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dāng)別人問我“你為什么結(jié)婚”時,我都要想一想:我為什么要結(jié)婚,為什么呢?
非要找個理由的話——未婚夫想讓我去他所在的城市——湖北武漢找一份工作,父母認為我如果要去,那就要去得光明正大、名正言順。嗯,為了一個名分!
當(dāng)時,他剛從軍校畢業(yè)留校工作。國慶節(jié)前兩天,他回來了。我們忙著籌辦婚禮……
他家困難,只準(zhǔn)備了兩床被褥,他的大哥、大嫂幫忙張羅了兩桌酒。他剛剛參加工作,手里也沒錢,向親戚們借了5000元。所以,我們算是“裸婚”,沒有彩禮,沒有金飾,沒有鉆戒,甚至結(jié)婚的禮服都是我家買的。他花了1200元給我買了一部手機,算是送給我的結(jié)婚禮物了。
2001年10月1日,國慶逢中秋。我們忙著去縣城,把預(yù)訂用于酒席的魚、蔬菜、水果拖回來后,一個往縣東南、一個往縣西北各自回村。
10月2日,是我們舉辦婚禮的日子。他租了一輛婚車,司機是個年輕人,比較和氣,接親加送親,一共260元。他帶著婚車從自己家里出發(fā),路過縣城把化妝師拉上,再前往幾十公里外的我家。
婚禮當(dāng)天的記憶,我是模糊的。記得當(dāng)時我化好妝、盤好頭發(fā),一身紅衣,坐在炕上,親戚們很多,大人、孩子鬧哄哄的。鄰居叔叔扛著借來的攝像機各個角度不斷拍著,隨后我被蒙上了紅蓋頭。鞭炮“噼里啪啦”地響著,忽然聽到母親進來說,男方家漏帶了一塊大紅布,那要掛在女方家大門上的。按老家的風(fēng)俗,如果婚禮當(dāng)天男方有遺忘遺漏,這是要罰錢的,這個數(shù)目就不好把握了。親戚里有人起哄,這個說罰他1000元,那個說至少也得880元……母親知道他家的情況,他口袋里除了給孩子們帶的小紅包,也沒啥錢了,就沒追究這件事,讓他趕緊去村里的門市部扯一塊紅布掛上。
我要出門了。按照習(xí)俗,新娘出嫁時腳不能落地,是表哥把我抱上的車。母親悄悄對我說,不要哭啊,不要哭,剛化的妝別哭糊了。想著第二天我就回來了,確實也沒有啥悲傷的感覺,就這么稀里糊涂地上了車。當(dāng)時我蓋著蓋頭,也不知道大家是什么表情,母親有沒有哭。
幾十里地的路程,將近2個小時到了婆家。隨著鞭炮聲響起,他把我抱下了車。從院門到家門有100米左右,他當(dāng)時比較瘦,抱著我有點吃力。
我蒙著頭,聽到有小孩子故意起哄——“哎呀,掉呀!”“哎呀,是不是沒勁兒了?。俊薄?,我們十分順利地進了屋,上了炕。進屋后,我的蓋頭被他掀開了,我掃了一眼新房,炕上墊了新褥子,折了兩折,透過格子窗d4baf1f1a6823c36fafbf3c97e6a157a,看到外面好幾張臉貼著玻璃往里瞅。
“嗯,新媳婦挺喜人的?!?/p>
“個子不小呢?!?/p>
…………
被這樣圍觀,我也像很多影視劇里的新媳婦一樣羞澀地低下了頭。隨后就是新媳婦洗臉,只記得有好幾道程序,具體怎么做,20多年過去了,也淡忘了。印象比較深的是后面的拜堂。
公公、婆婆站在院子里,胸前掛著兩根紅布條,臉上蕩著喜氣,兒子的終身大事解決了,他們心里的石頭也就落地了。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薄?/p>
婚禮也請了村里的司儀,一板一眼地喊著,墻上張貼著寫有婚禮流程的紅紙,旁邊的小孩子們嬉笑著搶著散落的糖塊……我跟著司儀的口令,有點機械地進行程序,像電影情節(jié)一樣,不同的是,那天我是主角。
大家對我挺友好,并沒有出現(xiàn)婚鬧,給了我們應(yīng)有的尊重。
那天,他的小學(xué)504458e16427798516fd754a2791e51c老師也來了,當(dāng)著我的面對他的愛徒給予了高度評價,當(dāng)然對我也是褒獎有加,又寄語了我們的未來,先成家再立業(yè)。愛人的未來,在他的老師眼里,一片光明。記得老人家當(dāng)時戴一副纏著膠布的黑框眼鏡,慈眉善目,背著手站著,沒有華麗的衣衫,溫厚儒雅的樣子,現(xiàn)在想起來依然讓我感覺很溫暖。
第二天,天還沒亮,我們就起來了。從那天起,我就是李家的媳婦了。吃完早飯,和公公、婆婆、大哥、大嫂告了別,我們就要回門了?;亻T后,我們將直接從我家啟程前往武漢,這一走,再回來就是次年了。
又是顛簸2個小時左右,到了我家。家里親朋好友多,村里沒有大規(guī)模的酒店,就借了村中學(xué)3間教室擺酒席,人多,氛圍就熱鬧一些,賓客中有要我們唱歌的、交代戀愛經(jīng)過的,還穿插各種小游戲……
那天,我穿著一條紅色的旗袍,愛人身著軍裝,在司儀的帶領(lǐng)下,我們不停地倒酒、敬酒,一桌又一桌地穿梭。最后一桌,是我的同學(xué)。因為是同齡人,氣氛就更活躍一些。大家“姐夫姐夫”地喊著他,他漸漸迷失在親密的稱呼里,一杯一杯地被灌酒。直至下午4點多,眾人才散去,他回家后就躺倒了,一覺睡到了晚上。
晚飯是在家里吃的,也是這兩天里第一次坐下來好好和父母一起吃飯。
“去了武漢,你們自己要多注意……”叮囑剛說一半,母親就開始抹眼淚。
父親沒說話,站起來出了屋,我猜想父親也流了淚,就是怕我們看到……那一刻,我才突然明白,一結(jié)婚,我的角色變了。從今往后,我就是出了嫁的姑娘;從今以后,我有自己的小家,要學(xué)會照顧自己和小家。那種感覺好像我是被送出去的孩子一樣,好像一離開父母,他們就不再愛我疼我了似的……我的淚水再也止不住了,后來竟然演變成號啕大哭……直到嬸娘和舅媽一番勸,我和母親才止住哭泣。
10月4日,我隨他帶著我父母給的5000元安家費,來到了武漢。
一場婚禮,一次人生的轉(zhuǎn)變,似夢似醒中,我成了一名軍嫂,用他相親時要求我的自立自強,開啟了新的生活。
(作者單位:某軍校圖書館)
編輯/吳萍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