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在小區(qū)散步,父親指著綠地中的一種草興奮地說,這里竟長著針茅草。見我疑惑的眼神,他又說,草原上有很多這種草,抗寒耐旱,營養(yǎng)價值很高,牛羊都喜歡吃??粗@些默默為草原播撒生機的針茅草,我的思緒飄飛到草原上,想起呼倫貝爾草原深處戍邊民警的故事。
岱華是通遼庫倫旗人,當他第一次踏上呼倫貝爾這片草原時,座座潔白的蒙古包,覓食嬉戲的牛羊,便深深地吸引了他。站在草原上心情無比開闊,岱華情不自禁地張開臂膀想與這綠色相擁,與這寬廣相擁,呼吸青草的馥郁芬芳,傾聽昆蟲的呢喃和飛鳥的歡唱。他享受著草原的寧靜豁達與包容,目光也向遠方伸展,天藍得沒有一絲雜質(zhì),大片的云朵,千姿百態(tài),恍惚間以為是羊群跑到了天空上漫步。
那一年,他被分配到了新巴爾虎左旗新寶力格邊防派出所,從此這個1978年出生的蒙古族小伙就在遠離故土的巴爾虎草原深處扎下根來。派出所的老所長看到充滿活力的岱華,仿佛看到了年輕的自己,他語重心長地對岱華說,草原的天比別處的更高,草原的風比別處更勁,要想做好一名邊防警察,不僅要能耐得住寂寞,更要處處細心,留心每一處細節(jié)。這些話深深印在岱華的心里。
一
2016年的初冬不算太冷,河水還未完全結(jié)冰,水面蒸騰著熱氣。清晨還是晴空萬里,到了中午,如同小孩子突然變了臉,發(fā)起了脾氣,竟下起了鵝毛大雪。雪越下越大,鋪天蓋地。到了傍晚,雪借風勢,風助雪威,刮起了“白毛風”,周圍白茫茫一片。一條公路早已消失在風雪中,往來車輛都打著雙閃,謹慎地保持著距離,近了怕追尾,遠了又辨不清路,讓人進退兩難。這天,岱華和同事在單位值班。他心想,這樣的天氣,放牧的老鄉(xiāng)應(yīng)該都早早回家了吧,要是被困在外面,可就麻煩了。正在這時,電話鈴響了,在寂靜的夜晚格外刺耳。原來是轄區(qū)牧民報警求助,說貢諾爾嘎查牧民蘇和夫婦趕著近千只羊在草地走失,請求派出所搜尋。
很快,岱華和同事就駕車駛向草原腹地。由于風雪肆虐,草原路漸漸模糊,尋找難度非比尋常。正在他們愁眉莫展之時,又接到求助電話稱,相鄰地點的老巴夫婦也趕著百余只羊失聯(lián)數(shù)小時,情況十分危急。岱華當機立斷,直插草原腹地!同事勸說,咱們這樣太危險了,沒有參照物容易迷路,而且車很有可能陷入深雪中,到時候救人不成,咱們也會陷入險境。岱華只說了句,救人要緊!
警車像一葉小舟,在茫茫大海上顛簸,仿佛隨時會被巨浪吞沒。通過近四個小時的搜尋,他們終于找到了失聯(lián)的四名牧民和上千只羊。牧民和他們緊緊擁抱在一起。牧民蘇和問岱華,這么大的風雪,我們都找不清路了,你們是怎么找到我們的?岱華嘿嘿一笑,說,科技和傳統(tǒng)的結(jié)合唄。看到蘇和一頭霧水,他笑得更開心了,然后一本正經(jīng)地說,起風之后,你們一定會立即往家的方向趕,只是風雪來的速度太快,你們還沒趕到家就被困住了,所以我們就以你們的家為起點,沿著放牧的草場方向?qū)ふ?,重點搜索溝壑、山丘,估計你們很可能會在這些地方躲避風雪。岱華又說,至于你們家的位置和草原路,就靠手機定位,每次去你們蒙古包我都會觀察手機地圖上的大致位置,這不,證明我記憶力還不錯。蘇和面露佩服的神情,感慨道,是啊,你來過我們家不下五六次,難怪找這么準,這回你們可真是幫了我們大忙,要不后果真不敢想。
二
北方草原的冬天寒冷漫長,一年之中,長達半年之久會被冰雪覆蓋。去年草原遭遇白災(zāi),牧民們損失了很多牲畜。草料暴漲后,很多牧民家都因沒有足夠的草料而不再養(yǎng)牛,牛少了,牛肉價格就比往年貴上一倍。這就給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機,他們開始利用冰道進行偷渡或走私。
為此,岱華和同事們加強了對轄區(qū)的明察暗訪。一次走訪中,他們發(fā)現(xiàn)巴圖家院子里一下多了很多牛,足足有七八十頭,這些牛的四肢粗短健壯,和當?shù)嘏S兴煌?。當?shù)氐呐?,岱華太熟悉了,尤其是夏日清晨,他經(jīng)??匆娝鼈兺χ鴫汛T寬闊的胸脯,晃動圓滾的屁股,不緊不慢扭動四肢,涉過一條條泡子或小河,去草原深處吃最鮮嫩的青草,黃昏時分又拖著滾圓的肚子悠閑自在地回來。巴爾虎草原上長著營養(yǎng)價值極其豐富的堿草、針茅、苜蓿等一百余種牧草,這些牧草很多都有藥用價值,是牛羊很好的營養(yǎng)餐。牛吃了這草長得健壯不愛生病,即使寒冬,備足的干草也足夠營養(yǎng),不用額外加料。而眼前這些牛明顯就是“外來戶”。之前巴圖家只有十幾頭牛,一夜之間平白多了幾十頭,寬闊的院子顯得十分擁擠。要知道巴圖平常連自己的牧場都懶得管理,怎么可能替別人養(yǎng)牛?帶著這些疑惑,他們仔細盤問了巴圖,巴圖看隱瞞不過,終于說出了實情。原來,這批牛是巴圖從蒙古邊境走私來的蒙古牛,他低價買進再高價售出,能獲利不少。
三
青草綠了又黃,黃了又綠,當信風吹遍山野,又迎來一個翠綠鮮活的春天,牛羊出欄,河水泛起了浪花。在季節(jié)的輪轉(zhuǎn)中,岱華漸漸習慣了這里與世隔絕般的廣闊和寧靜。清閑的時候,他喜歡去草原深處走走,置身這片草原,總有說不出的欣喜和熱愛。放眼望去,那看不到邊的綠,是有著不同層次的嫩綠、翠綠和墨綠,風過處,叫不上名字的飛鳥,在草原深處的湖泊暢游嬉戲,無論晨昏都美得寧靜深邃。對岱華來說,這樣的景色足以療愈工作的緊張和壓力,仿佛會給他注入無窮的干勁兒和力量。
這天,岱華走著走著不知不覺來到了托雅家,她早已大學(xué)畢業(yè),在鎮(zhèn)里找到了工作。
說起和托雅的相識,還要追溯到很多年以前。一個嚴寒的冬日里,岱華在轄區(qū)走訪時看到一個五六歲的小女孩穿著一雙破洞的單鞋,身上套著一件極肥大的外衣,小臉凍得通紅,流著清鼻涕,還一趟趟抱來草料堆放在牛食槽旁。一問才知孩子的父母相繼離世,她寄住的地方是姑姑家,這個孩子就是托雅。當了解到政府承包給托雅家的草場被她的姑姑占用后,岱華決定為托雅爭取回草場的經(jīng)營權(quán)。他不辭辛苦地奔波于嘎查、蘇木和旗政府之間,經(jīng)多方協(xié)調(diào),最終爭取到的結(jié)果是,草場由嘎查出面代管,收入直接打到托雅的個人賬戶上,這樣托雅就有了一部分經(jīng)濟收入。之后,岱華又從老所長和同事們那里接任了資助托雅的重擔。托雅的遭遇,讓岱華想到了自己的少年時光,那時候家里生活非常困難,是他的老師一直資助他順利完成了大學(xué)學(xué)業(yè)。所以,他更想讓托雅像其他孩子一樣得到關(guān)愛與溫暖,健康快樂地長大。
從此,除了工作、辦案,岱華的心里又多了一份牽掛,節(jié)假日里的他也變得忙碌起來。不會做飯的他,特意買了一本厚厚的烹飪書,只要不加班,他就把托雅接過來,照著書上做可口的飯菜,給她改善伙食。托雅上高中后,為了讓她接受更好的教育,岱華又協(xié)調(diào)民政局,幫助托雅到市里的學(xué)校讀書,就這樣,十年來,他用自己無私的愛呵護著托雅的成長。托雅總是親切地稱他為“邊防爸爸”,在托雅的眼中,岱華雖然不茍言笑,卻總讓人感到那么溫暖。托雅收到大學(xué)錄取通知書那天,岱華拿著她的錄取通知書左看右看,比自己考上大學(xué)還激動興奮,他請來老所長和隊友們,一同為托雅慶祝……
四
當大地還在沉睡,薄霧籠罩著這片靜謐的草原,仿佛周圍的一切都在香甜的睡夢中。晨霧散盡,透明的藍色、純凈的白色、清新的綠色,這熱鬧而炫目的色彩構(gòu)成了大地的主色調(diào),靜謐安詳。在這樣充滿著希望的清晨,岱華和他的同事們又開始了新一天的工作。牧民群眾哪家的羊丟了,哪家的牛陷到泥塘里了,哪家的馬踏了人家的草場,只要有群眾來找,岱華都不厭其煩地幫忙解決。他細心傾聽,耐心解釋,對因為牛羊誤食了莊稼而產(chǎn)生矛盾的兩家人,他勸說,咱們草原人的胸懷就像草原一樣寬厚遼闊,怎么會為這點小事計較呢?結(jié)果,反倒弄得來訪者不好意思起來。這樣經(jīng)岱華調(diào)節(jié)的糾紛不計其數(shù),他如和煦的春風吹散著誤解,用他的耐心細心無聲化解著矛盾。在群眾們的心里,岱華和他的同事們就像他們的親人,每逢遇到他們巡邏啊,執(zhí)勤啊,都會生拉硬拽地把他們帶到蒙古包里或是自家屋子里喝一碗熱氣騰騰的奶茶,嘗嘗自制的奶制品和牛肉干。
這些年,岱華覺得虧欠最多的是家人。母親一直有個心愿,就是去北京看看天安門。那年春天,岱華帶老母親看完病順路到北京,想帶母親去一趟天安門廣場。母親像個孩子一樣,高興得不得了,讓兒子到那兒多給她拍幾張照片。結(jié)果,岱華突然接到單位的電話,有緊急任務(wù)讓他速歸。沒辦法,岱華只能讓出租車從天安門廣場附近繞了一下,讓母親遠遠地看一看。母親用顫抖的手隔著出租車的窗玻璃拍了一張照片,她怕岱華難過,嘴上安慰他說,挺好挺好,這不是一樣看到了嗎!看著母親那遺憾的眼神,岱華想等不忙了,一定帶她好好來天安門看看。沒想到,直到母親去世,這個小小的愿望也沒能實現(xiàn)。岱華的心里始終充滿了愧疚。一晃兒,兒子已經(jīng)上五年級了,他卻很少陪伴孩子,每次走出家門,兒子從窗戶里探出小腦袋,揮著小手喊著“爸爸,爸爸,你早點回來”時,他的內(nèi)心都如有不可阻擋的洪水般激蕩,仿佛瞬間就要沖破堤壩,但他每次都頭也不回,如同奔赴一場戰(zhàn)斗般毅然決然踏上回到駐地的路。
從警以來,岱華先后在新寶力格邊防派出所、烏布爾寶力格邊防派出所、巴彥諾爾邊防派出所工作,始終在執(zhí)法一線。他曾獲得優(yōu)秀基層干警、個人三等功、突出貢獻獎等許多榮譽,但在他的心里,那些證書啊獎杯啊都比不上群眾的口碑。他就像那一株株針茅草,樸實而平凡,深深扎根在滋養(yǎng)他成長的沃土中,默默無聞地守護著那片草原。
【作者簡介】白金萍,內(nèi)蒙古作家協(xié)會會員,呼倫貝爾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散文、小說散見《民族文學(xué)》《教師報》《駿馬》等。
責任編輯麗娜