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風箏沖浪愛好者慕名從世界各地趕到一座位于加勒比海岸的偏遠村莊,有兩名印度人、兩名瑞士人、一名荷蘭人,還有一名美國人。這些人都希望得到職業(yè)風箏沖浪選手貝托·戈麥斯的真?zhèn)?,就在他第一次嘗試這項運動的地方。
哥倫比亞北部的瓜希拉半島非常適合風箏沖浪。貝托出生在卡波·德·拉維拉,那里地處沙漠,生活著大約1000人,每年風季會持續(xù)九個月,海浪比較平緩。
2024年,受社交媒體和線上比賽直播的吸引,一些風箏沖浪愛好者來到這里,參加由貝托組織的為期五天的培訓(xùn)。
如今,瓜希拉半島地圖和哥倫比亞地圖上都標注出了卡波·德·拉維拉的位置以及附近的兩個鎮(zhèn)子,巴蘭基利亞和里奧阿查。
“他在印度非常受歡迎?!?3歲的席亞姆·拉奧說。他是和妻子一起來的。
風箏沖浪是一項借助風箏在水上和空中滑行的運動,起源地并非哥倫比亞,對瓦尤人來說也很陌生。瓦尤族是哥倫比亞最大的原住民族群,世代生活在這一地區(qū)。
大約20年前,外國游客將這項運動帶入了卡波·德·拉維拉。在瓦尤人的語言中,他們將瓦尤人以外的所有人,包括其他哥倫比亞人都叫作“阿朱那”。
瓦尤人領(lǐng)袖曾為了保護自己的土地和傳統(tǒng)進行過激烈抗爭,因此,并非所有瓦尤人都愿意接受這樣一項帶來了發(fā)展和變革的運動。
但毋庸置疑的是,風箏沖浪的到來讓卡波·德·拉維拉變成了一個熱門旅游地。這里是哥倫比亞最窮、營養(yǎng)不良發(fā)生率最高的地區(qū),之前戈麥斯一家只能通過捕魚或是售賣手工藝品維生,現(xiàn)在風箏沖浪帶來了新的收入。24歲的貝托為自己爭取到了探索世界的機會,他現(xiàn)在是唯一一名來自瓦尤部落的職業(yè)風箏沖浪選手。
“對我們來說,風箏沖浪就像一個天賜大禮,為我們這里打開了通向外面世界的大門。我終于可以離開這里飛往世界各地。”貝托在自己和哥哥一起開設(shè)的風箏沖浪學(xué)校里說,“我希望其他人也能像我一樣?!?/p>
貝托七歲的時候第一次見識了風箏沖浪。當時,他看著在風中翱翔的人們滿是敬畏。他說:“我們覺得這是一個新事物,很想學(xué),但也意識到,我們可能永遠都學(xué)不了,因為這項運動不適合我們。”
貝托的母親瑪格麗特·埃皮耶宇說,以前的卡波·德·拉維拉還要更小,只有差不多六個大家庭,瓦尤人的社區(qū)就是由這樣的大家庭構(gòu)成的。
貝托說,之前旅游大巴隔一個月會帶一波游客來,都是來海灘上短暫觀光的。為了維持生活,他父親會去送水,他母親售賣瓦尤包和吊床,他自己則會去兜售手鐲。他們一家一天只能吃一頓飯,還是其他漁民送給他們的魚。
“這里沒有旅游業(yè),”49歲的埃皮耶宇說,“所以也找不到工作?!?/p>
不過,在2009年,哥倫比亞一位名叫馬丁·維嘉的教練將巴蘭基利亞附近一家風箏沖浪學(xué)校的學(xué)生帶到了這里,之后情況開始有所改善。他說,這里的風“堪稱完美”。
維嘉是和一位朋友一起來的,很快他們就決定要留下來。他們在一名瓦尤人的土地上開設(shè)了當?shù)氐谝患绎L箏沖浪學(xué)校。
維嘉說,一天,一個對風箏沖浪深深著迷的男孩追著他的汽車跑了許久。這個男孩就是貝托的哥哥尼爾森·戈麥斯,那時他已經(jīng)開始通過幫助游客來賺點小費,也掌握了在水上辨別方向的基本技巧。
之后不久,維嘉也見到了貝托,那時他才十歲。他們的母親同意后,兄弟倆就開始向維嘉學(xué)習(xí)風箏沖浪。他們一般在放學(xué)后和周末,完成了家庭作業(yè)和其他工作后訓(xùn)練。
“我們就像魚一樣?!?5歲的尼爾森說,“我們可以早上9點就去,下午6點才回?!?/p>
41歲的維嘉補充道:“我們是想讓當?shù)鼐用褚瞾韺W(xué)習(xí),然后就可以協(xié)助我們推廣這項運動,事情也確實往我們希望的方向發(fā)展了?!?/p>
尼爾森非常有天賦。然而,2017年他在巴西訓(xùn)練時,腿部嚴重受傷,這使他不得不放棄職業(yè)生涯。不過,貝托的訓(xùn)練開始有了成效。他13歲第一次參加比賽就得了第二名,這是一個地區(qū)級比賽,離家三小時的車程。
“那是我第一次離開家鄉(xiāng)來到城市,見到了自動扶梯、電梯和交通信號燈?!必愅姓f。他的英語是從游客那里學(xué)來的。
三年后,貝托取得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個冠軍。2017年,在他人的資助下,貝托第一次離開了哥倫比亞,前往多米尼加參賽。
貝托說,每次他去別的地方,都需要得到卡波·德·拉維拉長老們的允許,因為根據(jù)他們的規(guī)定,“瓦尤人不得和外界接觸”。
貝托18歲那年要去巴西參加比賽,長老們拒絕了他的請求,不允許他從事風箏沖浪教練這個職業(yè)。不過,他沒有理會長老們的意見。
貝托說,為了懲罰他,長老們要求他在外面待兩年再回來。
貝托的母親結(jié)婚時非常年輕,后來和他的父親離了婚。埃皮耶宇說,她支持兒子們,并且鼓勵他們?nèi)ププ 澳切┳约翰辉羞^的機會”。
貝托說,母親一直希望他們能夠追求自己的夢想,去其他地方生活。她還讓他們?nèi)ゴ髮W(xué)讀書,和瓦尤部落以外的人約會。
貝托聽從了母親的建議。2020年,在阿根廷參加了一場比賽后,他就決定要定居在那里,還愛上了一位阿根廷姑娘。不久前,埃皮耶宇第一次坐了飛機,和貝托一起去往他在阿根廷的家。
風箏沖浪在卡波·德·拉維拉日漸發(fā)展,游客的增加也帶來了餐廳、酒店和收入。有些瓦尤人很歡迎這些改變,但有些卻表示反對。
29歲的埃德溫·薩爾加多開了一家風箏沖浪學(xué)校。他說:“這里的游客數(shù)量還是比較少的,瓦尤人的文化基本沒有受影響?!?/p>
貝托現(xiàn)在是一名職業(yè)選手,每個月都會給母親打錢。埃皮耶宇說,自己總共有十個孩子,七個都會風箏沖浪。“盡管許多人不歡迎這項運動,但風箏沖浪確實改變了卡波·德·拉維拉?!彼f。
但也有些人說,游客的到來會帶來酒精、毒品、聚會和外來影響。
73歲的埃爾巴·戈麥斯是貝托的姑媽,也是一名瓦尤長老。她介紹說,瓦尤人認為卡波·德·拉維拉是靈魂安息的地方,是一塊圣地,而如果有外來者“入侵”,瓦尤人就會“喪失自己的領(lǐng)地”。
2018年,瓦尤長老們認為外來游客帶來了混亂,對瓦尤文化和領(lǐng)地不友好,開始打擊外來事物,關(guān)停了外來者經(jīng)營的店鋪和餐廳,他們認為這些應(yīng)該由瓦尤人來經(jīng)營。
當時,卡波·德·拉維拉有兩名外來者開設(shè)了風箏沖浪學(xué)校,維嘉是其中一人。于是,他把學(xué)校賣給了戈麥斯兄弟,和妻子搬到了三小時車程以外的里奧阿查。維嘉說,在那里撫養(yǎng)他們的第一個孩子要更容易,他還在附近開了一所新學(xué)校。
“我很尊重瓦尤人社區(qū),以及瓦尤的習(xí)俗和規(guī)定?!必愅姓f,“但在某個時刻,這些都會發(fā)生變化,我希望自己能夠參與到這種變化中,因為我的生活就是這樣改變的。”
每年冬天,貝托都會回到卡波·德·拉維拉,探望自己的家人,給當?shù)氐暮⒆由厦赓M的風箏沖浪課,還會組織付費的露營活動。
最近,埃皮耶宇給付費露營的游客做了烤山羊和阿雷帕斯(一種玉米餅)。戈麥斯一家穿著傳統(tǒng)服飾,貝托和自己的姐妹們在篝火邊為大家表演了舞蹈,還給游客們講解瓦尤人的文化和語言。他說,無論自己在阿根廷還是世界其他地方參賽,他始終不忘自己是一名瓦尤人。
貝托說:“我希望大家都能了解卡波·德·拉維拉,這樣就會有更多游客去那里旅游,體驗我們的文化,而不是為了改變我們,或是殖民。”
編輯:馬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