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是古人對書的高度贊頌。少時的我也對讀書有著不同于常人的熱愛,是這份熱愛驅使著我堅持讀書。
那些點滴,在記憶深處氤氳著淡淡的清香。我記得那是一個涼風習習的傍晚,我與朋友一同漫步于校園操場。因為我們有著共同的興趣愛好—讀書,相識之后便有了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我問她:“你還記得老師口中常說的書籍是什么嗎?”她莞爾一笑,細聲細氣地說:“書籍是石,可以敲出星星之火;書籍是火,可以點燃熄滅的燈;書籍是燈,可以照亮夜行的路;書籍是路,可以引領我們向前?!闭f罷,她便問我:“你眼中的書籍應該不僅僅局限于老生常談的那種吧,你認知中的書籍該是何種?”我思索再三,認真答道:“書籍于我,是一位相伴一生的導師,我愿意以讀書點亮我迷茫無知的人生?!?/p>
不久之后的語文課,老師給我們上了一堂有關讀書的辯論課,他給我們舉了韓愈的“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并告訴我們這句話的含義。一語話畢,他掃視一圈看著大家,問道:“哪位同學可以給我們也舉個例子?”我和她相視一笑,不約而同地舉起了手。老師看著我們目含贊許地說:“你倆誰先來都可以?!蔽覀兡醯匾黄鹫玖似饋恚蚁乳_口說了顧炎武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她說了高爾基的“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老師聽完帶頭鼓起了掌,老師稍作點評后告訴我們讀書可以幫助大家答疑解惑、開闊視野,還可以升華思想、陶冶情操。
“須知少時凌云志,曾許人間第一流”,少時的我非常敬佩滿腹經綸的大文學家,也把“腹有詩書氣自華”的董卿當成了我學習的目標,于是便決定付諸行動,慢慢地去接觸各種古詩。
初學詩時,我有許許多多的疑惑,像司馬相如是誰?他究竟有什么過往等一系列問題環(huán)繞著我。在老師的建議下,我看了許多有關那一時期的書籍,終打消了我的眾多疑問。“時未遇兮無所將,何悟今兮升斯堂?!边@樣一位充滿才情的大辭賦家,卻因為漢景帝不喜歡辭賦而壯志難酬;但是他從未放棄,長卿也好,相如也罷,他總是深刻反思著人生,認真經營著生活,終成大器。隨著閱讀量的增加,我的作文水平也從“量”的積累提升到了“質”的飛躍。
平日閑暇時,我喜歡手捧書卷坐在草坪上,一邊感受大自然的鳥語花香,一邊領略書中的獨特之美,有時我還會體會到作者用文字、意境捕捉到他們在生活中的氤氳之氣和朦朧之美。書中有許多我在此之前聞所未聞的事物與人,讀書之后,我見識到了外面的世界是如此的大,如此的豐富多彩,而且仿佛身臨其境。這讓我對外面的世界更加向往與熱愛。我敬佩李白仕途不順仍樂觀面對時寫下了“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我贊賞陸游臨終之日盼望祖國早日統(tǒng)一時寫下了“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我同情王維漂泊異鄉(xiāng),思念親人時寫下了“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在書海里遨游,讓我了解了更多古代名人的生平經歷,就拿西漢名相陳平來說,幼時的家貧、父母的早亡,讓他從小便與哥哥相依為命,在命運給他開了一個又一個的玩笑時,他并未選擇向命運屈服,反而為了秉承父命,光耀門庭,他閉門苦讀。正因如此,為大嫂所不容,為了消弭兄嫂矛盾,面對一再羞辱,他選擇隱忍不發(fā),仍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勤奮苦讀。后遇明君,他讀書時的修身養(yǎng)性促使他不驕不躁地處理事務,因此他深受皇帝喜愛,他用畢生所學盡力輔佐,成就了一番霸業(yè)。
讀書,讓我領略了李太白的汪洋肆意;知曉了杜少陵的沉郁頓挫;也明白了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后天下之樂”。培根曾說:“讀書給人以光彩,給人以樂趣,給人以才干?!弊x書可以不斷充實我們的生活,可以豐富我們的精神,可以啟迪我們的智慧,可以點亮我們的人生!
指導教師:高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