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學生人際交往問題的主要表現(xiàn)
1.孤僻。部分小學生在跟同伴的交往中表現(xiàn)為孤僻,不喜歡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游戲,不喜歡參加學校的集體活動,比較敏感;有些還伴有小心眼、愛鉆牛角尖等問題。這些小朋友可能在學校里會因為一點點的小事就掉眼淚,老師即使耐心詢問他們發(fā)生了什么事,他們也一句話都不說,拒絕與老師溝通。他們把自己的心門關(guān)閉起來,把自己封閉在自己的小天地里,逐漸與他們的父母、老師和同學疏遠,使自己處在孤獨之中,久而久之就會影響自己的心理健康。
2.以自我為中心。這類小朋友在家里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家里對他們十分寵愛,幾乎所有的要求都會被滿足。在人際交往中總是想要表現(xiàn)自己,希望全部人都圍著他們轉(zhuǎn)。在學校要是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滿足時,他們反應會突然變得過激,這類小朋友極容易與其他同伴發(fā)生沖突,不太容易交到好朋友,久而久之這一類小朋友就會被孤立。
3.逆反、易怒。這類小朋友情緒自控能力差,情緒全都表現(xiàn)在臉上,在學校經(jīng)常跟同學、老師對抗,經(jīng)常沖動,在家里又跟家長反著來,時常發(fā)脾氣,非常容易動怒、發(fā)火。這類小朋友也非常容易與他人產(chǎn)生人際交往沖突,在學校大概率會因為言語粗魯、做事沖動就與同學發(fā)生肢體上的沖突。
二、小學生人際交往問題的輔導
1.創(chuàng)造交往機會,有針對性地進行輔導
人際交往是孩子成長中很重要的一項能力。小學生剛?cè)雽W不久,從家里過渡到學校集體生活,不少孩子在人際交往中會遇到一些困境,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社交困難。小學生會十分難過地回家問父母:“為什么沒有同學和我玩?”“為什么其他同學都去參加了他的生日聚會,而唯獨沒有邀請我?”在小學生的世界里,這些已經(jīng)影響了他們在學校的學習生活,嚴重的話,小朋友可能會不喜歡去學校,不喜歡上學。這也給他們家長帶來了一定的困擾。
其實沒有誰是天生的社交高手,更何況是一個小孩子,我們老師需要耐心地去引導他們,使他們在社交場合盡可能表現(xiàn)得落落大方,更快地融入其中。我們不能粗暴地干涉小朋友的人際交往,在他們的世界里,喜歡誰、和誰在一起玩、跟誰是最好的朋友等,這些在我們看來或許很幼稚,感覺無關(guān)緊要,但對他們小孩來說至關(guān)重要。平時不管家長還是老師都需要多多地留意小孩的交友情況,尤其是他們遇到困難時,非??简炍覀兲幚韱栴}的耐心和智慧。
2.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個性品質(zhì)
有調(diào)查研究表明,班級里那些受歡迎的小孩通常有以下特征:良好的學習能力、良好的性格特征、良好的品德等。要想改變學生交往中的心理障礙,重要的是改變他們不良的個性品質(zhì),學習交往技巧,增進交往的需要和樂趣。四年級的學生小李,平時十分傲氣,對同學不屑一顧,總是認為自己比他人聰慧,和同學在一起常常趾高氣揚,喜愛指手劃腳。假如同學不接受她的意見,就大發(fā)脾氣,甚至罵人,弄得同學們對她避而遠之,不想理睬她。這讓小李在班里變成了一個獨來獨往的人,沒有人愿意和她交朋友。她的父母非常擔心,把情況反饋給老師,通過老師在學校的觀察,小李主要表現(xiàn)為人際交往的不和諧。為此,我們老師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并對其進行了具體的指導。首先,改變小李以自我為中心的人際交往觀念,使她對人際關(guān)系有一個全面的正確認知,這是改善和建立良好人際關(guān)系的基礎(chǔ)。其次,老師通過集體教育和個別教育,讓她和同學們知道尊重他人、了解他人的必要性;最后,通過換位思考,讓小李學會欣賞他人,取長補短,學會站在他人的角度想問題。
3.心懷真誠,與人為善
相信當過班主任的老師都有過這樣的體驗:下課期間,經(jīng)常會有小朋友跑到辦公室找到老師投訴,誰誰又往他身上潑水了;老師,誰誰在班上罵我;老師,誰誰不搞衛(wèi)生偷懶;老師,誰亂動別人東西等。這些事情聽起來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但是在班主任工作中,有經(jīng)驗的老師都知道,抓小事無大事。小學生的世界也不全然是天真無邪的,也有擠壓、欺騙甚至是霸凌。這一群孩子本應該是認真讀書、熱愛運動的少年,但一整天就知道在班里說一些是是非非,破壞班里的人際關(guān)系,這說明他們的人際交往思維存在很大的問題。作為老師,應該懂得人際關(guān)系被破壞后的嚴重后果,班主任老師也必須把這個嚴重的后果告訴每個學生,并指導他們建立健康、和諧的人際關(guān)系。
心懷真誠,與人為善。當面表揚,背后贊美。絕不惹事,也不怕事。少說多聽,換位思考。將心比心,同理共情。只要你做到這些,你就會擁有健康的人際關(guān)系,成為一個自信的、愉快的、受人歡迎的、特別有安全感的人。
4.學會拒絕,明確底線
在人際交往中,不僅要教小孩禮貌待人,也要教他們學會拒絕。我們總要有說“不”的時候,寬容并不意味著要一味地忍讓,有一些底線是無法觸碰的。在最近熱播的電視劇《歡樂家長群》里,內(nèi)向的初一想要結(jié)交新朋友,卻被高年級的姐姐霸凌,高年級的學生假借著跟初一做朋友,經(jīng)常找初一要東西,不給東西就不和初一玩,迫不得已,初一一次次向媽媽要錢,而且在公園里玩所謂的“過家家”,被她們當小狗使喚,幸虧被一起長大的小伙伴糖寶看見,并且叫來了家長,錄了視頻作為證據(jù),最終由學校出面幫助解決。影視作品來源于生活,初一小朋友因為沒有玩伴,用物質(zhì)維系所謂的友情,甘愿被霸凌,不懂得如何拒絕,最后受委屈的都是自己。教孩子學會拒絕,不是說讓他自私自利,遇人遇事冷漠相待,而是讓他勇敢地拒絕無理的要求。懂得拒絕,更能收獲一段穩(wěn)定而健康的人際關(guān)系,也是社會交往中非常重要的一項能力。
三、結(jié)語
小學時期是兒童心理發(fā)展歷程的一個重要時期,一個人的性格、情緒、意志、品質(zhì)、興趣愛好等都將在這一階段初步形成。小學階段良好的人際交往環(huán)境和人際關(guān)系能使孩子們心情舒暢、身心愉悅,培養(yǎng)樂觀豁達的品格,在當前乃至今后的生活中都能積極主動地適應環(huán)境,獲得真摯的友誼和愛,獲得他人的接納和贊美,從而在人際交往中體驗到自己的存在價值和生活樂趣,做個健康、樂觀、文明的好少年。
責任編輯" 鐘嘉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