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程分析
“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其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計算能力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傳統(tǒng)的數學方法往往注重機械記憶和重復練習,容易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喪失學習興趣,因此我嘗試將數學游戲引入教學中,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二、教學實踐
在本次教學實踐中,我設計了多個與“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相關的數學游戲,目的是讓學生通過游戲的方式掌握加減法的運算技巧。
(一)“找朋友”游戲
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一直是我面臨的重要挑戰(zhàn)。為此,我特別設計了一款名為“找朋友”的數學游戲,旨在通過輕松、有趣的方式幫助學生掌握和鞏固100以內的加減法。
1.準備階段
(1)我事先準備好一組數字卡片,每張卡片上寫有一個10到100之間的數字,如23、47、55、42、38、
83、62等。
(2)確??ㄆ臄盗孔銐蚨?,以便每個學生都能抽取一張。
(3)教室布置:將桌椅排列成一個大圈,方便學生走動和交流。
2.游戲開始
(1)每個學生隨機抽取一張數字卡片,并牢記卡片上的數字。
(2)我宣布游戲開始,并給出指令:“現在,大家要找到自己的‘朋友’,你們的數字相加要等于100。你們只有5分鐘的時間哦!”
(3)學生開始在教室內自由走動,與其他同學交流,并嘗試通過加減法找到符合條件的“朋友”。
3.游戲進行
(1)學生A持有數字23的卡片,他可能會找到持有數字77卡片的學生B,因為23+77=100。
(2)如果學生A找不到精確的“朋友”,也可以嘗試找到接近100的組合,如找到持有60的學生C,雖然23+60不等于100,但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調整。
這樣學生在游戲過程中不僅鍛煉了計算能力,還學會了與他人溝通和協(xié)作。
4.游戲結束與總結
(1)5分鐘時間到,我宣布游戲結束,并讓學生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2)我會隨機抽取幾組“朋友”,讓他們分享自己是如何找到“朋友”的,以及在這個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又是如何解決的。
(3)最后我會對學生的表現給予肯定和鼓勵,并指出游戲中存在的問題和改進的方向。
5.游戲題目數字示例
以下是一些可能出現在數字卡片上的數字:
27、39、53、61、46、84、19、72、34、56、13、48、51、79、81、93、97…
這些數字都是經過精心挑選的,以確保存在多種組合方式使兩個數字相加等于100。
6.游戲目的
“找朋友”游戲的主要目的有以下幾方面。
(1)提高學習興趣。通過游戲化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數學,從而激發(fā)他們對數學的興趣和熱愛之情。
(2)鞏固加法知識。學生在游戲中需要不斷地進行加法運算,以找到符合條件的“朋友”,這有助于他們鞏固和加深對100以內加法的理解。
(3)培養(yǎng)團隊協(xié)作能力。學生在游戲中需要與他人溝通和協(xié)作,這有助于培養(yǎng)團隊協(xié)作能力和社交技巧。
(4)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在尋找“朋友”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各種困難和挑戰(zhàn),這需要他們靈活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問題,從而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搶答”游戲的具體實踐與目的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為了活躍課堂氛圍,提升學生的口算能力和思維敏捷性,我特別設計了一款名為“搶答”的數學游戲。該游戲通過競賽的形式,讓學生在緊張、刺激的環(huán)境中快速回答數學問題,從而達到寓教于樂的教學效果。
1.準備階段
(1)我事先準備一套搶答器,可以是簡單的電子搶答器,或者利用課堂上的其他工具(如敲擊桌面、舉手等)作為搶答信號。
(2)我準備一系列100以內的加減法題目,并制作成卡片或者PPT。
(3)學生被分成若干小組,每組選出一個代表來參與搶答。
2.游戲規(guī)則說明
(1)我向學生說明游戲規(guī)則:當我展示題目后,各小組代表需通過搶答器或者舉手等方式進行搶答。
(2)第一個成功搶答的小組獲得回答機會,如果回答正確,則該小組獲得積分;如果回答錯誤,則機會轉給其他小組。
3.游戲開始
(1)我逐一展示題目,例如,“23+45”,同時開始計時。
(2)各小組代表緊張地等待信號,一旦信號發(fā)出,立即進行搶答。
(3)假設小組A的代表成功搶到機會并正確回答出“68”,則小組A獲得積分。
4.游戲進行
(1)游戲繼續(xù)進行,題目難度可以逐漸增加,如從簡單的個位數加減逐漸過渡到兩位數的復雜計算。
(2)我可以根據課堂情況和學生反應調整題目的難易程度和游戲節(jié)奏。
5.游戲結束與總結
當所有題目都回答完畢或者達到預設的游戲時間后,我會宣布游戲結束,然后根據各小組的積分情況決出優(yōu)勝者,并給予一定的獎勵或表揚。接著,我會再對游戲過程中學生的表現進行總結和評價,強調口算的重要性和數學思維的訓練。
6.游戲題目數字示例
以下是一些可能出現在搶答游戲中的題目:
27+34 68-29 45+17
73-36 52+28 91-45
這些題目旨在考查學生的口算能力和思維敏捷性。
7.游戲目的
“搶答”游戲的主要目的有以下幾點。
(1)提高口算能力。口算能力是學生數學學習中的一項重要技能,尤其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占據重要的地位。通過“搶答”游戲,學生需要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加減法運算并給出答案,這無疑會極大地鍛煉他們的口算速度和準確性。這種訓練方式不僅有助于學生熟練掌握100以內的加減法,還能為他們未來學習更復雜的數學知識打下基礎,因此“搶答”游戲對提高學生口算能力具有顯著效果。
(2)培養(yǎng)思維敏捷性。在“搶答”游戲中,學生需要在瞬間作出反應,這就要求他們具備高度的思維敏捷性,其通過不斷參與游戲,逐漸學會如何在壓力下迅速作出決策。這種能力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都將發(fā)揮重要作用。思維敏捷性的提升還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概念,解決數學問題,從而提高他們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
(3)增強競爭意識?!皳尨稹庇螒蛑械母傎愒啬軌蚣ぐl(fā)學生的好勝心,促使他們更加專注于學習。如在競爭中,學生會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并努力提升自己的數學水平以贏得比賽。這種競爭意識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還能培養(yǎng)他們的抗壓能力,使其為未來的挑戰(zhàn)做好準備。
(4)活躍課堂氛圍。傳統(tǒng)數學課堂往往給人一種沉悶、枯燥的印象,而“搶答”游戲則能打破這種氛圍,讓課堂變得輕松、愉快。在游戲中,學生不僅可以學到數學知識,還能在小組合作與競爭中增進友誼,提升團隊協(xié)作能力。這種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更加熱愛數學學習。同時,活躍的課堂氛圍有助于教師更好地傳授知識,提高教學效果。因此,“搶答”游戲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三)“數學接力賽”游戲
1.準備階段
(1)我會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4~5人,確保每個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
(2)我會準備一系列數學題目,這些題目涵蓋加、減、乘、除等基本運算,難度適中,既有挑戰(zhàn)性又不會過于復雜。
(3)為每個小組準備一塊答題板、一支筆和一張答題紙。
2.游戲規(guī)則說明
(1)每個小組的學生按順序接力解答數學問題,每解答完一題,就將答題板傳給下一個學生,直到所有題目都解答完畢。
(2)強調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每個學生都需要在自己的環(huán)節(jié)盡可能快速、準確地完成題目,以便為團隊節(jié)省時間。
3.游戲開始
(1)我宣布游戲開始,并展示第一題,例如,“小明有10個蘋果,他吃掉了3個,又買了5個,現在小明有多少個蘋果?”
(2)每個小組的第一個學生開始解答這個問題,并將答案寫在答題板上。
(3)完成第一題后,第一個學生將答題板傳給下一個學生,同時我展示第二題。
4.游戲進行
(1)游戲繼續(xù)進行,每個學生解答完自己的題目后,都將答題板傳給下一個同學,并回答下一題。
(2)題目可以包括簡單的算術運算、解方程、找規(guī)律等,例如,“如果2x+3=11,那么x等于多少?”或者“找出數列3,6,12,24,48 …中的下一個數字”。
(3)游戲過程中,我會適時給予學生提示或鼓勵,確保游戲的順利進行。
5.游戲結束與總結
(1)當所有小組都完成所有題目后,游戲結束。
(2)收集各小組的答題紙,進行批改評分。
(3)根據答題速度和準確性評選出優(yōu)勝小組,并給予獎勵或表揚。
(4)對游戲過程中學生的表現進行總結和評價,強調團隊合作和數學思維的重要性。
6.游戲題目數字示例
5+3 12-4
4×6 24÷3
如果3x=21,那么x等于多少?
找規(guī)律填空:1,4,9,16,___,36。
三、教學成效
教師引入數學游戲進行“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的教學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學生的學習興趣明顯提高,更加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而且在此活動中,學生的計算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他們在游戲中能夠快速、準確地完成加減法運算。除此以外,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和競爭意識也得到了培養(yǎng)和提高。值得一提的是,通過游戲化教學,我還發(fā)現了一些在傳統(tǒng)教學中難以發(fā)現的學生潛能。一些平時表現較為內向的學生在游戲中展現出了出色的計算能力和應變能力,這為我提供了更多了解學生、因材施教的機會。
(作者單位: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qū)草場街小學)
編輯:常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