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探討超早期活動結合個體康復護理在宮頸癌根治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將2021年10月1日~2023年2月1日收治的182例宮頸癌根治術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91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超早期活動結合個體康復護理。比較兩組干預前后生活質量[采用歐洲癌癥研究與治療組織生命質量測定量表(EORTC QLQ-C30)]、術后恢復情況、并發(fā)癥及護理滿意度情況。結果:干預后,觀察組EORTC QLQ-C30各維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lt;0.05);觀察組術后肛門排氣時間、留置導尿管時間、切口愈合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lt;0.05);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lt;0.05);觀察組護理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lt;0.05)。結論:超早期活動結合個體康復護理能夠改善宮頸癌根治術患者術后恢復情況、生活質量,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
宮頸癌根治術;超早期活動;個體康復護理;術后恢復;并發(fā)癥
中圖分類號:R473.73"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6-7256.2024.10.007" 文章編號:1006-7256(2024)10-0024-04
Application of Ultra-early Activity Combined with Individual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 Patients Undergoing Radical Resection of Cervical Cancer
Ma Mengke,Cao Lili,Cui He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Henan 450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ultra-early activity combined with individual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n patients with radical resection of cervical cancer.Methods:A total of 182 cervical cancer patients who underwent radical surgery from October 1,2021 to February 1,2023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n=91)and the control group(n=91)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care,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ultra-early activity combined with individual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quality of life[using the 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30 scales(EORTC QLQ-C30)],postoperative recovery,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s:After intervention,the EORTC QLQ-C30 scores in all dimens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lt;0.05).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shorter postoperative first exhaust time,indwelling catheter time,incision healing time,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lt;0.05).The incidence rates of complication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compared with those in control group(Plt;0.05).The overall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lt;0.05).Conclusion:The combination of ultra-early activity and individual rehabilitation nursing can improve the postoperative recovery and quality of life of cervical cancer patients undergoing radical resection,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and increase patient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care.
【Key words】
Radical resection of cervical cancer;Ultra-early activity;Individual rehabilitation nursing;Postoperative recovery;Complications
宮頸癌是全球女性中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患者早期常無明顯癥狀,而晚期則容易出現(xiàn)腎功能衰竭、尿毒癥等嚴重并發(fā)癥。宮頸癌根治術是宮頸癌的主要治療方式之一,然而術后康復過程卻常常伴隨著疼痛、不適和功能障礙[1]。有研究表明,超早期活動作為一種針對手術后早期實施的有計劃的活動,對宮頸癌根治術后患者的康復效果有積極作用[2]。早期進行適度的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呼吸功能和肌肉骨骼系統(tǒng)的恢復,有助于預防并發(fā)癥,提高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和生活質量。另一方面,個體康復護理作為一種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模式,強調給予個體化、針對性的康復計劃和指導,通過詳細評估患者的身體狀況、康復目標和偏好,制訂個性化的護理方案,更好地滿足患者需求,并提供針對性的康復指導。在宮頸癌根治術患者中,個體康復護理的實踐對于改善康復效果和提高患者滿意度均具有重要意義。然而,目前超早期活動結合個體康復護理在宮頸癌根治術后患者中的應用還存在知識和實踐的局限。本研究旨在探討超早期活動結合個體康復護理在宮頸癌根治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鄭州某三甲醫(yī)院婦科2021年10月1日~2023年2月1日收治的182例宮頸癌根治術患者。納入標準:確診為宮頸癌,分期為Ⅰb~Ⅱb期;首次行宮頸癌根治術治療;年齡18~65歲。排除標準:患有其他嚴重惡性腫瘤或晚期轉移患者;存在嚴重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tǒng)疾病或其他嚴重并發(fā)癥患者;存在認知或精神障礙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91例。觀察組年齡22~66(35.38±8.55)歲;婚姻狀況:未婚25例,已婚50例,離異或喪偶16例;病理類型:腺癌42例,鱗癌31例,腺鱗癌18例。對照組年齡24~67(36.45±8.25)歲;婚姻狀況:未婚26例,已婚48例,離異或喪偶17例;病理類型:腺癌40例,鱗癌30例,腺鱗癌21例。兩組年齡、婚姻狀況、病理類型等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符合《赫爾辛基宣言》相關倫理學要求。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采用宮頸癌根治術后常規(guī)護理。①術后常規(guī)觀察:監(jiān)測患者血壓、心率、呼吸頻率等生命體征,術后出血及排尿情況等,發(fā)現(xiàn)異常情況及時采取相應處理措施。②疼痛管理:根據(jù)患者疼痛程度給予合適的鎮(zhèn)痛藥物,定期評估疼痛緩解效果,及時調整藥物劑量或采取其他緩解疼痛方法,以提高患者的舒適度和生活質量。③預防感染:規(guī)范無菌操作和術后切口護理,定期更換切口敷料,觀察切口愈合情況,預防術后感染。④健康教育:向患者提供術后護理知識,包括切口護理、注意事項、飲食調理等,增強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超早期活動結合個體康復護理。①超早期活動干預:a.早期床邊活動。術后第1天,積極鼓勵患者盡早實施床邊坐起,堅持坐姿5 min,然后逐漸站立,有助于促進血液循環(huán)、預防血栓形成,幫助患者適應站立和行走的感覺。床邊坐起次數(shù)和時間應漸進增加,可根據(jù)患者具體狀況和耐受程度進行調整,逐漸恢復康復活動的能力。b.活動訓練。專業(yè)康復師根據(jù)患者情況進行個性化的活動訓練,包括肌肉力量訓練,采用彈力帶、輕型器械等進行肌肉鍛煉,以增強患者的肌肉力量和功能復蘇。例如,使用彈力帶進行腿部伸展、腿部外展、肩部拉伸等動作,進行手臂屈伸、腿部推蹬、背部劃船等動作,每次15 min,1~3次/d。同時,進行關節(jié)活動范圍訓練,引導患者進行主動和被動關節(jié)活動,維持關節(jié)的柔韌性。如進行關節(jié)牽引和伸展、關節(jié)被動運動,每次15 min,1~3次/d。c.步行鍛煉。在醫(yī)護人員的指導下,患者逐漸開始步行鍛煉。根據(jù)患者病情和恢復情況,逐步增加步行距離和時間。在初始階段,可能需要借助輔助設備(如助行器、拐杖等),隨著康復的進展,逐漸減少輔助設備的使用。②個體康復護理干預:a.康復訓練。根據(jù)患者的康復需求制訂個性化的康復訓練計劃,包括針對患者特定肌肉群的鍛煉,如盆底肌肉訓練,通過盆底肌肉收縮和放松的練習,促進盆腔康復;平衡和協(xié)調訓練,通過進行平衡練習、單腿站立等活動,提高患者的平衡能力和穩(wěn)定性。此外,協(xié)助患者獨立進行日常生活技能訓練,如穿衣、洗漱、進食等,教授正確的體位和姿勢,以及使用輔助工具和技巧。b.營養(yǎng)指導。由專業(yè)營養(yǎng)師提供個性化的飲食指導,根據(jù)患者的營養(yǎng)需求和口味提供合理的膳食建議。特別關注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攝入,進食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和高蛋白飲食,促進切口愈合,提升患者整體營養(yǎng)狀態(tài),從而加速康復進程,增強身體免疫力和康復能力。c.提供心理咨詢和支持。采用心理疏導和認知行為療法等,協(xié)助患者積極應對康復過程中的各種問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1.3" 觀察指標" ①生活質量評估:干預前后,采用歐洲癌癥研究與治療組織生命質量測定量表(EORTC QLQ-C30)對兩組生活質量進行評估[3],內容包括角色功能、情緒功能、社會功能、認知功能和身體功能5個方面。評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質量越高。②術后康復情況:比較兩組術后首次排氣時間、導尿管留置時間、切口愈合時間及住院時間。③比較兩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④護理滿意度:采用我院自制護理滿意度量表進行評價,主要包括治療效果、護理質量、服務體驗等5個方面。每個維度評分均為0~10分,gt;45分為非常滿意,40~45分為滿意,lt;40分為不滿意??倽M意度(%)=(非常滿意例數(shù)+滿意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4.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例數(shù)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lt;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干預前后EORTC QLQ-C30評分比較" 見表1。
2.2" 兩組術后恢復情況比較" 見表2。
2.3" 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 見表3。
2.4"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見表4。
3" 討論
宮頸癌作為一種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嚴重影響女性的生殖健康和生活質量。宮頸癌根治術作為主要的治療方式,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和減少疾病復發(fā)[4]。但宮頸癌根治術后,患者仍面臨著多種生理和心理挑戰(zhàn),如術后盆底功能障礙、尿失禁等,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康復進程。因此,尋找一種有效的康復護理方法,給予早期介入、個體化干預,以提高康復效果非常重要。超早期活動是指在術后早期階段,通過促進患者的早期活動和運動,包括早期下床、肌肉鍛煉和日常生活功能訓練等,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減輕肌肉萎縮和關節(jié)僵硬,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5]。早期活動的實施可以幫助患者恢復身體功能,減少康復時間,提高生活質量。個體康復護理則是根據(jù)患者的個體差異和康復需求,制訂個性化康復方案。通過評估患者的身體狀況、康復目標和資源需求,制訂針對性康復計劃,包括康復訓練、營養(yǎng)指導、心理支持等。個體康復護理的目標是為患者提供最適合的康復服務,促進康復效果的最大化。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術后肛門排氣時間、留置導尿管時間、切口愈合時間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lt;0.05),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lt;0.05)。說明超早期活動結合個體康復護理能夠改善宮頸癌根治術患者術后恢復情況,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分析原因:超早期活動通過早期下床活動、肌肉鍛煉和日常生活功能訓練,可以增強肌肉力量、提高關節(jié)活動度,促進切口愈合和組織修復,有助于加快患者康復速度,縮短術后首次排氣時間、留置導尿管時間和切口愈合時間[6]。個體康復護理通過護患之間的有效溝通,為患者提供個性化的康復方案,針對患者需求和風險因素進行干預,減少術后并發(fā)癥。例如:合理的運動和活動可以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正確的尿液排泄和康復訓練可以降低尿失禁和尿潴留發(fā)生風險;恰當?shù)那锌谧o理和康復指導有助于預防泌尿系統(tǒng)感染的發(fā)生[7]。此外,超早期活動結合個體康復護理不僅關注生理恢復,還注重患者的心理需求。通過提供綜合性的護理支持,增強患者的康復動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改善生活質量,進一步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8]。
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觀察組生活質量各維度評分、護理總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Plt;0.05),說明超早期活動結合個體康復護理能夠改善宮頸癌根治術后患者的生活質量,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分析原因:通過早期活動和個體康復護理的指導,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增強,逐漸恢復到術前水平,包括提高肌肉力量、增加關節(jié)靈活性和提升機體的耐力。超早期活動結合個體康復護理可以提供心理支持和心理教育,幫助患者理解疾病過程和康復的重要性,緩解焦慮情緒,增強自信心。此外,個體康復護理注重患者的個體差異和康復需求,護理團隊根據(jù)患者的身體狀況、康復目標和偏好,制訂個性化的康復計劃。通過關注患者的個體差異和需求,患者能夠感受到更加貼心和個性化的護理服務,提高護理滿意度。超早期活動結合個體康復護理強調教育和信息共享,護理團隊會向患者提供關于疾病、手術過程、康復期望和自我管理的詳細信息,使患者了解疾病和康復的重要性,并獲得有關康復訓練、飲食建議、藥物管理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這種教育和信息共享有助于患者更好地理解自身情況,提高對康復護理的參與度,從而改善生活質量和護理滿意度[9]。
綜上所述,超早期活動結合個體康復護理能夠改善宮頸癌根治術患者的術后恢復情況、生活質量,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
參 考 文 獻
[1]" 楊中萍,任珊珊,曹曉嬌.行為轉變護理模式對宮頸癌根治術患者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22,28(16):90-92.
[2]王卉,吳治敏,劉華英,等.宮頸癌微創(chuàng)根治術患者術后超早期活動的安全性研究[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22,44(3):259-265.
[3]萬崇華,陳明清,張燦珍,等.癌癥患者生命質量測定量表EORTCQLQ-C30中文版評介[J].實用腫瘤雜志,2005,20(4):353-355.
[4]郭紅超,司曉輝,閆龍霞.階梯式心理干預在宮頸癌圍手術期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癌癥進展,2022,20(10):1061-1064,1068.
[5]胡蓉,鄧凱文,陳青,等.超早期康復護理在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術后應用的效果觀察[J].湖南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22,42(9):1530-1535.
[6]吳秀蘋,馮麗嫦,黃瑾,等.婦科腹腔鏡下盆腔淋巴結清掃術后早期下床活動步數(shù)的可行性研究[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0,17(9):85-86.
[7]王坤,劉慶妍,董丹丹.個體化護理對宮頸癌患者術后不良情緒及應激的影響[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8,25(2):190-193.
[8]陳杰,王琤,王麗,等.加速康復外科對腹腔鏡宮頸癌根治術術后恢復及疼痛的影響[J].廣東醫(yī)學,2020,41(7):692-696.
[9]劉艷,馬燕玲,謝秀華.加速康復干預對腹腔鏡下宮頸癌根治術患者術后恢復及感染的影響[J].癌癥進展,2019,17(10):1233-1236.
本文編輯:李" 梅" 2023-09-13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