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以閱讀循環(huán)圈理論為視角,探討了基于少兒閱讀需求下的閱讀空間四大特點:安全性、開放性、趣味性與實用性,并以上海少年兒童圖書館長風新館為例,論述了閱讀循環(huán)圈理論在多元化閱讀活動中的應用價值,以期為少兒圖書館開展相關工作提供借鑒。
關鍵詞:少兒圖書館;閱讀空間;閱讀活動;閱讀循環(huán)圈
中圖分類號:G25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588(2024)09-0135-03
1 背景
上海少年兒童圖書館是我國歷史悠久的省級少兒圖書館之一,其前身是1941年成立的上海兒童私立圖書館,1958年遷至南京西路962號。作為一棟歷史建筑,其建筑面積2,630.99平方米,閱覽座席464個,藏書96萬余冊。
在《上海文化“十三五”規(guī)劃》的指導下[1],為適應新時代高質(zhì)量發(fā)展要求,滿足多元化閱讀需求,更好地保障上海市未成年人閱讀權(quán)益,響應“上海文化”品牌建設號召,上海少年兒童圖書館長風新館(以下簡稱“少圖新館”)項目于2017年6月正式立項,于2018年12月開工建設,新館于2021年建成,現(xiàn)階段已正式開放。自此,上海少年兒童圖書館形成“一市兩館,兩館并行”的運營模式。
2 新館閱讀空間概況
少圖新館位于普陀區(qū)蘇州河畔長風商務區(qū),北鄰長風公園,南接蘇州河綠地,該選址展現(xiàn)了《上海文化“十三五”規(guī)劃》所提出的“兩軸一廊”城市文化空間發(fā)展新格局[2]??偨ㄖ娣e近16,000CeZAt1XujUVFSyJLe4rpBGtx/jdbfXJMmH4Nz4TRZn4=平方米,其中地上四層近11,000平方米,地下一層5,000平方米,分為東側(cè)A座與西側(cè)B座。
少圖新館的建設靈感來源于莫奈的傳世名作《橋》,建筑造型為平面弧形,立面拱形架空[3]。建筑形體模擬一座彩虹橋,通過底層起拱,貫通南北兩座公園的景觀,融合文化建筑與公園綠地,為人類的童年與成熟未來架起橋梁。
東側(cè)A座共有地上四層,一樓為讀者服務大廳及“無障礙閱覽室”。二至四樓采取分層閱讀模式,根據(jù)少兒讀者年齡依次為幼兒借閱區(qū)、兒童借閱區(qū)和青少年借閱區(qū)。二樓為幼兒借閱區(qū)及“兒童益智館”。三樓為兒童借閱區(qū)及“典藏館”“國際童書館”“名家書屋”“樂享天地”,目標讀者為小學階段學生。四樓為青少年借閱區(qū)及“智慧書屋”“機器人實驗室”,服務于初中階段的讀者。西側(cè)B座為多功能報告廳,主要用于開展學術(shù)報告、科普教育、電影講座等系列專題活動,以豐富少兒的文化生活。
3 基于少兒多元化閱讀需求的空間特點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第十五條規(guī)定,設立公共圖書館應當具備與其功能相適應的館舍面積、閱覽座席、文獻信息和設施設備[4]。少兒圖書館的主要功能是為未成年讀者提供服務,與其他圖書館不同,一個顯著區(qū)別是進行借閱的讀者與真正閱讀的讀者之間的不一致性。由于未成年人群往往是由家長帶入圖書館,雖然書籍的閱讀者是兒童,但家長是借閱與否的主要決策者,決定為孩子借什么書。由于家長的外出時間有限,兒童一般在家中閱讀書籍。因此,如何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更好地發(fā)揮教育功能,已成為圖書館界亟須解決的問題。因此,少圖新館為滿足閱讀需求、提升閱讀體驗,在空間建設上更加注重安全性、開放性、趣味性和實用性。
3.1 空間安全性分析
圖書館作為重要的文化傳播和教育場所,對少兒在館內(nèi)的安全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少圖新館在設計過程中把安全性作為首要考慮的因素,如:針對桌椅等硬件設施,采取軟包處理方式,以防少兒受傷;針對電源插座等電氣設備,采用隱蔽設計方式,以免少兒接觸;設置清晰明確的指示牌和提示信息牌,確保少兒能夠安全使用圖書館;在活動區(qū)域設置欄桿,防止少兒跌落;通過監(jiān)控系統(tǒng)實現(xiàn)監(jiān)控全覆蓋,配備圖書自助消毒機,確保環(huán)境的安全性,為少兒提供一個適宜的學習和閱讀空間。
3.2 空間開放性分析
少圖新館根據(jù)少兒的閱讀行為和心理發(fā)展特征,設計少兒閱讀空間,以期最大限度地滿足少兒的發(fā)展需求[5]。由于目標讀者群體年齡較小,特別是幼兒和兒童,他們的閱讀活動往往伴隨著游戲元素。與成人圖書館相比,少兒圖書館不應過分強調(diào)靜謐,設置封閉的自習室或閱覽室,而應注重空間設計的開放性,為少兒打造一個自由探索的空間環(huán)境。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少圖新館采用“大空間”“全開放”的形式,從一樓延伸至四樓,象征著少兒學習知識的成長過程。
3.3 空間趣味性分析
少兒的閱讀體驗與成人存在顯著差異,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能夠提高他們的閱讀興趣。少兒圖書館打造富有趣味性的閱讀空間不僅能增強少兒的參與感,還能激發(fā)少兒的閱讀熱情,將興趣與娛樂相結(jié)合,形成寓教于樂的學習模式[6]。少圖新館以綠色為主色調(diào),選用更符合少兒審美特點的筆筒形狀家具,在二樓幼兒借閱區(qū)的中央立式大圓筒書架上粘貼以“書是和平之光”“書是通往內(nèi)心之門”“給全世界孩子的信”及“架起書梯、建立友誼”等為主題的宣傳海報,增強了空間的趣味性,提升了他們的視覺體驗感,激發(fā)了他們的閱讀熱情。
3.4 空間實用性分析
少兒圖書館要注重空間設計的實用性,以確保少兒的閱讀權(quán)益。少圖新館充分考慮不同年齡段讀者的身高特點,對椅子的大小和高度進行了差異化調(diào)整,以滿足不同讀者的需求;根據(jù)出版社的不同,在繪本上粘貼顏色標簽,以便于讀者快速查找。
4 基于閱讀循環(huán)圈理論的少兒多元化空間閱讀應用
4.1 理論概述
國際安徒生獎獲得者、兒童閱讀專家艾登·錢伯斯在1991年出版的《打造兒童閱讀環(huán)境》一書中提出閱讀循環(huán)圈理論。該理論以兒童為中心,將他們的閱讀過程視為一個循環(huán),持續(xù)不斷。循環(huán)圈包含三個關鍵環(huán)節(jié):“選擇書籍”“閱讀指導”和“兒童反饋”。這三個環(huán)節(jié)緊密相連,相互依賴,成年人扮演著引導少兒閱讀的角色。少兒圖書館作為兒童閱讀活動的重要場所,可基于這一理論開展閱讀工作,以促進少兒多元化閱讀活動的開展。少圖新館依據(jù)閱讀循環(huán)圈理論,設置“選擇書籍”“閱讀指導”“兒童反饋”三個環(huán)節(jié),打造了一個“文綠融合、動靜分區(qū)”的現(xiàn)代化兒童閱讀空間。
4.2 具體應用
4.2.1 “選擇書籍”環(huán)節(jié)。“選擇書籍”環(huán)節(jié)是閱讀循環(huán)圈的起始點,讀者的閱讀路徑為:“吸引至圖書館”→“館藏資源豐富”→“依據(jù)標準選書”,合理的空間布局可對這一過程產(chǎn)生積極影響。少圖新館位于蘇州河畔,鄰近長風公園和長風大悅城,地理位置優(yōu)越,易吸引周邊的家長和兒童。館內(nèi)空間設計既有趣又開放,即便沒有借閱需求,家長和兒童在游玩后也能在此休息并瀏覽書籍。少圖新館的館藏資源豐富,通過“分層閱讀”的空間布局,方便讀者快速找到適合的閱讀區(qū)域。雖然圖書館無法對讀者的選書標準進行干預,但通過豐富館藏資源、及時更新和采購資源,能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不同讀者的需求。對于沒有明確選書標準的讀者,如偶然到訪者、尋求休閑的閱讀者或周末帶孩子的家庭,分層閱讀的空間設計具有“隱形推薦”功能。例如,在一樓的讀者服務大廳,少圖新館根據(jù)年齡層次,把推薦書籍展示在互動顯示屏上;在樓梯旁粘貼《上海市少年兒童年度閱讀報告》借閱排行榜,以不同顏色區(qū)分不同年齡段的閱讀偏好,以期為讀者提供選書參考。
4.2.2 “閱讀指導”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終身閱讀者,藏書是基礎。為了提高讀者的閱讀體驗,讓他們愛上閱讀,圖書館需要精心打造閱讀環(huán)境,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開展形式多樣的閱讀活動,吸引讀者積極參與。多元化閱讀既包括視覺體驗,也包括聽覺、觸覺體驗,因此,兒童閱讀空間需要涵蓋多元理論維度[7]。少圖新館在安全性、開放性、趣味性和實用性的基礎上,可依托專業(yè)館員和外部合作教師或團隊,結(jié)合不同樓層的空間特點,開展多樣化的陣地閱讀指導活動。首先,“兒童益智館”空間:跨學科學習?!皟和嬷丘^”是專為6歲以下低齡兒童開設的跨學科學習空間,空間設計從兒童視角出發(fā),融匯地球科學、生命科學、物理原理、工程技術(shù)、觸摸感官等領域知識,使低齡兒童能夠開展沉浸式探索。在樂高積木搭建區(qū)域,幼兒可在家長的幫助下發(fā)揮想象力,根據(jù)繪本故事情節(jié)或工程設計步驟體驗創(chuàng)意搭建。其次,“國際童書館”空間:跨語言、跨文化閱讀。上海少年兒童圖書館是全國收集少兒出版物語種最多的省級少兒圖書館,收集有英、日、韓、法、德、西、意、俄等國家語言版本的少兒出版物?!皣H童書館”匯集了世界各國的童書特色資源,以“環(huán)游世界”的形式搭建起中國孩子與世界對話的橋梁,運用先進的互動體驗裝置,使兒童在閱讀過程中了解全球各國的文化特色;結(jié)合館藏資源,舉辦雙語讀書會,提高讀者的閱讀體驗。再次,“機器人實驗室”空間:科學探索?!皺C器人實驗室”舉辦無人機體驗、人形機器人互動等精彩活動,幫助讀者了解世界前沿科技成果,引導讀者學習基礎編程、人工智能、機器人操控等現(xiàn)代科技課程。
4.2.3 “兒童反饋”環(huán)節(jié)。兒童在閱讀之后會有豐富的感想或疑問,圖書館可設置反饋或解決問題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兒童的閱讀熱情,引導他們進入新的閱讀循環(huán)圈,即重新選書、閱讀、反饋[8],這一點體現(xiàn)了“兒童反饋”作為循環(huán)圈終點的重要性。少圖新館依托其空間的開放性,在空間陣地開展相關活動。首先,“樂享天地”:開放式互動區(qū)。這個區(qū)域不僅為讀者提供了一個舒適的閱讀環(huán)境,還是舉辦讀書會和分享會等小型活動的主要場所。讀者可使用彩筆和便利貼在“樂享天地”的半環(huán)繞式大黑板留言墻上提出相關建議或分享閱讀心得,“樂享天地”成為促進圖書館與讀者、讀者之間交流的平臺。其次,“名家書屋”:精致閱讀沙龍。少圖新館定期邀請教育、醫(yī)療、社會服務等領域的專家學者,通過“真人圖書館”的形式,為少兒提供閱讀幫助。
5 結(jié)語
少兒圖書館不僅是少兒閱讀活動的空間載體,還是連接人與人、人與書的紐帶。圖書館基于閱讀循環(huán)圈理論,可打造安全、開放、有趣、實用的少兒閱讀空間,根據(jù)每個空間的特點和功能,開展多樣化的閱讀活動,滿足少兒的閱讀需求。
參考文獻:
[1] 上海市“十三五”時期文化改革發(fā)展規(guī)劃[EB/OL].[2024-07-10].http://www.shdrc.gov.cn/gk/xxgkml/ggjg/zxgg/27634.htm.
[2] 上海發(fā)布文化“十三五”規(guī)劃 打造“兩軸一廊、雙核多點”城市文化空間[EB/OL].[2024-07-10].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29/c129425698.htm.
[3] 侯建強.上海少年兒童圖書館新館結(jié)構(gòu)分析與設計[J].建筑結(jié)構(gòu),2020(S1):289-294.
[4]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EB/OL].[2024-07-10].https://law.pkulaw.com/chinalaw/1532aa8c51239 ff1bdfb.html.
[5] 鄭君平,林欽.從圖書館建筑視角看少年兒童圖書館的發(fā)展[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6(3):111-114.
[6] 兒童圖書館空間設計的學問[EB/OL].[2024-07-10].https://new.qq.com/omn/20200924/20200924A0 7PNG00.html.
[7] 萬宇.多元理論維度中的兒童閱讀空間構(gòu)建:以我國公共圖書館兒童閱覽室為例[J].圖書館雜志,2014(4):42-47.
[8] 劉麗麗.基于閱讀循環(huán)圈理論的圖書館閱讀推廣研究[J].出版廣角,2021(8):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