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這片充滿獨特魅力的土地,孕育出了豐富多彩的本土舞蹈。在“地方性”視域下,江西本土舞蹈展現出獨特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內涵。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江西本土舞蹈在傳承與創(chuàng)新中不斷前行。一方面,江西擁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民俗文化,為本土舞蹈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蘊。例如,江西儺舞作為中國舞蹈的 “活化石”,起源于漢族先民的自然崇拜、圖騰崇拜和巫術意識,表達了古代人民對于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五谷豐登的美好期盼。儺舞節(jié)目眾多,風格獨特,其儺面具更是具有古樸渾厚、夸張奇異、色彩亮麗等特色。另一方面,江西的民間舞蹈教育傳承也在不斷發(fā)展。以贛南采茶舞為例,20 世紀 50 年代開始出現變化,許多地方高校師院的音樂教師拜民間藝人為師,將贛南民間舞蹈素材運用到教學中。如今,贛南采茶舞已被列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其教材也在不斷完善,并在全省乃至全國的舞蹈教學中得到廣泛應用。然而,江西本土舞蹈在發(fā)展過程中也面臨著一些挑戰(zhàn)。在現代藝術品種不斷豐富、人們審美情趣不斷變換的背景下,一些古老的舞蹈形式陷入傳承后繼無力的困境。例如,南豐贛儺作為江西地方特色民間舞蹈,雖然具有近千年歷史,但由于時代變遷,面臨著傳承隊伍老化、鑼鼓點子和音樂缺乏整理挖掘、民間組織減少等問題。因此,對江西本土舞蹈在 “地方性” 視域下的敘事 “文本” 擇取與書寫進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它不僅有助于保護和傳承江西本土舞蹈文化,還能為其創(chuàng)新發(fā)展提供理論支持和實踐指導。
一、江西本土舞蹈的地方性內涵
(一)地域文化與民間舞蹈的關系
江西地域文化對民間舞蹈有著深刻的影響。江西民間舞在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生活習慣以及社會文化的影響下逐步形成,成為地域文化的生動載體。
1.民間舞蹈作為民俗活動的重要內容
在江西,民間舞蹈在傳統(tǒng)節(jié)日和婚喪嫁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例如,每逢春節(jié)至元宵期間,許多村莊都會組織舞龍隊伍表演萬年太平跳腳龍燈。這種龍燈表演除了娛樂之外,還是人們祈求神靈保佑、祈盼豐年的一種祭神求?;顒?。此外,車仂燈作為江西地方特色民間舞蹈,在春節(jié)至元宵期間會配合龍燈上街游行,走村串戶,烘襯節(jié)日氣氛。這些民間舞蹈的表演不僅豐富了民俗活動的內容,還吸引了大量觀眾,成為民俗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民間舞蹈對地域文化的傳承作用
江西民間舞蹈通過多種方式傳承和發(fā)揚地域特色文化。以贛南采茶舞音樂為例,起初采茶舞選用的音樂是江西地區(qū)人們傳唱的通俗山歌,隨著江西藝術的不斷發(fā)展和流傳,山歌逐漸由 “十二月茶” 演變?yōu)?“四季茶”。將 “四季茶” 與采茶舞相融合后,音樂特征發(fā)生了極大改變,在具體表現形式上融入了諸多樂器伴奏,并且應用了現代化音樂表現模式。這一演變過程不僅體現了贛南采茶舞音樂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更傳承和發(fā)揚了地域特色文化。
(二)地方性特色的具體體現
江西本土舞蹈的地方性特色在舞蹈動作、音樂與服飾等方面有著鮮明的表現。
1.舞蹈動作的勞動特點與文化特征
江西民間舞蹈動作具有顯著的勞動特點。表演時身體重心逐漸下沉,動作簡約樸實,有上下移動的頓挫感。手臂動作強勁有力,步法靈活敏捷,舞蹈動作具有 “擰”“圓”“傾”“曲” 等特征。例如南豐儺舞在藝術風格上受楚文化、農耕文化、武術、戲曲文化的影響,其藝術風格既粗獷豪放,又不失詼諧幽默。樂安滾儺神為避邪逐疫,設計了一套特有的表演動作,如 “三關決”“五義決”“掌決”“劍決” 等。這些舞蹈動作不僅體現了農耕文化的地域性特點,還蘊含著江西傳統(tǒng)文化的特征。
2.音樂與服飾的地域文化影響
音樂及服飾與地域民俗文化密切相關。贛南地區(qū)特有的采茶舞音樂受到當地民俗文化的直接影響。其音樂不僅繼承和發(fā)揚了地域特色文化,而且在具體表現形式上不斷創(chuàng)新。在服飾方面,贛南地區(qū)采茶舞表演有著獨有的服飾特點,女性舞蹈演員頭戴紅色彩頭圈、腳穿繡花鞋,男性舞蹈演員則頭戴黑色彩繡頭圈,腰纏紅腰帶,突出了當地的民族特色。此外,藍衫作為客家女子傳統(tǒng)服飾,也是贛南采茶舞蹈的主要服飾之一。這些音樂與服飾的特色共同展現了江西本土舞蹈與地域民俗文化的緊密聯系。
二、江西本土舞蹈創(chuàng)作的敘事文本案例
(一)現實題材舞蹈的敘事
1. 時代精神的體現
江西在新時代的發(fā)展中積極進取,現實題材舞蹈成為江西本土舞蹈創(chuàng)作的重要力量。以群舞《扶貧路上你最美》為例,該作品以江西貧困地區(qū)為背景,講述了一群扶貧干部和當地群眾齊心協(xié)力,為擺脫貧困而努力奮斗的故事。舞蹈中,扶貧干部們穿梭在鄉(xiāng)村的田間地頭,與群眾一起勞作,他們的奉獻精神和使命感令人動容。通過這個故事,展現了江西人民在脫貧攻堅中的拼搏精神和時代擔當。
2. 人文精神的表達
現實題材舞蹈不僅要展現當下的成就,還要深入挖掘人文精神。以群舞《走在幸福路上》為例,在作品的演繹中,更加注重“人”的情感與思考。通過對脫貧后群眾內心世界的細膩刻畫,展現了他們在新生活中的喜悅、感恩和對未來的憧憬。舞蹈中,人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歡快地舞動著,仿佛在訴說著對美好生活的熱愛。這種對人性的溫情描繪,使作品充滿了人文關懷,引發(fā)了觀眾的強烈共鳴和對幸福生活的深刻思考。
(二)歷史人物題材舞蹈的敘事
1. 虛實結合的敘事手法
歷史人物題材舞蹈是江西本土舞蹈創(chuàng)作的另一個重要方向。以原創(chuàng)畢業(yè)舞劇《紆朱紓夢》為例,該劇采用了倒敘及虛實結合的敘事手法,再現了八大山人的生命歷程。舞劇中,通過對八大山人不同時期的作品和生活場景的展現,以及對他內心世界的刻畫,使觀眾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這位歷史人物的藝術成就和人生感悟。同時,舞劇中還運用了現代舞的表現手法,使作品具有了更強的藝術感染力。
2. 文化底蘊的展現
歷史人物題材舞蹈不僅要展現歷史人物的生平事跡,還要展現江西的文化底蘊。在舞劇《紆朱紓夢》中,通過對八大山人作品的解讀和演繹,展現了江西的書畫文化、禪宗文化等。同時,舞劇中的音樂、服飾等元素也充分體現了江西的地域特色,使觀眾在欣賞舞蹈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江西的文化魅力。
(三)民間特色舞蹈的敘事
1. 歷史演變與藝術價值
江西民間特色舞蹈種類繁多,如車仂燈、儺舞等。這些舞蹈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藝術價值。以車仂燈為例,它起源于江西南部的農村地區(qū),是一種以車為道具的民間舞蹈。車仂燈的表演形式獨特,通常由多人組成,其中一人坐在車上,手持扇子或手絹,邊唱邊舞,其他人則圍繞著車進行表演。車仂燈的音樂采用了當地的民間小調,旋律優(yōu)美動聽,富有濃郁的地方特色。車仂燈的藝術價值在于它不僅具有娛樂性,還具有一定的歷史和文化價值。通過觀看車仂燈的表演,可以了解江西南部農村地區(qū)的生活習俗和文化傳統(tǒng)。
2. 傳承困境與挑戰(zhàn)
然而,隨著現代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和文化多元化的沖擊,江西民間特色舞蹈面臨著傳承后繼無力的困境。以車仂燈為例,由于年輕人對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逐漸降低,加上缺乏有效的傳承機制和資金支持,車仂燈的隊伍逐漸老化,瀕臨失傳。為了保護和傳承江西民間特色舞蹈,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加強宣傳推廣、建立傳承機制、加大資金支持等。
三、江西本土舞蹈創(chuàng)作的敘事文本擇取原則
(一)突出地方性特色
1. 挖掘地域文化符號
在敘事文本的擇取中,要深入挖掘江西的地域文化符號,將其融入舞蹈創(chuàng)作中。例如,可以挖掘贛地儺舞中的面具、服飾、動作等文化符號,作為敘事元素,展現江西的神秘文化和原始信仰。同時,還可以挖掘江西的陶瓷文化、茶文化等地域文化符號,豐富敘事文本的內容和文化內涵。
2. 結合民俗活動
江西的民俗活動豐富多彩,如廟會、花燈節(jié)、龍舟賽等。在敘事文本的擇取中,可以結合這些民俗活動,將其作為舞蹈創(chuàng)作的背景和素材。例如,可以以廟會為背景,創(chuàng)作一部反映江西民間信仰和生活習俗的舞蹈作品;可以以花燈節(jié)為素材,創(chuàng)作一部展現江西民間藝術和文化傳承的舞蹈作品。通過結合民俗活動,可以使舞蹈作品更加貼近生活,具有更強的文化感染力。
(二)體現時代精神
1. 融合現代藝術形式
在敘事文本的擇取中,要融合現代藝術形式,使江西本土舞蹈創(chuàng)作具有時代感。例如,可以融合現代舞、芭蕾舞、音樂劇等藝術形式,創(chuàng)新舞蹈的表現手法和敘事方式。同時,還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舞臺特效等手段,增強舞蹈作品的視覺沖擊力和藝術感染力。
2. 反映社會現實
江西本土舞蹈創(chuàng)作要反映社會現實,關注人民群眾的生活和情感。例如,可以以江西的脫貧攻堅、鄉(xiāng)村振興、生態(tài)文明建設等為主題,創(chuàng)作一部反映江西社會發(fā)展和人民生活變化的舞蹈作品。通過反映社會現實,可以使舞蹈作品更加具有思想性和藝術性,引發(fā)觀眾的共鳴和思考。
四、江西本土舞蹈創(chuàng)作的敘事文本書寫方式
(一)肢體語言的運用
1.對特色元素的刻畫
肢體語言是舞蹈創(chuàng)作的重要表現手段之一。在江西本土舞蹈創(chuàng)作中,可以通過肢體語言對江西的特色元素進行刻畫。例如,可以用舞蹈動作表現江西的山水風光、民俗風情、歷史文化等。以《瓷魂》《青花》等舞劇為例,這些作品通過舞蹈演員的肢體語言,生動地展現了江西的陶瓷文化。舞蹈演員們用優(yōu)美的動作表現了瓷器的制作過程,如拉坯、刻花、燒制等,使觀眾仿佛置身于陶瓷的世界中。
2.舞蹈語匯的創(chuàng)新
為了使江西本土舞蹈創(chuàng)作更具有時代感和藝術感染力,需要對舞蹈語匯進行創(chuàng)新??梢越梃b現代舞、芭蕾舞等藝術形式的表現手法,豐富江西本土舞蹈的語匯。同時,還可以結合江西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內涵,創(chuàng)造出具有江西特色的舞蹈語匯。例如,可以將江西的民間舞蹈動作與現代舞的表現手法相結合,創(chuàng)造出一種新的舞蹈語匯,既具有現代感,又不失江西的地域特色。
(二)舞劇敘事的構建
1.故事結構的設計
舞劇敘事的構建需要有一個完整的故事結構。在設計故事結構時,可以采用傳統(tǒng)的戲劇結構,如起承轉合、沖突與化解等。同時,還可以結合江西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內涵,設計出具有江西特色的故事結構。例如,可以以江西的歷史文化為背景,設計一部反映江西人民在不同歷史時期的生活和情感的舞劇作品。在故事結構的設計中,要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感的表達,使觀眾能夠產生共鳴。
2.地域元素的融入
在舞劇敘事的構建中,要融入江西的地域元素,增強文化說服力??梢詫⒔鞯纳剿L光、民俗風情、歷史文化等地域元素融入舞劇的場景設計、音樂創(chuàng)作、舞蹈動作等方面。例如,可以以江西的廬山、龍虎山、三清山等為背景,設計出美麗的舞劇場景;可以采用江西的民間小調、山歌等為音樂素材,創(chuàng)作優(yōu)美的舞劇音樂;可以將江西的民間舞蹈動作與現代舞的表現手法相結合,創(chuàng)造出具有江西特色的舞蹈動作。
五、結論與展望
(一)研究結論總結
本文通過對 “地方性” 視域下江西本土舞蹈創(chuàng)作的敘事 “文本” 擇取與書寫的研究,得出以下結論:
1.江西本土舞蹈具有豐富的地方性內涵,地域文化與民間舞蹈緊密相連,地方性特色在舞蹈動作、音樂與服飾等方面得到了具體體現。
2.江西本土舞蹈創(chuàng)作的敘事文本案例豐富多樣,包括現實題材舞蹈、歷史人物題材舞蹈和民間特色舞蹈等。這些案例在敘事方式和表現手法上各具特色,為江西本土舞蹈創(chuàng)作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3.江西本土舞蹈創(chuàng)作的敘事文本擇取應遵循突出地方性特色和體現時代精神的原則。在擇取敘事文本時,要深入挖掘江西的地域文化符號,結合民俗活動,融合現代藝術形式,反映社會現實。
4.江西本土舞蹈創(chuàng)作的敘事文本書寫方式包括肢體語言的運用和舞劇敘事的構建。在書寫敘事文本時,要通過肢體語言對特色元素進行刻畫,創(chuàng)新舞蹈語匯,設計完整的故事結構,融入地域元素,增強文化說服力。
(二)未來研究方向展望
1.進一步深入研究江西本土舞蹈的地方性內涵,挖掘更多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符號和民俗活動,為舞蹈創(chuàng)作提供更加豐富的素材。
2.加強對江西本土舞蹈創(chuàng)作的敘事方式和表現手法的研究,探索更加多樣化的敘事文本擇取與書寫方式,提高舞蹈作品的藝術水平。
3.關注現代社會的發(fā)展和文化多元化的趨勢,將更多的現代元素融入江西本土舞蹈的創(chuàng)作中,使舞蹈作品更具有時代感和創(chuàng)新性。
4.加強對江西民間特色舞蹈的保護和傳承,建立有效的傳承機制,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培養(yǎng)更多的民間舞蹈傳承人。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2年度江西省文化藝術科學規(guī)劃項目“‘地方性’視域下江西本土舞蹈創(chuàng)作的敘事‘文本’與身體‘景觀’建構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YG2022037)。
作者簡介:蔡毅(1980—),女,漢族,遼寧沈陽人,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為舞蹈教育與創(chuàng)作。宗明立(1989—),男,漢族,山東聊城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為舞蹈身體語言與現代性編創(chuàng)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