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勞動教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要內容,在少年兒童關鍵能力培養(yǎng)和核心素養(yǎng)塑造方面承擔著重要作用?;谏傧汝爢T的勞動現(xiàn)狀和勞動需求,上海市嘉定區(qū)清水路小學以“家務勞動”為突破口,通過啟動勞動項目、訓導勞動技能、實踐勞動體驗、展示勞動成果,并建立勞動評價機制,激發(fā)隊員勞動內驅力,引導、教育少先隊員從小熱愛勞動、學會勞動、尊重勞動,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關鍵詞】家務勞動;勞動教育;勞動實踐
全面加強勞動教育,已成為新時代教育工作的重要課題。上海市嘉定區(qū)清水路小學少先隊始終堅持“培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新時代好兒童”的原則,不斷探索與創(chuàng)新勞動教育實施路徑,以“家務勞動”為突破口,以真問題的解決喚醒隊員的勞動意識,以家務勞動課程的開發(fā)與實施,家務勞動的實踐與探索等作為落實勞動教育的途徑和載體,將勞動教育融入隊員成長的全過程,充分發(fā)揮勞動實踐的育人價值,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一、發(fā)現(xiàn)問題,喚醒勞動意識
為了解新時代少先隊員的勞動現(xiàn)狀和勞動需求,充分尊重隊員的主體地位,學校大隊部組織下發(fā)了清水路小學隊員家務勞動調查表,從勞動認知、勞動習慣、勞動情感、勞動能力等方面了解隊員的勞動現(xiàn)狀。
調查表明:94.9%隊員認為做家務對自己的全面發(fā)展是有幫助的,86.3%的隊員會做一些簡單的家務,72.7%的隊員愿意主動做家務。調查中也顯示了目前隊員家務勞動存在的問題:隊員會做的家務勞動大多比較簡單、單一;隊員家務勞動的頻次不高;部分隊員缺乏勞動意識。
基于這樣的現(xiàn)狀,學校想到了以問題解決的方式落實勞動教育,激發(fā)隊員的勞動欲望,強化隊員的自主發(fā)現(xiàn)和自主探究。中隊輔導員引導隊員討論自己最想掌握的家務勞動技能是什么?在以往的家務勞動過程中產(chǎn)生過什么問題?隊員的勞動意識在問題中被喚醒,他們迫切地想要獲得勞動技能,解決生活中的勞動問題。
二、開發(fā)課程,搭建教育支架
為了幫助隊員解決勞動問題,獲得勞動技能,學校采用“專家引領、骨干先行、面上推進、家校協(xié)同”的方式進行了校本家務勞動手冊的開發(fā)與編制。
在專家的指引下,學校結合隊員的勞動問題,將隊員的勞動問題分為廚藝、日常技能、整理、理財、工具使用五大板塊。由骨干中隊輔導員先行帶頭進行勞動實踐課例設計,確定勞動框架和板塊。再面上推進,集結全校中隊輔導員和家長的力量,共同開發(fā)、編制《小海豚勤知行》家務勞動手冊。
手冊以勞動技能訓練、勞動實踐體驗、勞動品質培養(yǎng)為主,每個年級一本,包含十項家務勞動實踐項目,每個勞動項目包含勞動知識的介紹、勞動技能的學習、勞動活動的遷移、勞動思維的創(chuàng)新等。一至五年級每一個系列之間,從一定程度上呈現(xiàn)多元、循序漸進,或者螺旋遞升的序列,旨在讓隊員在家務勞動中樹立勞動觀念,培養(yǎng)勞動能力,養(yǎng)成勞動習慣。
三、自主實踐,激活勞動態(tài)度
依托勞動手冊,學校通過啟動、訓練、實踐、展示“四步走”的方式,讓隊員深入家務勞動實踐活動,在實踐中解決勞動問題,在問題解決中獲取勞動知識,習得勞動技能。
1.啟動勞動項目
每月第一周的少先隊活動課上,中隊輔導員根據(jù)手冊內容,啟動當月的家務勞動項目,明確勞動目標,指導勞動過程。
以“整理衣櫥”這一家務勞動為例,啟動課上,隊員以小隊為單位,結合前期的信息收集、合作學習等,分別從隊員家中衣櫥的整理情況小調查、衣服分類小方法、衣物折疊小妙招、衣櫥收納小秘訣四方面作了匯報。再通過知識方法的實操運用,比一比、賽一賽,進一步掌握整理技能。課上,隊員們不僅習得了衣櫥收納的勞動技能,樹立了勞動的意識和理念,更認識到自己是家中的小主人,為隊員回家后自主開展家務勞動實踐筑牢基石。
2.訓練勞動技能
《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指出“家庭要發(fā)揮在勞動教育中的基礎作用”,家庭是家務勞動的“訓練場”,父母是孩子的外校輔導員。
家庭作為家務勞動實踐的主陣地,父母一對一的指導示范尤為關鍵。因此,學校打通了勞動教育家校雙通道,家長根據(jù)勞動手冊,耐心地示范指導,分解步驟、分享自己勞動的經(jīng)驗和秘訣,幫助隊員掌握其要領,并鼓勵隊員堅持每日做家務。隊員在家長的示范指導下,每日訓練勞動技能,堅持打卡“21天家務勞動好習慣卡”,從學會做家務到堅持做家務。通過勞動訓練、服務家庭,隊員們不僅掌握了勞動技能,更理解了父母持家的辛苦。
3.實踐勞動體驗
勞動教育是“以隊員為中心”的參與學習的體驗活動,它的“學習”更多發(fā)生在隊員的“勞動情境”之中,因此,要不斷創(chuàng)造隊員勞動實踐的體檢。
學校將隊員的勞動實踐與其生活實際相結合,開展了“舌尖上的家鄉(xiāng)美食”活動。隊員和家長一起探究家鄉(xiāng)文化,細數(shù)自己家鄉(xiāng)的美食,探尋美食背后的故事與意義,在活動中感受勞動過程的艱辛,享受家鄉(xiāng)美食帶來的幸福滋味。學校還將隊員的勞動實踐與項目化學習相融合,指導隊員圍繞驅動性問題,學習勞動知識、掌握勞動技能、提升勞動素養(yǎng)。
4.展示勞動成果
為了助推隊員堅持完成家務勞動的積極性,激發(fā)隊員的勞動活力,學校組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展示活動。
學校大隊部定期向隊員們征集“家務小竅門”“勞動金點子”, 收集隊員在勞動過程中閃現(xiàn)出的智慧與方法。每周播報、紅領巾廣播時,隊員們用小TED演講、小演示、小制作、小故事等各種生動的方式,可視化地展示他們的勞動成果,體現(xiàn)了隊員們在自主勞動教育過程中的收獲。豐富的展示活動讓隊員的家務勞動技能有被他人欣賞、肯定、認可的平臺,激發(fā)他們持續(xù)勞動的動力和熱愛勞動的情感,讓勞動教育真正落地開花。
四、激勵評價,感受勞動幸福
為了讓隊員們感受到“勞動教育”給他們帶來的更深層次的快樂與成長, 學校建立小海豚勞動評價機制,通過“4M”評價展示,在勞動教育的不同階段,形成結果與過程結合、態(tài)度與技能結合、仿真與現(xiàn)場結合的“嵌入式”評價等多元評價方式,給予隊員多樣的發(fā)展方向與機會,激發(fā)隊員的勞動內驅力。
1.填寫“家務評價表”
每項家務勞動開展結束后,隊員和家長們都會在《小海豚勤手冊》上填寫評價表。評價表分為隊員自評和家長感言。隊員通過勞動技能的掌握度、參與勞動的積極性、體驗勞動的幸福感三方面對自己的整體表現(xiàn)進行自評,家長則對孩子的家務勞動進行點評。
2.發(fā)起“家務擂臺賽”
各中隊輔導員借助家?;悠脚_,每周發(fā)起“家務勞動擂臺賽”,在“云端”曬一曬隊員們的勞動成果,比一比誰的勞動成果更豐碩,說一說自己的勞動感悟等。隊員們在線上比學趕超,互相評比、互相鼓勵,在少先隊自我教育中共同進步,快樂成長。
3.評選“家務小能人”
迎合少先隊員好勝心的特點,學校少先隊積極開展評比性活動。各中隊每月民主推薦一名“家務小能手”,代表中隊參加大隊部發(fā)起的“小海豚家務技能秀”。同時,學校大隊部在升旗儀式上對“家務小能人”進行表彰,頒發(fā)紅領巾特色獎章“家務章”,進一步激發(fā)隊員的光榮感。
4.制作“成長檔案袋”
成長檔案袋是對隊員五年家務勞動全過程性的綜合評價。隊員們可以把自己五年來的五本勞動手冊、勞動剪影、勞動心得、勞動成果等存放起來,打造專屬自己的勞動記憶。一個小小的成長檔案袋,卻是隊員五年勞動教育的縮影,對于實現(xiàn)勞動教育立德樹人理念、綜合實踐育人目標,促進隊員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具有現(xiàn)實性意義。
家務勞動雖小,卻將勞動技能、勞動體驗、勞動感悟融于一體,體現(xiàn)了新時代勞動教育樹德、增智、強體、審美的綜合育人價值。清水路小學的隊員們通過探究學習勞動手冊,自主實踐勞動活動、體驗感受勞動幸福,在揮灑勞動的汗水、體味勞動的艱辛中,不僅收獲了勞動的快樂、理解了勞動的內涵,懂得了勞動的價值,更激發(fā)了他們勞動的內在需求和動力。
【參考文獻】
[1]寧本濤.如何在“教育中”進行勞動教育[J].上海教育,2020(13).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M].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