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科學家精神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以愛國、創(chuàng)新、求實、奉獻、協(xié)同、育人為核心的新時代精神。本文從科學家精神的內(nèi)涵、小學生對科學家精神理解的局限性等入手,在提高教師的思想認識和做好素材庫準備的前提下,闡述了在小學德育工作中利用校園常規(guī)活動、請科學家現(xiàn)身說法、校園文化熏陶、樹立“偶像觀”和將之融入各學科教學來弘揚科學家精神的五種路徑。
〔關鍵詞〕 科學家精神;弘揚;路徑
〔中圖分類號〕 G4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317 (2024) 23 100-102
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在中國的各種先進文化中,科學家精神是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茖W救國的先驅和中國動物學界的開山大師秉志,在20世紀40年代提出科學家精神主要體現(xiàn)為“公而忘私,忠于所事,信實不欺,勤苦奮斗,持久不懈,仁愛之心”。2019年印發(fā)的《關于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把vN9ubEPpKKckimN3h3xZ4asObc2asgfHKD1yLOnDN8E=一代又一代的科學家所體現(xiàn)的精神品質,凝練為以愛國、創(chuàng)新、求實、奉獻、協(xié)同、育人為核心的新時代科學家精神。
中國文化是延續(xù)了五千年的文化,我們應該引領學生感受民族文化的精華并形成強烈的民族自信心。兒童的未來即國家的未來,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校園就是主陣地。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有科學家精神則全民有科學家精神,少年有信仰則全民有信仰,少年有夢想則國家未來可期。深入思考并致力于科學家精神的弘揚,使之能夠影響小學生的價值觀和思維方式,推動人類社會和科學文化的不斷進步,是實現(xiàn)和彰顯文化自信的題中應有之義。培養(yǎng)少年兒童的道德情操,幫助其樹立良好的三觀是小學德育的重要內(nèi)容,故在小學校園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是小學德育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那么,如何把弘揚科學家精神融入小學德育工作,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對此的看法。
一、學生對科學家精神理解的局限
目前,小學生對科學家精神仍不熟悉,由于年齡尚小,更多的是對于科學家形象外表的認識,甚至1~2年級的學生只停留在對科學家名字的認識。這樣的認識膚淺、呆板、沒有生命力。甚至他們還對科學家形象有著或多或少的誤解,他們認為科學家大都是“智商高,情商低”“長得丑,頭發(fā)亂糟糟”“很厲害,但有點兒自閉,不愛說話”“很窮”“很能吃苦”“對科學記性好,其他事情記性差”……要改變學生對科學家的看法,領悟科學家精神,教師的引導必不可少。
二、準確理解科學家精神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育人的主體,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弘揚科學家精神不只是學校領導階層或者科學老師的事情,而是全體教師都應該去做的一項重要工作。學??沙闪ⅰ昂霌P科學家精神”專項領導小組,制訂計劃并督促落實。要求教師通過書籍、網(wǎng)絡等進行自我學習,盡量給教師創(chuàng)造更多的培訓相關內(nèi)容的機會,提高所有教師對科學家精神的理解,并內(nèi)化為自身素養(yǎng),才能育人于無形。
三、對科學家精神相關資料進行整理、篩選和建檔
科學家精神的弘揚需要載體,利用科學家的故事來弘揚科學家精神對于小學生來說是最通俗、便捷的方法。學校應該鼓勵科學、道德與法治教師開發(fā)相關校本課程資源,班主任開發(fā)班隊課素材,收集相關的材料,建檔歸類。以科學家的故事的方式展現(xiàn)給學生,結合學生的年齡、心理、知識儲備、能力水平等因素,再現(xiàn)相關歷史時刻及人物形象,讓學生了解其中的歷史,并津津樂道,享受知識的盛宴,通過一個個科學家的故事,感受科學家精神,同時也給部分此方面較缺乏的教師提供一個資源儲備。
為了弘揚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愛國精神,可以列舉李四光、錢三強、錢學森、鄧稼先、孫家棟、王選、袁隆平、南仁東、屠呦呦等科學家,他們在祖國的“兩彈一星”、載人航天工程、雜交水稻等重大科技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改寫了民族的命運,把畢生都奉獻給了祖國的科技事業(yè),這些科學家的愛國精神令人感動和佩服。愛國,是小學德育最重要的一個內(nèi)容,以身為中華兒女而驕傲,以為祖國奮斗為終身目標,在人生開始的階段,講好科學家愛國的故事給他們聽,意義非凡。
為了弘揚勇攀高峰、敢為人先的創(chuàng)新精神,可以講述像南仁東這樣的“時代楷模”,為了讓“中國天眼”從設想變成現(xiàn)實,用自己的腿腳丈量每一座塔的塔頂高度,一干就是22年。嚴謹治學、追求真理的科學家精神令人感動?,F(xiàn)在的小學生很多都吃不了苦,缺乏恒心和毅力,向他們講述科學家們勇攀高峰鍛煉非凡毅力的故事,激勵他們刻苦努力,學會堅持,敢于批判,敢于創(chuàng)新。
科學家精神還有其他方面的內(nèi)涵,學校應開發(fā)相應的內(nèi)容素材,讓教師在弘揚科學家精神的時候能夠信手拈來,使用自如,適時恰當?shù)匾每茖W家的故事,自然而然地進行教育。
四、弘揚科學家精神的路徑
(一)豐富校園常規(guī)活動
弘揚科學家精神可以借助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利用班隊課、講座等講好科學家的故事;利用舞臺表演契機,鼓勵各種創(chuàng)作,如舞臺劇等,讓學生理解科學家的精神后,內(nèi)化了再表達出來;利用科技節(jié),舉辦各種科技活動,更加接近并理解科學家精神;鼓勵學生進行有關科學精神方面的寫作,把科學家精神嵌入他們的思想中去,進行積極地投稿、展示、廣播站播出等。
(二)請科學家或科普工作者現(xiàn)身說法
在很多學生的眼里,有這樣的誤區(qū):科學家要么是已逝的前輩,要么是非常遙遠的人。其實,當代就有很多很優(yōu)秀的科學家,他們就在我們的時代里,發(fā)揮著光和熱??梢酝ㄟ^視頻的方式,甚至請他們現(xiàn)身校園,讓學生感覺科學家并不遙遠。
(三)校園文化中的科學家精神的熏陶
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文化育人氛圍,如宣傳欄、展館、標語、校園建設等。如走進廈門某小學,美麗的鳳凰樹下,能看到很多科學家塑像,這樣的場所不斷地提醒著教師和學生:這才是真正的偉人,真正被世人、被歷史所銘記的偉人。這就是無聲的熏陶。
在筆者學校的實驗室有這樣的一面墻,按照歷史的先后順序由學生填充進去的科學家墻,從亞里士多德、托勒密、歐幾里得、阿基米德等早期科學家到費曼、霍金、楊振寧等當代科學家,每名學生每次可以用便利貼貼上一位科學家的資料,包括生平簡介和主要貢獻。這面科學家墻,是學生集體的心血,還處于不斷地完善之中,當學生看著自己的作品“上墻”并學習其他同學的作品的時候,內(nèi)心的一座科學大廈也慢慢地建起。對科學家的成就的積累讓學生在學習科學知識的時候充滿信心;在了解科學家生平故事的時候一定能體會到科學家的精神,讓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有了更高的參照,科學的種子亦在他們的心里悄然發(fā)芽。
(四)樹立“偶像觀”
樹立新時代少年兒童的“偶像觀”很重要?!肮埠蛧鴦渍隆鲍@得者鐘南山院士,“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陳薇、張伯禮、張定宇……他們才是真正的“偶像”。這些新時期英雄身上的忘我精神和愛國主義情懷是給新時代學生的精神財富??茖W家精神值得每個人細細品味??稍趯W校里、班級里舉行“說說我的偶像”的活動,讓孩子樹立人生的榜樣。有人說過:對英雄們最好的致敬,是讓學生努力成為像他們一樣的人。
(五)融入各學科課堂
小學課堂上,應將科學家精神融入學科教學中。教育是一項長期的事業(yè),教師如同園丁,更多時候是潤物細無聲式地澆灌花朵。除了宣傳活動以外,在平時,應該把科學家精神融入課堂教學中。
蘇步青、吳文俊、華羅庚、陳景潤等數(shù)學家的故8eff0587cc525797eda18426917d3733事深入人心,將他們的家國情懷融入數(shù)學課堂是一個較好的切入點。陳景潤是福建省福州人,曾就讀于廈門大學,這會令學生感覺特別親切和激動。陳景潤的一生坎坷、艱辛,卻仍然幾十年如一日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直到接近生命盡頭,他在病床上仍然為了摘取這顆位于數(shù)學珠穆朗瑪峰上的明珠而努力。他為祖國的數(shù)學事業(yè)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我國科技事業(yè)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是一代又一代矢志報國的科學家前赴后繼、接續(xù)奮斗的結果??茖W家們的很多事跡都令人感動,但這些都與他們的付出以及崇高的精神追求是分不開的。小學生從小就應該被引導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如果將愛國科學家的大愛傳遞給他們,定會讓他們受益終身。
在科學課堂上,新課程標準下的小學科學課堂已經(jīng)非常重視科學史的滲透。如果說科學發(fā)展史是一條悠遠綿長的河流,那么每一位科學家就是河流中的朵朵浪花。對于小學生來說,理解科學史存在一定的難度,而了解科學家的故事是我們帶領小學生接近科學的一條道路,或許我們可以將這種方式視為捷徑,但也同樣可以觀察科學莊園中的累累碩果。引導學生領悟科學家精神并不能僅局限于我國的科學家,例如在學習“地心說”“日心說”觀點的時候,介紹托勒密、亞里士多德、達·芬奇、哥白尼、布魯諾、伽利略、開普勒等科學家對此的研究和挑戰(zhàn),定能使學生感受到他們尊重事實、堅持真理、敢于批判等科學家精神。
不僅是數(shù)學和科學課堂,在其他課堂都可以滲透科學家精神,這也是教師素養(yǎng)、能力的體現(xiàn)。在課堂上,舉例科學家的故事,用科學家的思維思考問題,領悟科學家的愛國情懷、無私奉獻的精神等,不僅可以在心靈深處給學生鼓舞和滋養(yǎng),提高思想政治素養(yǎng),增強愛國主義教育,也可以讓課堂更生動更有吸引力,讓課堂回歸本心,更好地實現(xiàn)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
教育之路漫漫其修遠兮,作為小學生啟蒙之師的小學教師更應該以實際行動為孩子做出表率。我們需要講好科學家故事,弘揚科學家精神,助力全社會形成尊重知識、崇尚創(chuàng)新、尊重人才、熱愛科學、獻身科學的濃厚氛圍。培養(yǎng)好新時代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在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偉大進程中做出自己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孫煒,史玉民.秉志論“科學家之精神”及其現(xiàn)代價值[J].科學學研究,2020(10)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S].北京:國發(fā)〔2006〕7號,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