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人工智能技術迅猛發(fā)展的當下,語文教育應該如何適應時代潮流,尋找自身的發(fā)展方向?圍繞著這個基本問題,王峰教授談論了一系列和語文教育相關的問題。包括:中學語文教師在學生成長過程中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優(yōu)秀中學語文教師的基本素養(yǎng);以ChatGPT為代表的大語言模型對中學語文教育的多重影響;人工智能創(chuàng)作與文學數(shù)字化探索對中學語文教育的啟示;中學生體驗學術研究的價值與意義;大學文學理論課程知識對于提升中學語文教育質(zhì)量的價值;適合中學生閱讀和觀看的科幻作品推薦。為語文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參考,為關注教育未來的人士提供一定的幫助,是本訪談錄期待的方向。
關鍵詞:語文教育;教師素養(yǎng);大語言模型;文學理論;科幻
章潤發(fā)(上海市市西中學教師):王老師,您好!非常高興您接受本次訪談!作為您的學生,在我畢業(yè)之后,能和你這樣面對面地聊一些語文教育的問題,實在是榮幸之至。我記得,您曾經(jīng)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名高中語文老師對學生成長的影響可能超越大學老師。但是您當時沒有就此展開論述,所以,能否先請您談談您對高中語文教師的認識。
王峰:我之所以會說高中語文教師對學生成長的深遠影響或許已超越了大學老師,主要是因為考慮到學生在不同年齡階段,對知識的需求是不同的,同時也因為不同的教育階段,能夠為學生帶來的思想啟迪也是不一樣的。
高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15歲到19歲之間的年齡,他們剛剛度過青春期,對于知識和價值的認知逐漸清晰,并開始形成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這是他們?nèi)松霓D(zhuǎn)折點。這時的他們,迫切需要對世界進行整體性的理解,同時,也迫切盼望自己的知識結構能夠不斷完善。因此,這個時期的學生對知識以及自我心靈完善的渴求度非常高。在這一階段,學生開始接觸到各種不同的文化、價值觀和社會思潮,需要有經(jīng)驗豐富的教育者給予正確的引導和啟示。高中語文教師往往有中文系的學習背景,知識較為廣博,并且富有深厚的人文素養(yǎng),他們的教導更為貼近學生的實際需求。高中語文教師作為學生的引路人,往往能夠從文學、歷史、哲學等多方面的角度出發(fā),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思維視角和價值取向,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批判精神。優(yōu)秀的高中教師對學生的思想啟迪,可以直接提升學生的思想境界,讓他們在8qq0SBTacSW1fWZpx+xL0A==高中語文課上所學習的經(jīng)典文學文本當中獲得扎實的基礎知識,同時也通過言傳身教讓學生擁有基本的人文情懷。這是大學老師所難以替代的。
相較而言,大學階段的學生已經(jīng)積累了一定程度的知識體系,盡管這種知識結構仍不夠完善和深入。然而,對于一個健康的社會成員來說,高中階段的教育已足以塑造一個完整的人格。在大學階段,教師的主要職責是傳授專業(yè)知識的精髓,而在思想廣博和知識結構完整方面,往往需要學生通過選修各種課程來實現(xiàn)。一所優(yōu)秀的大學固然能夠為學生奠定更優(yōu)秀的精神境界和專業(yè)知識基礎,但在大學階段,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相對較為疏離,不像高中時那樣緊密。這意味著在時間投入上,兩者存在較大差別。在大學階段,只有那些樂于向老師請教的學生,才可能獲得更多的幫助;而那些不太愿意提問的學生,得到的幫助則相對較小。相較之下,高中階段的教師角色要求他們對所有學生都必須有著普遍的關心和愛護,都要深入地投入到他們的成長和學習中去。這是高中教師與大學教師之間的又一區(qū)別。
這一點我深有感觸。這種感觸主要來源于我在高中時期遇到的一位特別好的老師。當時,他已經(jīng)接近60歲,早已榮譽等身,連校長都對他持弟子禮,但他從不炫耀自己的資歷和榮譽,無論是對同事還是對學生,都極其和藹可親。以他的年齡,按理說應該準備退休了,但是他卻依然在學校里勤奮工作,還擔任高三班主任,對學生極其負責,充滿關愛。
他平時說話弱弱的,聲音很低,但一講起課來,卻神采飛揚,聲振四宇,引人入勝。他的知識非常淵博,記得有一次在課上,他給我們講朱熹的《四書》,這讓在場的所有學生都十分著迷。課后,我還專門向他借來《四書集注》去看,讀的時候遇到問題,就向他請教。我記得他曾經(jīng)很謙遜地說,《四書集注》這本書,他也只能看懂三四成,還要再努力學習和理解。這讓我很驚訝。我一直認為教師是無所不知的,那以后我開始知道,學海無涯,人就算到了60歲,還是要不停地求知、學習呀!其實,事后再想,這也可能是他委婉地告訴我,有些書要一讀再讀,投入整個人生來解讀。雖然對那個年齡的我來說,這樣的提點可能過于婉轉(zhuǎn),但事后不斷回想,卻覺得意義悠長,引導我更深入地思考書中的思想與人生的活動如何結合,如何對待他人,對待自己,如何苛于己而寬于人。我覺得,作為一位高中老師,他不僅在用語言指導我們,更重要的是,身體力行,為我們做表率,讓我們直接看到,一個人應該怎樣生活,怎樣讀書,怎樣對待他人。我覺得這一點比拿到好分數(shù)要更重要,對一個學生的影響也更深遠。
實際上,這位老師有許多個性的弱點,比如他比較膽小和懦弱,他的內(nèi)心充滿了憂傷和不解的結。他的生活也并不順利,但這些都沒有影響到他的教學和他的人格魅力。他總是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幫助學生,維護著學生的自尊心,尊重學生的選擇,這些都讓學生非常尊重他。
高中畢業(yè)后,有一次,我去他家里拜訪他。了解到他的生活和少年求學之路并不順利,但他卻把這些看作是自我磨練的方式。這也讓我深深地感動,我認識到一個人的人格光輝并不在于人前光彩,而在于他如何看待自己的生活,看待自己所受到的挑戰(zhàn)。
我覺得這位老師對我影響深遠,因為他教會了我如何在困難中找到生活的意義,如何在挫折中找到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他的人格魅力和他的教學方法對我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讓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和如何去做一個更好的人。
高中時期,我特別渴望找到一種世界的理解和典范。我需要一個導師來指導我,幫助我找到自己的方向。我很幸運地遇到了這樣一位老師,他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好的老師。
章潤發(fā):聽完您的這番話,我總算明白當初您的意思了。我能感受到您的高中語文老師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老師,我覺得這位老師最可貴的地方在于他扎實的專業(yè)基礎,和對學生全身心的投入。那么,您能不能進一步談談,一名優(yōu)秀的語文老師應該具備哪些素質(zhì)呢?
王峰:首先,我認為一名優(yōu)秀的高中語文教師應該具備超常的耐心,能夠真正為學生著想。假如你能從學生的成長角度出發(fā),去教學,去育人,一定會對學生產(chǎn)生深刻的影響,他們也都會對你充滿感激。
其次,優(yōu)秀的語文老師需要注意教學的方式方法,要懂得尊重學生。在高中階段,學生會特別在意他人的尊重,這與初中階段有所不同。初中階段的學生可能還會有一些逆反心理,但在老師面前仍然懵懂無知。然而到了高中,他們開始形成自己的觀點,所以你需要尊重他們的想法。
第三,我覺得教師必須擁有豐富的知識。首先這包括你的專業(yè)領域,也就是語文教育。你必須對高中語文有深入的理解和把握,對課程內(nèi)容要有深入的研究和理解,才能給學生講清楚。另外,除了高中的知識點之外,教師還應該掌握其他領域的知識。不一定要知道學生喜歡什么,你就必須要知道。但是,如果你能在課堂上傳授一些其他的知識和觀念,我相信學生也會非常受用和感激的。
此外,個人魅力也非常重要。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能夠通過他們的外表和特點來展現(xiàn)這種魅力。這不是說語文老師一定要顏值很高,而是說要保持一種陽光、俊朗的氣質(zhì),腹有詩書氣自華,這樣既可以讓學生對你產(chǎn)生親近感,同時又有一定的敬畏感。
另外,高中語文老師作為知識分子,也要為高中語文教育界多思考、多發(fā)聲。比如,語文老師應該時刻關注新技術的發(fā)展,尤其是目前大語文模型的發(fā)展,這一技術很可能帶來高等教育的巨大變革,同時中小學教育也會發(fā)生大的變化,雖然這一變化相對高等教育的幅度會小一些,但是變化是一定存在的。實際上,高中語文教育涉及的問題非常廣泛,一般來說,我們會將課堂課程當作教育學問題對待,而將學生教育當作心理學問題來對待,在教育政策方面,會當作公共管理問題來對待,但其實,教育問題是相當博雜的,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可能涉及各個方面、各個層次的狀況。作為一名公共知識分子,我認為關注那些具有公共意義的教育問題非常重要。我這里所說的公共知識分子,并不僅僅指大學畢業(yè)及以上文憑的人士,雖然大學畢業(yè)往往是知識分子的基本標志,但只要是對公共教育事業(yè)有關懷,從廣泛的公眾角度來關心教育,而不是從個人利益角度關心教育,都可以進行有價值的公共討論。
所以,總結而言,我覺得,一名優(yōu)秀的高中語文老師,不僅僅應該是一名優(yōu)秀的知識傳授者,還應該是一個關注學生心靈成長的引導者,同時也是一個終身學習者,還有就是,他的思考應該從課堂之內(nèi)跨到課堂之外,將課堂教學所得投射到教育的普遍性規(guī)律的思考當中,對公共教育問題感興趣,愿意提供自己的觀點供同道者思考。能做到這些,我認為就是一名相當優(yōu)秀的高中語文老師。
章潤發(fā):您剛才談到,語文老師應該時刻關注新技術的發(fā)展,接下來我想和您探討一個在教育界乃至全社會都很關心的話題——以ChatGPT為代表的大語言模型。新技術的出現(xiàn),既讓我們感到興奮,也讓我們感到憂慮。那么,您覺得以ChatGPT為代表的這一類大語言模型,對于語文教育有著怎樣的影響呢?
王峰:ChatGPT是目前流行的大語言模型的代表,它是一種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在人工智能技術領域,這是最成熟的部分。一旦ChatGPT這樣的人工智能應用成熟,這標志著在人類語言反應中,人工智能開始占據(jù)優(yōu)勢。自2022年年底以來,這個問題的影響特別大。無論是中小學老師還是大學教師,都對這個問題很感興趣。然而,對于教育來說,它帶來的影響可能是極其復雜的。
首先,大語言模型直接沖擊了我們既有的教育模式。例如,在大學里,學生可以用ChatGPT寫課程作業(yè),下一步他們能用ChatGPT寫論文。因此,許多高校老師反對學生使用ChatGPT。這引發(fā)我們思考一個問題:我們該如何應對新技術的沖擊?我覺得,對于中小學語文教育而言,受到大語言模型的沖擊相對較小。為什么這么說呢?這與中小學教育的特點有關。大學教育要求學生主動探索知識,屬于研究式學習,而中小學目前的方式往往更注重知識的鞏固和記憶。只要高考制度不改變,像ChatGPT這樣的大語言模型對中小學并不會形成真正的沖擊,中小學生必須要打好扎實的知識基礎,才能更好地應對未來的挑戰(zhàn)。
當然,隨著科技的發(fā)展,中小學也需要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從小學開始,我們可以減少機械訓練的比重,逐漸增加深度思考的部分。到了高中,我們甚至可以引入大語言模型,利用其高效學習的特性,用于提升學生的學科能力。學生或許可以掌握如何恰當?shù)剡\用提示詞來進行人機互動。因為對于人工智能而言,簡潔、精確的提示詞是理解用戶需求并提供精準反饋的關鍵所在。對于高中學生而言,他們主要使用的提示詞集中在課程內(nèi)容或相關領域,因此,有目標、有計劃地制定提示詞,以便根據(jù)學生的進度和學習狀況進行個性化指導,從而實現(xiàn)一人一策,一人一種教育方案,這或許是未來中學教育的發(fā)展方向。
對于新技術的運用,我近期的一些嘗試,或許可以給你帶來一些參考價值。實際上,我一直渴望用人工智能方法創(chuàng)作小說。在過去的幾年里,我和我的工程師朋友們一直在思考如何實現(xiàn)這個目標。然而,在此過程中我們遇到了諸多困難。因此,我們組建了一個團隊來共同解決這個問題。我們的團隊成員包括了語言學、文學、古文獻、哲學和數(shù)學領域的專家,當然最重要的是,還有三位計算機教授和一位計算機公司的老總。我們共同努力,希望能夠利用人工智能技術來創(chuàng)作小說。在實踐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了很多有趣的事情,這些就都不贅述了。隨著項目的推進,我們?nèi)〉昧艘恍┬〕晒?,這讓我們感到非常高興。當時,我們采用GPT2模型來生成語句,這種方法非常有效,可以完成很多工作。然而,GPT3.5(ChatGPT)的發(fā)布帶給我們巨大的震動,我們最初設想的絕大部分路徑,實際上GPT都能輕松實現(xiàn),而且效果比我們預想的還要出色。我們發(fā)現(xiàn)再努力也無法達到GPT的效果,這讓我們感到相當失落。甚至團隊中有計算機專業(yè)的教授認為,自己的專業(yè)也已經(jīng)沒有進一步發(fā)展的可能了。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逐漸意識到,既然大語言模型能夠完成如此多的任務,那么我們?yōu)楹尾焕盟鼇硗瓿梢恍┕ぷ髂兀考热凰梢蕴娲覀冞^去大部分關于寫小說的構想,那么我們何不將其完全應用于實踐?這是我們在2023年6月左右開始形成的新觀點。隨后,我與工程師們展開了不斷的討論,探討各種實施方案。雖然一開始我們可能會感到迷茫,但經(jīng)過反復商討,我們的思路逐漸變得清晰起來。于是,我們開始準備付諸實踐。
最后,我們通過提示詞工程的方式完成了整個工作。我們的研究成果表明,運用這類提示詞能夠生成相當篇幅的長篇小說。當然,我們也必須承認,這些生成的小說在邏輯和質(zhì)量方面可能存在一些瑕疵。然而,整體脈絡保持一致性,并無大礙,這讓我們感到無比欣慰。目前,我們已經(jīng)完成了100多萬字的人工智能小說,并進行發(fā)布,社會反響非常強烈。
我們的目標一直是實現(xiàn)人機融合寫作,從未想過將一部長篇小說完全交給機器自動完成,一定會存在人工干預,希望通過逐步減少人工干預,讓工作量逐漸降低。這個實驗解決了一個大問題:生成具有邏輯性的提示詞之后,哪一種大模型能夠承受2000條左右提示詞的工程級別。通過嘗試,我們獲得了基礎經(jīng)驗。雖然這部作品的質(zhì)量還有待提高,我們必須承認它的文學水平還并不太高。然而,有趣的是,我的一位同事給他初中的孩子看后,覺得這部小說寫得很好。這一點激勵了我們,至少中學生會認為這是一部還不錯的小說。
未來兩年里,我們計劃進行大模型的微調(diào),打造一個長篇小說的創(chuàng)作平臺,以便用戶能夠更快速地完成百萬字級別的長篇小說創(chuàng)作,這將是未來兩年的主要工作。這一工作除了具有廣闊的社會前景,還將為新文科實踐提供一個突破性的案例。
或許,在高中語文教學中,也有類似的領域,等待著那些有遠見的語文教師去開拓和挖掘。
章潤發(fā):您說的這些內(nèi)容真是讓人大開眼界,也讓我感受到了學術探索的魅力!您的團隊利用人工智能完成的長篇小說叫做《天命使徒》,對吧?我也是迫不及待地想去閱讀了呢!另外,我在您的朋友圈里得知,您在探索智能寫作的過程中,還產(chǎn)生了一個附帶產(chǎn)品——《西游記》數(shù)字文學地圖。您說這讓您“從一個浪漫主義的中文教授轉(zhuǎn)變?yōu)橐粋€注重實際效果的工程師”,我相信很多語文老師也和我一樣,很想聽聽您這方面的探索!
王峰:三年前,當時我擔任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的副院長一職,對于探索數(shù)字人文領域充滿了熱情,因此組建了一支名為“文學計算”的團隊,從計算的角度來探索文學研究。傳統(tǒng)上,文學研究與計算似乎風馬牛不相及,但隨著新的技術不斷涌現(xiàn),高校學科文理交叉的趨向越來越明顯,文學與計算關聯(lián)的研究也越來越多。文學計算團隊的核心目標在于文學智能化,通過團隊的多次深度討論,我們的工作重心集中于智能文學和文學地圖繪制這兩個領域。從技術角度來看,我們認為將四大名著搬上地圖的工作相對容易實現(xiàn),因此我們首先選擇了《西游記》作為我們的首個項目。為了順利實施此項目,我們團隊被劃分為四個核心部分:一是專家團隊,他們邀請了國內(nèi)最優(yōu)秀的《西游記》研究學者,協(xié)助文學標注團隊進行深度文本分析。這些學者針對《西游記》中的地理、情節(jié)等諸多方面的具體難題,提出富有洞察力的專業(yè)建議和解決方案,為整個團隊提供參考和協(xié)調(diào)。二是文學標注團隊,他們的職責在于精細地對文學文本進行標注;三是地圖制作團隊,進行地圖設計開發(fā),設計交互原型圖;四是計算機交互實現(xiàn)團隊,負責前后端協(xié)同開發(fā),地圖上線。我本人負責《西游記》地圖的整體方案設計、數(shù)據(jù)結構制作、工程協(xié)調(diào)以及最終的決策。整個團隊攜手共進,共同完成了西游記數(shù)字文學地圖,目前上線內(nèi)測階段。
之所以選擇《西游記》這部作品,是因為《西游記》是中國古典名著。作為一部幻想性作品,其關注點在于人物和情節(jié)的展開,而非地點,而地圖制作的要點是地點要準確。這不能不產(chǎn)生很多錯位,比如每個具體地點可能不夠精確,而人物卻栩栩如生。在整個行動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前后差異,例如孫悟空在大鬧天宮階段能力超群無敵,但在西行取經(jīng)的過程中卻能力變?nèi)?。這些都是我們需要面對的實際問題。根據(jù)專家的建議,我們進行了大量的修訂工作。由于這是一部地圖類作品,因此我們的策略是優(yōu)先考慮地點的可繪制性,情節(jié)則隨著地點來變。起初,我們團隊的每一個成員都并未具備相關的制作經(jīng)驗,只是憑借著一股浪漫的熱情投入到了這個領域。我們都深信,將《西游記》搬上地圖呈現(xiàn),能夠迅速為這部中國古代名著呈現(xiàn)出直觀的形象,其裨益不言而喻。如今是一個快節(jié)奏閱讀的時代,整部《西游記》字數(shù)繁多,耐心細讀的讀者并不算多。若將其置于地圖之上,展示故事梗概及各處活動的軌跡,便有可能讓用戶在1~2個小時之內(nèi)把握住《西游記》的整體活動面貌和情節(jié)變化。這對于時間相對有限的人群來說無疑是極具幫助的。比如,中小學生的課外閱讀,以及那些對中國古典文化感興趣的社會人士。他們或許通過各種途徑了解到了《西游記》的部分知識,但無法全面把握這部文學作品。西游記可以服務于中學教育和社會傳播?!段饔斡洝返人拇竺诤M庖嗑哂袕V泛影響,如在日本、韓國等地擁有眾多粉絲,在美國和歐洲也具備一定的影響力。未來,我們還計劃將《西游記》的相關數(shù)據(jù)翻譯成英語、日語、韓語、俄語、法語等語言,以進行國際推廣,這無疑將成為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一種途徑。
在整個實施過程中,我們經(jīng)歷了無數(shù)的曲折和挑戰(zhàn)。我們所構想的并非一個靜態(tài)的地圖展示,而是一個動態(tài)交互系統(tǒng)。這無疑為整個工程帶來了極大的復雜性,遠超我們此前的想象。盡管技術路線清晰明確,但在實現(xiàn)這些具體目標的過程中,我們逐漸意識到,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工作方案,我們只能摸索前進,逐步克服一個又一個的具體難題。這個過程猶如《西游記》中的取經(jīng)之旅,雖然沒有歷經(jīng)九九八十一難,但在很多時刻,我們都感到茫然不知所措。幸得我們的團隊精誠合作,攜手共進,從工程技術層面逐一攻克了一個接一個的難題,最終度過了這段艱難時光。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僅鍛煉了自己的技術能力,更深刻地領悟到了團隊精神的至關重要性。正是憑借著團結一心、共同進退的精神,讓我們在面對重重困難時不再感到孤單無助,最終成功實現(xiàn)了我們的目標。若要細細梳理這些艱辛歷程,首先便是《西游記》數(shù)據(jù)的標注工作。我們需要在一個地圖上明確展示哪些內(nèi)容、如何展示以及需要包含哪些項目。為此,我們花費了相當長的時間來制定一個整體性的框架,經(jīng)過反復磨合和完善,大約半年的時間,終于形成了一個可行的方案。接下來,我們對《西游記》文本進行了大量標注工作,從中提取出所需的數(shù)據(jù)。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標,我們需要構建一個高效的標注系統(tǒng),對這些文本進行精確標注。標注完成后,我們又邀請了文學地圖制作方面的專家,結合這些數(shù)據(jù)和《西游記》領域的專業(yè)知識,共同繪制出了原型圖。在地圖具體繪制過程中,我們也歷經(jīng)了多次討論和調(diào)整,最終呈現(xiàn)出了總圖和兩個具體的場景。基于這些場景,我們還需要將其打造成一個交互式系統(tǒng)。在這一過程中,我們遇到了諸多挑戰(zhàn),如選擇合適的工程框架來實現(xiàn)設計、是否使用游戲引擎進行編寫等。經(jīng)過多次曲折和探索,我們最終決定采用相對簡捷的前后端界面來實現(xiàn)整個設計。
起初,我們對整個界面抱有美好的憧憬,期望它能夠提供豐富多樣的互動元素和信息。然而,互動元素的增加,工程量也隨之龐大,使我們難以實現(xiàn)有效的互動效果。因此,我們選擇采用簡化的方式來應對這一挑戰(zhàn),這樣做的好處顯而易見,那就是保持界面的干凈整潔,這也是我們所追求的設計理念。經(jīng)過反復優(yōu)化和場景模擬,我們對過去的數(shù)據(jù)進行了持續(xù)改進。在這個過程中,往返次數(shù)頗多,而且隨著設計方案的逐步明確,數(shù)據(jù)標注與地圖的適配性也達到了一種和諧的狀態(tài)。歷經(jīng)兩年多的努力,我們終于將《西游記》地圖從一個雛形的設想轉(zhuǎn)化為一個具體的交互系統(tǒng),并成功進行內(nèi)測。這是一個極為不易的過程。喜訊傳來:2024年2月,地圖團隊成員段金諾運用整個數(shù)據(jù)框架,設計了一個奇幻的《西游記》交互界面,榮獲2023年度地圖學和地理信息學會地圖制作學生組冠軍。這是一個國際專業(yè)級別的重要獎項。這不僅是對整個團隊工作的肯定,更是對我們整體工作的巨大推動。我們?yōu)榇烁械綗o比欣喜。
通過制作《西游記》文學地圖,我深感個人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在我看來,新文科不是一個理念,而是一個事實。以往要實現(xiàn)文理交叉的工作,需要大量團隊協(xié)作。隨著大型模型的不斷完善,這種合作規(guī)模有望逐漸縮小。對于習慣于文理交叉工作的教師而言,借助大模型,很可能獨自完成過去需要兩三人團隊才能完成的工作,這將有助于迅速推動新文科進程。
在整個《西游記》地圖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作為整體框架設計師以及每一個技術環(huán)節(jié)的執(zhí)行者,我深知克服其中每一個問題所面臨的挑戰(zhàn)。這段歷程對我而言,是一次個人能力的極大提升。以往作為一名文學教授,工程性的問題往往不在我的思考范圍之內(nèi),因為我習慣于從整體框架的角度來審視問題,而非具體技術環(huán)節(jié)。然而,《西游記》地圖的制作讓我從一名浪漫的文科教授踏上了工程實踐的道路。
我逐漸領悟到,富有創(chuàng)意的設想都必須以工程導向和產(chǎn)品導向為基礎。為了實現(xiàn)產(chǎn)品的落地、確保工程的穩(wěn)固與高效,我們必須犧牲一定程度的浪漫性設計。在這個過程中,簡潔、易用、高效至關重要。如果說傳統(tǒng)的文科研究更像是一位吟詠著詩歌的流浪詩人,他不為任何具體的生計煩惱,只關心自己言辭的美妙;那么文理融合則像是一個冷靜的工程師,他不僅關心美妙的外觀,還關心這樣一個外觀是否牢靠,是否經(jīng)得起現(xiàn)實風雨的吹打。吟詠的詩人眼光瞄向高高的云端,而文理融合的工程師則注視著地面,希望自己搭建的是一個具有藝術氣質(zhì)的牢靠建筑。這種差異只有通過具體工程才能深刻體會。當然,無論是哪一種工作,都有其存在的價值,只是方案存在較大差異。
章潤發(fā):您覺得您的這次探索,能夠給高中語文教學帶來怎樣的啟示?
王峰: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fā)展,教育必將迎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中一個顯著的趨勢便是學科間的界限逐漸模糊。未來,一位研究者或許不再僅僅局限于某一特定領域的深入研究,而是需要跨越各個相關學科,與其他領域的專家共同合作,進行研究與教學。因此,對于中學語文教育來說,也嘗試應該打破自己的學科壁壘,主動走出舒適區(qū),涉足其他相關領域,進行跨學科的教學嘗試。盡管初期嘗試新的教學模式,跨足臨近的教學領域,可能會令人感到不適,甚至可能遭受堅守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的人的嘲諷。然而,通過這種跨學科的教學方式,我們希望能夠不斷強調(diào)世界的完整性,并逐步將各領域緊密融合在一起。傳統(tǒng)的單學科教學往往以一種獨斷性的方式對世界進行分割和切割,忽視了世界的完整性。而跨學科融合式教學則旨在復原世界的完整性,并通過具體的方法將其逐步整合。這樣一來,我們不僅能夠更好地理解世界的本質(zhì),還能為人類的未來發(fā)展提供更為全面和深入的見解。從研究的角度來看,這也是一個基本的科研趨勢。而從教學的角度來說,通識教育將變得越來越重要。學生在高中學到的知識,應該要融會貫通。甚至可以說,面向未來的教育本質(zhì)上應該是文理兼容的。一名優(yōu)秀的學生,如果只學會了理科的知識或只學會了文科的知識,那么在未來面對世界的基本建設要求時,他將缺乏全面的技術素質(zhì)。因此,卓越育人應該追求精專與通廣兩者相結合,才能真正塑造卓越型的人才。這也是所有學校教育必須努力的方向。
章潤發(fā):跨學科融合式教學的想法真叫人受益匪淺。實際上,我所在的學校已經(jīng)在這方面有所嘗試,前段時間,我還跟著學校的實踐團隊前往重慶,參加了第二屆全國跨學科主題學習研討會。另外,我們還正在嘗試建設學術性高中,讓高中生體驗學術研究。您覺得這算是一件好事嗎?
王峰:高中生體驗學術,對于鍛煉學生的能力來說,是相當有益的?;蛟S我們在形式上可以更加自由一些,不必像大學那樣要求嚴格。關鍵是要有一個清晰的主題,讓學生能夠集中精力進行深入思考。
之所以說并不需要完全按照大學的要求來,因為我們的目標不同。大學的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對一個問題的深入思考能力,而這個能力可能在高中階段還比較稚嫩。因此,更重要的事情是引導,讓學生在做事情時感受到學術的樂趣。
目前來看,使用大模型進行小型的課題研究是一個比較好的嘗試,這明顯可以起到銜接高中和大學的作用,可以讓部分高中學生利用大學才能運用起來的知識。我估計目前只有在大城市的高中才能比較好地做到這樣的銜接,比如上海、北京等地。至于其他的銜接方式,我認為高中可以通過課外活動來實現(xiàn),比如邀請大學里的優(yōu)秀老師來進行講座,這樣可以開拓學生的視野,讓他們了解大學教師是如何思考和研究問題的;也可以與附近的高校合作,設置暑期課程,打通高中、大學課程,讓高中學生提前到大學課堂去聽課,感受新的變化。
舉個例子,我在暑假期間曾經(jīng)給華東九省市的高中學生做過科學訓練營的活動。這些學生大多是高二的學生,他們非常熱愛思考。我覺得這樣的活動非常好!通過參加這樣的進大學訓練營,學生也能夠更好地了解大學的情況。他們甚至還可以在大學里住宿一個星期,這些都是非常寶貴的體驗。
章潤發(fā):高中生確實應該提前對大學的學習要有一定的了解。而從大學里走出來的我們,似乎也有責任將大學里的一些知識,運用到中學語文教育當中。我在您的門下學習的領域是西方文藝理論,但是我走向工作崗位以后,覺得將文藝理論的內(nèi)容用于語文教學還是有一定難度的。您作為一名從事研究文藝理論的資深學者,您覺得哪些文藝理論知識可以運用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呢?
王峰:我首先想到的是符號學的理論。為什么呢?因為符號學能夠幫助我們分析語文課文中能指和所指之間的不匹配關系。通過符號學的運用,我們可以深入挖掘文本中的內(nèi)涵和意義,特別是對于具有弦外之音、豐富內(nèi)涵的課文,符號學的分析方法非常有用。
符號學的原理也很容易理解,它與我們的生活感受緊密相連。我們在開玩笑時經(jīng)常使用諧音雙關語,比如脫口秀中的諧音,這也是符號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在趙本山的小品中,他通過諧音的方式將一個意思轉(zhuǎn)移到另一個意思上,這就是能指的滑動。
因此,從符號學的角度來看,我們可以將很多有趣的現(xiàn)象應用到語文分析中。學生容易掌握簡潔有效的理論方法,過于復雜的理論會讓學生迷失。
另外,解釋學也是一個比較好的理論。解釋學涉及到很多東西,包括文章深意、歷史背景、文本自身的含義以及使用者的習慣用法等等。解釋學的方法非常廣泛,包括法律解釋、古典型解釋以及現(xiàn)代型解釋等。解釋學強調(diào),解釋是無限的,任何一個解釋都是解釋者面對文本的結果,我們的閱讀視野、知識背景、個人喜好以及整體觀念等等,都會構成我們的閱讀立場,由于這些閱讀立場的構成非常復雜,所以每個人的閱讀都可能不同,閱讀都可能不同。作為教師,我們需要將例子想透徹,才能將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通過閱讀會產(chǎn)生諸般感受,這些感受都可能是合理的。從解釋學延伸出來的一派文學理論觀念叫做接受美學,接受美學提示我們要關注學生的閱讀反應,研究其中的合理性反應,而不要過度夸大文章的審美原意。
章潤發(fā):謝謝您的指點!最后,我們一起聊一個輕松的話題吧!在成為您的學生之前,我對科幻是不感興趣的,我覺得它很枯燥、乏味。但是成為您的學生以后,我也成為了一名科幻愛好者!我知道您對科幻小說、科幻電影也都有一定的研究。那么,您認為科幻對于高中語文學習會有怎樣的價值呢?另外,可否請您推薦幾部科幻作品給學生觀看或閱讀?
王峰:我曾經(jīng)在一個高中生科學訓練營里講科幻,學生都非常感興趣。特別是討論環(huán)節(jié),學生熱烈地提問,甚至讓我無法離場。我認為科幻的價值更多的在于激發(fā)孩子們對未來的興趣和想象。這包括未來的生活、技術的發(fā)展以及人們的成長。我們會思考人類會變成什么樣子?未來世界會發(fā)展成什么樣子?這些問題都是相對較大的關懷。
我還覺得,科幻小說在高考中也有一些實際的價值。它能夠提供一些與現(xiàn)在高考內(nèi)容相關的話題,特別是在出題方面。因為我們現(xiàn)在的文化也特別傾向于關注外部世界,具有世界性和包容性,同時也具備未來性。因此,多關注科幻小說對學生非常有益。它可以帶來觀念上的重大改變,至少在高考中會遇到相關的內(nèi)容。這樣,當遇到這些內(nèi)容時,你心里就會有一定的底氣了。
了解科幻小說的另一個實用價值是,它可以激勵個人的內(nèi)在心靈。很多時候我們對未來的思考來自于科幻小說中的情節(jié)和概念??苹眯≌f帶來的刺激和樂趣可以激發(fā)人們對未來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即使不看科幻小說,也可以通過觀看科幻電影來體會未來的世界,進一步引發(fā)想象。這種刺激和激勵對于個人的成長和發(fā)展非常重要。
總的來說,科幻作品不僅在實用層面上有價值,更重要的是它在激發(fā)人們對未來的興趣和思考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它能夠引發(fā)人們對自己未來的規(guī)劃和職業(yè)選擇的思考,激勵個人不斷努力成長。因此,我們應該鼓勵學生多讀科幻小說,以拓寬他們的視野和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
為此,我強烈推薦阿西莫夫的《基地》。這部作品的故事極其好看,其中最值一說的,就是心理史學。這門學問聽名字像是歷史,但其實是一種數(shù)學模型,用我們現(xiàn)在習慣方式來說,這是一門基于大數(shù)據(jù)的智能預測系統(tǒng)。謝頓是數(shù)學家,他傾畢生之力研究人類活動,建立復雜數(shù)據(jù),預測未來走向。從這里來看,我們可以說,這是一門以現(xiàn)在數(shù)據(jù)為基礎,對未來階段進行預測的學問,它其實不是史學,不是研究過去的經(jīng)歷,相反,它研究的是人類社會政治心理。從心理史學開始,未來預測成為一門科學。作者阿西莫夫是20世紀最偉大的科幻作家之一,《基地》是其銀河帝國系列的第一部,打開《基地》,一幅宏闊的宇宙畫卷徐徐展開。宇宙向哪里去?地球的未來如何?什么是機器人三法則?在這里都可以找到答案。
故事發(fā)生在距今10多萬年之后,人類移居外星球,開啟了恢弘的星際殖民。漫長的星際戰(zhàn)國時代之后,銀河系統(tǒng)一,建立起一個統(tǒng)治超過2500萬個住人行星的龐大帝國,銀河帝國,中心在川陀星。一個微妙的轉(zhuǎn)折發(fā)生在銀河帝國建國后的12020年。當時帝國一片繁盛,所有人都對帝國充滿信心,但哈里·謝頓,一個剛滿32歲的年輕數(shù)學家,卻預言存在一萬兩千年之久的銀河帝國即將滅亡,未來將開啟近三萬年的黑暗紛爭時代。一時間,銀河震動,帝國飄搖;皇帝、宰相、奪權者、反叛星球,各方勢力劍拔弩張,人類銀河時代最偉大的傳奇就此開啟。
為了縮短這段黑暗時期,謝頓建立了基地,以保障他的預測模型“心理史學”的正確性?;卦O在端點星,遠在銀河系邊陲。所有人都相信,端點星上的基地遵照謝頓的心理史學預測,會把這一黑暗時期縮短到千年左右。但是神奇的是,真實的帷幕逐漸拉開,端點星上的基地卻并不是真正的基地,真正的基地是第二基地,但它的位置在哪里卻無人知曉,它的構成更是極其神秘,人們只是聽到一種流傳,它在群星的盡頭。
章潤發(fā):感謝王老師的推薦!通過今天的訪談,我發(fā)現(xiàn),雖然您身在大學,但是您對高中語文教育也有著很多真知灼見!今天和您對話,讓我回憶起曾經(jīng)在您門下求學的日子,那時候我的精神一片光明!我想,在任何領域里,墨守成規(guī)或許都是很難行得通的,語文教育也要面向未來,抓住機遇,迎接挑戰(zhàn)。相信您以上的珍貴想法,會為廣大一線語文教師打開一扇窗!再次感謝您接受本次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