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外交流日益頻繁。受對外傳播翻譯基本原則遵循不足、受眾群體差異把握不全、采用翻譯方法較為單一等因素影響,城市對外傳播翻譯質量不佳。需要細致分析這些問題,并立足實際優(yōu)化對外傳播翻譯,提升城市對外傳播翻譯工作質量。
關鍵詞:“一帶一路”;城市對外傳播翻譯;問題;策略
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了與有關國家共同建設 “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和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得到了16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積極響應與參與。[1]在 “一帶一路”倡議中,對外傳播翻譯起到了話語橋梁作用,特別是在塑造和推介城市國際形象方面,將城市中涉及經(jīng)濟、文化等方面的內容翻譯為目的語,可以幫助國際友人了解中國文化,塑造中國良好國際形象,加強文化軟實力建設。
一、“一帶一路”倡議下城市對外傳播翻譯的意義
(一)有助于文化傳播交流
城市對外傳播翻譯是讓世界了解中國的重要途徑。將城市經(jīng)濟發(fā)展現(xiàn)狀、優(yōu)秀歷史文化等翻譯成外國友人可以理解的內容,可幫助外國友人了解城市經(jīng)濟與文化,在優(yōu)美生動的文字描述引導下,吸引外國友人對該城市充滿深入探究興趣,在加強城市了解過程中促進文化交流。
(二)有助于城市國際形象塑造
城市對外傳播翻譯不僅肩負著傳遞信息的職能,還承擔著塑造城市良好國際形象的任務。在開展城市對外傳播翻譯工作時,譯者必須在全面系統(tǒng)了解城市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基礎上,篩選更能體現(xiàn)出城市形象的內容進行翻譯,幫助全世界友人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國,不斷提升城市的國際影響力。[2]
(三)有助于“一帶一路”倡議深度推進
“一帶一路”倡議下,城市對外傳播翻譯工作的開展,可以促進城市與世界其他地區(qū)的國際合作與交流。特別是在經(jīng)濟、文化、教育等領域,高質量的對外傳播翻譯能夠增強國際社會對 “一帶一路”沿線城市的信任和好感,為合作共贏創(chuàng)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在推動中國與世界相互理解和友好合作中,扎實推進 “一帶一路”倡議向縱深實施和持續(xù)發(fā)展。
二、“一帶一路”倡議下城市對外傳播翻譯存在的問題
(一)對對外傳播翻譯遵循原則了解不清
盡管城市對外傳播翻譯工作在開展時嚴格遵循了 “信、達、雅”標準,但在熟知和運用對外傳播 “三貼近”原則方面顯露出諸多問題,比如,沒有從更加注重實用性、交際性和傳播效果角度入手,對城市各類資源信息進行真實準確的表達;城市對外傳播翻譯未結合不同語言語篇結構和組織規(guī)律,盡可能地做到語義等值和文體相符,最終導致城市對外傳播翻譯內容不易被受眾接受。
(二)對受眾群體之間差異把握不準
只有準確把握受眾群體之間存在的語言、思想、文化等差異,才能在城市對外傳播翻譯中充分尊重受眾需求,全面考慮如何翻譯,促使國際友人更好地理解與掌握。在城市對外傳播翻譯時容易對受眾群體差異把握不準,比如,翻譯使用語言沒有貼近受眾思維習慣、翻譯過程使用了國外友人禁忌用語等,都會影響城市對外傳播翻譯質量。[3]
(三)譯前分析處理落實不夠到位
城市對外傳播翻譯之前,譯者沒有對有關于城市的對外傳播翻譯資料進行全面了解,沒有圍繞對外傳播翻譯目的對翻譯加工、調整等工作進行提前規(guī)劃,給城市對外傳播翻譯準確性和質量帶來極大影響。在完成城市對外傳播翻譯工作以后,沒有對取得的傳播效果進行跟蹤和分析,無法幫助譯者及時把握城市對外傳播翻譯存在的不夠科學合理之處,嚴重降低了城市對外傳播翻譯促進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城市交流與合作的成效。
(四)對外傳播翻譯采用手段較為單一
城市對外傳播翻譯可采用方法非常多,要想保證翻譯質量,需要結合實際選擇合適的翻譯方法。當前,譯者采用對外傳播翻譯手段較為單一,沒有從遵照受眾思維習慣要求靈活使用直譯、異譯、省譯等翻譯策略,讓目標受眾順利、無障礙地接收信息。同時,在翻譯策略運用時,沒有根據(jù)翻譯目標聯(lián)合運用不同方法,無法保證翻譯質量。
(五)譯者知識文化水平有待提升
譯者作為開展城市對外傳播翻譯工作的主要人員,還面臨文化素質水平有待提升的情況,主要表現(xiàn)為對對外傳播翻譯涉及的城市文化資料了解不夠,實際翻譯傳遞時會出現(xiàn)不夠完整和準確的情況,有的譯者工作能力無法滿足城市對外傳播翻譯工作要求,特別是在利用信息化技術、多種翻譯手段靈活運用等方面,必須采取有效措施提升譯者文化水平和工作能力。[4]
三、“一帶一路”倡議下城市對外傳播翻譯有效策略
(一)遵循基本對外傳播翻譯原則
“一帶一路”倡議下,城市對外傳播翻譯工作的開展,必須遵循基本的翻譯原則,保證翻譯的城市經(jīng)濟、文化等內容貼合發(fā)展實際,并兼顧外國友人接受度。
第一,城市對外傳播翻譯必須遵循 “三貼近”原則。一要貼近城市發(fā)展實際。簡單來說就是城市對外傳播翻譯時,要在考慮國際友人真實需求和認知水平基礎上,確保翻譯內容能夠貼合城市實際情況,國際友人能通過翻譯內容對城市情況進行有效了解。二要貼近國際友人對中國城市信息的需求?!耙粠б宦贰背h下,我國沿線城市與諸多國家展開了密切交往和合作,開展城市對外傳播翻譯工作要了解外國友人想要了解城市的哪些信息及個人期待,再通過對外傳播翻譯將這些信息有效傳遞給外國友人。三要貼近外國友人思維習慣。城市對外傳播翻譯時要充分考慮外國友人思維習慣,選擇恰當?shù)男g語進行翻譯和表達,方便外國友人更好地理解與把握。
第二,城市對外傳播翻譯要遵循 “信、達、雅”要求?!靶拧⑦_、雅”要求包括原文準確不發(fā)生偏移、外國友人閱讀起來通順易懂和翻譯過程遣詞造句規(guī)范得體。要保證城市對外傳播翻譯滿足這些要求,一方面,譯者要從實用性、交際性角度入手,將城市各類資源信息真實準確地表達出來;另一方面,要從語義等值、文體相符、易于接受等角度入手,盡可能地做到城市對外傳播翻譯 “潤物細無聲”,防止出現(xiàn)穿靴戴帽情況,使翻譯變得更有針對性,能體現(xiàn)出優(yōu)美、得體、準確等特點。
(二)明確受眾群體之間差異
譯者開展基于 “一帶一路”倡議的城市對外傳播翻譯工作時,要對受眾群體之間存在的思想、文化、語言等差異進行全方位了解與分析,使對外傳播翻譯變得更有針對性,并取得增進文化交流、提升城市國際形象、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等效果。
第一,充分考慮文化差異,努力跨越文化 “鴻溝”。中西文化的差異導致思維習慣和表達方式有明顯不同。特別是對中文里許多約定俗成的語句原封不動進行翻譯后,不僅無法達到忠實傳達中文原意的目的,還可能會引起外國友人的誤解。這需要譯者對城市對外傳播翻譯目的語受眾的思維習慣、語言表達方式等進行深入了解,找到中文與目的語受眾語言的折中點后,再對城市經(jīng)濟、政治、文化等內容進行翻譯,促進目的語受眾更好理解。[5]
第二,熟知外國語言習俗,避免落入文字陷阱。有許多詞句在外國文化里已經(jīng)被賦予特定的含義,若在城市對外傳播翻譯中使用不當,可能會產生不必要的誤會。譯者在城市對外傳播翻譯過程中,要熟悉目的語受眾的語言習俗,將注意力放在特定詞句意思表達上,結合受眾地語言習俗習慣,運用合適的語言進行翻譯轉換,使譯文內容更貼合受眾語言習俗,增進其對翻譯文本內容的理解與認同。
(三)加強譯前分析處理工作
第一,譯前分析。在城市對外傳播翻譯過程中,各城市、各民族的歷史、地理、風俗等有很大差異,許多事物的形象在不同語言中存在一定差異。譯者在應對這些差異時,需要注意形象的保留與轉換,要在抓住原文主旨和領會原文精神的基礎上,對原文語言從詞句到風格、從局部到整體的方方面面妥善處理。在去除各種原語能夠接受但譯語不合適的修辭后,保證譯文清晰易懂。
第二,譯中處理。原文直接決定了應該采用何種翻譯方法,因此,要根據(jù)一般文章主體決定文本類型,城市對外傳播翻譯常用的文本有政治外交、文化推介、社科新聞等對外傳播資料。實際翻譯時不能只站在自己的立場按照喜歡的方式進行翻譯表達,而是要以目的語受眾能夠聽懂、聽進去的方式進行翻譯和表述,促使目的語受眾能夠理解對外傳播翻譯資料內容。
第三,譯后調整。在完成城市對外傳播翻譯工作后,要對譯文的傳播效果進行追蹤與分析,結合得到的反饋優(yōu)化譯文,防止出現(xiàn)不必要的錯誤。
(四)多種翻譯手段靈活運用
第一,直譯方法。相較于其他翻譯策略,直譯方法可兼顧內容與形式的功能。比如,在對 “福州新區(qū)強勢崛起,開啟了海上福州、藍色硅谷的建設新航程”進行對外傳播翻譯時,將 “海上福州”“藍色硅谷”直譯為 “Fuzhou at Sea”和 “Blue Silicon Valley”,可以很好地向目的語受眾傳達福州正著力發(fā)展海上經(jīng)濟的信息。
第二,意譯方法。直譯策略不能滿足對外傳播翻譯貼近目標受眾思維習慣的全部要求,需要譯者運用其他翻譯方法,以最大限度實現(xiàn)信息的有效傳遞。比如,在對 “一城秀水半城山”進行翻譯時,在了解原文表達意思以后,借助意譯手法將其翻譯為 “Surrounded by waters and mountains”,可以更好地傳達原文的含義,并且這種表達方式契合國外友人的思維和表達習慣。
第三,省譯和增譯方法。這兩種翻譯方法都能在特定情況下有效傳達信息。省譯方法更加適用于處理技術性較強的源語信息情況,比如,對 “天時地利人和”進行對外傳播翻譯時,將其概括為 “占據(jù)該地域所有有利條件 (with all the opportune conditions in place)”,就能使目的語受眾對其表達含義一目了然。增譯方IVR5kG7O88uLn112WjoA0vCQj+HH5KnzKne2OHzI0DI=法更加適用于無法找到對等物的情況,可借助加注釋方式幫助目的語受眾更好了解這一信息,比如,對 “三坊七巷”進行對外傳播翻譯時,采用增譯方法解釋為 “one of china’s top ten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streets”,既能幫助外國友人有效接收信息,又能回答閱讀過程中存在的困惑。[6]
(五)提高譯者知識文化水平
在 “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城市對外傳播翻譯工作的開展,除了可以增進我國與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城市之間的溝通交流和經(jīng)濟合作外,還能實現(xiàn)對我國不同城市文化的廣泛宣傳推廣,有效打造良好國際形象,加強我國文化軟實力建設。要取得這一理想工作效果,城市對外傳播翻譯工作人員要不斷提升自身知識文化水平和實際工作能力,不斷提升城市對外傳播翻譯水平與質量。
第一,豐富完善譯者城市文化知識體系。譯者需要對我國不同城市經(jīng)濟發(fā)展、歷史文化等情況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了解。在不斷提升自身城市知識文化結構中,通過對外傳播翻譯實現(xiàn)對不同城市特色文化的有效傳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友人也能在閱讀對外傳播譯文過程中,加深對中國城市的了解,滿足自身文化交流期待。
第二,不斷提升譯者對外傳播翻譯工作能力。一方面,要引導譯者積極參加各種城市對外傳播翻譯教育培訓活動,比如對外傳播翻譯專家在線座談會、對外傳播翻譯 “三貼近”原則和不同翻譯方法選擇運用培訓等;另一方面,依托現(xiàn)代信息技術,建立符合 “一帶一路”城市對外傳播翻譯需要的語料庫,使城市對外傳播翻譯更加規(guī)范、得體和有效。
四、結束語
我國已經(jīng)與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立了良好溝通往來和經(jīng)濟合作關系。城市對外傳播翻譯工作能促進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我國城市經(jīng)濟、文化等的有效了解。為了取得更好的對外傳播翻譯效果,城市對外傳播翻譯時必須要遵循 “三貼近”原則,有效把握 “信、達、雅”原則與要求,在全面了解目的語受眾思維、語言、文化等差異后,科學選擇直譯、意譯、增譯等方法對原文資料進行翻譯,促進目的語受眾對原文傳達意思的準確理解。
參考文獻:
[1] 葛瑞平.城市對外傳播翻譯跨文化文本重構探討[J].海外英語, 2021(08):35-36.
[2] 李珍莉,姜培培.“一帶一路”背景下城市對外傳播翻譯探討:問題與策略[J].皖西學院學報,2023,39(04):125-130.
[3] 陳夏威.跨文化交際視角下城市對外傳播翻譯策略研究:以廣西南寧市西鄉(xiāng)塘區(qū)宣傳冊為例[J].海外英語,2020(20):50-51+79.
[4] 黃鈺嵐,劉麗娜.“一帶一路”背景下大連市城市對外傳播材料翻譯現(xiàn)狀淺析:以大連市政府門戶網(wǎng)站為例[J].財富生活,2019 (16):149-151.
[5] 邱小丹.功能對等理論下城市對外傳播材料的英譯策略:以外交部城市形象宣傳片 《中國福州》為例[J].開封文化藝術職業(yè)學院學報,2021,41(08):45-47.
[6] 周黎.譯有所為:基于 “一帶一路”背景下的城市對外傳播門戶網(wǎng)站變譯研究:以成都城市形象宣傳網(wǎng)站 “Go Chengdu”為藍本[J].譯苑新譚,2018(01):7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