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經(jīng)過長時間日曬的共享單車,車座表面往往溫度較高,騎行者稍不留神就可能被它燙到。
不久前,杭州、北京等地的多個共享單車品牌紛紛給旗下單車車座套上了銀白色的隔熱“清涼坐墊”,上面還用卡通字體寫著“這個座不燙”。測試結果顯示,“清涼坐墊”可以將車座表面溫度降低約20℃,大大改善了夏日騎行體驗。
北京市民張先生是“清涼坐墊”的受益者之一?!爸跋奶祢T車真是備受‘烤’驗,車座熱得讓人難以忍受?,F(xiàn)在有了‘清涼坐墊’,感覺騎車舒服多了?!彼f。
那么,“清涼坐墊”是怎么降溫的?
暴曬下的共享單車車座溫度最高可達多少?答案或許超出人們的想象。
今年6月下旬,西安市網(wǎng)友借助紅外測溫儀對地鐵站附近被暴曬的共享單車車座進行測溫。測量當日最高氣溫35℃,車座表面溫度最高達到76.8℃。
通常來說,如果人體皮膚長時間接觸41℃~45℃的低熱物體,就可能造成深二度及以上的燙傷,這也被稱為低溫燙傷。41℃~45℃的低熱物體不僅會傷害皮膚表層,還可能損傷皮下組織。
共享單車車座能在烈日下達到如此高的溫度,原因之一是它的顏色太吸熱了。當太陽光照射物體表面,一部分光被物體表面反射或折射,其余的光被物體吸收,光能被轉化為熱能,使物體升溫。由于顏色搭配以及耐臟等因素,共享單車企業(yè)一般選用黑色車座。在相同光照條件下,黑色物體對光的吸收利用率最高。
研究人員曾對太陽輻射下不同顏色面料的升溫情況進行過探究。他們對黑色、白色、紅色、黃色、藍色、紫色6種純棉面料分別進行了10次暴曬,每次暴曬時間均為30分鐘。暴曬后,所有面料的表面溫度均有所升高,但不同顏色面料的溫度增加值卻大相徑庭。其中,黑色面料的表面溫度增加值最大,為12.7℃;其次是藍色、紅色、紫色、黃色面料,分別為9.49℃、7.87℃、6.84℃、5.44℃;白色面料的表面溫度增加值最小,為3.72℃。
基于相關研究結果,曾有一些共享單車企業(yè)把部分車座換為灰色,降溫效果立竿見影。測溫結果顯示,擺放在同一位置、同一時間的兩輛車座顏色不同的共享單車,黑色車座表面最高溫度可以達到71℃,而灰色車座表面最高溫度為55℃,二者相差16℃。而最近加裝的“清涼坐墊”為銀白色,其對光的吸收率更低。
除此之外,某品牌共享單車負責人趙安安說,“清涼坐墊”表面有立體紋路,可增強車座對光的反射,進一步降低其“吸光”能力。
除了在顏色上下功夫,“清涼坐墊”采用的高分子聚合材料也擁有良好的隔熱性。
“清涼坐墊”生產(chǎn)廠家技術負責人李偉一介紹,高分子聚合材料由體積較大的分子組成,分子間主要靠分子力結合。這樣的結構使高分子聚合材料具有一系列低分子化合物不具備的特殊性能,良好的隔熱性就是其中之一。
美國馬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學者劉裕芮等人曾對高分子聚合材料進行過研究。結果顯示,大多數(shù)高分子聚合材料是良好的熱絕緣體,其熱導系數(shù)極低,能夠有效阻止熱量傳遞。
除此之外,高分子聚合材料具備一定防水性,可以防止雨水滲入車座。某品牌共享單車北京區(qū)域運營主管楊洋介紹,工作人員在“清涼坐墊”表面的縫線處增加了防水膠條,進一步提升其防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