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美術館、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中央美術學院、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社教節(jié)目中心、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共同主辦,北京畫院、榮寶齋、吉首大學博物館協(xié)辦,北京萬荷堂文化藝術有限公司、北京八絨文化有限公司承辦的該展于二○二四年六月二十五日至二○二四年七月十一日在中國美術館展出。黃永玉先生生前為籌備百歲畫展,專門創(chuàng)作了一批中國畫,此展展出的是他創(chuàng)作于二○一四年至二○二三年間的一百五十九件作品,展示了其晚年的創(chuàng)作狀態(tài)和藝術追求。榮寶齋提供了巨幅畫作《淵遠流長》參加此次展覽。
溪山同游—
尹海龍書法篆刻作品展
由榮寶齋主辦,中國國際經(jīng)濟與文化交流促進會、滄浪美術館協(xié)辦的該展于二○二四年六月六日至二○二四年六月十六日在榮寶齋書法館展出。此次展覽以『蘭亭』為主題,展出了尹海龍書法篆刻作品一百五十余件。尹海龍,一九七○年出生?,F(xiàn)為中國藝術研究院篆刻院院長,中國藝術研究院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博士研究生導師,國家一級美術師,北京市政協(xié)委員,民盟中央宣傳委員會副主任,民盟北京市委文化委員會副主任,教育部教育質(zhì)量評估中心專家,國家藝術基金評審專家,中國國家畫院書法篆刻專業(yè)委員會特聘研究員,西泠印社理事。
松風韻—張根起百扇展
由《榮寶齋》期刊主辦,天津市美術家協(xié)會、愛新覺羅書畫藝術研究會、松風畫派研究會、天津成扇藝術協(xié)會、天津美術網(wǎng)、北京商古文化、藝林山房協(xié)辦,北京且廬文化藝術發(fā)展有限公司承辦的該展于二○二四年六月八日至二○二四年六月十二日在榮寶齋美術館第二展廳展出。張根起,一九五六年生于天津。現(xiàn)為民盟天津畫院理事,愛新覺羅書畫藝術研究會副會長,松風畫派研究會副會長,天津成扇藝術協(xié)會副會長。
定州—九州咽喉
由吳文化博物館、定州博物館主辦,山東博物館、青州博物館、徐州博物館、鎮(zhèn)江博物館、荊州博物館、洛陽博物館、四川博物院、陜西省考古研究院提供支持的該展于二○二四年五月二十八日至二○二四年九月一日在吳文化博物館展出?!河韯e九州,隨山浚川,任土作貢』。作為地理、文化符號的『九州』,不僅是中國最早的體國經(jīng)野設想,彰顯古代中國『天圓地方』的觀念,更是在數(shù)千年文明演變中逐漸成為了華夏的代名詞,凝結(jié)了深深的文化認同感與政治歸屬感。在禹劃定的九州中,冀州居于首位,后世定州的境域?qū)儆诩街?。因此,這場新時代的『九州』故事便從位于冀州腹地的定州開始講起。此次展覽分為『體國經(jīng)野之道』和『定州』兩個部分,由展出的一百九十六件/套文物及非遺展品,為觀眾們講述早期華夏先民體國經(jīng)野智慧、展示定州在數(shù)千年發(fā)展史中的起落以及豐富的文化遺產(chǎn)。
雄才大略漢武帝—
劉徹和他的時代
由中山市文化廣電旅游局主辦,中山市博物館、茂陵博物館、漢景帝陽陵博物院、咸陽博物院、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越王博物院承辦,寶雞陳倉區(qū)博物館、鳳翔區(qū)博物館等多家文博機構(gòu)協(xié)辦的該展于二○二四年五月十八日至二○二四年九月十日在中山市博物館展出。此展共展出來自陜西、甘肅、山東、廣東四省的十六家文博單位的一百八十二件(套)珍貴文物,展覽以漢武盛世作為主題,通過『傳承天下』『進取天下』『激蕩天下』『澤被天下』『群英之應』五個單元,全面展示漢武帝統(tǒng)治時代下的政治、藝術、社會風貌和文化發(fā)展。
彼美人兮—
兩漢羅馬時期女性文物展
該展于二○二四年六月十五日至二○二四年十月七日在湖南博物院展出。此展以軸心時代之后東西方崛起的漢帝國與羅馬帝國的女性為主體,以女性生命中的家庭生活、情感生活以及社會生活等三個主要生活場景為脈絡,通過二百多件(套)展品,用實物呈現(xiàn)女性豐富的精神世界和女性力量,將歷史化了的女性還原到她們所屬的社會、政治、文化空間中去,揭開歷史中失落的女性敘事,反映東西方文化強盛時代的女性生活概貌與社會角色。
運載千秋—
新時代大運河重要考古成果展
由中國大運河博物館、中國考古學會大運河考古和保護專業(yè)委員會主辦的該展于二○二四年五月十四日至二○二四年八月十四日在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展出。此展匯聚了運河沿線八省(市)二十四家文博、考古單位二百四十多件最新考古出土文物。展覽分尋跡、探勝、見證、融匯四個主題板塊,從大運河水工及附屬設施考古、大運河城市考古、大運河工商及海絲文化考古、大運河保護傳承利用四個視角,以新發(fā)現(xiàn)遺址和新出土文物為線索,展現(xiàn)大運河文化帶、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的新變化、新成就。
小而美—盧森堡文物精品展
該展于二○二四年三月二十七日至二○二四年八月四日在河南博物院展出。展覽展出來自盧森堡考古、歷史與藝術博物館的二百一十(件)組展品,按照時間順序,通過『史前與上古時期的盧森堡』『中世紀的盧森堡』『近現(xiàn)代以來的盧森堡』三個部分,細述盧森堡的歷史變遷、文化和經(jīng)濟發(fā)展脈絡。展出的石器、陶瓷器、兵器、貨幣、地圖、裝置藝術品、帆布油畫等多種類展品,將盧森堡多元的文化魅力呈現(xiàn)給觀眾,讓觀眾感受到盧森堡這個小而美的國家在歷史洪流中的獨特個性與活力。
愛琴海的榮耀—古希臘文明特展
該展于二○二四年六月六日至二○二四年十月二十日在南京博物院展出。古希臘以其獨特的哲學思考、科學探索、政治理念及藝術創(chuàng)作,為世界文明貢獻了諸多寶貴的財富。哲學上,它開創(chuàng)了西方哲學理性思考與探索真理的先河;科學上,它孕育了數(shù)學、物理、天文等現(xiàn)代科學的萌芽;政治上,它促進了民主與法治等現(xiàn)代政治制度的產(chǎn)生;藝術上,它創(chuàng)造了雕塑、建筑、戲劇等不朽的杰作。此展精選來自希臘十四家文博機構(gòu)的二百七十件/套珍貴展品,通過『文明肇啟』『火種播遷』『全面繁興』以及『雄主時代』四個部分,全方位展示古希臘的璀璨文明。
羅馬帝國的藝術—
那不勒斯國立考古博物館藏
文物精品展
由廣東省博物館和意大利那不勒斯國立考古博物館主辦的該展于二○二四年六月二十一日至二○二四年十月十三日在廣東省博物館展出。展覽精選了九十八件/套羅馬帝國時期的代表性文物,為觀眾帶來一場跨越時空的藝術之旅。此展展出的朱庇特胸像、維納斯的誕生、奧古斯都肖像、女性宴會場景的濕壁畫等珍貴文物有的是在赫庫蘭尼姆遺址和龐貝古城遺址中發(fā)掘的瑰寶,有的是原法爾內(nèi)塞家族的傳世珍藏,該展展品涵蓋了雕塑、濕壁畫、馬賽克鑲嵌畫、銀器和玻璃器等多個藝術門類,通過『藝術語言』『肖像』『色彩』『風尚』『宴飲』『技術』六個維度,全方位揭秘羅馬帝國時期的藝術與生活。
指間栩栩—
威廉·莫里斯帶領下的
英國工藝美術運動
由廣東省博物館、中國文物交流中心、英國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合作推出的該展于二○二四年六月十八日至二○二四年十月三十日在廣東省博物館展出。受英國藝術理論家、教育家約翰·拉斯金理論的啟發(fā),英國設計師、詩人、商人、社會主義者威廉·莫里斯在十九世紀下半葉發(fā)起了一場設計改良運動——英國工藝美術運動。此展展出了英國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收藏的威廉·莫里斯、查爾斯·沃塞、威廉·德·摩根、查爾斯·羅伯特·阿什比等英國工藝美術運動多位代表人物的圖案、紡織品、書籍、珠寶、家具、家居用品等逾百件設計作品。
茫父不朽:一代通人姚華藝術展
由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與貴州省博物館聯(lián)合策劃的該展于二○二四年四月十日至二○二四年十一月十日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展出,展覽通過二百余件珍貴的書畫、文獻、碑拓、刻銅、箋紙等實物,比較全面地呈現(xiàn)姚華在詩詞、書法、繪畫、考據(jù)、篆刻、寫銅畫箋等領域的杰出才能與貢獻,以期使觀眾了解一位才藝出眾、立體飽滿的茫父先生。姚華(一八七六——一九三○),字重光,別字一鄂,號茫父,別署蓮華盦主,貴州貴筑(今貴陽)人。我國著名詩人、學者、教育家、文學家、金石學家、書畫家和戲曲理論家,被譽為一代通人,于穎拓、刻銅、箋紙等藝術形式皆有特別貢獻,被魯迅、鄭振鐸、陳叔通、郭沫若等人所盛贊。姚華是貴州近現(xiàn)代十分重要的文化先賢,也是清華大學初創(chuàng)時期清華學堂的國文教員。
抹去重來六十年—
鐘涵藝術研究展
由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中央美術學院、中國油畫學會、中國藝術研究院油畫院、北京畫院共同主辦的該展于二○二四年六月二十八日至二○二四年八月十一日在北京畫院美術館展出。此次展覽作為北京畫院『二十世紀中國美術大家系列展』的第六十四個項目,凸顯鐘涵『學者型畫家』的身份,并行展示其藝術創(chuàng)作與理論研究的成就,探尋鐘涵油畫創(chuàng)作過程與藝術脈絡。
古法新知—
湖社百年書畫文獻展暨京派繪畫研究
由山東省美術家協(xié)會、菏澤市文化藝術聯(lián)合會、菏澤市文化和旅游局主辦,菏澤市美術館、北京湖社博物館(籌)承辦的該展于二○二四年六月十六日在菏澤市美術館開幕。此次展覽匯聚了五十余位湖社書畫名家精品二百余幅,其中包括了京派代表藝術家金城、陳師曾、陳半丁等,可謂名家精品薈萃、題材內(nèi)容豐富、形式面貌多樣,比較全面的呈現(xiàn)了京派中國畫藝術的總體風格。這些作品都是二十世紀之初老一輩傳統(tǒng)大家們精研古法、博采新知的藝術結(jié)晶。開幕式當日,三十余位學者、教授有針對性的對諸位大家的展出作品進行了研討。
(責編" 王可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