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討目標化康復指導路徑聯合中藥離子導入應用于腦卒中偏癱患者的效果。方法" 將醫(yī)院2021年4月- 2022年7月收治的88例腦卒中偏癱患者按照組間年齡、性別、疾病類型、文化程度均衡可比的原則,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4例。兩組患者均采用常規(guī)康復訓練,對照組在此基礎上給予中藥離子導入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目標化康復指導路徑聯合中藥離子導入治療。觀察兩組患者康復效果、偏癱肢體運動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滿意度。結果"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康復總有效率(97.73%)較對照組(81.82%)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雙因素方差分析結果顯示,兩組患者FMA、BI評分均隨時間逐漸增高,各時點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時間lt;0.05);并且干預后各時點觀察組患者的FMA、BI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組間lt;0.05)。觀察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各維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結論" 在腦卒中偏癱患者中聯合應用目標化康復指導路徑聯合中藥離子導入,可有效促進患者偏癱肢體運動功能恢復,進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并提升其滿意度,具有良好的康復效果。
【關鍵詞】" 腦卒中;目標化康復指導路徑;中藥離子導入;偏癱
中圖分類號" R473.74"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671-0223(2024)16--03
腦卒中是一種急性發(fā)病的局灶性血管源性神經功能缺損綜合征,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加快,腦卒中發(fā)病率、致殘率升高,約80%腦卒中患者會出現偏癱,預后較差[1]。中藥離子導入是通過熱療和促進劑增加皮膚的通透性,利用直流電或低頻脈沖電場的作用,將中藥液中的分子電離后使其經皮膚或黏膜進入人體血液循環(huán),使藥物保持有效的濃度從而發(fā)揮藥效,達到治療目的[2],同時應予偏癱患者康復訓練,但常規(guī)康復訓練效果一般。目標化康復指導路徑是通過將康復內容制作成表單,以循序漸進的方式,使患者易于理解、掌握,幫助患者促進恢復[3]。目前,尚無目標化康復指導路徑聯合中藥離子導入應用于腦卒中偏癱患者的研究報道?;诖?,本研究將探討在腦卒中偏癱患者中應用目標化康復指導路徑聯合中藥離子導入的效果,結果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21年4月- 2022年7月醫(yī)院收治的腦卒中偏癱患者88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經CT或MRI確診為腦卒中者;②年齡50~79歲;③偏癱伴運動功能障礙者。排除標準:①嚴重精神、意識障礙者;②合并免疫、血液系統(tǒng)疾病者;③合并心肝腎功能障礙者。按照組間年齡、性別、疾病類型、文化程度均衡可比的原則,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4例。觀察組患者年齡53~79歲,平均62.96±3.98歲;男性26例,女性18例;腦卒中類型:腦梗死30例,腦出血14例;文化程度:專科及以上19例,初中及高中21例,小學及以下4例。對照組患者年齡52~78歲,平均61.36±3.01歲;男性28例,女性16例;腦卒中類型:腦梗死29例,腦出血15例;文化程度:??萍耙陨?0例,初中及高中19例,小學及以下5例。兩組患者以上基線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本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情并簽訂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guī)康復訓練,包括日常生活能力、語言功能、吞咽功能、肢體功能等,30~40min/次,1次/d。
1.2.1" 對照組" 采用中藥離子導入治療。中藥藥物包括:甘草、川芎各30g,雷公藤、海風藤、益母草、伸筋草、威靈仙、木瓜、蒼術、秦艽各45g;偏癱較重患者,加生川烏、生草烏各10g或馬錢子10g。將中藥煎煮成湯劑后,予制成貼劑,貼至患者足三里、手三里、三陰交、陽陵泉、肩髃、合谷、懸鐘、曲池、外關等穴位,連接中藥離子導入儀,選擇患者可耐受的最大頻率,20~30min/次,1次/d,7d為1個療程,共治療2個療程。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目標化康復指導路徑治療。
(1)組建康復小組:本研究小組由腦卒中專家、主治醫(yī)師、康復治療師、心理咨詢師、護士共同組成。根據《中國腦卒中早期康復指南(2017年)》[4]制訂每日目標化康復指導內容。護士實施具體干預,康復治療師給予康復訓練指導,護士長負責總體質量控制。使用易于理解的文字或圖片,將每日目標化康復指導內容制作成手冊,分發(fā)給患者及家屬學習;并制作康復訓練視頻,以供患者觀看。
(2)臨床評估:根據以下指標情況開展每日目標化康復訓練。開始指標:①心率60~100次/分,呼吸10~40次/分;②經皮血氧飽和度(SPO2)>90%,氧濃度(FiO2)>60%,或氣管切開,氣道得到充分保護;③平均動脈壓60~100mmHg。暫停指標:①心率>100次/分或者<60次/分,合并其他心律失常;②呼吸>40次/分或<10次/分,SPO2<90%,FiO2<60%;③平均動脈壓<60mmHg,或>100mmHg。
(3)具體實施內容:從第1~9d分別為:①評估患者心理狀態(tài),告知康復訓練的目的及意義;②指導并協(xié)助家屬予患者肩膀上舉、外展、外旋,手腕及手指屈曲伸展等床上被動訓練;③指導并協(xié)助家屬予患者肌肉按摩,以促進偏癱肢體血液循環(huán),防止痙攣,減緩肌肉萎縮;④指導患者進行握手、抬腿等肢體精細動作;⑤告知患者及家屬肢體康復訓練的注意事項;⑥告知患者及家屬腦卒中及偏癱預后差的危害;⑦針對性地預防和控制腦卒中患者存在的高危因素;⑧指導患者低鹽、低脂、高維生素飲食,并且戒煙酒;⑨出院后康復訓練方法指導。第10~14d:對于上述內容掌握程度低于80%的患者,進一步加強健康教育。出院后每周隨訪患者在家訓練情況,共隨訪2個月。
1.3" 觀察指標
(1)康復效果:隨訪2個月后,對肢體腫脹、關節(jié)疼痛、肌肉僵硬、舌質紫暗、屈伸不利5個癥狀進行評分,無癥狀至重度癥狀分別計0~3分,滿分15分。治療后癥狀評分減少gt;70%為顯效;治療后癥狀評分減少30%~70%為有效;治療后癥狀評分減少lt;30%為無效??傆行?(顯效例數+有效例數)/觀察例數。
(2)偏癱肢體運動功能:采用Fugl-Myer運動功能(FMA評分)分別于治療前、治療14d及隨訪2個月進行評價,總評分為0~100分,偏癱肢體運動功能與評分成正相關。
(3)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數(BI)于治療前、治療14d及隨訪2個月進行評價,總評分為0~100分,日常生活能力與評分成正相關。
(4)滿意度:采用自制護理滿意度評分表于患者治療14d時進行評價,包括護理態(tài)度、護理技術、健康教育、出院指導4個維度,各維度評分為0~25分,滿意度與評分成正相關。
1.4" 數據分析方法
應用SPSS 22.0軟件分析處理數據,計數資料計算百分率,組間率比較采用卡方檢驗;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用“±s”表示,兩組間均數比較用t檢驗;各時點及組間的均數比較行雙因素方差分析。以Plt;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康復效果對比
隨訪2個月后,觀察組患者康復總有效率(97.73%)較對照組(81.82%)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FMA評分對比
雙因素方差分析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患者FMA評分均逐漸升高,各時點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時間lt;0.05);治療14d及隨訪2個月,各時點的FMA評分均以觀察組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組間lt;0.05);并且隨觀察時間延長,組間差距逐漸增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交互lt;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BI評分對比
雙因素方差分析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患者BI評分均逐漸升高,各時點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時間lt;0.05);治療14d及隨訪2個月,各時點的BI評分均以觀察組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組間lt;0.05);并且隨觀察時間延長組間差距逐漸增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交互lt;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滿意度評分對比
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各維度(護理態(tài)度、護理技術、健康教育、出院指導)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見表4。
3" 討論
腦卒中后偏癱的發(fā)生率高,危害性大,若不及時治療會增加致殘風險,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其生存質量[5]。中藥離子導入是利用直流電或低頻脈沖電場的作用,將中藥液中的分子電離子,并使其經皮膚或粘膜進入人體,使藥物保持有效的藥物濃度,從而發(fā)揮藥效[6]。目標化康復指導路徑是將康復內容通過制作成表單的形式,以每日循序漸進的方式使患者易于理解、掌握康復內容,幫助患者恢復。同時,患者可以認識到康復訓練中每日目標的制定與完成的不足之處,及時補充,制定更加完善的目標并完成,這種形式可以使患者樹立較好的康復依從性和主動性[7]。
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康復總有效率(97.73%)高于對照組(81.82%);治療14d、隨訪2個月后,觀察組患者的FMA、BI評分均較對照組高,各項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表明在腦卒中偏癱患者中應用目標化康復指導路徑聯合中藥離子導入,能夠加快偏癱肢體運動功能恢復,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同時提高滿意度,具有良好的康復效果。中藥離子導入可加快局部血液循環(huán)、擴張血管、促進血流,加快癱瘓部位的營養(yǎng)供應,刺激肌肉運動,防止肌肉萎縮,促進神經興奮傳導,從而調整腦皮層活動[8]。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實施的目標化康復指導路徑,從約束誘導運動逐漸過渡到遞進式的有氧運動和漸進性抗阻訓練,每日康復內容難度小、易掌握、目標容易達成,能夠充分調動患者的主動性、積極性,保證康復進度及效果。
綜上所述,在腦卒中偏癱患者中聯合應用目標化康復指導路徑聯合中藥離子導入,可有效促進患者偏癱肢體運動功能恢復,進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并提升其滿意度,具有良好的康復效果。由于研究條件限制,僅隨訪出院2個月的情況,其遠期效果尚未可知。因此在后續(xù)深入研究中,須進一步延長隨訪時間,追蹤其遠期康復效果。
4" 參考文獻
[1] 陳曉艷,王婭,李靜逸,等.目標化康復指導路徑改善早期腦卒中偏癱患者肌張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效果分析[J].現代臨床護理,2023,22(1):27-33.
[2] 陳蘭英,段艷芹,楊輝,等.持續(xù)性被動康復訓練聯合中藥離子導入對腦卒中偏癱患者肢體功能及滿意度的影響[J].西部中醫(yī)藥,2021,34(6):123-126.
[3] 陳玲,趙振偉,張登文,等.目標化康復指導路徑表單在腦卒中病人早期康復中的應用[J].中國臨床神經外科雜志,2019,24(10):631-633.
[4] 中華醫(y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中華醫(y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神經康復學組,中華醫(y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中國腦卒中早期康復治療指南[J].中華神經科雜志,2017,50(6):405-412.
[5] 任艷麗,郭根明,王鵬.目標化康復指導路徑配合運動想象療法在急性腦梗死患者中的應用[J].河南醫(yī)學研究,2020,29(35):6709-6711.
[6] 陽婷,楊旭,惠海.中藥離子導入聯合綜合康復治療對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患者運動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影響[J].反射療法與康復醫(yī)學,2023,4(5):51-54.
[7] 李小春,曾憲晶,袁金華,等.清熱化瘀方聯合中藥離子導入在腦卒中患者早期康復治療中的效果觀察[J].當代醫(yī)學,2021,27(32):25-28.
[8] 李妮蓉,劉玲玲,李晟,等.中藥離子導入配合針灸對腦卒中肩手綜合征臨床療效的系統(tǒng)性分析[J].湖南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20,40(5):566-570.
[2023-12-13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