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xiāng)的山谷
高山聳立,高山與高山之間山谷深深。
不竭的小河穿過山谷,運送著豐收與歡樂,孕育了河畔的田地、叢林與花草,流淌牛羊歡叫與牧笛聲聲。
山谷儲存著農(nóng)人辛勤的耕作、愜意的憧憬,收藏著明亮的日精月華,盛滿谷風(fēng)甜美的詩韻。
山谷千百年靜穆無聲。有一天,一支勘探隊觸摸到它深處驚人的脈息,放飛它埋藏著稀有珍寶的特大喜訊。人們沸騰了,山谷依舊靜穆。
山谷與往常一樣,默默對著蒼天舉起它的巨杯,晃蕩著內(nèi)心的感恩……家鄉(xiāng)的山谷讓我讀懂四個字:虛懷若谷。
山的皺紋
家鄉(xiāng)多石山,由花崗巖堆起。石山養(yǎng)育了一支支采石料的隊伍,可就是長不了幾根草。
光禿禿的石山,風(fēng)吹出它的印痕,日頭灑下它的燃燒。
石山生出了深深淺淺、橫七豎八的皺紋……
孰料,石山的皺紋承接天上的夜露與晨光,收納飄來的草籽、塵埃。石山的皺紋成了巖石深入到泥土里吸取營養(yǎng)的血脈。
每逢下雨,石山的皺紋成為給巖石送水的河汊。
石山的道道皺紋終于長出了草,翠綠蔓延。
并蒂蓮
長街上一對老夫妻,同步緩緩而行。
丈夫斜向妻子,顯然因為腰不好,卻給人親密的感覺;妻子的腿腳乏力,邁著纖纖碎步,仍不失女性的柔姿。
相濡以沫一輩子的老夫妻,如今,都需要一根拐杖支撐行走——一左一右,拐杖也配對成雙,別具令人贊嘆的對稱美,別具一番恩恩愛愛的滋味。
不用問,肯定是他們不愿整天悶在家里,他們要沐浴人間煙火,要觀賞一幅幅熱熱鬧鬧的景象,要聆聽嘈雜而動人的街聲,便高興地拄起拐杖,走出了家門……
無需兒孫攙扶,在和風(fēng)簇擁下,他們形影不離。
這一朵盛開的并蒂蓮,芬芳在晚年的湖里……
大山里的石頭路
大山里,一條石頭路蜿蜒而上,孤零零的,卻有石縫里多情的小草伴隨著、依戀著。
山里人走在這條懸掛空中的石頭路,重重的腳步踩踏得路更實,石更堅,狂風(fēng)驟雨也掀不動。山里人走在這條崎嶇不平的石頭路,一路滴下的汗珠開出格外晶亮的花。
春華秋實,我望見山中細密的雨時不時輕灑,望見石頭路串起了山里紅的濃艷,穿過梯田、茶園與果林,通向云端遼遠、潔白的燦爛;我望見山里人疊印著陽光的背、筋脈突起的雙腿。
也許,山里人一輩子都走不出大山,走不進都市的繁華與喧鬧,但他們從大山深處捧出來的富饒,卻實實在在沿著這條堅實的石頭路走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