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情緒波動較大。受學業(yè)壓力、人際關系等方面影響容易產生負面情緒,并且會在不自覺情況下被負面情緒支配。諸如“我很倒霉”“沒有什么值得開心的”“沒有快樂的事情”之類的想法,大部分學生都閃現(xiàn)過。實際上,日常生活有很多幸福的小事,能夠帶來積極的情緒體驗,只不過被忽略了。因此設計本節(jié)課,從學生喜歡且易理解的“小確幸”為切入點,以活動體驗的方式引導學生主動發(fā)現(xiàn)并創(chuàng)造“小確幸”,提高對幸福的關注和捕捉能力,學會關注積極事件,感受和傳遞積極情緒,提升生活幸福感。帶著這樣的教學目標,我來到了八年級的教室。
熱身游戲:情緒猜猜大挑戰(zhàn)
游戲規(guī)則:
①請一位同學用肢體語言傳達一個4字詞語的情緒,其他同學猜這是一種什么情緒。
②由前一位同學指定下一位表演的同學。表演的同學不能說話。
③挑戰(zhàn)共3輪,每輪限時1分鐘。
教師:在剛才的活動中你體驗到什么心情?
學生1:我在表演的時候有點兒緊張,還有點兒著急。
學生2:我猜出來了很高興、很開心。
學生3:我在坐著時有點兒擔心會叫到我去表演。
教師: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情緒。當體驗到開心、快樂、興奮的積極情緒時,會讓我們感受到幸福與滿足,我們把這種微小而確實的幸福狀態(tài)稱之為“小確幸”。今天,就讓我們一起進行“小確幸”的探尋之旅。
通過熱身游戲,調動學生的參與度和注意力,激發(fā)興趣,引出本課主題。
教師:請同學們閉上眼睛,跟著音樂和老師的話語將你的記憶回溯,回想一下生活中你經歷過的很棒的事件和體驗。它們帶給你快樂、開心、幸福的感覺,讓你感受到動力和希望,讓你認識到自己對他人是重要的。這些事件一點一點地浮現(xiàn)在你的腦海中。好,請慢慢地睜開眼睛,聽清楚老師的要求:
①寫:寫出生活中帶給你很棒感覺的事件和體驗。要求真實存在的、親身體驗過的、具體描述的事件,盡可能地多寫。
②畫:挑選一個感受最深刻的“小確幸”,用繪畫的方式將印象最深刻的畫面呈現(xiàn)出來,并且用顏色、形狀、符號或者文字來表示當時的心情。
③想:感受到這種心情的原因。
教師:老師也嘗試去發(fā)現(xiàn)自己的“小確幸”。老師感受最深刻的“小確幸”是周末和家人去露營。印象最深的畫面是天很藍,孩子在大笑,跑來跑去踢球,旁邊扎著帳篷。我的心情可以用一個粉紅色的笑臉來表達。我感覺很放松很開心很滿足,因為和家人呆在一起,有時間陪伴他們?,F(xiàn)在,請同學們按照以上要求來完成你的探索。
下面是組內分享時間:
規(guī)則:①感受最深刻的“小確幸”、印象最深的畫面、心情,以及為什么會感受到這種心情?
②每位同伴分享完后,組內其他成員用肢體語言來形容你聽完后的感受。比如一次掌聲或者比心的手勢,甚至是拍拍同伴的肩膀等肢體語言。
接下來請全班分享:
學生1:我感受最深刻的“小確幸”是在市里圍棋比賽獲得了第一名。我畫了當時比賽時我和對手坐著下棋的場景。我畫了一個大大的笑臉代表心情,當時感到很開心很興奮。原因是第一名的成績讓我很有成就感,覺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學生2:我畫的是上周被地理老師表揚。她拍著我的肩膀說“真棒”,這是我第一次被地理老師表揚。我感到很開心,畫了一個紅色的心表示心情。因為被老師肯定,我很高興。
學生3:我感受最深刻的是周末和爸爸媽媽在公園散步。我畫了3個人一起走路的畫面。爸爸媽媽工作都很忙,但是上周末我對他們說自己心情不好,他們就專門抽出時間來陪我散步。我畫了一個太陽代表心情,因為感覺爸爸媽媽很重視我,能夠陪伴我,感覺很開心。
學生4:我畫的是一幅藍天、大海和海灘的畫面。上周我和家人去了海邊,當自己在沙灘上坐著,聞著大海的味道,聽著海浪的聲音,感覺心曠神怡。我用藍色的水波紋代表心情,很輕松很開心。因為沉浸在當時的環(huán)境中,還有家人的陪伴讓我很滿足。
教師:聽完同學們的分享,老師心里感覺暖暖的,謝謝同學們將你的幸福傳遞給大家。當我們被肯定、被陪伴,獲得成就感、榮譽感,沉浸其中,嘗試新事物等時,我們體驗到了“小確幸”。其實,還有一個方式能讓我們體驗幸福,那就是去創(chuàng)造“小確幸”。接下來,請同學們用這些發(fā)現(xiàn)指導我們去創(chuàng)造生活中的“小確幸”吧!
通過書寫、繪畫等表達性藝術的方式,降低課堂防御、清晰幸福感受;思考體驗到情緒的原因,將課堂內容深入化,也為后面創(chuàng)造環(huán)節(jié)提供指導;教師的分享拉近了課堂師生距離,充分的分享幫助學生關注內心感受。
教師公布規(guī)則:
①請為一個你生活中重要的人創(chuàng)造一份“小確幸”。
書寫格式:我為_____創(chuàng)造一份“小確幸”,我會做……
②可以是自己、同學、家人、朋友等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可以用符號、代號、字母等方式來表示這個人。
③想一想你創(chuàng)造的“小確幸”會在什么時間實現(xiàn)、具體會做什么。
組內分享:
順時針從組長將你的創(chuàng)造說給組內同伴聽。
全班分享:
教師:你創(chuàng)造的“小確幸”是什么?請你想象當她/他收到這份“小確幸”時會有什么感受?你體驗到了什么情緒?
學生1:我想為媽媽創(chuàng)造一份“小確幸”,我會在下周末的母親節(jié)送給她一束花。因為她每天都很早起床給我做飯,白天工作,晚上還等我睡下才休息,媽媽很辛苦。我想她收到這束花一定很驚喜,她開心我也會很開心。
學生2:我想為姥爺創(chuàng)造一份“小確幸”,我會在暑假回東北老家拍一些老家的照片帶回來給姥爺看。因為疫情,姥爺3年都沒回過老家了,前一陣他生病了不能隨便活動。所以,我想讓他看看老家現(xiàn)在的樣子。姥爺看到一定很開心,他開心我會感到很幸福。
學生3:我想為WJX和ZZ創(chuàng)造一份“小確幸”,我會在地理和生物中考結束后送給她倆我自己編的花束,祝愿我們的友誼天長地久。我想她倆一定很高興,我也會很開心。
學生4:我想為XL老師創(chuàng)造一份“小確幸”,我會在下周的比賽里拿到前3名。他一直很關心我,看到我能取得好成績他一定很自豪,我也會很高興。
教師:同學們用自己的真心創(chuàng)造了一份“小確幸”,為自己和重要他人帶來了積極的情緒,也讓我們感受到了這份美好,感謝同學們的分享。希望你盡快為自己或者是你的重要他人完成這份創(chuàng)造的“小確幸”。
主動創(chuàng)造的方式引導學生打開思維格局,配合心理支持系統(tǒng),使學生體驗更多的幸福感。創(chuàng)造的機會也是一種行為訓練的機會,實現(xiàn)課堂與課后的聯(lián)結。
教師:剛才我們發(fā)現(xiàn)并創(chuàng)造了“小確幸”,但是生活中不僅有“小確幸”,有些時候我們還會感到傷心、難過等不舒服的情緒,感到有點兒喪,體驗到了“小確喪”的狀態(tài)。如果有一個機會讓你把“小確喪”從你的生活中完全去除,你愿意嗎?
學生1:不愿意。因為有了“小確喪”這些傷心難過的情緒,我才能在遇到“小確幸”事件時體會出開心快樂,沒有對比就沒有快樂的感覺。
學生2:不愿意。要是沒有“小確喪”生活就變得太平靜了,沒有波瀾也沒有意思。
學生3:不愿意??荚嚨臅r候考不好,我沮喪難過,但這些“小確喪”的體驗也會給我下次努力的動力,而且經歷了“小確喪”我才會有面對挫折,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
教師:不管愿意還是不愿意,這都是你的選擇。每一種情緒存在都是合理的,“小確喪”也有它存在的意義,接納它的存在。就像同學們所說的,當我們換一個角度去思考、去感受,“小確喪”也可以轉變成“小確幸”。
通過直觀問題的思考使學生認識“小確喪”的存在和意義。
請大家分享自己的感受與收獲。
教師:每一天平凡的日常,都是由無數(shù)的奇跡匯聚而成。生活里當然會有像太陽一樣明亮炙熱的“大幸福”,但更多的,卻是掛在天上一閃一閃的、星星般的“小確幸”。希望同學們在生活中能夠主動地去發(fā)現(xiàn)“小確幸”,并且學會創(chuàng)造生活中的“小確幸”,感受積極情緒的力量,讓幸福的感覺在生命中流淌。
通過分享收獲使本課的內容升華,強化體驗積極事件的主動性。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從發(fā)現(xiàn)“小確幸”到進一步創(chuàng)造“小確幸”,活動設計較精簡、問題設計有層次、重分享重體驗,課堂充滿情感的流動。如何更深入地體驗“小確幸”,而不僅僅停留在一個情緒的簡單表達,是我這堂課的難題。經過多番嘗試,最終在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小確幸”環(huán)節(jié)進一步探尋為什么會體驗到開心、快樂等情緒,通過探究情緒背后的原因深化幸福感的體驗。整堂課中,我發(fā)現(xiàn)學生始終以愉悅的心境參與活動,參與度和體驗性較好,但我也發(fā)現(xiàn),老師需要更加細膩而敏銳地觀察學生的心理變化,給予更加及時的情感反饋。一堂好的心理課能夠走入學生的心田,觸動每一個學生,希望每一節(jié)心理課都能為學生的內心注入幸福成長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