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是孩子步入社會集體生活的第一步,他們需要在陌生的環(huán)境中接觸新的人群,這從未經歷的一切會導致他們變得不安和焦慮。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新入園幼兒需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是他們能否盡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從而喜歡上幼兒園。
一、家庭應做好幼兒入園準備
1.家長應調整自身的情緒,防止焦慮情緒影響到幼兒。家長將孩子送入園時應適當控制自己的焦慮情緒,將孩子交到老師的手上后,果斷離園,不可停留觀看或因孩子哭鬧而主動上前擁抱、安撫。家長應充分相信教師的專業(yè)精神,鼓勵幼兒以輕松的心態(tài)進入幼兒園。
2.家長應激發(fā)幼兒的入園愿望。家長應提前幫助孩子認識老師和幼兒園,讓他們對幼兒園產生一個良好的印象。比如家長可以帶領幼兒到幼兒園周圍多轉轉,也可以通過講述故事、查看幼兒園公眾號視頻、圖片等方式,引導幼兒了解幼兒園環(huán)境和豐富多彩的活動,從而讓幼兒對幼兒園的生活產生期待,有想要上幼兒園的愿望。
3.家長應幫助幼兒提前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家長要提前了解幼兒園活動內容和作息時間,盡快將孩子的生物鐘調整到與幼兒園作息時間相一致,以適應幼兒園的生活節(jié)奏。教師會以音樂、兒歌等形式幫助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為此家長可以借鑒。
4.家長應配合幼兒園實施梯度入園制度。通過實施梯度入園制度,以幼兒園和家庭環(huán)境交叉的方式學習與生活,從而有效緩解幼兒分離焦慮。在開學第一周,幼兒進行了午餐后放學;第二周,幼兒在幼兒園進行午睡,吃了午點之后放學;第三周,恢復幼兒園小班級正常接送時間。
二、鼓勵幼兒獨立自主,加快對幼兒園的適應
1.家長應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提升幼兒的自理能力。在入園前,家長需要提前培養(yǎng)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例如,穿脫衣服和鞋襪、獨立吃飯、上廁所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幼兒減少分離焦慮。同時,家長在培養(yǎng)幼兒自理能力時,需要以兒歌或圖示的形式為幼兒創(chuàng)設互動性的環(huán)境,不斷重復示范動作要領,鼓勵幼兒的行為,讓幼兒從中體驗到勞動的快樂。
2.教師應提供幼兒幫助他人的機會,提高幼兒的自我效能感。對于教師而言,新入園的幼兒正處于從依賴向自理過渡的階段,1教師需要有計劃、有目的地滲透各種常規(guī),讓幼兒在常規(guī)中逐漸掌握動作要領。除了為幼兒創(chuàng)設圖示環(huán)境之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幼兒幫助其他小朋友,為他人服務。比如設立“管理員”或“值日生”的工作,讓幼兒感受到被他人需要的快樂和自豪,并在集體生活中找到愛和歸屬感,從而使幼兒慢慢地喜歡上幼兒園。
三、教師積極應對家長和幼兒的分離焦慮問題
1.提高教師解決問題的能力。為有效緩解孩子的分離焦慮,教師應多閱讀幼兒教育相關書籍,分析幼兒分離焦慮背后的原因和行為,掌握減少幼兒分離焦慮的方法。如教師可根據幼兒愛游戲的特點,開展有趣的游戲活動,迅速轉移幼兒的注意力,從而增加幼兒與老師、同伴之間的互動,讓孩子在游戲的過程中消除緊張情緒。
2.解決家長自身的分離焦慮情緒。例如,我們可以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新生家訪工作和創(chuàng)設溫馨、輕松的新生家長會。
3.建立良好的師幼關系。在分離焦慮的兒童面前,教師應遵循專業(yè)標準,對孩子要有愛心,如蹲下身子與他們交談,擁抱、愛撫、贊美他們,用微笑迎接每一個孩子,從而減少幼兒對新環(huán)境的恐懼,增加親近感,讓孩子對老師產生信賴和依戀。同時,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教師應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從而轉移幼兒的注意力,投入到有趣的教學活動中,緩解幼兒緊張的情緒。
4.創(chuàng)設適應的班級環(huán)境,幫助幼兒緩解焦慮。(1)班級環(huán)境氛圍的創(chuàng)設。教師以幼兒喜歡的動物圖案或者動畫片人物形象等,為幼兒營造充滿童趣的互動環(huán)境,促使幼兒在新環(huán)境中找到熟悉感。(2)班級環(huán)境墻面的創(chuàng)設。例如,教師可以提醒家長準備一張全家福,用于設計“寶寶的一角”,讓孩子在幼兒園里看到照片,感覺到家人的陪伴,從而對環(huán)境產生一定的安全感。(3)班級環(huán)境區(qū)域的創(chuàng)設。例如,悄悄屋和娃娃家。
四、園所支持,共促幼兒成長
第一,科學合理的控制班額。小班人數(shù)盡量控制在25~30人以內,過多的人數(shù)會影響教師對幼兒的關注,增加幼兒的焦慮。第二,試園活動。家長與幼兒來園進行短暫的親子互動,初步體驗幼兒園集體生活的樂趣。第三,幼兒園定期組織開放日活動。例如,在家長助教活動中,警察家長向小朋友講解如何更好保護自己;醫(yī)生家長向小朋友講講如何保護自己的眼睛、牙齒、口腔等。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