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該文在冰雪高危項目運動員心理負壓來源分析的基礎上,對包括準備期、過渡期、比賽期和恢復期在內的大周期訓練不同階段的心理調適策略進行了分析,通過改善冰雪高危項目運動員心理狀態(tài)促進競賽成績的有效提升。在準備期要淬煉“祖國至上”的參賽動機,增強心理穩(wěn)定性,在模擬情景中提供脫敏訓練和多樣化應對預案,以問題聚焦為導向;過渡期要樹立“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參賽觀,盡可能舒緩目標壓力,形成“心理定型”以樂觀面對,及時進行心理監(jiān)測和預警;比賽期要保持適度心理焦慮,享受比賽帶來的快感,努力成為心理自控“達人”;恢復期要及時“自我對話”,充分“共情”,合理歸因,樹立競賽嶄新目標,提供有效社會支持。
關鍵詞:冰雪運動 高危項目 心理調適 大周期訓練
Regulation of psychologyto the Athletes in High-risk Events of
Winter Sport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ong-term Training: Challenges and Strategies
LIUChonglei
Tianjin University of Sport,Tianjin,301617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ource of psychological negative pressure of athletes in high-risk events of winter spor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rategies to regulation of psychologyin different stages of long-term training, including preparation period, transition period, competitionperiodand recovery period, and promotes the effective of competition results by improving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of athletes in high-risk events of winter sports. In the preparation period, it is necessary to temper the motivation of "Motherland First", enhance psychological stability, desensitization training and diversified plans in simulated scenarios, and focus on problems; During the transition period, we should establish the concept of "friendship first, competition second", relieve the target pressure, form psychological stereotype, and psychological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During the competitionperiod, we should maintain moderate psychological anxiety, enjoy the pleasure brought by the competition, and become a master of psychological self-control; In the recovery period, we should "talk to ourselves" in time, empathize, reasonably attribute,set up anew goal of the competition, and provide effective social support.
Keywords: wintersports,high-risk events,regulation of psychology,long-term training
很多競速類冰雪項目技術動作難度較大,且危險系數(shù)極高,稍有不慎就會發(fā)生人身傷害,輕則劃傷、骨折,重則危及生命,代表項目包括單板滑雪(Snowboard)、鋼架雪車(Skeleton)和高山滑雪(Alpine Skiing)等。單板滑雪對運動員在滑道完成翻轉、轉體等各種動作的要求較高,鋼架雪車滑行轉彎時的壓力接近于地球重力的4倍,高山滑雪最高時速可達140km/h甚至更高。同時,有研究指出,在兩名運動員專項技術和專項體能水平難分伯仲的前提下,心理能力成為贏得比賽的重要保障。[1]冰雪高危項目也不例外。這些運動的競技成績會受到天氣、場地、運動員自身等多因素影響,特別是運動員恐懼、擔憂、興奮過度等心理狀態(tài),將會導致動作的變形、失誤,直接影響運動員比賽成績,甚至會葬送運動員的職業(yè)生涯。因此,在包括準備期、過渡期、比賽期和恢復期的大周期訓練計劃安排中,如何針對上述冰雪高危項目特征來有效調節(jié)運動員心理狀態(tài),讓積極、穩(wěn)定的心理助力運動員在冰雪賽場馳騁,成為完備冰雪高危項目運動員訓練和參賽體系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1 冰雪高危項目運動員心理負壓來源
1.1 項目所致的天然受迫感
在冰雪高危項目比賽過程中,面對無處不在的自然環(huán)境、賽道挑戰(zhàn)和受傷概率,高強度應激狀態(tài)使得參賽運動員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處于高度興奮狀態(tài),高風險情境時時給運動員帶來緊張和焦慮情緒,心理受迫感明顯,長時間累積對個體心理容易造成創(chuàng)傷。
1.2 天氣、場地、器材等不可控因素壓力
由于冰雪高危項目比賽的特殊性,天氣的突然變化、不熟悉的賽道等都會直接影響運動員的心理穩(wěn)定性。強風擾流、積雪厚度和硬度、冰面平整度、日光照射亮度變化、觀眾干擾等不可控因素,一定程度上也會對運動員心理產(chǎn)生干擾,打亂其比賽正常節(jié)奏。賽事提供的滑雪板、雪杖、鋼架雪車等器材的陌生感,也會令運動員產(chǎn)生不安、擔憂等情緒。
1.3 競爭對手給予的壓力
比賽過程中,如對手表現(xiàn)出超常的技術水平,雖不排除有的運動員能將壓力轉化為動力,出現(xiàn)超水平發(fā)揮的情況,但更大可能會由于巨大的壓力,導致其心態(tài)失衡,造成失誤或發(fā)揮失常。同時,對手一旦出現(xiàn)失誤,也容易造成運動員背上“抓住機會贏一次”“我不能像XX一樣失敗”的心理包袱,從而影響比賽中的發(fā)揮。
1.4 自身心理應激障礙
有專家采用SCL-90( Symptom Checklist90) 癥狀自評量表對我國集訓隊單板滑雪U型場地技巧運動員心理健康狀況進行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單板滑雪U型場地運動員在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敵對、精神病性 5 種心理障礙傾向有較明顯的癥狀反應。[2]冰雪高危項目運動員受傷或比賽失利場景重現(xiàn)時,會感到恐懼,之前受傷的片段記憶會快速涌現(xiàn)。這種閃回會導致運動員在場上難以集中注意力,各種擔憂與沖突充斥心中,害怕再次受傷、害怕失敗,質疑自我價值,難以集中場上關鍵線索并做出合理決策,情緒會變得不穩(wěn)定、敏感,甚至失控。
1.5 媒體輿論宣傳導向預期壓力
面對冬奧會、冬運會等重要冰雪比賽,媒體輿論“為國爭光、歷史性突破”等宣傳導向以及過高的關注度,或多或少給冰雪高危項目運動員會造成心理壓力,會使運動員在潛意識里對自己的比賽成績是否滿足公眾需求進行預評估,從而 無法輕松上陣、放手一博,導致讓公眾意外的結果。
針對上述冰雪高危項目運動員心理負壓來源,有必要對其在準備期、過渡期、比賽期和恢復期的大周期訓練中予以全時間線索下的心理干預,以期將心理負壓變?yōu)檎蛘T因,幫助冰雪高危項目運動員在賽場上取得優(yōu)異成績。
2 準備期心理負壓調適策略
該階段主要任務是增強和提高冰雪高危項目運動員的心理素質,為掌握和熟練專項技、戰(zhàn)術,獲得多種競技能力的提高提供良好心理支撐,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2.1 淬煉“祖國至上”的參賽動機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厚植愛國情懷是運動員成功的基石。作為冰雪高危項目運動員,必須首先明白參賽為了什么、為了誰的問題,應當有滿腔的愛國之情,只有思想境界得到提升,才有強大的自主動機,克服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實現(xiàn)在冰雪賽場上的出色發(fā)揮。
2.2 增強心理穩(wěn)定性
有專家提出,心理科技攻關服務作為整個保障體系下的必要一環(huán),應定位于“提升賽時運動表現(xiàn)穩(wěn)定性”。[3]運動表現(xiàn)穩(wěn)定的基礎之一是心理穩(wěn)定,要求運動員一是要樹立自信心。要客觀分析自身優(yōu)勢,科學設定目標,建立起敢打必勝信念;二是要進行有效壓力管理。應利用好認知訓練、表象訓練、意念訓練以及放松訓練等一些心理調節(jié)技巧,幫助運動員學會消除心理障礙,始終心理上保持冷靜和專注。
2.3 在模擬情景中提供脫敏訓練和多樣化應對預案
已有專家對進行不同的臨場比賽“心理情景模擬”進行了深入研究。[4]要模擬真實比賽情境,加強心理表象訓練,通過系統(tǒng)暴露冰雪高危項目運動員于他們可能感到不安或恐懼的情境,幫助他們學會放松和應對,提高運動員集中注意力和自我效能感,增強自信心,有效減少焦慮和恐懼,減弱不良心理反應的強度,達到讓運動員更好地適應比賽氛圍和不確定性的目標,由過敏狀態(tài)轉化成正常狀態(tài)。有學者用正念減壓訓練(MBSR)對中國鋼架雪車隊運動員焦慮、抑郁、睡眠質量、正念水平的干預效果以及對注意控制的影響,得到產(chǎn)生積極改善的結論。[5]同時,要為運動員制定多樣化的賽前心理預案,讓其有的放矢的做出科學選擇。如,可在日常訓練中增加客場觀眾、裁判誤判、天氣變化、時差和地理環(huán)境變化、對手完美發(fā)揮或有重大失誤等情境,提供有效心理應對方案進行提前預判,尋找最適宜的應對方式,做到心中有數(shù)。需要簡便可行的步驟安排,或者以“口訣”的形式讓冰雪高危項目運動員內化于心,遇到不同情景時,“條件反射式”激活心理應對方案。有專家也研究要指出這是一種運動員的調息、調意能力。[6]此外,還要制定如賽前新聞發(fā)布會、賽后新聞采訪等方案,以提高冰雪高危項目運動員應對新聞媒體能力。需要注意的是,脫敏訓練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避免過度暴露或急于求成,引發(fā)適得其反的效果。
2.4 以問題聚焦為導向
冰雪高危項目運動員心理出現(xiàn)問題后,應對策略通??煞譃榛乇堋⑶楦芯劢?、問題聚焦三類。以運動員擔心在訓練中再次受傷為例,“回避”即決定再也不進行某項訓練,或多加注意,“情感聚焦”是內心感覺“沒有那么糟糕”,而“問題聚焦”則是運動員關注傷病恢復期或恢復后的訓練方案?;乇懿呗耘c情感聚焦策略可短暫緩解壓力,但只有問題聚焦策略才能讓運動員心理解除困擾。
3 過渡期心理負壓調適策略
本階段主要任務是為冰雪高危項目運動員理想的競技狀態(tài)做賽前調整和準備,使參賽選手,為實現(xiàn)預期競賽目標奠定基礎,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3.1 樹立“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參賽觀
冰雪高危項目運動員應當本著“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宗旨文明比賽,尊重裁判、尊重對手、尊重賽事活動安排,拿出自己的實力和對手公平競爭,增加對于從事項目的熱情,內心有在冬奧舞臺上證明自己價值的沖動,內心去追尋項目帶來的快樂。
3.2 盡可能舒緩目標壓力
應根據(jù)運動員自身水平和冰雪高危項目特點設置合理的比賽目標,強調個人的努力和技能掌握度,而非與他人比較,這有利于運動員更加專注于競賽本身,減少不必要的心理負擔。同時,可以將冰雪高危項目比賽的賽程分為若干段小的賽程,如每500米左右作為一個“比賽”,以分散這些高危項目比賽最終目標對參賽運動員所帶來的巨大壓力。通過一個個“小比賽”目標的有效達成,為冰雪高危項目運動員積累自信心和成功感,有助于其更好的完成比賽,奪得好成績。
3.3 形成“心理定型”以樂觀面對
要讓運動員認識到,必須接納自己的焦慮、緊張等情緒,比賽過程中無法完全避免外界刺激,也無法不產(chǎn)生任何負面情緒,可通過自我暗示、轉移注意力、調整呼吸等方式,讓自己形成一種積極的“心理定型”,或者說是形成比賽心理準備預案,來應對逆境,即專注于比賽的過程、比賽任務、自我心理控制、技術戰(zhàn)術運用,降低對外界刺激的敏感度,而不以結果為導向,看淡成績與輸贏,因對手高水平發(fā)揮而擔憂焦慮,也不因對手重大失誤而沾沾自喜,而是保持冷靜和應對能力,去享受比賽的過程、展現(xiàn)自己,以積極穩(wěn)定的“心理定型”將緊張和壓力轉化為動力。
3.4 及時進行心理監(jiān)測和預警
有專家指出,應通過建立賽前心理預警、賽時心理預測和基于無線腦電的狀態(tài)評估的三重保障,對運動員潛在的心理風險早發(fā)現(xiàn)、早干預、早調整。[3]要通過施測適當?shù)男睦韱柧?、捕捉任務態(tài)和靜息態(tài)的腦電信號等,詳細獲取運動員心理潛在風險和心理疲勞狀態(tài),對關鍵點給予及時預警和糾正。
4 比賽期心理負壓調適策略
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促使冰雪高危項目運動員在比賽中發(fā)揮出理想的競技狀態(tài),獲得滿意的比賽成績。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4.1 保持適度心理焦慮
在比賽中,適中的焦慮能促使運動員更好發(fā)揮自己的實力和水平有著非常好的幫助,適中的焦慮水平可以驅動運動員保持積極心態(tài),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難并取得成功的信念,激發(fā)運動員的斗志和潛力。
4.2 享受比賽帶來的快感
要讓運動員能夠在比賽中擁有及時調整自己心理狀態(tài)的能力,良好的心態(tài)可以從運動員放松的表情、動作得以體現(xiàn),在比賽中不會因緊張而產(chǎn)生太多的壓力,在比賽中完成自己的夢想,從而以最大的勇氣完成參賽項目最高難度的追求。
4.3 努力成為心理自控“達人”
可以根據(jù)比賽中的實際,通過一些有效調適方式進行心理自控。包括運用調節(jié)呼吸法,進行有意識的深呼吸,以緩解精神緊張;閉目凝思法,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于本體感覺,想象自己呼吸暢通,心跳緩而有節(jié)奏;言語暗示法,即用自我對話的方式,暗示自己情緒狀態(tài)放松平穩(wěn);轉移注意力法,當遇到可能導致產(chǎn)生負面情緒的事情時,告誡自己立刻將將注意力集中在技戰(zhàn)術的有效使用上,對于已經(jīng)結束的競賽環(huán)節(jié),積極接納結果,并專注于當前或接下來的動作;自我宣泄法,比賽上場大喊幾聲、活動手腳、拍打肌肉,自我暗示感到充滿力量和自信,全力以赴投入比賽。還可以通過生物反饋儀等工具進行放松訓練,制定詳細的比賽流程單等,提高運動員的放松能力、激活能力,固化條件反射,以應對賽場緊張和壓力。
5 恢復期心理負壓調適策略
本階段主要任務是消除冰雪高危項目運動員心理上的疲勞,以完滿的心理狀態(tài)投入新周期訓練之中??梢詮囊韵聨追矫嬷帧?/p>
5.1 及時“自我對話”
不論在冰雪高危項目中取得勝利或失敗,賽后都應當及時進行復盤總結,要有效識別自己在比賽中技術和戰(zhàn)術發(fā)揮的短板,還可通過回看比賽錄像觀察自己的技術動作、戰(zhàn)術執(zhí)行和對手的反應等。在復盤的同時,與自我開展一場“對話”,對自己做得好的地方予以保留和發(fā)揚,不好的地方今后注意改進和克服,既最求“完美”,也接納“不完美”。
5.2 充分“共情”
這是一種能夠深入理解和感受運動員在比賽后心理狀態(tài)和情感體驗的能力。長時間的比賽和高強度的冰雪高危項目運動會導致參賽運動員身體疲勞,這種疲勞感將會影響著他們的心理狀態(tài),運動員賽后的總結中也常會伴隨著自我懷疑、挫敗或飄然感。這就需要給予運動員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來表達他們的感受和想法,教練團隊要認真傾聽他們的言語、觀察其情緒。通過眼神交流、肢體語言和面部表情等非言語方式,傳達出對運動員的關心、支持和理解,與運動員建立更加緊密的聯(lián)系和支持關系。要設身處地從運動員的角度去理解和感受他們的經(jīng)歷和情緒,用簡潔而真誠的語言表達對運動員情緒的理解和共鳴,多提供積極反饋與鼓勵,在肯定運動員努力和付出的基礎上,鼓勵運動員看到自己的進步或從失敗中汲取教訓,提出具體的、建設性的反饋意見,為未來的比賽做好準備。
5.3 合理歸因
無論是成功和失敗,冰雪高危項目運動員應更精準找出導致問題的原因所在,應歸因于運動員自身的努力程度和能力發(fā)揮的內部可控因素,而避免將失敗歸因于如對手實力、比賽環(huán)境、裁判判罰等外部不可控因素,這樣更能激發(fā)其內在動能和比賽動機,為后續(xù)比賽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礎。
5.4 樹立競賽嶄新目標
完成某一項賽事后,冰雪高危項目運動員不能產(chǎn)生“萬事大吉”或“不過如此”等負向心理,而是需要及時設定新的參賽目標,激勵自己在有限的職業(yè)體育生涯中不斷超越自我,爭取更好成績,達成作為一名冰雪高危項目運動員的“自我實現(xiàn)”。
5.5 提供有效社會支持
在賽后恢復期間,隊友、親人等可以向運動員提供情感支持、鼓勵和建議,有專家稱其為重要他人對運動員的心理影響。[7]有學者認為運動員在遇到困難、挫折、失敗和傷病時,尋求社會支持的需求更加強烈。[8]有了這些社會支持,對運動員心理調適、度過比賽難關有很大幫助。社會提供的心理支持應避免功利主義,要讓運動員體驗到真情實感,減輕負向心理壓力,建立起不是“孤軍作戰(zhàn)”的積極信念。
6 結語
針對影響冰雪高危項目運動員比賽成績的心理負壓,有必要在大周期視域下實施針對準備期、過渡期、比賽期和恢復期特點不同的心理調適策略,使運動員學會調整競賽心理狀態(tài)的方法和技巧,保持其保持正確的價值觀、比賽觀,提高自信與專注力,一定程度上避免或消除因天氣、場地、器材、裁判判罰、對手發(fā)揮等因素導致的不利影響,提升適應競賽環(huán)境、超越自我極限的良好心理能力,達到最佳的訓練效果和比賽成績的個體化追求,在冰雪賽場上爭金奪銀,為我國體育強國建設添磚加瓦。
參考文獻
[1]李光麒,徐瑩,林忻竺,等.冬奧競爭格局下單板滑雪平行大回轉項目特征與制勝路徑分析[J].冰雪運動,2023,45(6):27-31.
[2]呂吉勇,李海霞.我國優(yōu)秀單板滑雪U型場地技巧運動員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研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17.4:25-29.
[3]陸穎之,王小春,周成林.認知神經(jīng)科學視角下冬奧心理科技攻關服務新體系的構建與應用[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23,47(11):57-67.
[4]張忠秋.北京冬奧會東道主心理挑戰(zhàn)與基本應對策略[J].中囯體育教練員,2019,27(1):11-13.
[5]李佳新.正念減壓(MBSR)對鋼架雪車運動員焦慮情緒及注意控制的影響[D].首都體育學院,2020.
[6]佟鐵鷹,劉雪梅.單板 U 型場地滑雪運動員“調姿、調息、調意”訓練體系的構建[J].冰雪運動,2014.3,36(2):24-27.
[7]張忠秋.冬奧運動員的競技心理挑戰(zhàn)與調控策略[J].中囯體育教練員,2022,30(1):11-12.
[8]李丹陽,張力為.從嚴重受傷到重返冬奧:一位高風險項目運動員的心理康復歷程[J].體育科學,2020 ,40 (3):2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