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期
【教育教學改革研究】
高校校園文創(chuàng)存在問題與開發(fā)建議
——以西安文理學院為例
任志艷,黃小蕾,楊豪杰,等(5)
論在線類課程教改申報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李喜霞(10)
問題與路向:精準思政賦能高校思政課課堂教學
王富強,劉皓然(15)
“傳統文化+互聯網思維”視域下經管類課程思政
改革實踐研究孫文明,姚艷杰,杜 娟(22)
課程思政理念融入高?;@球課程的現狀、價值及
路徑研究丁廣鵬,查 毅,王 力(28)
積極心理學視角下專業(yè)英語的教學改革探索
——以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yè)為例
羅文峰,朱海燕,呂淑媛(32)
MTI翻譯實踐報告學位論文寫作:現狀、問題與對策38
周正履,白 雪(38)
新文科背景下財經類高校工商管理專業(yè)拔尖
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研究42
汪 茜,毋研靜,劉 榕(42)
學校信息化、數字化、智慧化建設的關聯性研究
卓鑫焱,楊科正(47)
認知偏差:“雙減”政策下家校合作共育的障礙及
突破徐夢鑫,馬香蓮,藺春利(53)
【經濟學研究】
陜西省自然資源的治理現代化研究60
陶 剛(60)
新時期我國經濟安全面臨的挑戰(zhàn)及提升路徑研究
趙云君(65)
【文學藝術研究】
“象”:《周易》美學的基本闡釋單位70
付青蔓,孔令輝(70)
空間視域下《永州八記》的再闡釋陳 珊(74)
蘇軾七夕、中秋、元宵詞的內涵及特色79
楊加加(79)
【歷史文化研究】
唐元功臣中的粟特武人淺議王蘭蘭(85)
《呂氏春秋》治國利民思想及其當代價值89
李錦霞,劉友田(89)
秦棫陽宮與周都西鄭地望考楊曙明(95)
全面抗戰(zhàn)時期陜西棉紡織工業(yè)同業(yè)公會研究101
李 聰(101)
教育強國建設的理論問題與陜西實踐
——陜西省教育理論研究會第九次學術
年會綜述陳 渝(112)
馬偉書法作品選封三
第2期
【教育教學改革研究】
“三全育人”背景下課程思政融入專業(yè)課程教學
的內涵、意義與路徑探究崔小偉(5)
優(yōu)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
探討王 爽(9)
基于課程思政理念的旅游文化學教學改革探究
朱曉晴(14)
“互聯網+”背景下《古代漢語》課程思政教學探究
——以西安文理學院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為例
孫彥波(18)
網絡自媒體視閾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建構研究
黨藝晉,洪 濤(23)
“四史”融入《財政學》教學路徑研究 劉 ?。?8)
歷史類專業(yè)課程教學創(chuàng)新探索與實踐楊芳芳(33)
【文學藝術研究】
《詩經·魯頌·閟宮》祈谷說
夏露露,楊曉麗(38)
王維詩歌中的長安意象解析 李嘉航,馮淑然(44)
葉廣芩兒童小說論 曾 芳,馬金龍(50)
現實主義文學創(chuàng)作的傳統賡續(xù)與現代轉型
——評陳彥新作《星空與半棵樹》王書含(56)
【歷史文化研究】
北京政府時期丁恩河南鹽務改革探析
李麗霞,李曙光(63)
民國時期各省旅黔同鄉(xiāng)組織與學校教育
劉才蕊,嚴奇巖(68)
論張載的“徇物”觀任雷雷(76)
淺談西安的包容精神
——以周秦漢唐為例 陳正奇,柯 揚(82)
【經濟學研究】
生態(tài)農業(yè)高質量發(fā)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以安徽省為例 程 妤,孫 偉(89)
鄉(xiāng)村振興背景下陜西平利縣茶旅融合發(fā)展研究
賀志武,劉 江,孫于嬌(96)
新媒體視域下中華文化對外傳播路徑研究
——以“漢語橋”線上團組交流項目為例
田曉蕾,任望博(102)
社會治理視域下的社區(qū)居家養(yǎng)老服務供給路徑研究
王亞平(108)
學前教師教育改革及幼兒園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
前提反思:專業(yè)核心素養(yǎng)模型的建構
——評《幼兒園教師專業(yè)核心素養(yǎng)研究》
宋冬生(封三)第3期
【課程思政研究】
新工科背景下機械專業(yè)課程思政教改探索
——以《熱工基礎》課程為例
郭 峰,劉 凌,何斌鋒,馬 琨(5)
高校人文素質課課程思政建設的邏輯理路、現實
困境和紓解路徑孫麗娜,王寶旺(9)
思政教育背景下的高校聲樂課程改革研究
沙 莉(17)
課程思政視域下學前師范生科學課程教學改革與
實施路徑楊 瓊(22)
【教育教學改革研究】
“虛實融合、集散結合”的動態(tài)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
——以“高等數學”課程為例
劉孝艷,李 嵐,趙志琴(27)
數字化技術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
的四維探賾謝林茹,余 立(33)
“雙減”背景下西安市科技類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對策馬云超(40)
師范生專業(yè)能力提升的多維立體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
與實踐
——以《課堂教學的組織與管理》課程為例
李 莉(44)
【文學藝術研究】
袁行霈《中國文學史》與章培恒《中國文學史新著》
之編纂體系探析
——以資料采擇為中心馬曉靖,顧明佳(49)
論貴州作家王華的新鄉(xiāng)土小說創(chuàng)作
吳緒霖,易 瑛(54)
【歷史文化研究】
清至民國時期陜西省地震的官方應對研究
陳穎麗(60)
戊戌變法后陜籍維新團體分化研究尹 鵬(68)
西北邊疆史地的研究脈絡與前沿演進
——基于CNKI數據庫文獻(1978—2023)
的知識圖譜分析王康樂,張曉燕(74)
中央蘇區(qū)時期中國共產黨制度管黨治黨的實踐
探索與演進脈絡庫德華,劉 珂(83)
【哲學研究】
發(fā)展新質生產力的理論、歷史和現實邏輯
劉純明,余 慧(89)
馬克思主義集體思想同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
“天下為公”思想的內在契合性探析
朱宏磊,王新剛(96)
以傳統孝善文化推動鄉(xiāng)村文化振興趙志浩(101)
秦腔漢英多模態(tài)雙語平行語料庫構建及英譯
上口性研究李慶明,王丹妮(105)
品讀山水志 重識秦嶺山
——讀《西安秦嶺山水志》陳正奇(112)
第4期
【基礎教育研究】
從學前教育的特殊性談學前教育立法的特殊性
蔡 軍(5)
“雙減”后中小學教師學習科學素養(yǎng)提升
王 華(11)
【課程思政研究】
大思政課建設背景下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深度
協同研究
——以“形勢與政策”課教學為例
江 巍,張正光(16)
新時代大學生生態(tài)責任意識培育的價值邏輯與
實踐進路李愛琴,安可慧(21)
“大思政”背景下高校數字媒體藝術專業(yè)思政
教學模式探索
——以“3D影視級視覺呈現”課程為例
劉勃宏(26)
【教育教學改革研究】
“師范認證”視域下英語師范生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
路徑研究李征婭(31)
融入創(chuàng)意寫作元素的英語寫作思辨提升路徑探索
劉一鳴,張嘉悅(36)
人工智能教育背景下中小學教師智能教育素養(yǎng)提升
路徑研究…羅雅過,惠好學,邵雨露,鄭 璇(41)
基于應用能力培養(yǎng)的《免疫技術》課程考核評價
體系改革研究與實踐
楊明娟,何鳳琴,王 波(46)
【文學藝術研究】
浩渺時空下的人生意趣
——《春江花月夜》蘊含的時空觀研究
孫 敏(51)
論陳彥“舞臺三部曲”中的西京敘事楊曉萌(56)
【歷史文化研究】
抗戰(zhàn)時期陜甘寧邊區(qū)建設宣傳報道
——以《新中華報》為中心考察
楊江南,彭佳佳(61)
前人之鑒:民國報刊視域下的“農村振興”
馬宏濱, 何小婷(70)
【編輯學研究】
出版專業(yè)技術人員繼續(xù)教育現狀之反思
賈馬燕(78)
談高校學報對大學生科研的幫扶作用…張 敏(83)
【經濟學研究】
城市更新視角下的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制度轉型
邏輯研究姬巧娟,韓昕熠,張澤文(87)
家鄉(xiāng)地理標志農產品品牌形象對消費者購買意愿
的影響研究申雪純,孫琪恒,郭 辰(93)
新媒體時代下國有企業(yè)宣傳運營的創(chuàng)新挑戰(zhàn)與
策略重構劉惠麗,邱晨曦(100)
大學生慈善精神培育調查研究
謝安國,張嘉?。?05)
西安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4年總目錄
(110)
《西安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投稿須知
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