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我們眼中的繽紛世界”是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習作主題,本單元的教學明確指向?qū)懽骷寄艿腻N煉,而核心內(nèi)容則是觀察力的培養(yǎng)。為了有效地引導學生掌握這一技能,教材安排了兩篇精讀課文,這不僅是優(yōu)質(zhì)的教學素材,也是學生習作參考的范文。通過深入學習這兩篇課文,學生可以細致地體會作者是如何敏銳地觀察周圍,并如何運用生動的語言將觀察所得有條理地表達出來。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將逐漸梳理并內(nèi)化這些觀察和表達的技巧,為接下來的習作練習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
二、學情分析
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習作是他們寫作旅程的起點??紤]到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生當前的生活經(jīng)歷還不夠豐富,閱讀范圍也相對有限,因此在寫作上面臨一定的挑戰(zhàn)。盡管如此,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心,渴望探索周圍的一切。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觀察技巧,他們往往無法捕捉到身邊有價值的信息導致觀察結(jié)果顯得籠統(tǒng)而粗略。
三、教學目標
1.結(jié)合所學的課文內(nèi)容,鼓勵學生從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尋找那些留下深刻印象的事物或場景,以此產(chǎn)生對生活細節(jié)的重新發(fā)現(xiàn)和感悟。
2.在教學過程中,倡導師生間、生生間的積極互動與合作。通過這種合作,共同搭建和完善學生的思維框架,引導學生系統(tǒng)地掌握觀察和寫作的方法。
3.鼓勵學生自主參與到對周圍事物的觀察中,用眼睛去發(fā)現(xiàn),用心去感受。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研讀范文,學習并掌握如何從不同視角和感官去觀察事物或場景,進而在分享心得的同時掌握觀察事物的方法。
教學難點:通過觀察周圍的某一事物或者場景,交流觀察所得,在觀察和交流中豐富自己的感知世界。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向?qū)W生播放地球四季的變化)
師:同學們,從生機勃勃的春天,到熱烈活躍的夏天,再到碩果累累的秋天,最后是銀裝素裹的冬天,每一個季節(jié)都像是大自然的一幅幅精美的畫卷?,F(xiàn)在,我想請同學們分享一下你們眼中的世界。
(學生紛紛舉手,積極分享自己的觀察和感受。)
師:哇,你們眼中的世界真的是繽紛多彩,有五彩斑斕的植物,有活潑可愛的小動物,還有我們生活中那些溫馨、快樂、有趣的場景。每一個細節(jié)都充滿了生活的色彩和溫度。
(教師轉(zhuǎn)身,在黑板上寫下:習作:我們眼中的繽紛世界)
師:那么,今天我們的習作主題就是“我們眼中的繽紛世界”。我希望你們能夠用自己的筆描繪出你們眼中的這個世界,那些讓你們心動的事物,那些讓你們感到快樂的場景。你們準備好了嗎?
學生齊聲回答:準備好了。
(二)展示學生課間觀察的學習單
師:同學們,我們之前都進行了64f9bd5e326b540118272f6440742b97觀察活動,并且每個人都認真地記錄了自己的觀察所得?,F(xiàn)在,我展示一些同學的學習單,讓我們一起回顧之前的觀察過程。(借助多媒體設(shè)備展示學生的學習單)
師:首先,讓我們來看看生1的觀察記錄單。生1,你觀察的是什么?在觀察過程中,你調(diào)用了哪些感官呢?
生1:我觀察的是蘋果。在觀察的時候,我先用眼睛看,觀察蘋果的形狀、顏色和表面的紋理。然后我用鼻子聞,感受蘋果散發(fā)出的香氣。最后我還嘗了一小口,品嘗了蘋果的口感。
師:非常好!生1通過看、聞和嘗的方式,全方位地觀察了蘋果,記錄得非常詳細。
師:接下來,我們看看生2的觀察記錄單。生2的記錄非常有趣,而且附帶了圖片。請你分享一下自己是如何觀察的?
生2:我觀察的是奶奶家的一只小花貓。在觀察的過程中,我用眼睛仔細打量小貓的外形特點,如小貓的毛色是灰白相間的,眼睛像兩顆閃閃發(fā)光的寶石。我輕輕地伸手去摸它的毛發(fā),毛茸茸的,非常柔軟。小貓最喜歡曬太陽了,趴在窗臺上,慵懶地閉著眼睛,走近可以聽到輕微的呼吸聲,可愛極了。
師:生2觀察得非常細致!通過看、摸和聽的方式,你讓我們感受到了小貓的可愛之處。
師:同學們,聽了剛才兩位同學的觀察介紹,你們有沒有其他想要補充的呢?或許你們還有一些獨特的觀察方式和方法想要分享給大家。
生3:我覺得我們還可以通過稱重量的方式來了解一個蘋果的重量。就像我去超市買水果時,都會注意每種水果的重量,這也是一種觀察的方式。
師:哇,生3的這個補充真棒!確實,面對某個具體的事物,我們除了可以通過看、摸、聞、嘗等方式來觀察外,還可以通過丈量其長、寬、高或者重量、數(shù)量等來更全面地了解它。這種觀察方式既實用又準確,能夠幫助我們更深入地認識事物。(小結(jié))
(設(shè)計意圖:結(jié)合學生的學習單,在展示、分享和交流的過程中,學生明確可以采用三種或三種以上的感官方式進行觀察。)
(三)結(jié)合教材范文,學習如何觀察
師:同學們,我們已經(jīng)積累了一些觀察事物的經(jīng)驗,知道了可以調(diào)動多種感官去觀察了解事物的特征?,F(xiàn)在,我們將結(jié)合教材中的習作例文《我家的小狗》來進行系統(tǒng)的學習。請大家默讀這篇例文,思考作者是從哪幾方面觀察小狗的,然后以小組的方式完成《我家的小狗》的思維導圖,并進行成果展示。
(學生開始默讀例文,小組討論并繪制思維導圖,教師巡視指導。)
師:好了,同學們,我看大家完成得很認真?,F(xiàn)在請三個小組的同學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
(小組代表上臺展示,并解釋自己是如何理解作者觀察的角度與細節(jié)的。)
師:非常好!看樣子同學們都捕捉到了作者的關(guān)鍵點。那么,例文中“王子”淘氣、可愛的表現(xiàn)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
(學生回答,教師記錄在黑板上)
緊接著,教師問道:“王子”為什么有時候是哼哼叫,有時候是汪汪叫呢?作者這樣寫的好處又有哪些呢?
生1:因為作者非常喜歡“王子”,所以會細心觀察“王子”在生活中的一舉一動。這樣寫的好處是讓我們更加深入地了解“王子”的性格特點,也讓文章更加生動有趣。
師:沒錯!作者的細心觀察讓我們感受到了他對“王子”的深厚情感,也使得王子的形象更加立體和鮮活。那么,例文中的哪些事情會讓你感到好奇呢?
生2:我覺得“王子”與火車賽跑的事情讓我感到好奇,想象著“王子”和火車比賽的場景。
師:確實,這部分描寫充滿了趣味性和想象力。那么,作者描寫的真的是在說“王子”罵火車嗎?
生3:不是,那是作者結(jié)合“王子”當時的狀態(tài)進行的想象。
師:很好!通過想象,我們可以讓描寫更加生動有趣,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板書記錄:邊觀察,邊想象。)
師:同學們,接下來我們將學習第二篇例文《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在開始閱讀之前,我想請大家先思考一下,如果讓你們來描寫楊梅,你們會從哪些方面入手呢?
(學生思考片刻,開始小聲討論)
師:我們先不急著回答,讓我們跟著作者的筆觸,一起去觀察他眼中的楊梅。請大家注意觀察作者是如何描述楊梅的,并完成關(guān)于楊梅的思維導圖。
(學生開始閱讀范文,并著手繪制思維導圖)
師:同學們,讀完范文后,你們發(fā)現(xiàn)作者是從哪些方面去觀察楊梅的?他觀察到了楊梅的哪些特點呢?這和你們之前預想的一樣嗎?
生1:老師,我發(fā)現(xiàn)作者觀察了楊梅的外形,比如它的小刺兒,還有果肉的樣子。此外,作者還詳細描述了楊梅的顏色和味道的變化。
師:確實,作者在描寫楊梅時,不僅關(guān)注它的靜態(tài)特點,還捕捉到了它的動態(tài)變化。作者在文中是如何將其描寫清楚的呢?
生2:作者用了“先是、隨后、最后”這樣的詞語來描述楊梅不同階段的情況,這使得讀者能夠清晰地了解楊梅的變化過程。
師:你找到了作者描寫變化的關(guān)鍵詞。類似于這樣的詞語還有很多,如,在觀察植物生長變化的時候,我們可以用“起初、幾天后、漸漸地、最終”等詞語來描繪植物從播種到發(fā)芽、生長、開花、結(jié)果的全過程。在描述城市一天的變化時,我們可以使用“清晨、日出時分、上午、中午時分、午后、傍晚、夜幕降臨、深夜”等詞語,細致地展現(xiàn)城市從清晨的寧靜到夜晚的繁華的不同景象。此外,還有“開始、然后、接著、此后、不久、最后”等詞語,也常用于描述事件的發(fā)展過程和事物的連續(xù)變化。
(設(shè)計意圖:通過師生對話的方式,引導學生關(guān)注范文的觀察順序、觀察細節(jié)以及寫作順序。同時,借助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作者的寫作方法,為后續(xù)的小練筆奠定堅實的基礎(chǔ)。)
(四)學以致用
師:同學們,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已經(jīng)探索了如何觀察事物,確定了觀察的內(nèi)容,并且學習了如何有序地組織寫作?,F(xiàn)在,我要播放一段關(guān)于綠豆發(fā)芽的視頻。請大家認真觀看,并思考如何運用我們本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來完成一篇小練筆。
(教師播放綠豆發(fā)芽的視頻,學生認真觀看。)
師:視頻看完了,同學們有什么想法呢?你們覺得可以從哪些方面來描寫綠豆發(fā)芽的過程呢?
生1:我覺得可以從綠豆的外形開始描寫,如它的大小、顏色等,然后再描述綠豆發(fā)芽的過程。
師:還有其他同學想要分享自己的想法嗎?
生2:老師,我覺得在描寫發(fā)芽過程的時候,可以運用一些生動的詞語和句子,如“小綠芽頑強地探出頭來”,或者“嫩綠的葉子在陽光下閃閃發(fā)光”。
師:非常棒!生動的詞語和句子的運用確實可以讓我們的描寫更加生動有趣。那么,在寫作順序上,你們有什么想法呢?
生3:我覺得可以按照時間順序來描寫。
師:很好!時間順序是一種常見的寫作順序,它可以幫助我們有條理地展現(xiàn)事物的發(fā)展過程。那么,現(xiàn)在請同學們結(jié)合自己的想法和剛才學到的知識,完成一篇小練筆吧!并在下節(jié)課進行展示,記得在寫作過程中要注意觀察的細節(jié)、生動的描寫以及有序的組織哦!
(設(shè)計意圖:以綠豆發(fā)芽的過程為教學素材,激發(fā)學生觀察種子發(fā)芽的全過程,降低學生細節(jié)觀察的難度。學生在分享中可以發(fā)現(xiàn)自己思考中的不足,明確如何改進,更好地體驗學習中的進步。)
六、教學反思
本次教學設(shè)計緊密圍繞學生的學情展開,通過學習單,巧妙地將學生的日常生活與課堂學習內(nèi)容相融合。在教學過程中,著重聚焦觀察這一核心技能,引導學生深入思考觀察的方法和捕捉細節(jié)。從學習單的填寫,到范文的研讀,再到觀察視頻的環(huán)節(jié),學生逐步深入體驗細節(jié)觀察的魅力,每一步都為學生累積了寶貴的學習經(jīng)驗。此外,教材環(huán)節(jié)的交流內(nèi)容豐富多彩,包括分享觀察所得、閱讀收獲、觀察體驗以及寫作成果等。這樣的設(shè)計使得整節(jié)課的學習都在一種互動交流的語境中進行,明確的交流對象,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表達欲望和寫作興趣。
(作者單位:蘭州市城關(guān)區(qū)白道坪學校)
編輯: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