯入長江,奔向大海,那么,兒子從長江入海口的城市上海,順著河流上溯,“返回”到板橋,就是一次空間的回遷,同時也是從“未來”返回父親回憶中的“往昔”,是一次時間的回流,這河流承載著多少無盡的思索。聚焦河流,展開對河流的“追蹤”,思考河流的意義,就是乙組的短評思路。
文學閱讀鼓勵個性化、多樣化的鑒賞與評論;但是,文學評論需要有清晰的思路,因此本題在思路這一點上有明確的要求,如果一味堆砌華麗辭藻,進行含混的表述,恐怕是不行的。
答案:甲組答案示例:①本文表面上是關(guān)于未來的想象,即父親想象兒子長大后的一次旅行。②其實是父親對過去的回憶。③為何交疊未來與過去?指向關(guān)于成長的主題,即父親帶兒子重溫自己的成長,并期待兒子也能夠在其中找到自我。
乙組答案示例:①文章有很多抒情的意象,河流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②其表現(xiàn)就是,從爬上江堤到獨坐河灘,兒子的板橋之旅始終與河流相伴。③那么河流究竟意味著什么?河流既是環(huán)境與風景,也代表著空間的延展和時間的流逝,并承載著人的思索。
其他題
2.下列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文章開頭部分,父親想象兒子上大學后會像時髦青年一樣愛旅游,由此切入長大成人和出門旅行這兩個關(guān)聯(lián)話題。
B.兒子在渡船上會邂逅許多陌生人,父親教給兒子,如何通過看他們的神情、聽他們的言語來判斷他們是否心存善意。
C.父親設想兒子一路上常會遇到狗,并建議兒子離開時帶走一條狗,可見狗應是父親當年鄉(xiāng)村生活中難忘的一部分。
D.兒子的板橋之旅除了坐車乘船,還需步行走過許多路,如江堤、大路、大埂、渠邊小路、石橋等,帶有較濃的尋訪意味。
3.對文中畫線句子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句子①中“你會捉摸到”的那種“歷史感”,也正是“我”當年的經(jīng)驗和感悟。
B.句子②語義上與上段文字緊密相連,但單獨成段,語氣和表達的感情就更強烈。
C.句子③中的“飄”,是年輕人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因脫離了父輩壓制而感到飄然自在。
D.句子④表達出的不確定,與前文多處“你會”“你得”表現(xiàn)出的篤定形成了張力。
4.“下田去吧,兒子”這個段落,寫出了多重的身心感受。請加以梳理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見19~24期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