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用好紅色資源,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深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著力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偉大建黨精神是涵育時代新人的重要教育資源,深刻把握偉大建黨精神涵育時代新人的價值意蘊,從價值追求、奮斗擔當、精神氣質、政治底色四個向度中領悟偉大建黨精神的深刻內涵,并通過思想政治教育、校園文化建設、紅色資源浸潤等路徑,教育引導時代新人在偉大建黨精神引領下,主動擔負時代使命,對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具有重要意義。
一、偉大建黨精神涵育時代新人的價值意蘊
偉大建黨精神是黨帶領中國人民歷經偉大實踐、順應時代發(fā)展的精神源泉和紅色血脈,貫穿于黨百余年奮斗的全過程,是中國精神的重要體現(xiàn),蘊含著豐富的育人價值。
(一)價值引領:偉大建黨精神為時代新人提供方向指引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當代青年大學生恰逢盛世,要爭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但處于人生“拔節(jié)孕穗期”的他們同樣面臨非主流文化和意識的侵蝕和誘導。因此,青年大學生的價值判斷、思維方式及行為選擇需要主流文化和意識的方向指引和價值引導。偉大建黨精神充分展示了中國共產黨歷史的主流和本質,猶如明燈,照亮方向。新時代,青年大學生要汲取偉大建黨精神中的價值信念,以史為鑒,在偉大建黨精神指引下把握角色定位,積極奉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二)精神塑造:偉大建黨精神為時代新人提供精神氣質
中國共產黨在一百多年的奮斗中,形成了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等一系列偉大精神。其中,偉大建黨精神是無數(shù)英勇奉獻的先驅們在頑強拼搏、不屈不撓的奮進中形成的,是激勵一代代時代新人賡續(xù)紅色血脈、矢志奮勇前行的強大精神動力的源泉。當代青年要對偉大建黨精神有強烈的情感認同,將個人的發(fā)展置身于國家的發(fā)展中,自覺地用偉大建黨精神對標思想和行動,在錯綜復雜的時代環(huán)境中增強斗爭精神和斗爭本領。
(三)行動示范:偉大建黨精神為時代新人提供榜樣力量
偉大建黨精神中所涌現(xiàn)的英雄形象和擔當作為在新時代背景下繼續(xù)為青年大學生提供行動示范及榜樣力量。無數(shù)英烈在當時極為復雜困難的情境下逆向而行,他們選擇的是一條充滿危險但前景光明的理想之路。而今,青年大學生要從先輩處領悟“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英勇奉獻精神,將榜樣力量轉化為具體行動,自覺抵制一切歪曲、侵害黨和人民利益的行為,自覺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二、偉大建黨精神涵育時代新人的向度
2021年,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百年前,中國共產黨的先驅們創(chuàng)建了中國共產黨,形成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這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眰ゴ蠼h精神蘊含著豐富的育人價值,對于涵育時代新人極具現(xiàn)實意義。
(一)價值追求:涵育堅持真理、堅守理想的時代新人
堅持真理、堅守理想是偉大建黨精神的基礎。堅持真理、堅守理想即在馬克思主義真理的指導下,堅定理想信念,讓時代新人的精神氣質、努力方向以及前進動力有所依托。唯有理想堅定者、信仰崇高者、踏實奮進者,才能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中找準定位、詮釋角色。因此,要從源頭上引導青年大學生認識、感悟并堅守真理,并以此為基礎堅定人生理想,奮發(fā)圖強,以理想之火照亮前行之路。在堅持真理、堅守理想的過程中以馬克思主義真理克服思想意識上的不足,不斷提升自身思想修養(yǎng),提高自身政治覺悟,把燦爛的青春刻寫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豐碑上。
(二)奮斗擔當:涵育踐行初心、擔當使命的時代新人
踐行初心、擔當使命是偉大建黨精神的方向指引。“初心系于人民,使命為了人民”,人民幸福的實現(xiàn),需要有志有為青年走近群眾、關心群眾、理解群眾,更需要主動肩負使命、扛實重任、知重負重。青年在踐行初心、擔當使命的過程中,要以史為鑒,不斷汲取前輩身上所體現(xiàn)的奮斗精神和價值擔當,以此滌清青年人中存在的頹廢和不良風氣,并在偉大建黨精神涵養(yǎng)下主動思考當下時代賦予青年的使命以及如何詮釋時代角色定位。用初心和使命的分量和重量,引導廣大青年將從偉大建黨精神中領悟的精神力量在努力奮斗中轉化為實踐力量,以思想上的覺悟和行動上的自覺投身于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中。
(三)精神氣質:涵育不怕犧牲、英勇斗爭的時代新人
不怕犧牲、英勇斗爭是偉大建黨精神的氣質體現(xiàn)。中國共產黨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經歷一百多年的蛻變歷程,從屈辱泥淖中奮起,在無數(shù)斗爭中從誕生走向輝煌,離不開中國共產黨人不懼危難、不怕犧牲的精神氣質,離不開中國共產黨人不畏風險、英勇斗爭的傲然風骨。這種不怕犧牲、英勇斗爭的精神應該在新時代有新的傳承,把不怕犧牲、英勇斗爭的強大基因刻在中國青年的骨子里。在新時代的偉大斗爭中,在紛繁復雜的局勢下,時代新人要以先輩為楷模,將無數(shù)英烈的事跡刻在心上,并在現(xiàn)實的學習生活中時刻對照,不斷增強憂患意識和斗爭本領,時刻準備著在關鍵時刻和危難時刻挺身而出。
(四)政治底色:涵育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時代新人
對黨忠誠、不負人民是偉大建黨精神政治底色的彰顯。對黨忠誠、不負人民即對黨的信仰、組織和紀律等保持絕對的贊同和忠誠,中國共產黨歷經百余年風雨而愈發(fā)強大,從根本上來講靠的是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在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政治底色彰顯下,要求青年大學生要時刻警醒,胸懷“國之大者”,胸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新征程上,要不斷賦能增壓,增強內心底氣,主動用偉大建黨精神涵養(yǎng)黨性和作為。“矢志不渝跟黨走是中國青年百年奮斗的最寶貴經驗,深深融入血脈的紅色基因是中國青年百年奮斗的最寶貴財富”。青年大學生要充分汲取奮斗經驗,把忠誠于黨和人民落到行動上。
三、偉大建黨精神涵育時代新人的著力點
偉大建黨精神涵育時代新人,是要讓青年大學生真正領悟偉大建黨精神的深刻內涵并以此增強理論的認同和實踐的自覺,這是一項浸潤人心的工作,教育引導時代新人要在偉大建黨精神引領下,增強實踐自覺,主動擔負時代使命。
(一)融入思政教育工作,強化時代新人對偉大建黨精神的理論認同
繼承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傳承紅色基因、涵育時代新人的必然選擇。將偉大建黨精神深耕于青年大學生心里,增強對偉大建黨精神的理論認同,要從全方位多角度貫穿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過程。一是充分發(fā)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將偉大建黨精神的精神指引和時代價值融入思政課程及專業(yè)課程中,領悟偉大建黨精神的歷史厚重感以及延續(xù)至今的精神內核,深入挖掘課程所蘊含的思政和黨性教育元素,結合課程中凸顯的優(yōu)秀共產黨員的事跡,讓偉大建黨精神落在具體人物和具體事跡上,讓大學生在偉大建黨精神的指引下,知黨愛黨,讓黨性教育常態(tài)化。二是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要把傳統(tǒng)宣講灌輸?shù)男问讲粩噢D變成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凝練偉大建黨精神的內容,以情景式演繹、故事式講述的方式,把話語權交還給大學生,把大學生愛聽的和需要聽的納入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的計劃和步驟內,促進青年大學生對偉大建黨精神進行深度學習,真正讓偉大建黨精神的內涵在大學生心里扎根,在某些特定的時間和場域中可以調動其刻在基因深處的文化氣質,自覺增強對偉大建黨精神的理論認同。
(二)優(yōu)化校園文化建設,加強時代新人對偉大建黨精神的深層認知
優(yōu)化校園文化建設,將偉大建黨精神蘊含的故事、發(fā)展的脈絡及產生的影響融入其中,強化青年大學生對偉大建黨精神的深層認知和精神主動。一是高校要有意識地打造偉大建黨精神系列故事,講好偉大建黨精神故事。高校在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時要正確細致地將偉大建黨精神的歷史發(fā)展脈絡、重大現(xiàn)實意義、豐富價值內涵、精神邏輯體系和經驗理論總結等內容加以細化闡釋,通過不同專業(yè)和課程,深挖思政元素,讓過去和歷史照進當下和現(xiàn)實,進一步加強大學生對偉大建黨精神的正確認識和時代理解。二是高校要有意識地加強校園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設。其一,充分利用學校現(xiàn)有的場域資源,積極打造校園文化長廊和文化展臺等宣傳載體,將偉大建黨精神以主題形式通過板報墻報、公示展板等實體進行展示,以強調偉大建黨精神的重要價值。其二,充分利用學生社團組織,以重大節(jié)日、主題班會為契機,以情景劇、微電影、微黨課等青年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宣講偉大建黨精神,用現(xiàn)實素材和鮮活案例講述中國共產黨百余年的奮斗歷史,以偉大建黨精神為基點,讓青年大學生在文化的浸潤下,充分領悟偉大建黨精神偉力,自覺弘揚偉大建黨精神。
(三)深挖浸潤紅色資源,深化時代新人對偉大建黨精神的實踐自覺
紅色資源是偉大建黨精神的重要載體,也是對時代新人進行思想教育的重要資源。以偉大建黨精神涵養(yǎng)時代新人,就要充分挖掘紅色資源,活化紅色資源,積極引導青年大學生將紅色資源蘊含的精神實質學以致用,時刻踐行偉大建黨精神,實現(xiàn)對偉大建黨精神從理論上的認同轉化為行動上的自覺。一是利用獨特的地域優(yōu)勢,充分挖掘地域紅色文化資源,與當?shù)氐募t色場館建立合作,建立紅色教育實踐基地,組織青年大學生在歷史遺跡和紅色場館積極開展主題團日活動、主題黨日活動,切實開展實地參觀,將歷史遺跡和紅色場館背后的歷史故事、蘊含的價值思想等隱性的資源轉化成青年大學生行動的指南。二是引導時代新人尋找紅色資源,指導他們探尋偉大建黨精神中涌現(xiàn)的英雄人物和革命先輩的歷史足跡,聆聽先烈的故事,叩問青年的心聲,讓英雄人物和革命先輩的故事激勵時代新人更好地明白當下的使命和擔當,積極引導青年大學生利用“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志愿服務等方式,將他們所熟知的知識和認同的偉大建黨精神轉化為實際行動,自覺繼承和發(fā)揚偉大建黨精神。
【參考文獻】
[1]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22-10-26(01).
[2]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54.
[3]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R].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8.
[4]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時代的中國青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3.
(作者梁巖巖、劉婕均系商丘師范學院國際教育學院助教,碩士)
責任編輯/曾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